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说。”嬴政端坐在高位之上,不怒自威地开口说道。

那简短的一个字仿佛带着千钧之力,令人不敢有丝毫怠慢。

“臣今日要弹劾武安君,且弹劾大王。”这位御史站在朝堂中央,面色凝重,一脸正色。

他的脸上毫无波澜,仿佛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闻之色变,心中猛地一颤。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这御史竟敢如此大胆,公然弹劾当今圣上和战功赫赫的武安君。

就连位于高位之上的嬴政也是眉头微微一皱,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唯有陆尘一脸茫然,满心疑惑地自语道:“我做什么了?”

然而,以他的性格,对此事倒也并未太过在意。

“说,你要弹劾什么!”嬴政的声音依旧低沉,但其中却多了几分寒意。

他目光如炬,紧紧盯着那位御史,似乎想要看穿对方的心思。

需知,御史一职虽在御史大夫之下,但如今的朝堂尚未设立御史大夫九卿之位。

可即便如此,御史的职权依然极为广泛。

他们不仅能够监察整个朝堂的一举一动,对上可以劝谏君王,对下更有权弹劾朝中百官。

甚至连史册的记载以及史官的相关职权都包含在了御史的职责范围之内。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史官们已失去了昔日如唐朝那般的刚正不阿,坚守真相的血性。

那时的史官,早已沦为君王手中的工具,他们所撰写的史册记载,无一不是经过君王的授意,只为美化君王形象而存在。

然而,遥想秦汉时期,那些史官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铁骨铮铮、不畏生死之士。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

只见一名御史面色沉静地开口问道:“臣听闻,大王近日在章台宫内竟让武安君代为批阅奏折,不知此事是否属实?”他的语气平缓,听不出丝毫情感波动。

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嬴政微微颔首,同样平静地回应道:“确有此事。”

此言一出,殿内众臣皆惊。

那名御史却毫不退缩,紧接着义正言辞地进谏道:“大王啊,您贵为我大秦之主,乃是这庞大帝国的无上君王。”

“理应谨遵祖宗礼法,而批阅奏折此等重要职权,唯有大王您本人以及监国太子方可行使。”

“武安君纵然权倾朝野,地位尊崇,但说到底不过是一介外臣罢了。”

“大王此番作为,实与我大秦规矩相悖,更是严重违背了礼法纲常。”

说到此处,御史稍稍停顿,目光环视四周后,继续慷慨陈词:“再者,武安君身为本朝臣子,理应熟知我大秦的礼法规矩。”

“可如今他竟敢擅自作出如此僭越之举,实在罪不可赦!”

“对此,应当予以严惩,以正国法,以肃朝纲!”

只听一道震耳欲聋的声音突然在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轰然响起,一时间整个朝堂竟是变得鸦雀无声,安静得连一根细针掉落在地都能清晰听见。

而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就如同九天之上降下的滚滚惊雷一般,瞬间炸裂开来,惊得朝堂上的诸位大臣们纷纷脸色大变,一个个噤若寒蝉,竟无一人胆敢贸然开口说话。

恰在此刻,只见又有几位御史从人群之中挺身而出,他们挺直身躯,高昂着头颅,齐声高呼道:“恳请大王擦亮双眼,审视自身。”

“武安君已然超越职权范围行事,理应受到严厉惩处!”

“呵呵,真是有趣极了,看来今日这场戏码乃是一场精心策划,蓄谋已久的群体攻击啊!”

陆尘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略带戏谑的笑容。

他那双深邃如海的眼眸饶有兴致地注视着眼前众人对自己发起弹劾的场景,心中暗自觉得甚是热闹非凡。

一直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嬴政缓缓将视线扫视全场,最终定格在了那几位义正言辞的御史身上。

然而此刻他的面色依旧毫无波澜,宛如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般平静。

不过,当他的目光移到最后时,却忽然闪过一丝冷冽如冰的寒意,并直直地落在了那位带头弹劾的御史身上,沉声问道:“这便是你所提出的理由么?”

面对嬴政那极具压迫力的质问,这位御史竟然毫不退缩,反而勇敢地迎上了嬴政的目光,坚定地回答道:“没错。”

嬴政见状,不紧不慢地再次开口追问道:“既然如此,那么寡人倒是想要问问你,你口中所说的那些所谓的规矩和制度,究竟是由何人造化而成呢?”

听到这个问题,御史毫不犹豫地立刻回应道:“自然是我大秦历代先王所制定创立的!”其语气之笃定,仿佛对此答案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