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蒙武则紧闭双唇,不再言语半句,但脸上却流露出一抹戏谑之意,那眼神直勾勾地盯着眼前之人,仿佛能将其看穿一般。
陆尘被这目光注视得浑身不自在,只觉得头皮一阵阵地发麻。
然而,他强自镇定下来,并未将对方的话语放在心上。
恰在此时,伴随着一阵沉闷的响声,秦王殿那扇厚重的大门缓缓开启。
只见赵高立于门前,伸长了脖子,扯开嗓门儿高声喊道:“百官觐见!”
声音犹如洪钟一般,在整个宫殿内回荡不息。
赵高的话音尚未完全落下,陆尘便毫不犹豫地抬起脚步,向着大殿内部迈去。
与此同时,其余百官也都纷纷开始行动起来,他们或快或慢,或急或缓地跟随着陆尘的步伐,一个接一个地走进了这座庄严肃穆的大殿之中。
当众人进入大殿后,抬眼望去,只见秦王殿的最高处,嬴政已然稳稳落座于那张象征着无上权力的王椅之上。
此刻的他,神情威严,令人不敢直视。
百官们见状,赶忙面向嬴政躬身行礼,并齐声高呼:“臣等拜见大王,愿大王万年,大秦万年!”
听到众臣的参拜之声,嬴政微微一笑,轻轻伸出双臂,一展袍袖说道:“平身。”
简简单单两个字,却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王者之气。
待基本的礼节完成之后,站在阶梯旁侧的赵高又一次扯起嗓子大喊道:“有本奏,无本退朝。”
此言一出,朝堂之下顿时一片寂静。然而没过多久,陆尘对面的王宛突然间站起身来,朗声道:“臣有本启奏!”
嬴政闻言,面色依旧平静如水,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示意王宛继续说下去。
“我大秦已然精心拟就针对燕国的战书,一经发出,不出意外,最快只需半月时间便能传至燕国都城!”
“届时,我大秦将彻彻底底地与燕国反目成仇,势不两立!”
“不仅如此,我大秦另遣派了使者,身负重要使命,携带着彰显我国立场和态度的国书,马不停蹄地赶往齐楚两国。”
“此去目的便是要向齐楚两国清晰阐明燕国此次行刺我王之恶劣行径,并剖析其中对于大王切身利益的严重影响。”
“想往昔岁月,那齐楚燕三国每每都以出师无名作为借口来要挟我大秦,令我大秦处处受制于人。”
“然而今次不同,燕国竟敢无端行刺我王,这等大逆不道之举实属天理难容!”
“依本相看来,齐楚两国决然不可能再像从前那般肆意插手我大秦征讨燕国之事。”
王绾声如洪钟,慷慨激昂地大声言道,其身为相邦所独有的威严在此刻展露无遗。
“甚好!”
“寡人早已下定决心兴兵出征,讨伐燕国,定要让燕国为其胆大包天刺杀寡人的罪恶行径付出沉重代价!”
“至于统率大军的将领人选嘛……”
说到此处,嬴政的话音戛然而止,他蓦然转头,目光直直地投向站于武将首位的陆尘。
刹那间,朝堂之上百官的视线亦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齐刷刷地聚焦到了陆尘身上。
众人的眼眸之中,饱含着深深的敬畏之意。
“大秦武安君。”嬴政伸出手指,稳稳地指向端坐在下方的陆尘,高声说道。
“大王圣明!”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武安君自雍城入伍以来,历经大小战役无数,却从未尝过一败之滋味。”
“其为我大秦南征北战,纵横沙场,立下赫赫战功。”
“可谓是百战百胜,威震天下,此次若由武安君亲自率兵出征,必定能够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蒙武一脸崇敬之色,上前一步,拱手向着嬴政说道。
“臣附议!有武安君出马,何愁不能大破燕国?”一旁的韩非亦迈步而出,言辞恳切地附和着蒙武的话语。
“武安君,寡人命你兴兵伐燕,不知你可有信心为我大秦再添辉煌战绩?”嬴政面带微笑,目光如炬地凝视着陆尘,轻声问道。
陆尘闻听此言,霍然起身,双手抱拳,朗声道:“承蒙大王厚爱,委以重任,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誓要为我大秦荡平燕国!”他那坚定而洪亮的声音在朝堂之中回荡不息。
“好!甚好!有武安君此番誓言,寡人相信此战必定大获全胜!”
“不过这出兵日期嘛,寡人还需斟酌一番,待择良辰吉日之后,再与爱卿详加商议。”
嬴政满意地点点头,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诺!”陆尘躬身应诺,随后缓缓落座。
然而就在众人皆以为关于攻燕之事已然尘埃落定时,文臣一列之中忽然走出一人。
只见此人乃是一名御史,面色凝重,神情肃穆,缓步行至殿中,向着嬴政拱手施礼道:“启奏大王,微臣有本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