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善寺,坐落于一个山坳中,这里距离渠黎镇约莫十五、六里路,由于不在官道附近,山上又只有一条小径与外界连通,所以,几乎不被世人所知。
寺中,平日里只有两个出家人,年纪大的法名“济通”,几年前,由广东一路西来,最终在这里落了脚。
另一个年纪小的,法名“永信”,是济通经过梧州府时,在城外路边捡的一个孤儿。
崇善寺说是一座寺庙,但是,拢共才四间屋子,除了正中间称之为大殿的泥屋,屋顶有瓦片,其余的屋子都是茅草做顶。
大殿中央的莲花座上,供奉着一尊半人高的泥胎释迦摩尼像。由于殿中光线昏暗,佛像年代久远,表面斑驳,几乎看不出原本的颜色。
佛像前的供案,摇摇欲坠,上面摆了几个土陶香炉,里面插满了香烛燃烬后留下的木棍。
整个大殿中,除了一个硕大的树墩上,放着一只木鱼,地上丢着两个稻草编成的蒲团之外,再无他物。
此时的宋大,仔细的绑好脚上的草鞋,叮嘱了浑家几句,转身出了茅屋。
出来没几步,遇上正好从大殿中出来的济通,宋大赶忙双手合十,与济通见礼。
侧身让过济通之后,他才迈开步子,朝山下走去。宋大要回渠黎镇打探一番,看看现在镇上的情况。
数日前,前来围剿山中营寨的官军,半夜里,突然袭扰了渠黎镇,不但肆意抢夺财物,害人性命,更是放火烧了镇上的榨油坊。
油坊中本就堆满了易燃之物,借助夜里的风势,不一会儿,便引燃了旁边的铺面,于是乎,镇上的半条街全都烧了起来。
那一夜,整个镇上,到处都是哭喊声、尖叫声,冲天的火光,印红了整个夜空。
幸好,肉铺在街道另一边,因为有官道相隔,火势才没蔓延过来。由于害怕,宋大根本不敢开门,只能把耳朵贴在门缝上,听着外面街上的动静。
直到空气中传来浓浓的焦糊味,他终于下了决心,让浑家把孩子叫醒,慌忙中拿了几件衣物,打开后门,趁着夜色,逃离了渠黎镇。
平日里,因为要收猪,宋大时常往乡下跑,所以,镇子周边的十里八村没有他不熟的地方。
两三年前,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隐藏在山坳中的崇善寺,借着歇脚进到寺中,顺便结识了济通。
虽然因为生计,宋大杀猪无数,但是骨子里充满了对“世道轮回”、“因果报应”的畏惧。
所以,结识了济通之后,只要是在周围收猪,哪怕是绕上一些路,他都会给济通带点盐巴之类的生活所需,手头宽裕时,还会提上一小罐香油,在佛前供上一盏灯,算是减轻一点自己所造的杀业。
正因有了这样一层关系,从镇上逃出来之后,宋大想到的第一个落脚点便是这崇善寺。
这边厢,被吕耀辉吓了一跳的王恩祖,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把刚才心里的不痛快发泄出来,嘴里不停地骂骂咧咧。
“哟呵~~狗毛,你什么时候,嘴碎得跟个婆娘似的?”看着一反常态的王恩祖,吕耀辉也不恼怒,笑意盈盈的奚落起他来。
“你再不闭嘴,我可就走了啊?那坛酒,我跟疯子一人一半喝完。”说完,吕耀辉拔腿,作势要走。
“你们两个狗屁东西!有酒还藏起来?独吃独生疮!”听到有酒,王恩祖更加恼怒,指天怼地的跳着脚。
“想喝吗?想喝就跟大爷走~~~”吕耀辉回头,满脸促狭的表情。
跟着吕耀辉紧走几步,王恩祖突然停了下来,嘴里嘟囔了一句,转身又往回走。
“狗毛,你……?“走了几步,吕耀辉扭头发现,王恩祖并没有跟上来,反而是转身朝操练场走去,不禁疑惑起来。
“你们喝吧,我还要盯着俘虏,方才小先生走的时候说了,要是俘虏出了什么事,三哥定不饶我。”王恩祖头也不回的说道。
“走?”
“他去哪里了?”吕耀辉从王恩祖的话语中听出了一丝不寻常。
“他和大锤、大驴,带了百十人,说是去铁窑。”王恩祖停下了脚步,答道。
“哦,还有那个小垌主也带了人,跟他们一块儿去了。”王恩祖伸手指了指山谷出口的方向。
听了王恩祖的话,吕耀辉心中暗道:“不好!”二话不说,转身就走。
一路小跑,刚到溪流边,吕耀辉便远远的看到,吴立峰抱着酒坛子,慢悠悠的朝自己走过来。
“疯子,酒不喝了,你赶紧招呼几个人手,跟我一起去镇上!”跑上前去,吕耀辉一把拽住吴立峰的衣袖,焦急的说道。
“去镇上干嘛?”吴立峰被吕耀辉突如其来的话语,弄得一头雾水。
“你跟我去镇上,然后,如此这般……”吕耀辉凑近他的耳边,一阵低语。
随着吕耀辉的话语,吴立峰原本轻松、不羁的表情,慢慢的沉了下来,之后便是阴冷……。
岜盆铁窑
“爹,老三带人去助战,这都几天了还没消息,要不要派人去打探一下?”
铁窑外的一栋木屋,铁窑窑主吴庆贵与他的二儿子吴盛富刚吃过晚饭。
端起下人刚送上来的茶水,吴庆贵慢悠悠的喝了一口,说道:“官军已经把那伙暴民堵在山里,取胜是迟早的事。锋儿带人去,不过是壮壮声势,有啥好担心的?”
“我倒不担心三弟有啥危险,只不过,他把窑上的人都带走了,时日一长,儿子担心压不住窑上的那帮憨憨。”看到吴庆贵气定神闲的样子,吴盛富讪讪的答道。
“压不住?”吴庆贵脸上露出轻蔑的笑容。
“晌午,你哥不是抓了两个挑头闹事的家伙吗?现在人怎么样了?”吴庆贵放下手中的茶碗,挑眉问道。
看着垂手而立的二儿子,吴庆贵心中暗自叹息。
他属实有些想不通,自己这三个儿子,一奶同胞,性格却大相径庭。
大儿子吴盛全,生性暴烈,且不通情理,与人交往,往往是一言不合就动手,连两个亲弟弟都不放过,所以,二儿子吴盛富和三儿子吴盛锋,从小就没少挨他的拳头。
二儿子吴盛富,胆小懦弱,不但做事毫无章法,还锱铢必较,吴庆贵真不知道他这种性格是接了谁?
吴庆贵最喜欢的三儿子吴盛锋,该软的时候软,该硬的时候硬,并且十分擅长笼络身边人。既懂得在大哥的拳头下服软,对待那些窑工又极其心狠手辣。
“那两个憨憨被大哥狠狠地打了一顿,一直在树上吊着呢。大哥的意思是,明天要当着所有人的面,把他们活埋了,看谁还敢再闹事?”想到吴盛全那钵头大的拳头,吴盛富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
确实,吴盛全的凶名,在窑工中无人不知,再联想到之前因为反抗,而被吴盛全弄死的十几个窑工,想必早已成了累累白骨。
“有你大哥在,你还担心啥?真要担心的是后面,那个阉人弄来的死囚,一百多号人,没一个是善茬。”说到这里,吴庆贵的眉角不自觉的一挑。
五年前,自己刚接下铁窑不久,就被那个名叫冯敬和的太监,以矿监的身份,敲诈了一大笔银两,以至于铁窑差点开不下去。并且,之后的两年里,每年的春、秋两季,那个太监都会按时带人前来,以“征收矿税”之名,从吴庆贵这里搜刮一笔银两。
直至两年前,泰昌帝登基,天下所有“矿监”、“税监”全部取消,各种以朝廷名义的“采榷”一律停止,吴庆贵才松了一口气,过了两年的安生日子。
谁知,几个月前,从矿监摇身变为合浦“采珠使”的冯敬和又带人找上门来,虚情假意的提出,要在铁窑旁,与吴庆贵合办铁冶厂。
一个凶名在外的太监,带着官府的兵丁,跑来与自己“合办”铁冶厂,这算哪门子的“商议”?吴庆贵心中除了叫苦不迭,脸上却还要时时刻刻的陪着笑脸。
虽说冯敬和不再顶着“矿监”的头衔,还一再强调,由自己掏腰包与吴庆贵合办铁冶厂,可是,吴庆贵再不开眼,也不敢指望他冯敬和真的会掏钱。
月前,冯敬和又一次出现在铁窑,这一次,他不但带了数十兵丁,还带来了二十多个由广东韶州府(今广东省韶关市)召来的炒铁大工,跟着一起到来的还有,一百多背枷戴镣的囚犯。
此番来到的冯敬和,倒也没怎么为难吴庆贵,只在刚到的那天,把他叫过去问了一番话,之后便不再搭理,一门心思的带着他的人,在铁窑后面建铁冶厂。
一个月不眠不休的赶工,眼见铁冶厂即将搭建完工,吴庆贵心中不安的感觉越发强烈。
这些日子,他绞尽了脑汁也想不出,身为太监的冯敬和出于何种目的,要办这么一个铁冶厂。
假如是为了钱财,以他从皇城里出来的太监身份,无论走到哪儿,当地的大小官员,谁不上杆子去巴结?何须用这种方式?可是,如果不为钱财,他一个从京师出来的太监,干嘛到这荒山野岭来建个铁冶厂?
之前吴庆贵还当建铁冶厂是冯敬和为了敲诈银两,故意找的由头,心中也做好了破财的准备,反正这几年,被冯敬和刮走银两又不是一次两次。
直到年后,冯敬和浩浩荡荡的带着炒铁大工和囚犯出现时,吴庆贵心里才真的慌了。他不知道,接下来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自己苦心经营的铁窑会不会被冯敬和夺走?
相比起铁窑的归属,只是跟在官军后面摇旗呐喊(起码吴庆贵是这么认为)的三儿子,吴庆贵自然不担心他会有危险。
“那爹爹的意思是……?”吴盛富小心的问道。
思索片刻,吴庆贵说道:“你带两个人,给我时刻盯着后面那个阉人,有什么风吹草动,赶紧回来告诉于我。”
从渠黎镇到铁窑,总共三十多里地,许山海和他的人,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此刻依旧还在路上。
由于要通行拉铁料、石炭的牛车,这条土路比一般的山间小道宽了许多,土路中间还留下了两道深深的车辙。
夕阳西下,山间小道,道旁,两百多人的队伍停了下来,所有人,各自找了地方,或坐或躺。许山海则坐在道边的土堆上,拿着韦阿昌递过来的水囊大口的喝着。
“小先生!”郑伟义从队伍后面走了过来。
“问过那小子了,他说再走七八里就到铁窑。”郑伟义往前方指了指。
“好!传话下去,我们歇一刻钟就出发,天黑前赶到铁窑。”许山海掀起衣裳下摆,不停地给自己扇着风。
忽然间,一阵马蹄声由远而近,队伍后面传来一阵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