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执戟战红楼 > 第258章 定计 赵王蛰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待诸事商议完毕,昌隆帝站起身来,扫视着朝堂上的大臣们,

神情庄重地说道:“此次平叛大捷,是我朝之幸,也是诸位爱卿共同努力的结果。

望诸位爱卿日后继续同心同德,辅佐朕治理天下,让我大周国祚绵延,百姓安居乐业。”

大臣们纷纷行礼,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退朝后,消息迅速传遍京城。百姓们得知牛继宗立下大功,即将晋封国公,无不欢呼雀跃。

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谈论着这场胜利,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而远在江南的牛继宗,在接到朝廷的旨意后,对着京城方向跪地谢恩。他深知,这不仅是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从此,他将以镇国公的身份,继续为朝廷、为百姓效力,守护大周的江山社稷。

……

秦王府,议事厅内

雕梁画栋之间,烛火摇曳生辉。杨起高坐在上首的虎皮大椅之上,身姿挺拔却又透着几分隐隐的忧虑。

他目光深沉,缓缓扫视着下方五阶台阶下分立两侧的一众谋士。

庞通、赵谦、林宇、南宫策、阴无咎、法秦、端木诡、李逸等谋士,皆神色肃然,静静等候着杨起发话。

云贵川三地在众人的精心打理下,已经暗中全部掌控,

如今已步入正轨,故而杨起召这些智囊们入京,齐聚京城,共商要事。

“你们说……”杨起开口,声音在寂静的议事厅内回荡,说到此处,他突然停顿,抬起手斜向上指了指,

眼神中带着一丝警惕与疑惑,“那位究竟是怎么想的?竟这般轻易地听信林荀之言,封牛继宗为国公。

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深意?莫不是……已经开始盘算着要对付本王了?”杨起微微皱眉,语气中满是担忧,

“本王近来总觉得那林荀对本王处处针对,你们且仔细分析分析,本王如今该如何应对才好?”

谋士庞通率先出列,微微躬身,神色从容:“王爷,依属下之见,陛下封牛继宗为国公,一来是为嘉奖其平叛之功,以彰显陛下的恩威并施,激励朝中将士为朝廷效命;

二来,或许也是想通过此举平衡朝中各方势力。牛继宗手握重兵,立下如此大功,若不加以重赏,恐生变故。

至于林荀,他身为内阁首辅,又是吏部尚书一切决策皆是以维护朝廷稳定、陛下权威为出发点,未必是针对王爷您!”

杨起冷哼一声:“维护朝廷稳定?哼,我看他就是想打压本王。

牛继宗有多大的本事,本王清楚,此次立功,全靠尉迟迥和林如海,日后朝堂之上,怕是个傀儡而已!”

这时,谋士赵谦向前一步,拱手说道:“王爷,既然局势如此,我们不妨主动出击。

如今牛继宗新封国公,必然会有不少人前去巴结奉承。我们可暗中派人混入其中,收集其把柄。

若日后他有不轨之举,我们便可将证据呈于陛下,既能打压牛继宗,又能向陛下表明我们对朝廷的忠心。”

林宇也跟着出列,补充道:“王爷,除此之外,我们还需加强与朝中其他大臣的联络。

如今朝堂局势复杂,各方势力相互制衡。我们可拉拢一些对林荀不满或者与牛继宗有间隙的大臣,壮大我们的力量。

如此一来,即便陛下有心对付王爷,也不得不有所顾虑。”

南宫策却轻轻摇头,面露忧虑之色:“诸位所言虽有道理,但此举风险颇大。暗中收集把柄之事,一旦被发现,便是与牛继宗彻底交恶,且容易引起陛下的猜忌。

拉拢大臣一事,也需谨慎行事,以免被他人利用。依我看,王爷不妨先按兵不动,表面上对陛下的决策表示拥护,对牛继宗也以礼相待。

同时,加强我们在云贵川三地的根基,暗中扩充实力。待时机成熟,再图后计。”

阴无咎微微眯起眼睛,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王爷,还有一计。我们可利用此次牛继宗晋封国公之事,举办一场宴会,邀请朝中诸多官员参加。

在宴会上,我们刻意营造出一种轻松融洽的氛围,让牛继宗放松警惕。然后,安排一些能言善辩之人,与牛继宗及其部下交流,从中套取一些有用的信息,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动向。”

法秦双手抱胸,沉思片刻后说道:“王爷,不管我们采取何种策略,都要时刻关注陛下的态度。

陛下如今对王爷虽未表现出明显的敌意,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可在宫中安插一些眼线,及时掌握陛下的动向和想法,以便我们提前做出应对之策。”

端木诡紧接着说:“王爷,在舆论方面我们也需下功夫。可暗中安排人手在京城各处散布一些对牛继宗不利的言论,

比如暗示他拥兵自重、有不臣之心等。或者是找林荀的把柄,如此,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朝中舆论,也能让陛下对牛继宗和林荀有所提防。”

李逸最后出列,恭敬地说:“王爷,无论计划如何,我们都要确保自身的安全。加强王府的守卫,安排亲信负责京城内外的联络,以防万一。”

杨起听着谋士们各抒己见,微微点头,心中暗自思索。良久,他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说道:“诸位所言,皆有可取之处。本王决定,先按南宫策所言,表面拥护,暗中扩充实力。

同时,阴无咎的宴会之计可着手准备,务必办得周全。赵谦、林宇,拉拢大臣一事就交给你们,切记不可操之过急,以免露出破绽。

法秦,宫中眼线的事情,其实一直有,以后交给你负责。

端木诡,舆论方面的事情,要做得隐蔽,不可被人察觉。李逸,加强王府守卫,不可有丝毫懈怠。至于收集牛继宗把柄一事,暂且观望,不可轻举妄动!

不过,先试着找找林荀的罪证,本王很不喜欢这个人!”眼神中透露出厌恶。

谋士们纷纷躬身领命:“谨遵王爷吩咐!”

杨起重新坐回椅上,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本王绝不会坐以待毙,定要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之中,谋得一席之地,让那位不敢轻易对本王动手!”

议事厅内,众人又低声商议了许久,直至深夜,才散去。

………

燕地,赵王陈德方的府邸中,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夕。

陈德方面色阴沉地坐在书房中,手中紧紧攥着那份传来几个哥哥噩耗的密信。

信中所述,如重锤般一次次撞击着他的心,几个哥哥在与朝廷的对抗中纷纷失败,不是绝望自杀,就是被无情生擒。

王妃汤素儿轻步走进书房,看到丈夫这般模样,心中一紧。

她走到陈德方面前,轻声安慰道:“王爷,事已至此,还望您保重身体。”

陈德方抬起头,眼中满是不甘:“素儿,几个哥哥皆已失败,如今本王该如何是好?”

原本陈德方准备效仿,鲁王吴王等人出兵攻城掠地,如今,几人被一一镇压,这让陈德方感到绝望。

这时,谋士辛墨匆匆赶来,行礼后说道:“王爷,如今局势危急,切不可再贸然行事。

几位王爷的失败,皆因行事太过急切,未考虑周全。”

另一位谋士楚渊也随声附和:“辛先生所言极是。王爷,我们需另谋良策!”

陈德方站起身,来回踱步:“你们倒是说说,该如何另谋良策?本王难道就只能坐以待毙?”

辛墨沉思片刻,缓缓说道:“王爷,如今朝廷势力正盛,我们不可与之正面抗衡。

燕地虽偏远,但也有自身优势。我们可先伪装出一副臣服朝廷的姿态,按时进贡赋税,向陛下表明我们并无二心。”

楚渊接着说:“没错,王爷。与此同时,我们暗中发展自身实力。燕地多山林,矿产丰富,我们可招募能工巧匠,秘密打造兵器。

再者,燕地百姓民风剽悍,我们以保境安民之名,暗中训练精锐士卒。”

王妃汤素儿微微皱眉:“此计虽好,但万一被朝廷察觉,那便是灭顶之灾。”

辛墨微微一笑:“王妃放心,此事我们定会做得极为隐秘。

我们可在山林深处设立工坊和兵营,安排亲信之人看守。而且,我们还可放出消息,

就说燕地为了抵御北方蛮夷,加强自身防御,如此一来,朝廷即便有所怀疑,也难以找到确凿证据。”

陈德方微微点头:“听起来倒是可行。但光有这些还不够,我们还需在朝廷中安插眼线。”

楚渊连忙说道:“王爷英明。此事交给我,我定会安排可靠之人潜入京城,密切关注朝廷动向。

一旦有风吹草动,我们便能提前知晓,早做应对。”

陈德方看向两位谋士,目光中满是期许:“此事就全仰仗二位先生了!

若能成功,本王定不会亏待你们。”

辛墨和楚渊连忙跪地行礼:“王爷放心,我等定当竭尽全力。”

王妃汤素儿看着三人,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此计能成,王爷能平安度过这一劫。”

陈德方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几个哥哥的失败,本王不会重蹈覆辙。

待本王暗中积蓄足够的力量,定要让朝廷知道,我陈德方绝非任人拿捏之辈!”

燕地的风云,在这一场密谈后,虽表面平静,但暗中已开始涌动起一股新的力量,一场关乎生死与权力的较量,正悄然拉开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