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执戟战红楼 > 第257章 弃暗投明 捷报入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昌隆十七年 正月二十四

建业城内的城守府中,牛继宗正专注地整理资料,准备书写捷报。这时,门被轻轻推开。

“大帅,尉迟将军在外求见!”牛继宗身旁的亲卫恭敬地拱手禀报。

“还真来了!”牛继宗小声嘀咕一句,旋即说道,“让他进来吧!”

尉迟迥踏入书房,对着牛继宗躬身行礼,言辞恳切:“大帅,贸然前来打扰,望大帅海涵!”

牛继宗放下手中的笔,抬眼打量,目光带着几分思索,微笑道:“哈哈哈……尉迟将军不必多礼,不知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尉迟迥微微皱眉,稍作犹豫后,还是直言道:“大帅,我此次前来,是为了我那堂弟尉迟宽!

他一时受蒙蔽,追随陈德定,铸下大错。但我深知堂弟本性纯良,只是误入歧途。

恳请大帅网开一面,给他一个弃暗投明的机会,让他能戴罪立功!为朝廷效力!”

牛继宗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心中暗自权衡,他对尉迟宽的能力再清楚不过。

若非有尉迟宽相助,陈德定绝无可能拿下金陵苏州。

若能将此人纳入麾下,对朝廷无疑是一大助力。但他表面上依旧神色平静,微微皱眉道:“尉迟宽助陈德定叛乱,妄图割据江南,此乃重罪,本帅怎能轻易饶恕?”

尉迟迥心中一沉,赶忙上前一步,急切说道:“大帅,堂弟虽犯下不可饶恕之错,但他武艺超群,对兵法谋略也颇有造诣。

若大帅能给他一条生路,他必定会感恩图报,全心全意为大帅效力。我愿以自身声誉担保!”

牛继宗看着尉迟迥焦急又诚挚的神情,心中暗自点头,觉得他这份护佑堂弟的情义难得。

思索片刻,牛继宗缓缓开口:“尉迟将军,你这份对堂弟的心意本帅能体会。

这样吧,本帅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人,本帅可以把尉迟宽交由你处置,但你需确保他真心归降,不再有二心。

至于吴王陈德定,必须押解入京,听凭陛下发落!”

尉迟迥心中大喜,连忙跪地叩谢:“多谢大帅恩典!我定不辜负大帅的信任!”

牛继宗抬手示意:“起来吧,此事不宜宣扬,你尽快去办妥!”

尉迟迥领命后,匆匆赶到关押尉迟宽的营帐。尉迟宽看到尉迟迥进来,不屑地别过头:“堂兄来此,所为何事?莫不是来看我笑话的?”

尉迟迥走到他身边,语重心长地说:“宽弟,我是来救你的。牛大帅念你是个人才,愿意给你一个机会,只要你归降,便可免去过往罪责。”

尉迟宽冷哼一声:“我尉迟宽既已选择追随吴王,便不会轻易背叛。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尉迟迥看着固执的堂弟,心中忧虑,耐心劝道:“宽弟,你该清醒清醒了。那陈德定叛乱之举不得人心,违背天理,注定失败。你跟着他,只会枉送了性命!

牛大帅是朝廷栋梁,为人宽厚,爱惜人才。你若归降,不仅能保住性命,日后还有机会建功立业。

咱们尉迟家满门忠烈,你可不能因为这一时糊涂,毁了家族名声!”

尉迟宽沉默不语,内心陷入挣扎。他并非不知陈德定大势已去,只是心中的骄傲与执念让他难以轻易低头。

尉迟迥见堂弟有所动摇,继续说道:“宽弟,你想想家族的荣耀,想想年迈的叔婶。

你若就此殒命,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如今有这样一个机会,能让你重新开始,为朝廷效力,为家族增光,何乐而不为?”

尉迟宽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堂兄,容我再考虑考虑。”

尉迟迥知道不能逼得太紧,便点头道:“好,宽弟,你好好想想,莫要错失良机!”

几日后,尉迟宽终于下定决心。他随尉迟迥来到牛继宗面前,跪地诚恳说道:“大帅,之前我鬼迷心窍,犯下大罪。

如今我愿真心归降,听从大帅吩咐,为朝廷效犬马之劳!”

牛继宗满意地笑了笑:“起来吧,只要你真心改过,过去之事便一笔勾销。

日后,你当与你兄长齐心协力,为朝廷尽忠!”

尉迟宽站起身,心中满是感慨。他明白,自己做出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决定。

而牛继宗看着眼前的尉迟宽,心中也颇为欣慰,这场叛乱虽历经艰难,但最终不仅成功平定,还收获一员猛将,江南的局势也将因此更加稳定。

………

昌隆十七年 二月初三

昌隆帝坐在金碧辉煌的乾元殿龙椅之上,手中紧握着牛继宗送来的捷报,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喜悦。

“众爱卿,牛继宗不负朕望,成功收复失地,还将那逆贼陈德定生擒,实乃大功一件!今日召诸位前来,便是商议该如何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

内阁首辅兼吏部尚书林荀率先出列,恭敬地拱手说道:“陛下,牛继宗此次平叛,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与忠诚之心。

臣以为,可晋封他为镇国公,世袭罔替,赐丹书铁券,以彰其功。如此一来,也是让牛将军恢复先祖荣光,可谓是光宗耀祖,

既能激励牛继宗继续为朝廷效力,也能让天下臣民看到陛下对功臣的厚爱。”

昌隆帝微微点头,目光投向户部尚书秦业:“秦爱卿,此事关乎财政,你意下如何?”

秦业连忙上前一步,躬身奏道:“陛下,晋封国公虽需耗费一定的赏赐,但牛继宗之功,值得如此厚赏。

不过,如今国库虽算充盈,但各地战后重建尚需大量银钱。

臣建议,赏赐可分为即刻赏赐与后续恩赏。即刻赏赐以彰显陛下的嘉奖之意,后续恩赏则可根据国库情况,

逐年发放,如此既能表达陛下的隆恩,又不会让国库压力过大。”

昌隆帝思索片刻,赞同的点点头,“秦爱卿言之有理!”

又看向礼部尚书刘晨:“刘爱卿,依你之见,这晋封仪式该如何操办?”

刘晨从容出列,行礼后说道:“陛下,镇国公乃超品之衔,晋封仪式务必隆重庄严。臣建议选在黄道吉日,于南郊祭天之后,在太和殿举行封爵大典。

届时,陛下亲赐印绶、冠服,昭示天下。同时,可昭告天下学子,开恩科,选拔人才,为朝廷注入新的活力,也与此次平叛大捷相呼应,彰显陛下恩泽天下。”

昌隆帝满意地点点头,目光又落在内阁大臣侯敬身上。侯敬心领神会,赶忙奏道:“陛下,牛继宗麾下将士众多,皆在此次平叛中立下汗马功劳。

臣以为,可论功行赏,对各级将领分别进行提拔、赏赐金银绸缎等,以激励军心。对于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将士,追封谥号,抚恤其家属,让他们的忠魂得以慰藉。”

“嗯,侯爱卿所言极是。将士们舍生忘死,朕绝不能亏待他们。”昌隆帝转而看向兵部尚书俞廉图,“俞爱卿,你对军事最为了解,牛继宗既已晋封国公,江南之地的军事布防可有新的安排?”

俞廉图神色凝重,上前奏道:“陛下,江南乃我朝赋税重地,经此一乱,军事布防需重新规划。

牛继宗虽已立下大功,但江南局势复杂,不可掉以轻心。臣建议,在原有驻军基础上,适当增加兵力,选拔忠诚可靠、有军事才能的将领驻守。

同时,加强对地方武装的管控,确保地方安宁。另外,可让牛继宗举荐一些熟悉江南情况的将领,协助管理当地军务。”

昌隆帝听了众人的建议,心中已有计较:“众爱卿所奏,皆切中要害。就依各位所言,晋封牛继宗为镇国公,择日举行封爵大典。对其麾下将士,按功行赏。

至于江南军事布防,俞爱卿尽快拟定详细方案呈朕审阅。”

接着,昌隆帝又道:“那逆贼陈德定,妄图分裂我朝,罪大恶极。朕决定,将其押赴菜市口,午时三刻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众人齐呼:“陛下圣明!”

随后,昌隆帝又与大臣们商议了一些战后事宜,包括安抚江南百姓、恢复经济生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