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是起义军和隋朝军队互相拉锯的过程。】

【在此期间,不少力量单薄、眼光不够长远、能力不足、运气不够好的起义军,或是战败,或是首领身死、军队分散转投他人。】

【比如王薄、孙宣雅、郝孝德、张金称、郭方预、卢明月、高士达、格谦……】

【但虽然这些起义军在隋军的攻势下战败,但是却并没有就此消亡,而是散而复聚,纷纷选择了距离自己比较近的、名声较好的起义军势力投奔而去;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也加入了武装反抗隋朝的队伍之中。】

【也因此,到了之后,天下逐渐形成了三大农牧民起义军——河北的窦建德,瓦岗寨的翟让,江淮的杜伏威,当然,这不是最终的结果。】

朱高炽赞同道:“是啊,谁能想到瓦岗寨的领头人马上就要换人,不再是翟让了呢。”

别的起义军首领换人,基本上都是前任首领被隋朝军队斩杀,比如河北的窦建德,虽然窦建德已经声望渐起,但之前的首领到底是高士达;而高士达死在了隋军手中,被杨义臣所杀,所以,河北这一支队伍的领头人就名正言顺地变成了窦建德。

而江淮那边,杜伏威是一直好好的,所以没有什么换人的事情。

只有瓦岗寨,谁能想到,这么一个起义军,或者说反贼之中,竟然还能爆发出这么一场夺权的动乱……

其实朱高炽对于有一件事还是颇感遗憾的,那就是史书记载不够全面。

这些个起兵之人,如翟让、李密、单雄信、徐世绩,窦建德、王世充,杜伏威、辅公拓,他们的前情或许没有如何讲述,但是他们的大致发展和结局却到底记录在案;可是其他的一些起兵之人,比如孟让,孙宣雅,郝孝德,这三人最终到底如何,史册上一无所知。

孟让还好,起码知道他先是投奔了瓦岗寨,其后瓦岗寨归唐,虽然其后孟让再无消息,但起码有了一个大概的发展;但是孙宣雅和郝孝德,这两人就是彻头彻尾的失去踪影。

当然,存在这种问题的不只是隋末的这些势力首领,还有其他时期的势力首领,就比如前面讲过的汉朝的王凤,这同样是个不知所踪的人物。

每每看到这样的“不知所踪”,朱高炽都有些抓心挠肺,非常想要知道后续到底如何。

这些人,是身死于乱军之中了,还是归隐于山林了,还是隐姓埋名成为了一个普通百姓或者富家翁了?

天底下那么多搞各种遗迹、金石、古文研究的读书人,怎么就没有人研究研究这些问题呢?

【而就在时局发展的过程中,隋朝又遭遇了一个重击。】

【这个重击,不是来自于各路起义军——大家还在努力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是来自于朝廷和皇帝自身——这时候杨广还确实没有额外干什么事情,而是来自于完完全全的外部。】

刘邦登时坐直了身子,敏锐地意识到了问题:“突厥?”

这个如同匈奴一样的外族。

萧何也肯定了这个判断:“先前曾提到过,隋文帝杨坚被这突厥所认可,被称为‘圣人可汗’,想来隋朝的边境应当是大致平静了一段时间。只是如今时移世易,不可能一切还似往常一般。”

当年杨坚能够得到突厥的臣服——起码表面上的臣服,想必是因为隋朝的繁盛和强大,突厥因势因利,选择了表忠心,还给杨坚冠上了一个“圣人可汗”的称号;

但是杨广如今却不一样了。

其实本来,按照隋朝正常状态之下的国力,想来突厥也不敢如何作乱,最多是试探试探杨广这个新帝,看看他和杨坚有什么区别,能力如何,心性如何,对突厥的态度如何。

只要杨广表现正常,不给突厥什么大空子,那突厥也就不会太明目张胆;如果杨广还能展示展示隋朝的强大国力,那突厥就更可能老老实实继续如过往一般。

但是吧……

隋朝的国力强大确实展现出来了。

前后三次征讨高句丽,而且其中两次都可以算是战败而归,更有至少一次动用了数百万人,这样的国力,如何不强大?!

国力不够强大的话,早在第一次征讨高句丽,动用了数百万人,还大败而归的时候,就彻底崩塌了。

可隋朝没有崩塌,虽然内部确实开始千疮百孔,但这个国家还依旧维持着,杨广竟然还能调动起第二次、第三次远征高句丽的兵马和粮草,各种人力物力……

这样的隋朝,谁能说其国力不够强盛?

只不过,再如何强盛的国力,经过这一而再再而三的败坏,也开始灰飞烟灭了。

突厥,应当也能看出来这一点。

而既然看出了这一点,那他们就会大胆试探,就是不知道他们会采取怎样的方式了——直接进攻,迂回试探,直扑京城,还是边境掠夺……

刘邦想了想,突然道:“杨广可能被突厥坑进去了。”

这个“坑进去”,当然是指杨广被突厥设置好的圈套给圈住了;至于是什么圈套,那当然是字面意义上的圈套——杨广被突厥派兵包围了。

这种事情刘邦自己就经历过,所以并不觉得不可能发生。

杨广本人就很喜欢四处晃悠,攻打高句丽三次,次次都要御驾亲征;而他还亲自前往江都。这种种情况都证明,如果有机会有条件,那杨广有很大概率是会亲自前往一个地方的。

那么,突厥只要把握好机会,判断准确,布置好军队,把杨广包围起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至于说杨广自己,刘邦非常肯定地道:“杨广估计没有想到突厥会这么做,他可能连突厥的想法都没有怎么察觉。”

这同样不是不可能的事。

面对国内的风起云涌,民意沸腾,杨广都不愿意面对——在刘邦看来,面对国内这么动荡的情况,杨广还能和没事儿人一样,自顾自干自己的事情,除了他不把百姓放在眼里之外,也是因为他不愿意面对。

不然,中原大地上风起云涌,难道真的没有人和杨广说吗?

只不过杨广在不把百姓当回事儿的同时,也不愿意面对这件事情罢了。

而连国内的情况都如此态度,对突厥的情况想来也是同样的态度和应对方法——不放在眼里,也不愿意面对。

当然,要刘邦来说,这还是因为这小子打小就过得太顺了,所以在脱离实际的同时,也没有太多的应对大问题的经验,因而,当真的爆发大问题的时候,他就非常自然地选择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正所谓,只要我不觉得有问题,那就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