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宦官,约束宦官,那是应有之义,特别是那些恶贯满盈、玩弄权术的大宦官。
但是为什么要把矛头指向全部的宦官?为什么要计划着将所有宦官都处死,让宫里面都没有宦官?
——要说是为了削弱太后的力量,让大权全部归于朝堂的官员,或者说窦武和陈蕃的手中,那确实应当处置太后常用的宦官。
但这绝对走不到要处置所有宦官的地步。
斩断太后的臂膀,只要让他困于宫廷,不能获知到最新的朝堂消息,周边没有什么有能力的可用之人,就可以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要做到这一步,根本不需要把所有宦官都干掉,以至于所有的宦官都站在对立面的地步。
窦武和陈蕃是怎么想的?不会真的是觉得所有的问题都源自宦官,只要清理掉宦官这个群体,就能够天下太平吧?
即使他们真的是这么想的,他们难道就没有考虑过成功的可能性吗?
虽然陈蕃有自己的门客,窦武能够调动一部分禁军,但这股力量也依旧不够保险。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他们太磨叽了。
既然想要将宦官一网打尽,他们手中也确实有一部分兵力,那么就应该直接设下陷阱,立刻动兵,把他们全部消灭。
而不是还一直想要走什么程序,还把这些计划写在了奏疏之中呈交给太后——就算没有被宦官看到,太后也基本不可能支持。
所以,这两人这么做是为的什么?
最后,只要他们还是这么磨叽,就还是会拜倒在宦官的手底下。
宦官的行为,才是值得称道的、可以肯定的政变的例子。
至于最后那个问题……那完全可以说是朱翊钧从自己的经历出发,有感而发。
太后不愿意处置所有宦官,难道皇帝就愿意了吗?
陈蕃和窦武此时一定要处置全部宦官,给太后施压,某种程度上讲,不就是藐视皇权,不仅不把太后放在眼里,还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么!
只有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不在乎皇帝,并不真正从内心尊奉君主,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皇帝身边也是有宦官随侍的,如果真的要处置所有宦官,那皇帝身边的人是不是也要处置?一个皇帝,连自己的身边人都保不住?
从这个角度讲,朱翊钧还是挺讨厌陈蕃和窦武这样的官员的。
[明武宗:谁知道呢,大约还是自觉自己才是主人,完全忘了皇帝和太后,心里面压根不觉得自己是臣子吧。]
[明宪宗:总归陈蕃和窦武的举措是失当的,就算不谈他们的打算,在如何处置宦官这一点上,他们也没有采取最好的方案。]
别的不说,看唐朝的那些个政变,哪一个不是当机立断,哪一个不是雷厉风行……只要拖延了,只要自觉胜券在握而放慢了速度,那么最终迎来的也必然是失败。
再比如东汉自己的政变,也全部都是果决狠辣,没有一个成功的不是毫不犹豫的。
[明太祖:通过这个例子,更能够显出宦官的可怕危害,我大明决不能给宦官权力,更不能出现这样的宦官!]
朱元璋见缝插针,再次严厉训导儿孙们。
虽然确实这一次事件中,宦官的行动可圈可点;可越是这样,越证明了宦官的危害性,证明了他们能够带来怎样的破坏。
所以,大明绝对不能出现这样的事情。
【也就在这一次政变的过程和后续中,第二次党锢之祸出现了。】
【窦武和陈蕃身死,窦武本人的宗亲、门生弟子、宾客、姻亲都被牵连其中,族灭,窦武的孙子得人搭救幸免,陈蕃的儿子也侥幸逃脱;】
【位列九卿之下的官员中,凡是曾经是窦武或者陈蕃的门生弟子、故吏的人,都免官禁锢,不得为官。】
【张奂发觉自己受骗,上书要为陈蕃和窦武平反,最终也被免官禁锢。】
【而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因为为陈蕃、窦武、李膺等人——是的,李膺再度被免官禁锢了,鉴于他曾经和陈蕃窦武都有联系——求情的人太多,宦官们发现他们声望不减,仍有威胁。】
【本着“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想法,宦官们干脆再度向汉灵帝进言,表示李膺这群人打算谋反,因而结党成群。】
【汉灵帝采纳了这个说法,随后下诏,兴起大狱,追捕党人。】
【李膺等人在这一次大狱之中被处死,天下各地被牵连进去,被逮捕、流放、关押、处死的士人多达六七百。】
【接着,就是第二点五次党锢之祸了。】
【在这一次大清洗之后的第八年,依旧有不少人惦记着当年的士人,永昌太守曹鸾就是其中一人,他向皇帝上书,请求赦免当年的党人,解除禁锢。】
【但这个上疏再次触动了皇帝的敏感神经。】
【汉灵帝不仅没有采纳,反而逮捕处死了曹鸾;但这不过是皇帝的第一个反应而已。】
【接着,汉灵帝直接下诏,各个州郡考察官员,凡是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全部罢免,永不任用,并且牵连五族。】
猛地看到这么熟悉的一句话,白居易愣了半晌。
不过,很快他就反应了过来,开始琢磨这两句拼在一起的话。
春风吹又生,这一句是他写的,原本描写的就是草原上繁茂枯荣的草,也是为了描写这些野草的生命力旺盛,岁岁枯荣,始终存在,即使偶然烧起来的大火也不能让它们消亡。
而被拼到一起的这一句“斩草不除根”,就是斩草除根的另一种化用嘛。
组合到一起,没有毛病,逻辑通顺,合情合理……
虽然不是非常符合对仗的要求,但勉强也算是能够合上吧。
关键是这一句非常的简单直白,易于理解——白居易不由陷入沉思,难道日后的诗文都变成了这样的行文风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