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 > 第360章 先锋连夜赴下蔡,柳乾相迎降意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0章 先锋连夜赴下蔡,柳乾相迎降意足

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寿春之战蜀汉大获全胜,下蔡守将柳乾在看到夏侯尚等人尸首后,心生投蜀之意。在一番权衡与试探后,柳乾决定献城归降。蜀汉这边,杨再兴与众将得知消息后,为了及时掌控局势,派太史慈与陆抗、黄校尉率领先锋队伍连夜赶往下蔡接管城池。而他们抵达后一系列的动作,将决定下蔡能否顺利融入蜀汉阵营,一场新的挑战正悄然展开。

话说太史慈与陆抗、黄校尉返回军营后,三人动作迅速,没有丝毫耽搁,立即着手准备各项事宜。不消片刻,他们便收拾妥当,领着百余骑前往其余各营。在徐晃等人的积极协助下,经过一番忙碌调配,终于凑足了八百余骑。一切就绪后,众人在黄校尉的引领下,趁着夜色,连夜朝着下蔡方向疾驰而去。

夜幕笼罩着大地,天空中繁星闪烁,偶尔有几声虫鸣打破夜的寂静。一路上,由于天色已暗,视线不佳,太史慈一行不敢把速度放得太快,生怕途中出现意外状况。他们小心翼翼地驾驭着马匹,保持着适中的速度前行。马蹄声在寂静的夜里有节奏地响起,仿佛在诉说着这段征程的紧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临近后半夜四更时分,太史慈等人终于堪堪赶至下蔡城下。此时,整个下蔡城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只有城墙上的几盏灯火在寒风中摇曳。黄校尉策马来到近处,深吸一口气,扯着嗓子对着城楼处的守军大喊:“城上守军听着!我等是大汉先锋军,奉大将军之命前来接管下蔡,快快开门!”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夜空下回荡,惊醒了城墙上打瞌睡的守军。

柳乾自白日间送走黄校尉后,便一心想着在蜀军将领面前好好表现一番,争取给对方留下个好印象。于是,他片刻不离城楼,眼睛紧紧盯着城外的方向,满心期待着蜀军的到来。此时,他正裹着被子在城楼的角落里小憩,突然听到城外传来呼喊声,顿时一个激灵从睡梦中惊醒。他听闻是蜀军到了,不敢有丝毫耽搁,连鞋子都顾不上穿,光着脚就匆匆忙忙地跑到了城门处,指挥着守军喊道:“快!快打开城门,放蜀军进城!”

士卒们听到命令,手忙脚乱地开始操作城门的机关。就在这时,副将也闻讯赶至了城门处。他看到柳乾那一脸焦急、光着脚的模样,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嫉妒与恨意,暗自咬牙切齿地想道:“可恶,不曾想被这老匹夫装到了!嗨……”然而,他也只能在心里暗自抱怨,表面上却还得配合着柳乾的行动。

城门缓缓打开,太史慈、陆抗等人率领着骑兵队伍有序地进入城中。柳乾满脸堆笑地迎上前去,对着太史慈和陆抗抱拳行礼,说道:“二位将军,一路辛苦!我等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把你们盼来了。”

太史慈微微点头,回应道:“柳将军,客气了。如今下蔡既已归降,往后大家便是一家人了,还望柳将军多多配合,共同维护好城中的秩序。”

柳乾连忙应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末将定当竭尽全力,听从将军吩咐。”

陆抗则目光敏锐地扫视着四周,观察着城中的情况,随后对柳乾说道:“柳将军,我等先行前来接管城池防务,还请将军安排好住所,让我等稍作休息。同时,烦请将军将城中的兵力部署、粮草储备等情况详细告知我等。”

柳乾点头哈腰地说道:“是,是,末将这就安排。还请两位将军随我来。”

陆抗听闻,不着痕迹地向太史慈打了个眼色,太史慈瞬间心领神会,当即出言回应道:“我便不去了,黄校尉,你带着弟兄们随幼节一同前去休息吧!留下二百士卒与我,接手此处防务,免得大将军天亮后到了却被挡在城外。”

柳乾也是个心思玲珑之人,一听这话,立马就明白了太史慈话语中的言外之意。他心里清楚,这是蜀汉将领对他还有些戒备之心,要先掌控城门的防务,以防万一。

他不敢有丝毫怨言,满脸堆笑,赶忙对身旁的副将吩咐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将此处防务与将军交接一下,动作麻利点!”副将本打算着随同蜀军将领一起返回府衙,也好找个机会好好露露脸,此刻虽然心中有些不情愿,但也不敢违抗命令,只能乖乖地开始与太史慈带来的士卒交接防务。

随后,柳乾转过身,对着太史慈和陆抗满脸歉意地说道:“二位将军,实在对不住,是我考虑不周。还望将军海涵!劳烦这位小将军稍等片刻,待我换过衣衫,便带将军前往府衙。”说完,他便匆匆朝着城楼处赶去。他心里明白,自己刚才光着脚略显狼狈与焦急的模样,已被太史慈与陆抗二人尽收眼底,如今要去府衙,得先穿戴整齐,给蜀汉将领们继续留下个知礼的好印象。

没过多久,柳乾便穿戴整齐,再次来到城门处。此时,太史慈已经安排好二百士卒接手防务,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部署。柳乾走到陆抗面前,恭敬地说道:“小将军,让您久等了。咱们这就往城中府衙去吧。”陆抗微微点头,示意黄校尉带着其余士卒跟上。于是,在柳乾的带领下,陆抗一行朝着城中府衙走去。

一路上,柳乾不停地介绍着城中的情况,言语间满是讨好之意。陆抗则一边听着,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城中的布局。他心里清楚,虽然下蔡已经归降,但要真正稳定住这里的局势,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不多时,众人便来到了府衙。柳乾推开府衙的大门,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说道:“小将军,这里便是府衙了。条件简陋,还望将军不要嫌弃。”

陆抗走进府衙,四处打量了一番,说道:“柳将军客气了。如今下蔡既已归降,我等自当携手合作,共同治理好这座城池。”

柳乾连忙应道:“是,是,末将定当全力配合。”

说着,柳乾便领着陆抗与黄校尉来到府衙大堂内,分宾主落座。大堂内灯火摇曳,映照着三人的面庞。柳乾端坐一旁,神色恭敬,开始向陆抗详细汇报城中的情况,从兵力部署到粮草储备,再到城防设施的状况,一一详尽阐述,不敢有丝毫隐瞒。陆抗听得十分认真,不时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对柳乾所汇报内容的专注与思索。

待柳乾汇报完毕,陆抗微微侧身,脸上浮现出温和的笑容,开口说道:“柳将军,如今我等同为大汉效力,无需如此生分。往后,柳将军唤我幼节便好!”

言罢,陆抗一拍脑门,略带歉意的继续说道:“哦!忘了介绍一下,吾姓陆名抗,字幼节,出身于吴郡陆氏。自幼受父亲教诲,研习兵法战策,一心想着能在这乱世之中,为天下百姓寻得一方安宁之所。如今有幸得大将军赏识,跟随左右,为大汉复兴尽一份绵薄之力。”说到此处,陆抗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抱负与理想。

柳乾听着陆抗的介绍,心中不禁暗自赞叹。他深知吴郡陆氏在江东的名望,没想到眼前这位年轻的将领竟出身如此名门。柳乾拱手询问道:“幼节年少有为,谋略过人。今日得见,实乃末将之幸。往后还望多多指教。只是不知昔年那东吴丞相陆伯言与幼节是何关系?”

陆抗闻言,神色微微一怔,旋即恢复如常,脸上浮现出一丝庄重与自豪,语气坚定地说道:“不瞒将军,陆伯言正是家父!”提及父亲陆逊,陆抗的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敬意与怀念。

柳乾闻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敬意,再次拱手行礼,说道:“原来是伯言丞相之后,难怪幼节将军如此不凡。如今将军继承父志,投身大汉,定能再创辉煌。”

陆抗微微颔首,对柳乾的夸赞表示感谢,随后笑着说道:“柳将军过奖了。过去之事已成历史,如今我一心为大汉效力,只希望能为天下百姓谋得太平。柳将军在这下蔡城多年,对城中的情况了如指掌,以后还需将军多多支持与配合。如今我等同属一个阵营,唯有齐心协力,才能将下蔡治理好,为大汉之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柳乾连忙说道:“幼节将军放心,末将定当竭尽全力。城中之事,但有吩咐,末将万死不辞。”柳乾心里清楚,陆抗不仅出身名门,而且年纪轻轻便已在蜀汉军中崭露头角,若能得到他的信任和倚重,对自己来说无疑是个难得的机会。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辜负陆抗的期望。

两人又就城中的一些事务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从如何加强城防,到怎样安抚百姓、稳定民心,再到后续的粮草调配和军事部署,陆抗思路清晰,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案。柳乾则结合自己对下蔡的了解,补充了不少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细节。在交流的过程中,柳乾对陆抗的敬佩之情愈发深厚,他相信,在陆抗的带领下,下蔡一定能够迎来新的发展,自己也能在这乱世之中,找到一条安稳的出路。

不知不觉中,窗外的天色渐渐泛白,新的一天已然到来。陆抗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空,略带歉意地说道:“柳将军,天色已亮,你先回去休息一番吧。今日咱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呢!放心吧,待大将军一到,我定当第一时间派人通知于你!”

有了陆抗的这一承诺,柳乾这才安心起身告辞,离开了大堂。陆抗望着柳乾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思索着接下来的计划,可没过多久便趴在桌案上沉沉睡去了。黄校尉见状,忙上前为其披上一件披风,而后轻手轻脚地来到大堂外,静静地护卫起陆抗的安全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正是:先锋连夜赴下蔡,柳乾相迎降意足。堂上相谈谋治策,新程开启盼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