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成道天书 > 第209章 哀者胜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石中观想参详《道德经》真谛实意,已然精进了悟至第六十九章节处。

此一章节,圣人老子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简练的文字,向修者展示了道家思想的核心之一“以退为进”的智慧。

所谓以退为,乃圣人通过从军事理论去比喻,阐述“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的战术思想。这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更是人生智慧的精准体现。

修行之人在红尘世道处理问题时,首先采取谦退的态度,避免掉过于激进和主动冒进的负能量,以柔克刚,往往能取得更好的出奇制胜效果。

这种圣人思想,着重强调在尊重自然规律和他人意愿的前提下,通过无为达到有为的目的。

老子提到“祸莫大于轻敌”,这是对众生的深刻警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切忌轻敌冒进,要充分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同时,这也是在提醒修者,要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尊重他人和自然大道,避免因为自大妄为而遭受无端失败和不应挫折。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告诉我们,在两军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慈悲、悲愤稳忍的一方往往能够取得胜利。这也体现了道家思想中“慈”的重要性。

在红尘世道竞争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不被负面情绪所左右,用慈悲和智慧去应对挑战,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

圣人老子所提倡的“无为而治”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一种高超的智慧和境界。要求修者在处理所遇问题时,定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从容,不被外界干扰诱惑所左右。

此种思想,在红尘世道社会之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可以帮助修者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要知道,在红尘世道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生灵人众往往容易陷入焦虑和浮躁之中。

而对《道德经》第六十九章解悟明析,可以提醒修者,学会放下执念和欲望,保持住内心的平静和自在。在处理人际关系、应对各种挑战时,也可以借鉴这种无为而治的深刻思想和精明策略,以更加平和理性的方式和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曰:“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

其中之意是“用兵者有言「我不敢主动地举兵伐人,而只是被动地起兵自卫。我不敢冒犯人家一寸,而宁肯自己退避三尺。」这样,就不用列队,不必赤臂,不需武器,因为天下没有我之敌人。最大的祸害是轻敌,轻敌几乎能断送我所有的宝贝。 所以若两军对峙,旗鼓相当时,那悲伤哀恸的一方必然胜利无疑。 ”

话说明朝末年,满洲铁骑挺进中原大地,大明王朝社稷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这一天的傍晚,雁门关守将邱奇从城外练兵回来,看到一群家丁模样的人,正在追杀一个孤身女子。

邱奇便让手下将士把一群家丁赶跑,将那女子给救了下来。回到府衙中,邱奇才仔细观察那女子,发现她不过十五六岁年纪,却是长得柳眉星目,体态轻盈,颇有几分灵秀英飒之气。

女子来到府衙,谢过了邱奇的救命之恩,也告诉了他自己名叫玉烟,母亲早已去世,本与父亲相依为命。可几日前,因一事得罪了仇家,被人一路追杀,逃跑途中父亲被害,临死前嘱咐她,与其死在歹人手中,不如投身于沙场,杀敌御国,死而无憾!于是她就听从父亲遗命,奔雁门关而来。

邱奇听完,既同情玉烟的身世,又为她的义举而感动,沉默了一会儿,便对玉烟道:“你既已失去父母,孤独一人,而我一生戎马倥偬,未曾成家,如今年过半百,膝下无儿无女,想收你为义女,不知你意下如何?”

玉烟听闻邱奇之言,忙高兴地跪拜在地,口中呼着“义父”。

邱奇很是欣慰,不想自己大半生戎马,今还能得此一义女,对玉烟慈爱地说道:“孩子,从此以后,我这里就是你的家,你跟在为父身边,再也没有人敢来欺侮你了!至于上阵杀敌之事,你一个女孩子家,不便上那战场,待在家中做些女红针线就是。”玉烟听完,忙又拜谢恩德。

从此,玉烟就在邱府中住下来。然好景不长,随着满洲铁蹄日渐逼近,玉烟见义父那本是豪爽威严的脸上,时不时便展现出丝丝愁容,自是知他必为战事所忧,于是宽劝道:“义父,您不必担心,依我看,咱们的将士,个个都勇猛无比,将来一定能大败敌寇。”

邱奇闻言,叹了口气道:“唉!女儿呀!你有所不知,为父担心的不是敌军的兵士如何勇猛,而是他们的马匹厉害了得。那满洲将帅骑兵的坐骑,多是高大威猛,嘶声如雷的俊骑,两军对垒之时,我方的战马常会无端心存畏惧,行动不免迟缓,不战就已然屈居了下风。唉!我一生都在寻找能救世的良驹,可惜一直没有机缘寻到啊!”

玉烟听到这里,眼光闪动了一下,便问邱奇道:“不知义父认为,天下哪种马匹最为叫好?”

邱奇爽快回道:“古人有常云「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传说那赤兔马,浑身上下火焰一般赤红光亮,身无半根杂毛,嘶喊咆哮声震耳欲聋。后来此马落到了武圣关羽手中,关公曾千里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夺城数座。可想赤兔马当是马中佼佼者。只可惜,自赤兔马死后,绝了神匹马种,天下再无马匹能与之媲美了!”

玉烟听到这里,突然站起身来,对邱奇说道:“义父,你就把我杀了吧!杀了我,你就只得到一匹赤兔马。”

邱奇闻言大惊,忙问玉烟因何出此之言,玉烟也不再隐藏,便就把自己的来历,仔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义父。

却原是,在一个叫康乐郡的地方,那里水肥草美,自古就是出产诸多名马之地。而传闻中的赤兔马,便是产自此地。

玉烟的祖籍就在康乐郡,世代以养马为生,后来天下狼烟四起,动乱无宁,父女俩就离开了家乡,投靠到了京城的姑母家。

姑母家很是富有,不过姑父早已去世,膝下只有一独子,名叫张奕书,比玉烟大了一岁,平生也是个爱马如命之人,家中养了许多的名贵马匹,可他仍是感到不满意,他梦寐以求的,就是传说中的赤兔马。

姑母见玉烟孝顺懂事,就想着亲上加亲,于是中秋之夜,在她家花园的水亭中,摆下了酒席,为二人定了婚约。

夜深人静,长辈与奴婢们皆都已散去,张奕书与玉烟却仍留在亭中畅饮相谈,不知不觉两人都醉了!

张奕书端着酒杯,摇摇晃晃地走到水亭边,低头看着水中的明月。忽然他愣了一下,似乎酒也醒了!

他回身摇醒靠在栏杆上沉睡的玉烟,神情古怪地盯了她好一会儿,突然问她道:“你们家乡有个传闻,说是东汉末年,那匹赤兔马死后,魂魄又回归到故乡,且附在了一个牧民的身上,此言世代相传下来。听说人的元神走失时,那马就会现出原形来,是不是这样?”

玉烟不知张奕书何故说起此事,就点了点头。张奕书问道:“如果人的元神不失,那赤兔马就永远附在人身上了吗!?”

玉烟回道:“听说只有此人生命消失,又无后代可传,赤兔马才能重见天日。”

张奕书听到这里,突然冲玉烟大叫道:“哼!你就是匹赤兔马!刚才你醉倒之时,我在水池中,看到了一匹高大威猛的红马倒影,现在我就要杀了你。便能得到赤兔马来。”说完他就抓起桌上的杯盏,朝玉烟掷了过来。

玉烟闻言见状,大惊失色,急忙躲避过后,便是跑到前院,叫醒了沉睡中的父亲,说清楚了实情。

玉烟父亲料到张奕书不会就此罢休,匆忙携女逃了出来。

张奕书带人要去追赶,被其母抱住,张奕书竟一脚将她踢开,其母的一下头碰在石阶之上,当场便是身亡。

玉烟父亲为了掩护玉烟,故意走了另一条道,引开了张奕书一行人,不想疯狂入魔已无人性的张奕书,发现之后,也将他给打杀而死。

玉烟说到这里,已是泪流满面,她对邱奇道:“姑母与父亲皆因我而死,玉烟活着也没有了意思。义父对女儿恩重如山,如今重兵将临,女儿甘愿一死,变为神马赤兔,陪伴您上阵杀敌。”

邱奇听到这里,似闻奇谈怪论,一时回过神来,便替玉烟擦干了眼泪,摇头说道:“孩子,你好端端的一个人来,怎可能是什么赤兔马呢!?一定是你那表哥,日思夜想得到赤兔神马,再加上喝醉了酒,才会看花了眼。错认了荒诞不经的谣传,你切不可再生此念了!”玉烟见义父言辞恳切,只得就此作罢。

一晃又过了一月有余,这天玉烟上街去买女儿应用的东西,回来时,又经过那家必经的茶楼,突然,她感到里面有两道寒光直射而来。玉烟顿感心神不宁,不敢在外面多有停留,急匆匆地回了邱府。

然第二天,玉烟正在闺房刺绣,忽见义父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原来今天有位姓朱的富家公子上门来提亲。

邱奇见那朱公子仪表堂堂,心想战事迫在眉睫,如果女儿能找户好人家,今后有个依靠,自己如是战死也可安心了!于是就答应下了这门亲事。

玉烟低头想了想,对邱奇道:“女儿愿意嫁给此人,不过女儿有个条件,要他拿出一千两银子来,充作军饷。”

原来,玉烟平时常听义父说起军,军中物资紧张,军饷久难发放,就想借机帮帮义父。

那富家公子不愧是姓朱的!果然爽快,知道消息后,立马备了聘礼送到邱府上,不久后,择了个黄道吉日,就抬了花轿前来迎娶新妇了!

玉烟穿上大红吉服,坐着花轿来到朱宅,拜完堂,成了亲,便被送到洞房里,独自等待着郎君来掀盖头,好喝了交杯酒,从此成为人妇。

可她一直等到深夜,道喜的客人陆续散去,新郎官这才终于来到洞房中,向着床边走来。

玉烟的心一时“扑通扑通”地跳动起来,盖头被揭开了!玉烟抬头一看,不由大惊失色,惊叫道:“啊!怎么是你?”原来眼前之人,不是别个,正是那杀了她父亲,害了姑母的表哥张奕书!

张奕书阴笑道:“嘿哈哈哈...?表妹这话问得好生奇怪。长辈们早已为我二人定了亲,你的新郎不是我,难道还会是别人不成?”

玉烟这才明白,这场婚事,不过是他张奕书设的局。那日自己的直觉,是对的!张奕书在茶楼中看到了自己,那两道噬人的寒光,应是他阴冷的目光。

知道自己的行踪,他就跟到了邱府,尔后改名换姓,上门提亲。

玉烟知道张奕书娶自己是假,想要杀了自己才是真,她愤愤说道:“张奕书,就算我死后真的会变成赤兔马!也是要上阵杀敌的,绝不会落到你这不择手段的纨绔之徒手中,被你所圈养和玩弄。”

说完玉烟奋起夺门而出。张奕书见状忙从怀中掏出一把匕首,大叫道:“这回我看你还往哪里逃!?”说完便就追了出来。

玉烟跑到屋后的树林子里,张奕书也追了上来,挡在她面前道:“表妹,你真是固执,反正都是变成马儿,上战场有什么好的!?不仅风餐露宿,流血流汗,还随时可能丢了自己的性命。你若随了我,表哥我一定不会让你再受半点劳累。”

说着,他冲上前来,举手就将匕首,深深地插进了玉烟的胸口。

玉烟受刺倒在了地上,临死之前,她拼力抓起地上的一块石头,奋力掷向了张奕书的头上。张奕书被石头命中太阳穴,晃了一晃,便是昏晕了过去。

一阵冷风吹过,张奕书醒了过来,他看了看旁边,玉烟已变凉的尸身,心中充满了疑惑不解“怎么表妹死了!却没有变成赤兔马呢!?难道那些传闻都是假的?!可当日自己在花园的水池中,分明看到了一匹红马的倒影。”

他正在疑惑时,突然看到远处有一群人举着火把朝这边跑来,张奕书以为别人发现了自己杀人的事,忙纵身爬上旁边的一棵树上,躲藏了起来。

这时,那群人已跑到近前,有人大声问道:“马在哪儿啊?!怎么没有看到?!”

一个男的道:“我刚才路过这里,分明看到,这具女尸旁,卧着一匹全身像炭火似的红马,我怕一个人制服不了它,才叫你们来的,怎么一会儿就不见了呢!?”

又找了一会儿,那人不耐烦地说道:“算了!咱们先别找马了!反正也找不到。这里出了人命案,等天亮后,咱们去报了官再说吧!走回去,继续喝酒去。”说着这群人又走了。

张奕书在树上看着这一幕,早已呆住了。突然,他算是明白过来了!原来自己才是真正的赤兔马!

刚才正是他晕倒后,显出了原形,才被人看到,当日在水亭中,看到的,也是他自己醉晕后的倒影。

原来关于赤兔马的传闻都是真的,他与表妹本就是一脉相承的宗亲,身上自也流淌着一半那牧人的血,所以才被赤兔马附了体。

张奕书下了树,来到玉烟的尸体旁,想到因为一己私欲,害死了自己的三个至亲之人,他心中无限悲凉,冲着尸体磕头道:“表妹,是我对不起你,求你在天之灵原谅我的无知吧!”说完他抱着玉烟的尸身向邱府走去。

此时,邱奇刚穿了衣服起床来,忽见下人哭着来报:“将军,不好了!小姐姑爷他们回来了!”

邱奇不悦地说道:“什么不好了!新人回门是喜事,何故这副死了人的模样?”

可待他走出屋子一看,发现张奕书怀里抱着死去的玉烟,正站在院子中发呆。邱奇惊怒道:“是谁!?是谁杀死了我的女儿?!”

张奕书闻言,醒过神来,说道:“将军,是我杀死了表妹。”邱奇一怔,瞬间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便是悲愤怒骂道:“哎呀!原来你这个疯魔的畜生,你就是那张奕书!来人啊!将这无端杀人的歹徒,给我拿下!”

张奕书闻言,却是更加平静地道:“岳父大人息怒,孩儿我自知罪孽深重,为求一己私欲,却是害了至亲三人性命,今后愿载着您驰骋疆场,扬威杀敌。以赎罪业。”说完他放下玉烟,不待护卫上前,朝着一旁的石柱便是猛撞过去,霎时间,只见他头上血流如注,血滴飞溅,身子也缓缓倒在地上,慢慢化为一匹红如火焰的雄健高马。那马儿昂起头来,发出了一声震撼云天的长啸。

不久之后,在马嘶刀鸣战鼓擂动的烟火战场上,明军一方,有一位大将,骑着一匹火红的烈马,奋不顾身冲锋陷阵,有如入无人之境,一举击溃了敌军的进攻。

而见过将军与那匹马的人都说,那马儿真像是传说中,关公骑过的那匹赤兔马。

铁马萧萧报疾驰,冲霄将士具威仪。

阅兵犹似出征日,一望长街尽骥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