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自名武曌,又被称为武后,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周开国君主(690年—705年在位),虽在位十六年,实掌国政四十余年。

武则天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出生在利州(今四川广元),她是荆州都督武士彟的次女,祖籍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

其父亲武士彟曾任工部尚书,负责六尚书的事务。

武则天有两个异母兄长,分别是元庆和元爽,还有一个姐姐。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武则天4岁时,她的父亲被封为六州诸军事,担任利州都督,随后她随父母前往利州居住。

此后,武则天跟随父母读书学习礼仪和各种技艺。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父亲又被封为七州诸军事,担任荆州大都督。

次年,武士彟与家人前往荆州,武则天则留在江陵继续学习仪礼、诗书等知识。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12岁的武则天再次前往荆州,但不久她的父亲在荆州都督任上去世。

次年正月,太宗下诏为武士彟举办丧事,朝廷制作灵柩,并将其送回故乡。

随后,武则天和母亲、兄长回到老家文水,参加了父亲的葬礼。

然而,武则天的异母兄长元庆、元爽等人对她和母亲刻薄相待,母女处境艰难。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14岁的武则天因容貌俊美被唐太宗选入宫中,封为“才人”,赐号“武媚”。

后太子李治因入宫侍奉,对武则天心生爱慕之情。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驾崩,按照惯例,武则天和一些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进入长安的感业寺出家为尼。

太子李治继位,即唐高宗。

永徽元年(公元650年),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到感业寺进香,与武则天相遇。

王皇后得知后,暗中让武则天留发,并劝说高宗纳她入宫,以离间高宗对萧妃的宠爱。

再次入宫的武则天因聪慧机敏,备受高宗宠爱,被封为昭仪。

王皇后和萧妃失宠后对武则天进行诬告,但高宗并未听信,只信任武则天。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武则天的长子李弘在长安出生,为高宗的第五子。

永徽五年(公元654年),武则天希望追赠父亲官爵,假托要褒奖十三位功臣,其中包括武士彟。

当时王皇后虽失宠,但高宗尚无废后之意。

因王皇后不会曲意事奉高宗身边的人,其母亲魏国夫人柳氏及舅舅中书令柳进见六宫妃嫔又不讲礼节,引起一些人的不满。

武则天便观察皇后讨厌的人,拉拢他们以获知皇后的动向,并将这些事都告知高宗。

同年,武则天生下长女安定公主。

公主出生后一个月,王皇后来看望,离开后,高宗与武则天发现女儿遇害,周围人皆称王皇后刚刚来过,于是高宗认定是王皇后杀害了公主,而王皇后无法自证,高宗遂有了“废王立武”的打算。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六月,高宗得知王皇后与其母柳氏行厌胜之术,十分愤怒,将柳氏赶出皇宫,并计划将武则天由昭仪晋封为一品宸妃,但遭到侍中韩瑗的反对而未成功。

当时元老大臣势力强大,高宗权力受限,他与武则天密谋打击元老大臣势力,大力奖赏支持废王立武的大臣。

同年十月十三日,高宗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废王皇后和萧淑妃为庶人,并将她们囚禁,其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岭南。

七天后,武则天被立为皇后。

同年十二月十七日,武则天在与高宗前往昭陵祭拜途中生下二子李贤。

显庆元年(公元656年),高宗立武则天之子代王李弘为皇太子,当时李弘四岁,后李贤被授予岐州刺史之职,六月加授其为雍州牧与幽州都督。

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则天在长安生下三子李显,次年二月立李显为周王。

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武则天因长孙无忌在立后之事上不支持自己而怀恨在心,立后之后,她命令亲信许敬宗诬陷长孙无忌图谋造反。

唐高宗下诏削去其官职和封邑,将他流徙黔州。

七月,长孙无忌自缢。

户部尚书高履行被贬为永州刺史,太子太师于志宁被贬为荣州刺史,于氏家族中有九人被贬。

自此,政权落入武则天手中。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十月,高宗出现头昏目眩、视力模糊的症状,无法处理国家大事,武则天开始代为处理朝政。

龙朔元年(公元661年)正月,武则天提议禁止天下妇女演出滑稽戏,高宗予以采纳。

四月,高宗有意亲征高句丽,但在武则天及群臣的劝谏下作罢。

次年,武则天在长安生下最小的儿子李旭轮,不久后被封为殷王。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因武则天专权,高宗常受其牵制。

宰相上官仪请求废后,高宗同意并让上官仪起草诏书。

然而,武则天发现后软硬兼施,使高宗打消废后念头,武则天则对上官仪怀恨在心,指使亲信许敬宗诬奏上官仪、王伏胜与李忠阴谋背叛朝廷,上官仪被逮捕入狱,和他儿子上官庭芝以及王伏胜都被处死,家财被查抄没收。

此后,高宗处理政务时,武则天都会在幕后听政,政事大小皆由她决定,她与高宗并称为“二圣”。

麟德二年(公元665年),武则天劝说高宗封禅泰山。

按照惯例,封禅应由皇帝首先献祭,然后是公卿。

但武则天认为封禅是祭地仪式,应由太后配享,以显对后土的敬意,她自愿充当亚献。

高宗答应了她的请求。

同年十月,武则天率文武百官和随从从东都洛阳出发前往泰山封禅。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她赐爵加阶给百官。

四月,高宗和武后回到东都洛阳。

五月,魏国夫人受高宗宠爱,引起武则天憎恶。

当高宗考虑让魏国夫人担任宫廷女官时,武则天担心其威胁自身地位,便借机将毒药放入肉酱中让魏国夫人吃下,致其突然死亡,随后将罪名归咎于武惟良和武怀运,并将二人处死,还将他们的姓氏改为蝮氏。

咸亨四年(公元673年)八月,高宗病情加重,令太子李弘于延福殿受诸司奏事。

咸亨五年(公元674年),皇后武则天奏请从岭南召回其哥哥武元爽之子武承嗣,承袭周国公的爵位,担任尚衣奉御。

同年八月,高宗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改元上元,大赦天下。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三月十三日,武则天在南山祭先蚕,规模盛大。

四月二十五日,年仅二十四岁的太子李弘去世,被追封为孝敬皇帝,葬于河南偃师的恭陵,武则天次子雍王李贤被立为太子。

同年,高宗病情加重,无法听政,曾与大臣商议将皇位禅让给武则天,但因宰相郝处俊的劝谏而搁置。

后武则天广泛招揽文人学士,如着作郎元万顷、左史刘之等,让他们撰写《列女传》《臣轨》《百僚新戒》《乐书》等,共一千多卷。朝廷的奏议及各部门的表疏,常秘密让他们参与裁决,以削减宰相权力,时人称这些文人为“北门学士”。

上元三年(公元676年)至上元三年(公元682年)期间,武则天任命李旦为相王,应对州獠反叛,并迁移都护府和都督府,同时处理吐蕃、朝鲜、突厥的威胁。

后武则天废太子贤为庶人,改立英王李哲为太子,期间还多次变更年号,先后为调露、永隆和永淳等。

永淳二年(公元683年),高宗前往奉天宫封禅中岳,此前武则天曾劝说,但因高宗患病而中止。

封禅后回到东都,高宗病情加重,命李显代理国政,宰相裴炎、刘齐贤、郭正一等人协助处理政务。

同年十二月,高宗在洛阳贞观殿驾崩,遗诏让太子在灵柩前即位,大臣裴炎辅佐政务,军国重大事务则由武则天参考意见后决断。

同年,太子李显即位为唐中宗,改元为弘道,大赦天下,武则天被尊为皇太后,朝廷政务由她决策,四子李轮改名为李旦,再次封为豫王。

弘道二年(公元684年)正月,武则天改年号为嗣圣,大赦天下。

唐中宗欲任命皇后韦氏的父亲韦玄贞为侍中,裴炎力谏,中宗不听,并称“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邪!”

武则天以此为借口,将中宗废为庐陵王,幽禁于别所,转而立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武则天继续临朝称制。

同年九月,徐敬业等以扶持庐陵王李显复位为名,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但很快被平定。

之后,武则天为防有人拥兵自重、叛乱割据,遂大开告密之门,规定任何人均可告密。

同时,她又先后任用索元礼、周兴、来俊臣等酷吏掌管制狱,被其杀害的李唐宗室和朝臣不计其数。

垂拱二年(公元686年)三月,武则天以皇太后的名义直接发布诏令,进行政治改革。

她还在朝堂设置铜匦(举报箱),以收受告密文书。

垂拱四年(公元688年),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为迎合武则天,伪造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白石,称是在洛水中发现,献给武则天,武则天将其命名为“宝图”,后加尊号为“圣母神皇”。

同年五月,武则天的堂侄武三思等率关中百姓九百余人上表,请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赐皇帝李旦姓武。

但李旦的坚决推辞使此事搁置。

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侍御史傅游艺率关中百姓九百人上表,请武则天改国号为周,赐皇帝李旦姓武,睿宗李旦也上表自请赐姓武氏。

武则天于是在九月九日登上则天门楼,大赦天下,改唐为周,定都洛阳,正式称帝,建立武周王朝。

武则天称帝后,大开科举,创设殿试,选拔人才;重视农业,推行均田制,鼓励农桑;

军事上,她恢复安西四镇,置北庭都护府,在今甘肃、内蒙古、新疆的广大地区推广屯田,巩固了唐朝的边疆防务。

但她也崇佛修寺,劳民伤财;任用酷吏,排除异己;晚年生活奢靡,弊政渐滋。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等发动兵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史称“神龙政变”。

中宗恢复唐朝后,称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帝”。

同年十二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开元四年(公元716年),玄宗李隆基改谥则天皇后。

天宝八载(公元749年),又加谥则天顺圣皇后,与高宗合葬乾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