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沈呦呦又在继续了:“再比如刑赏忠厚之至论,尤其是这次打完仗,有那么多人立功,您是引用《诗经》,还是引用《春秋大义》立法规严?
还有,这是我默写出来的,前世孟德斯鸠所着写的《论法的精神》中符合当下实际情况的一些要点,你也可以看看找找思路。
好比第一章:谈法和法的精神的概念,以及法律和政体性质与原则的关系。
第二章:是法律和国家安全、法律和战争、宪法与政治自由、刑法和国家税收与公民自由的关系问题。
第三章:专论法律与气候、土壤、民族的精神、风俗和习惯的关系。
第四章:是谈法律和贸易····
沈知秋眼睁睁的又接过厚厚的一沓,这是他闺女啥时候写的?
不管他多吃惊,她闺女一经在继续:“甚至,上位者还可能问一些很尴尬的问题,如果他足够自信的,也敢于面对事实的话····”
沈知秋木呆呆的询问:“什么问题?”
“就拿这个平行世界来说,先帝平定外乱建立大庆,但最后四个儿子却将关中整的四分五裂,如今又战事频发,
让您说看法,您怎么回答,既能顾忌皇家颜面,顾忌先帝为汉族做出的贡献,
还得捧着现在的燕王,燕王世子,以后的太上皇,皇帝说,这不赖您,责任在外族或者时局身上之类的。”
沈知秋心想:“是啊,这种提也太变态了吧?谁也不能得罪,
据说老燕王是先帝最疼爱的儿子,父子二人关系是极好的,那么绝对不能跟安史之乱似的,把责任推到先帝身上,
啧!都说不得,也只能在外族和形势所迫上找方向了。
也不能说怪其他几位王爷,主要是燕王当时的作为,和其他几位王爷也没太大区别,容易让其联想到本身,更有小人之嫌。”
这么想想,沈知秋感觉自己要头秃。
总结完前四日她在书肆誊抄的这些,看见她爹单手捂着脑门,沈呦呦优哉游哉站起身:
“爹,您好好想想吧,把一上我提出的问题,都写一篇策论,论据多引用圣经贤传,尽量?鞭辟入里?,逻辑严密,言简意赅。
至于基础的那些,您的记忆力,稍微看看就行。”
说的多轻松,他闺女小嘴一张一合说的跟闹着玩似的。
与此同时,顺天府,不少老百姓都知道傅国公今日凯旋了,纷纷列队两侧,
中街上的茶馆,酒楼,甚至书肆,银楼,只要能上二楼的商铺,今日都是爆满。
北城门前,锦旗招展,诸将云集,燕王世子更是代替他父王亲自出迎。
其实,要不是燕王身体不允许,他恨不得自己来。
这不朝中重臣也到齐了,甚至傅怀安的外公,宁丞相于燕王世子在最前列。
露面的各位阁老,六部尚书,更是神采飞扬,谈笑风生。
毕竟这是北征军凯旋归来的大日子,自此他们也可以放开手脚应对关中了。
“就是便宜了太阿鲁,那老儿被万箭穿心,不然本官还真想看看他匍匐脚下的模样。”
说这话的是兵部尚书武威侯谢俭,
这位早些年也是以为文能定国安邦,武能开疆扩土的能人,后因旧伤,燕王不让其再上战场,回朝做了兵部尚书。
“太阿鲁老儿诡计多端,这次还想诈降,要不是傅国公睿智,早有准备,兴许就又被他跑了。”
“是啊, 即便没有活捉,但从此除去这心头大患,也是大善!”
····
“来了,来了,那是不是凯旋的兵马?”
不知人群中谁高呼一声,四下正在各自说话的众人,纷纷循声望去。
待看见最前头那一面黑金色大旗上,赫然写着一个大大的“傅”字时,众人心中更是激动万分。
“踏踏”的马蹄声越行越近,大地似乎都在这震撼的节奏中轻轻颤抖。
首先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一支身着铁甲、手持长矛的骑兵队伍缓缓而来,阳光在他们的盔甲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为首的傅国公身下骑着一匹高大的黑马,威风凛凛。
他的脸庞坚毅而沉稳,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从容,他缓缓举起右手。
随着他的动作,原本整齐的马蹄声,脚步声戛然而止,整个队伍安静的落针可闻。
城门前的众人心中更是一凛:“这就是令行禁止的傅家军。”
一般这时候,出征的将军要下马,尤其这次还是燕王世子亲迎,虽然傅国公年长燕王世子几岁,但君就是君。
就在傅国公率领众将士要下马的时候,燕王世子传燕王口谕:“不准下马,让傅国公带领众将,打头骑马进城。”
一般大军不进城,所以其余的士兵是跟着一些小将领,回京城的傅家军住地,进城的都是这次会下旨封赏的。
而且那口谕的意思就是说,不让这些将军们下马,让他们在前面开头直接进城,迎接的燕王世子,以及朝中文武跟在后面。
可见燕王对傅国公的重视。
原本马车里傅怀安也是准备下车的,现在也不用下了,刚站起来的身子,又重新坐了回去。
眉头微皱,动作略大就扯得后背疼。
没错,这家伙又受伤了,不过这次是他急功近利了,怕太阿鲁跑了,冲的太猛。
只带着阿池和几个亲卫就冲进了敌军队伍。
打斗中,阿池被好几个人围杀,最凶险的时刻,
他解决了围在自己跟前的一群人,把阿池救了,结果自己后背被砍了一刀,
也正因为他们这一出,本来跑出一段距离的太阿鲁被耽搁了,才被后面的骑兵追上,用神臂弩来了个万箭穿心。
冷兵器时代,刀剑无眼,行军打仗,即便是将军受伤都是难免的,更何况他一向是先锋。
再加上双拳难敌四手,武功再高,也怕乱刀。
他爹傅国公道没事,人家一般都是在后方坐镇,冲杀的事儿轮不着,
周围又层层严防死守,就是敌军的神射手,一般都射不到。
随着大军进入城门,百姓们早已聚集在道路两旁,他们手中挥舞着鲜花彩带,欢呼声,呐喊声更是此起彼伏。
“欢迎国公爷凯旋!”
“欢迎傅家军凯旋!”
“大元帅威武!”
姑娘们更是再无法矜持,哪有女儿不爱慕英雄的,四处扫视想找那气宇轩昂的身影,结果:“怀远将军呢,怎么没在?”
“对啊,怎么没看到怀远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