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似乎早已丧失了战斗的意志,要想战胜他们并非难事。
然而,当前我国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却是兵力严重不足,我们难以集结足够规模的军队去攻打赵国。”
就在大家为此感到忧心忡忡之时,少府参军崔逊站出来指出了这个摆在眼前众人面前亟待解决的棘手难题。
即便能够轻易地击溃赵军,但后续该如何行动?是否有实力持续发动战争?
这些才是真正需要深入思考和妥善应对的关键所在。
此时,一直负责掌控少府与黑牢卫之间情报对接工作的羽林中郎将白樊开口说道:“据我所知,赵国内部局势动荡不安,尤其是江州那片地域的蛮人们恐怕也不会甘心就此罢休。”
原来,江州之地就如同秦国的保州一般,在过去皆由蛮夷执掌政权。
自前秦建国以来,对于这两个地区的蛮族,朝廷采取了时而拉拢、时而打压的策略,从未停止过。
尽管如今江州的蛮族人口数量并不多,但仍然存在着岩渠、山鸣、佤以及黔这四大蛮人势力。
倘若能够巧妙地引导并激发他们的力量,想必会给赵国带来相当大的困扰和压力。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要有一位巧言善辩之人前往说服那些蛮族。
众所周知,这些蛮族人缺乏文化教养与道德观念,过着原始且血腥的生活,简直就是茹毛饮血之辈。
在场的众人皆出自名门望族,皆是家中备受宠爱的贵子。
即便其中有人具备那样的口才和能力,恐怕也缺乏足够的胆量和气魄去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
一时之间,整个场面陷入了一片令人压抑的沉默当中。
就在这时,站在一旁一直抓耳挠腮、完全听不懂大家在讨论什么的金在虎,突然开口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既然对方也是蛮人出身,想必多少会给我们五岳蛮一些薄面吧!
要不就由我手底下的人去尝试跟他们取得联系如何?”
话刚说完,金在虎心中其实也不禁泛起了些许犹豫和不自信。
毕竟,他所统领的部下尽是些目不识丁的蛮族勇士。
若让他们冲锋陷阵、奋勇杀敌,自然不在话下,但要指望他们凭借口舌之功去成功说服其他几支强大的势力,实在是难如登天之事。
在五岳蛮内部,金在虎知道的能说会道之人寥寥无几,除了族里德高望重的大长老以及他自己的亲姐姐金妍之外,似乎再无他人可选。
但很明显,无论是大长老还是金妍,都绝不可能被派遣出去充当说客这样危险又艰难的角色。
“殿下,我愿凭借自己这三寸不烂之舌来说服这些蛮人进攻赵国!”
就在众人都沉默不语之时,突然间有一个身影从人群之中挺身而出,大声地自告奋勇道。
金在虎听到声音后,不禁转头望去,当看清楚来人是谁时,他的脸上瞬间浮现出一抹惊讶和不屑之色。
原来,此人竟然是他家的“仇人”——阎易。
只见金在虎冷笑一声,毫不留情地出言讥讽道:“哼,你莫不是在这里开玩笑吧?
你不过就是一个乳臭未干、不知天高地厚的黄口小儿罢了,居然也敢放出如此大言不惭的话来?
要知道,那几支蛮族可都是些杀人不眨眼、吃人肉喝人血的凶残之徒啊!难道你真把这件事情当成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吗?
依本将军看呐,你要是胆敢前去充当说客,恐怕还没走到半路呢,就会被那些蛮人给生吞活剥了!”
然而,面对金在虎的冷嘲热讽,阎易却丝毫没有退缩之意。
他挺直了身子,目光坚定地直视着金在虎,义正言辞地回应道:“正所谓军中无戏言,我既然敢当众说出这番话,那就自然有着十足的把握能够将此事办成!请殿下放心交给我便是!”
很显然,阎易绝非那种狂妄自负之人,他之所以会主动请缨承担起这份艰巨的任务,必定是因为在他的心里早就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
“汝可确定?要知道江州境内的情况我们实在是所知甚少啊,此一去必定是十分危险!”
白柏清楚阎易那执拗的性子,但对于他能否顺利完成此次任务,心中还是不免有些担忧。
虽说他对白柏的能力深信不疑,然而这毕竟是深入赵国之境,稍有差池恐怕就会身陷囹圄,届时就算他们有心搭救也是鞭长莫及!
“请殿下放心吧,我愿为此事立下军令状!若不能成功完成使命,甘愿领受军法处置!”
阎易目光如炬地盯着白柏,脸上满是坚毅之色。
自从投身军旅以来,他一直都渴望能有机会建功立业,奈何至今所立之功寥寥无几。
而且由于和父亲阎苍之间的关系颇为紧张,所以他迫切地想要凭借自身的不懈努力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见阎易如此坚决,白柏微微颔首道:“好!军令状就不必你立了,需要什么尽管开口,但凡咱们有的,定会全力支持于你!”
在最终敲定由阎易充当说客前往江州地区劝说那些蛮族之后,白柏当机立断从自己身边的亲信卫队中抽调出一支精锐小队交由阎易指挥,专门负责保障他此行的人身安全。
不仅如此,还吩咐手下人筹备了大量的金银财宝让阎易一并带上,以便在游说蛮族时用作必要的开销和筹码。
阎易等人悄悄向着南方进发之后,白柏等人自然也不会无所事事。
他们马不停蹄地行动起来,迅速将阎苍击败韦云、横扫凉州的惊人消息传递给了赵军。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赵军内部掀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一阵不小的骚动。
“将军!您看看秦国送来的这份战报,上面所描述的事情恐怕难以造假啊!”
起初,唐熙对此还心存疑虑,认为这或许只是那位蛮将的计谋,企图用这种方式引诱赵军撤退。
然而,当他仔细研读那份战报后,心中的怀疑渐渐消散,因为诸多细节都表明这份战报极有可能所言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