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穿越成了佘太君,爆改杨家将 > 第106章 重塑江山澶渊时(节30)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6章 重塑江山澶渊时(节30)

这是一枚金质鱼形符牌的底半片,外铸鱼形,头尾鳞俱全,内里上半部凹铸一个大大的‘同’字,下面阴刻四个契丹文,为‘西京军令’。

那校尉也不认为有假,但还是按照流程验明之后,便令士卒打开城门,同时还大声道:“兄弟对不住,令符没有问题,某家这就下去迎接诸位,待诸位禀报之后,明日某家请客赔罪”

“哥哥言重了,此乃应有之义”城下骑士为首之人爽朗的应承下来。

朔州城乃雁门关外,山北第一州。其城墙高逾三丈,翁城、角楼、门楼等防御工事一应俱全。

“幸亏拿到金鱼符”

十余骑等在城门前,有一名斥候看着那城墙,忍不住低声叹息。

“噤声!”杨宗繇低声呵斥,略有不满的扭头看向那名斥候。

就在这时,城门缓缓打开,那名校尉满头大汗的站在门后:“兄弟!哥哥来迟,还望赎罪”他一边说着,一边面带笑容,走了上来。

杨宗繇见状,大笑一声,跳下战马,紧走几步,双手就伸了出去:“小弟安敢怪罪哥哥”

“贤弟大量,愚兄也知这军情如火,军机保密,只是这个时候有急报,不知可否透露一二”那校尉迎上来抓住杨宗繇的手,便把他扯到翁城一角,低声问道。

这时杨宗繇才有些反应过来为何这州城校尉如此热情,他借着火光上下打量一番这校尉,皮肤白皙,身材瘦弱,一看就没有上过战场,他沉吟片刻,示意了一下身后众人:“可否先让小弟属下进城?”

“自是如此!”那校尉挥了挥手,让骑士们赶紧入城,而后紧盯着杨宗繇问道:“可是有刁民闹事?不瞒贤弟,愚兄被家中长辈逼着混些军功,可是守着这破城门——”

杨宗繇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眼角余光看着宗永和宗魁带着人穿过翁城进入内城门。

“哥哥好眼力”他伸出大拇指朝那校尉晃了晃,随后顺势一把掐住那校尉的脖颈,两手一同使劲“咔啪”一声,便拧断了脖颈。

而后他淡定的扭身朝着城外拈弓搭箭,一支鸣镝发出尖锐的声音射入半空。

就在杨宗繇发动的同时,宗永和宗魁已经带着人杀死辽人士卒,占据了城门。

城楼上的辽卒这才发觉有变,一部分人顺着上下城楼的踏道直冲下来,一部分人冲向门楼里的警钟。

双方瞬间厮杀在了一起,踏道上空间有限,宗永带着几人直接堵在那里寸步不退。

朔州城实行宵禁,此时城内大道空无一人,宗魁等人也不出去,就老老实实的守在城门处,只要能够坚持到宗方带着大军赶到,此战则毫无悬念。

自雍熙年间,大宋曾经攻取朔州,至今已经多年没有战火烧到此地,因此在一开始,即使有鸣镝声和警钟声传来,可州府衙门无人反应过来。

等到有士卒找到刺史,再调兵的时候,宗方等人率领吐蕃骑兵便冲入城内,沉闷的马蹄声响遍全城。城南一角的兵营,不等集结好队伍,就被宗永率领二千铁骑一波推平,当整个军营被拿下的时候,还有校尉刚刚穿好衣服,都没来得及走出营房,就被堵住了。

天光微亮的时候,整座朔州就落入他们的手里。

……

清晨,杨七郎在神武县看到手里的战报,也不禁咋舌!家里这几个小子,可是把偷袭做到了极致,如今拿下朔州城,雁门关外就有了一个重要的支点,西北府州与河东雁门关便联系在了一起。

“速速派人通报代、并都部署李允正”杨七郎边说边写,不一会,一份文书便书写完毕,交给亲兵。

“诺!”亲兵迅速把这份文书送到随军参事,这是杨家自沙盘演武之后养成的习惯,只要有杨家为将帅的部队,都养了一批随军参事,所有军中策略、文书转发等军机秘要皆由此转手,主帅只需要负责制定战略即可。

“一个时辰之后大军出发,夺取应州,让宗永他们拿下河阴县”七郎看了看舆图,再次书写了一份将令,交给亲兵。

“孙小娘子怎么样了?”

“启禀大帅,神武县百姓,有不少白莲社信徒,昨日夜间孙小娘子举行了一次白莲法会,发出去不少粮食”

“百姓反应如何?”

“深信不疑!但是太费粮食了”

“哈哈,不怕,那些契丹世家大族多的是”

“对了,大帅,孙小娘子还发来消息,有渤海族子弟也是白莲社信徒,想要求见大帅”

“嗯——什么意思?”

“这是穆小娘子和孙小娘子递给大帅的文书”亲兵把东西放到案几上。

杨七郎有些惊奇的打开文书,他不能理解佘太君为什么这么重视这个穆家,不过打小就被打怕了,他老娘亲自安排的事情,怎么也不敢怠慢。

即使这样,他也始终没有多么重视,这次出关奔袭辽人,乃是很早就制定的计划,别说这两人,就是杨宗永等人追到绥州,想要一同出征,他也没有同意。

直到佘太君身边的杨府内卫追了上来,带来了他老娘的手令,杨七郎才无奈答应。

“七叔钧鉴……”杨七郎打开文书,一开始还不以为意,可是越看下去越是惊讶:“……契丹立国之后,破渤海国,分渤海遗民百万迁移数千里……近百年来,渤海遗民数次反抗,均不可得……”

这份文书,讲述了渤海国的由来,以及与慕容氏祖先的渊源,杨七郎这才明白,为什么渤海人对契丹人如此仇恨。虽然也有渤海世家进入辽廷,可对于大多数渤海遗民及原本的渤海大姓,比如高姓、贺姓、李姓以及大量的庶姓,已经濒临灭绝。

如今找上宋军的,是几十年前被迁移到朔州的渤海贺姓和李姓。

“让穆小娘子他们过来吧”七郎沉吟半晌,吩咐道。

“诺!”

片刻之后,穆桂英、孙莹联袂而来,在她们身后跟着两名头裹粗布的妇人。

杨七郎见状不禁一愣,没想到渤海人来的是两名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