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穿越成了佘太君,爆改杨家将 > 第105章 重塑江山澶渊时(节29)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5章 重塑江山澶渊时(节29)

沉闷的马蹄声在山谷间回荡,仿佛大地的低沉喘息。远处群峰巍峨,山谷蜿蜒延展,随地势起伏向前。

骑士们排成长队缓缓前行,每人三马——一匹驮甲,一匹载辎重,一匹骑乘。两旁高峰之上,前军斥候不时挥旗示意,沿途五色旗标记沟坑、水泉与林木,纵使行军队列松散,却步履森严,令行禁止。

队伍中混杂着大量吐蕃骑兵,昔日散漫的军纪如今大为不同,他们严格遵循令旗指引,步调一致。

“纸上谈兵数年,不如行军一日。”杨宗德轻叹,目光落在身旁的行军队列,眼中流露几分感慨。

“这些蕃兵训练了这么久,往后会不会成为隐患?”杨宗保略显忧虑。

此次出征,兵源驳杂——吐蕃与归附党项兵万人,穆柯寨五千骑,麟州两千,府州折家五千,绥州三千,再加上杨七郎从京师带来的捧日军五千,硬生生凑出三万骑。

“哈哈,宗保放心,你以为这些蕃兵还会回到原来的部族吗?”宗德闻言倒是笑了起来:“他们吃好喝好,粮饷不缺,军械精良,再见识了大宋军威,哪里还有反叛的胆量?况且他们本就与党项李继宣有宿仇,如今又与辽人结怨,除了跟随大宋,已无退路。”

远处武安车上,穆小娘子与孙小娘子盯着行军舆图,口中低语。

“府州、火山军、河曲县……近二百里山道,出谷便是神武县,再至朔州城,约六十里。穆姐姐,你们真厉害,这条路都能找到。”孙小娘子惊叹。

“并非我们所寻。”穆桂英头也不抬,手指在舆图上标注,“祖上留下的记载,距今近百年,没想到今日竟然派上了用场。”

“姐姐,你说老太君会喜欢我吗?”突兀的问题让穆桂英一怔,抬头看向孙小娘子,有些不明所以。

“姐姐,你说老太君会喜欢我吗?”突兀的问话让穆桂英一怔,抬头望向孙小娘子,眼中带着几分不解。

“哎呀,我看姐姐深得老太君欢心,连杨家‘循气养血诀’都提前传授,还派来金花卫护送……我不知……”她脸颊微红,声音渐低。

穆桂英恍然,打量着孙小娘子,笑道:“问题是,我自己都没见过老太君,不知为何她如此看重。”

“哎……这便是此次我无论如何也要随宗方公子出征啊,想必朔州一地还有不少白莲信徒,希望能以此对杨家有所帮助……”

二人低声闲聊,大军马不停蹄,直奔山谷出口的神武县而去。

……

……

“杀!”

杨宗永、杨宗方、杨宗魁和杨宗繇等领着五千吐蕃骑兵忽然出现在神武县城下。

神武县压根就没有想到过能遇到敌人来袭,辽西京道大征兵,整个大同府及蔚州、朔州、应州等地县丁全部应召,除了留下老弱病残以外,唯一留下的军队也奉命留守在大同府城。

当宋军杀到城外的时候,甚至都没有把守城门的士卒。杨宗永和杨宗魁一左一右,挥舞着宣花大斧和金瓜大锤,毫不犹豫,当先闯入城内,顺手斩杀了城门洞内打瞌睡的几名士卒,而后便占据了城门。

紧随其后的五千吐蕃骑兵,狂笑着杀入城内。短短半个时辰,整座城池就被拿了下来。

在迅速占领城池之后,便有斥候通报还在山谷内行军的杨七郎,同时,杨宗繇开始出榜安民,宗永等人终于可以休息片刻。

他们这群人,抛掉了所有辎重,身穿盔甲狂奔二百余里,全军都累到极点,若不是这些吐蕃骑兵历经杨三郎近两年的操练,他们早就无法坚持。

“宗永,你们抓紧休息,估计不能等七叔他们了,你来看”宗繇从县衙中翻出来各类舆图和军中文书,其中就有通往大同府的各处关卡布防及往来文书。

“大同府前日调令,神武县丁口一万,辽人南征之初已调走八千,前日再征一千余。难怪我们入城时几无抵抗。”

“朔州府城原有守军八千,除了留下四千,都被调走了,如果州内各县的调动类似神武县的话,那么宁远县、马邑县、金肃军、河清军总共能调往朔州的不会超过四千,更何况,神武县乃是边关,才有丁口一万,其余各县未必有此规模”

杨宗繇眼中闪过一抹精光,手指在地图上点了点:“如此的话,再怎么估算,朔州府城不会超过一万守军,甚至有可能不足八千。我建议,休整一个时辰,立刻奔袭朔州城,区区六十余里,不用一个时辰就能赶到,顺利的话,今日夜宴可在朔州城内欢迎七叔他们了”

“好,我跟四弟宗魁歇息去了,半个时辰之后叫我们起来,其他的就交给你了”杨宗永点点头,便随便在县衙里面找了一间厢房,倒头就睡。

一个时辰后,五千吐蕃骑兵在杨宗永、杨宗魁、杨宗繇等人的率领下,轻装疾行,直扑朔州府城。神武县仅留下少量宋军斥候监视周边动向,以防辽军察觉异动。

这一决策大胆至极,但事实证明,杨宗繇的策略是正确的。他在斩杀城中辽人大户、清理潜在反抗力量后,将仓中粮草与财货分发给百姓,令城内百姓对宋军不再抵触。

数年鏖战,辽地早已民不聊生,不仅是汉人,即使是契丹百姓,也都心有不满。故而,当宋军接管神武县,城内反而出奇地平静,甚至有不少人暗中协助宋军。

此时,夜幕低垂,寒风卷过朔州城下。

远处,十余骑快马疾驰而来,为首之人高举金鱼符,马不停蹄地冲至城门前,大喝:“神武县急报!速速放行!”

城头守军闻声探头望去,见来人皆是神武县乡兵装束,“咦——神武县发生什么事了?”有士卒疑惑道。

“不知,估计又是有人闹事,哎——都不知道开春之后还有没有人种粮”又一名士卒感叹一声,打了个哈欠,便要打开城门。

“慢着!”城门校尉突然拦住士卒,“入夜之后,非军情紧急,不得擅开城门!”

那校尉探头冲着城外十余骑道:“既然是神武县来人,可有令符?”

“有,此乃西京军令,非战事紧急不可调用,县尊命吾等带来,十万火急!”

城门校尉微微眯眼,他深知,金鱼符乃是西京大同府下发至各州、县的紧急军令信物,州两枚,县一枚,唯有重大军情方可使用。

“稍候!”校尉沉声道,随即示意士卒放下吊篮,“将金鱼符放入篮中,待我验明正身。”

“诺!”城下骑士毫不犹豫地将金鱼符放入篮中,神色镇定从容,丝毫没有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