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爱在桃花灿烂时 > 第93章 诗词背后杨涛讲解 出租屋内海珍翻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3章 诗词背后杨涛讲解 出租屋内海珍翻看

海珍抬头看看天空,发现太阳已经落山,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于是她向杨涛、苗芳和杨柳表示要离开,并与他们告别。

在十字路口处,海珍停下电动车,说道:“我们就在这里分开吧,你们家离这里不远,而且家里还有大厨等着你们回去吃饭呢。

”苗芳和杨柳听后点点头,然后转身乘电动车离去。看着她们远去的背影,海珍不禁想起刚才杨涛提到的那句古诗。她转过头来,对着杨涛说:“我觉得你好像还没有讲完,你再给我解释一下那首诗词的意思吧。”

杨涛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这首词背后的故事:“这是一首描述丈夫远走他乡,妻子在家日夜思念的诗词。其中一句‘衣带渐宽终不悔’表达了女子即使因为过度思念而身形日渐消瘦,但依然不后悔自己的付出;而另一句‘为伊消得人憔悴’更是进一步强调了她对丈夫的深情,以至于整个人都显得憔悴不堪。”

海珍静静地听完杨涛的讲解后,若有所思地轻轻点了点头。杨涛敏锐地察觉到她神情中的细微变化,关切地询问道:“你怎么了?是不是从这首词里想到了什么?”

海珍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浅笑,回应道:“没什么特别的,只是觉得这首诗词充满了意境,勾起了我的某些回忆。不过,还是要感谢你的详细解释,现在我已经完全理解了。”

杨涛默默地凝视着海珍,内心深处涌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他轻声地诉说着自己的心声:“实际上,我也期盼着有朝一日,能遇到那个让我心甘情愿为之付出、即使身形消瘦也绝不后悔的人。”

海珍听闻这番话,脸颊瞬间染上一层淡淡的红晕。她微微侧过头去,避开与杨涛对视的目光,低声回应道:“或许吧,终究会有那样一个人的存在。”话音刚落,她便抬手查看起手表,接着说道:“时间不早了,我也该回家了。”

杨涛看着海珍离去的背影,心里多少有些失落,但脸上依旧挂着微笑,轻声说道:“好吧,那你路上小心。”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淡淡的不舍和无奈。

海珍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转过身去准备离开。然而就在她转身的那一刻,似乎想起了什么,又突然折回身来,眼神中闪烁着疑惑和好奇。她静静地看着杨涛,问道:“我觉得你跟其他人的看法不太一样,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

杨涛被海珍突如其来的问题弄得有些措手不及,他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回答道:“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我的观点可能与众不同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这也是世界如此丰富多彩的原因之一。”

杨涛一脸感慨地又说道:“对于古诗,我觉得自己还是有不少感触的。就拿我被教材欺骗这件事来说吧,大家都知道,教材里讲李白和杜甫放在同一高度,对他们的宣传力度也一样。可我的老师却告诉我,李白的诗要更好一些。我当然不同意这种观点,于是反驳说:‘唐朝的两颗巨星应该是杜甫和李白。’然而,老师却说这是政治家的看法,而且教材也是这样编写的。听到这里,我才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原来,在文革时期,杜甫被戴上了一顶‘富农’的大帽子,一切都以阶级来划分。我听后着急了,立刻反问老师:‘李白还嫖娼呢!他生前比杜甫更富有,难道他就是大地主吗?’这一问,让老师顿时语无伦次起来,最后只能搬出政治家的话来敷衍。他以为可以随便哄哄别人,但怎么可能骗得了我呢?毕竟,李白和杜甫的诗我都读过,谁好谁坏,我心里自然有一杆秤。”

“你这么小就把李杜的作品读完了吗?”海珍瞪大了眼睛,吃惊地问道。

“嗯,我妈妈是初中语文老师,她喜欢写古体诗词,所以从小就要求我读李杜的诗。而爸爸呢,是个理科生,教高中物理的,他觉得男孩子应该学理科,将来找份好工作。于是,我就成了他们的实验品,被迫接受各种安排。不过还好,我的天赋还不错,每次都能顺利完成他们交给我的任务,让他们无话可说。这次要去上海,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重要的选择。因为我文理科成绩都很好,所以一直犹豫不决。其实,如果我想去上海赚大钱,就必须放弃古诗。这真的是一个非常艰难和痛苦的决定啊!”

海珍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表示理解。然后她轻轻地叹了口气,对杨涛说:“或许正是因为我们的观点不同,才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有趣吧。谢谢你愿意分享你的想法。”说完,她再次向杨涛告别,并转身离去。这次她的步伐显得轻松而坚定,仿佛心中的疑问得到了解答。

杨涛默默地望着海珍远去的身影,心中暗自琢磨着刚才的对话。虽然他们的观点有所差异,但通过交流,彼此都收获了新的启发和思考。这种思想碰撞的火花,或许就是生活中的一种美好体验。

杨涛回到他的出租屋,就听见楼下超市里争吵声,杨涛快步望楼去,原来是楼下超市装修,物品按成本价打折出售,顾客营门,他们都在狂购商品,很多人还为此争吵起来。

杨涛看了看储物柜,物品不短缺,他不用去楼下抢购商品。

他拿出储物柜食物,两份黑芝麻,在用水壶水冲泡。另外在火炉热一下馒头,就着中午剩下黄瓜丝吃起来。

就在这时,突然听到楼下传来一阵脚步声,不用猜也知道一定是海珍来了。杨涛急忙迎了出去,果然看到海珍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正吃力地往楼上提。

杨涛心疼地说:“你先把东西放下来,我马上下去帮你拿。”说完便快步下楼,接过海珍手中的东西。

海珍笑着解释道:“这些都是我整理出来的东西,都放在箱子里,到时候我们带到上海用。”

杨涛皱着眉头说:“带这么多东西去上海干嘛呀?那边什么都有卖的,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买啊!”

海珍完全不理会杨涛的话,自顾自地收拾着自己的东西,然后整齐地码在了一个角落。她做完这些后,看着杨涛问道:“你能把刚刚的谈话理清楚吗?”

杨涛回应道:“其实,从我们对李杜古诗的比较就能看出问题所在。五言古诗方面,杜甫明显优于李白;七言古诗则两人旗鼓相当。那么在唐代,最为流行的是什么呢?”

海珍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杨涛接着解释道:“实际上,唐诗中的近体诗一直非常流行,它代表了当时的文化。如果抛开这一点来谈论诗人的地位,那就有点说不通了。李白之所以被赋予如此高的地位,与他在近体诗领域的贡献密不可分。要是李白没有创作出优秀的近体诗,还能称得上是伟大的诗人吗?显然不能。正是由于他在七言绝句上的卓越贡献,才得以登上大诗人的宝座。这一点在唐诗中也可以看得出来。”

杨涛接着说道:“杜甫的祖父你应该知道吧,杜甫曾经说过:‘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这里所说的杜甫祖父就是杜审言,他的一首诗名为《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全诗如下:

唐·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杜审言之所以能够名震一时,也是因为他写出了这样一首精妙绝伦的五言律诗。而且,你还记得吗?崔颢的《黄鹤楼》一诗,仅仅凭借着其中的一联对仗工整的诗句,就令李白为之叹服。当然,这并非什么奇谈怪论,毕竟李白并不擅长七言律诗,面对崔颢的诗作,他甚至只能无奈地搁笔。后来,李白虽然也写了一首七言律诗,但也只是与崔颢相提并论而已。若是要与杜甫相比,那差距可就太大了。因此,从古代至今,七言律诗方面最为出色的诗人当属杜甫和李商隐。而杜甫之所以能够被尊称为诗圣,也与其在唐代近体诗领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密不可分。”

“现代人能写好七律吗?”海珍好奇地问道。杨涛微微一笑,回答道:“当然可以!在沁阳诗坛,有很多人都能够写出优秀的七律作品,比如大小董和我自己,甚至包括我的母亲在内。虽然有些人可能写得不太出色,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掌握这种诗体并不困难。杜甫的诗歌贡献在此显得尤为显着。”

海珍听后轻轻点头,仿佛对杨涛的解释表示认可。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钦佩之情。

杨涛接着说:“因此,评价一个诗人的成就时,不能仅仅依赖于某一方面的才能,而应该综合考虑他们在各个领域中的表现。就如同我们看待一件事情一样,不能只看表面,需要全面、客观地分析。”他的语气坚定有力,让人不禁信服。

海珍微笑着回应道:“明白了,谢谢你的教导。不过,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前往上海呢?”她期待地看着杨涛,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杨涛笑着回答:“只要你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出发。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带你领略一下上海这座城市的魅力了。”他的声音充满了热情与期待,让海珍感到无比温暖。

于是,两人开始计划起行程来。他们讨论着要参观哪些景点、品尝哪些美食以及如何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随着话题的深入,他们的笑声越来越响亮,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起来。

杨涛坐在沙发上,轻轻皱起眉头,思考片刻后说道:“嗯……等我把这边的事情处理好,我们就动身去上海吧。你也趁这段时间好好准备一下,看看有什么需要收拾的东西。”说完,他用柔和的目光看着海珍。

海珍听了这话,点了点头,轻声回应道:“好的,接下来我要好好准备应聘。”她的目光中闪烁着一丝期待与兴奋。毕竟,这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一个充满未知挑战的旅程。

杨涛注视着海珍,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意。他知道自己的决定或许有些仓促,但他相信只要两人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此刻,他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憧憬,想象着他们在繁华的上海街头漫步、品尝美食、欣赏风景,享受二人世界的美好时光。

杨涛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他感到无比兴奋。这次的选择不仅意味着工作环境的改变,更代表着他人生道路的一次重大转折。

同时,杨涛也深知责任的重要性。他明白,作为一个男人,必须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他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奋斗,让海珍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想到这里,杨涛嘴角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海珍走进屋内,环顾四周,然后开始动手整理起杨涛的床铺。她发现杨涛比起以前要讲究得多,房间里的东西摆放得整整齐齐。储物柜里不仅存放着食物,还有其他物品。让她感到特别欣慰的是,杨涛打开试卷纸时,态度非常认真,完全没有敷衍了事的样子。

就在这时,海珍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她拿起手机,听到王茜在那头说道:“白马寺其实没什么好看的,不过卢舍那大佛倒是真的让人感到震撼,她的微笑,她是东方维纳斯,她一尊佛像就比云冈石窟好。”

海珍微笑着与王茜闲聊了几句,然后挂断了电话。接着,她转头对杨涛说:“王茜也觉得卢舍那大佛很震撼呢!等我们到了上海以后,可以一起去周边的寺庙逛逛。”

杨涛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对于佛教文化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

就在这时候,董师傅给杨涛打来了一个很晚的电话。他在电话那头说道:“你知道吗,今天我去了一个朋友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苗芳和杨柳似乎对古诗并不太感兴趣,总是心不在焉的样子;而海珍虽然对古诗有兴趣,但是她知道的实在有限。所以,你觉得我明天应该讲些什么呢?”

杨涛思考了片刻后回答说:“那你可以讲讲平仄啊,毕竟律诗最注重的就是这个。而且,我还想问你,如果遇到了那些需要拗救的问题,你会怎么做?”

董师傅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地说道:“一般情况下,我都会选择放弃。因为如果律诗使用拗救的话,那就像是补丁上再补补丁一样,反而显得不伦不类。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只能放弃,不是吗?”说完,他便挂断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