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虽然不满,但他已经搞不动事了,现在活跃在大汉政坛上的是一群如狼似虎的皇子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的好爸爸又给他们打下了一个大大的江山,让他们这群二代就算败家,也能败很久。这个纵横亚美的庞大帝国,已经在陆地面积上超过大英帝国,而且他的国土还连为一体。
老皇帝老不死,让皇子们很着急,太子着急接班,其他皇子则想分一份遗产。
朝鲜李妃的儿子,越南阮妃的儿子,都不甘心只做一个太平皇子,在娘家势力的支持下异常活跃。
朝鲜血统皇子叫刘繁,是坚定的反日派,一直努力推动大汉对日本动武,迫使日本加入大汉体系,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可刘皇帝不同意,要让日本加入东亚体系,早就可以了。给日本人一点甜头,他们现在大概可以像为英法卖命那样给大汉卖命。只是对这个国家,刘皇帝也是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他知道这是一个狼子野心的国家,时刻防备着,绝不可能让日本加入大汉体系搭顺风车,二战后美国给了日本一个开放的国际市场,日本立刻就崛起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这样的事情,刘勇强可不干。但更不可能去打日本,那块贫瘠的,地震带上的岛屿,日本人都觉得自己随时可能沉没,总想占领陆地上的国土,大汉要那种土地干什么?去养活几千万鬼子吗?关键还死硬,原子弹发明之前,要登陆日本列岛,得准备死200万汉军士兵,这块地方不值得一个中原士兵付出哪怕一根脚趾骨的牺牲!
越南血统皇子叫刘荣,对湄公河流域图谋已久,有越南人的支持,他跟湄公河一带经营的大汉豪商巨富勾结在一起,要推动湄公河独立运动,将法国殖民势力赶出湄公河,越南打算借机收复南方六省。这点大汉皇帝决定满足他,战后立刻跟法国交涉,和平商谈,以50亿法郎买下了这里,这是当初法国人抵押这里得到的资金,后来为了不转让殖民地,硬是还了50亿,最后到底是卖了。一方面是法国知道已经无力守住亚洲的殖民地,不然不可能转让给日本,另一方面是法国战后确实缺钱,50亿法郎的大汉资金能让他们度过金融危机。刘荣便成功上位,成了继二皇子之后另一个海外国土的国王,湄公王国国王。越南也收回了西贡河以北的国土,稍微占了点便宜,代价是支付50亿法郎中的10亿,这得让他们卖很多年大米。这个湄公河王国,可比后世的老挝、柬埔寨加起来大多了,整个湄公河流域都囊括在内,可以说是以河为轴,湄公河上下及“通此一河一溪皆属我地”。这都是法国迫于无法向北方扩张后,不断在湄公河流域开拓的结果,导致泰国被压缩的很小,成为一个纯粹的湄南河流域国家。
连刘勇强当初一时兴起,跟俄罗斯来的妃子生的,在皇宫里最没地位的皇子刘小奴,都打起了西伯利亚的主意。他投靠了皇太子,处处巴结,希望等太子即位后,能让他当一个汗王。战后他爸爸满足了他的野心,安排他娶了西伯利亚汗王的一位公主,汗王年事已高,等死后这个女婿就顺势承袭汗位。西伯利亚汗王、布拉特汗王都来自科尔沁王公,是蒙古正统黄金家族后裔。皇太极会盟蒙古诸侯能得到认可,也是因为娶了蒙古最后一位大汉林丹汗的妃子们,至少刘勇强这么认为,所以才会这么做。
经营印第安王国的二皇子,依然没放弃对大汉帝国的野心,印第安王国在他手里,也完成了工业化。经济发展迅猛,以六州之地,硬生生占据了北美大陆四分之一的产出,虽然在经济总量上跟美国差距还很巨大,但在人口上已经渐渐追上美国。沿海三省是当之无愧的北美西岸经济中心,旧金山已经快成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了。黄金、白银和石油让这里肥的流油,吸引了大量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印第安移民,印第安人口暴增到300万,却只占这个国家人口的二十分之一。
拥有六千万臣民的二皇子,自然话语权很大,跟国内福建资本集团勾结,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这几年对美国越发强硬,试图发动一场统一北美的战争。
如果真给他搞起来了,下一场世界大战就是从这里爆发的,战争的双方将是两大人种,会带有种族战争的性质。
印第安王国的强势崛起,高效的文官系统,军国主义的军事动员体系,发达的工业,充裕的财力,让美国人压力越来越大,威尔逊之后的美国政府已经彻底丧失了收复美西六州的任何念头,反而越来越担心来自美西六州的威胁。他们甚至开始不把自己当成大汉帝国的对手,而是当成印第安王国的对手。这个对手的膨胀,让齐默曼电报成为一道不散的阴云,因为墨西哥当真有了一个可以结盟的对象。
这让墨西哥在迪亚兹军事政权统治的30年间,对美国的态度越来越强硬,对美国的资本十分敌视,一度很可能引发北美内战。好容易这个迪亚兹死了,墨西哥陷入了内战。美国和印第安王国带着各自的政治目的,开始扶持代理人。可是印第安王国不讲武德,竟然悄悄派了印第安军队渗透墨西哥,扶持了墨西哥当地印欧混血军阀,一边以帮助印第安村落发展为名,打造了墨西哥的印第安军屯,一边大肆排斥本就不多的墨西哥白人上层。
经过血腥的内战,印第安王国赢得了墨西哥,而美国因为移民政策,一次性驱逐了三分之一的墨西哥移民,让两国关系降到冰点,墨西哥顺势跟印第安王国建立军事同盟。
美国发现,他们还是没朋友,他排斥欧洲国家的门罗主义,现在成了欧洲国家拒绝美国的理由。唯一能依赖的是英国殖民地加拿大,或者说加拿大背后的大英帝国。可大英帝国跟大汉还是同盟,并且开始逐渐成为这个同盟中的小弟。
墨西哥跟印第安王国的结盟,让美国在北美独一无二的地位岌岌可危。原本即便大汉侵入了美西地区,美国依然是美洲地区独一无二的霸主。连大英帝国都要给面子,大战之后,汉商活跃在整个南美地区,让门罗主义在这一带的影响力大大下降。美国还能牢牢控制美洲东岸地区的委内瑞拉,但影响力过了亚马逊河就急转直下。在得到大汉支持,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之后,那些渴望‘漂白’的巴西高层态度逐渐改变,现在汉人在巴西议会中占有三分之一的席位,虽然还出不了一个汉人总统,但没有汉人派系的支持,巴西总统就当不稳。
巴西已经开始彻底倒向大汉帝国。
巴西以南,那是德国的势力范围,通过向阿根廷移民渗透,战后对这个国家的影响力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阿根廷战后建立了军事政权,军人都是亲德派,在德国扶持下,开始跟巴西竞争南美第一强国的地位。德国从阿根廷渗透进了巴拉圭、玻利维亚南美内陆地区。
西岸的智利,那完全就是一个资本国家,早就融入了大汉经济体系。秘鲁也有大汉商人和移民存在,美国在这里完全没有影响力。
在墨西哥的争夺失败后,门罗主义已经很难让美国在美洲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终于在大战结束五年之后,野心勃勃的印第安王国跟美国发生了一次剧烈的摩擦。
摩擦起因还是老矛盾,边境印第安人和白人的仇杀。印第安人野蛮,白人也不省事,印第安人经常偷越禁区割人头,白人探险家也经常冒险踏入印第安区域探险。这一次摩擦发生在印第安人偷袭时,边境国民警卫队反击,但反击过境了,杀死了十几个印第安青年,可始发地在对方境内。
两国都没有外交关系,因此战争都不需要宣战。印第安王国立刻动员,大军踏平禁区,不但不罢休还持续增兵。
美国直到墨西哥提出要求归还得克萨斯州的时候才知道,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战争。
美国快速动员军队,但一个自由经济的工商业国家,怎么可能快的过一个军国主义帝国呢。印第安大军快速攻占了一个个落基山脉堡垒,潮水一般冲入大平原,积蓄了几百年的愤怒在持续两代人的民族主义教育中,宣泄到了大平原上那些西进运动时将印第安人赶出家园的白人农场主身上。曾经印第安大起义时候的血腥事件再次发生,而这一次发动的,是二代三代印第安人,他们比他们的先辈更加训练有素,手里的家伙事更加先进。
种族屠杀迅速引起了国际关注,国联召开大会,大汉带头谴责了这种仇杀行为。提议国联派出调查团前往调查真相。
但战争已经爆发,双方不需要宣战,却都在国际上进行宣传。印第安王国宣称,屠杀只是小范围的印第安部族自发复仇,不是印第安王国军队行为。印第安王国军队应墨西哥邀请以南方战线为主。
唯一正经有宣战程序的是墨西哥跟美国,墨西哥声称得克萨斯州、新墨西哥州和亚利桑那州本身都是墨西哥领土,他们有权力收复。德国人甚至表示了理解,齐默曼电报德国人也还记得。
印第安-墨西哥联军,其实主要是印第安王国大军已经开进了南方四洲,跟本身就在这里集结重兵的美国联邦军激战,背后还有墨西哥人捅刀子。很快落基山脉地区的科罗拉多、亚利桑那和西墨西哥州就被攻陷。这个方向也确实像印第安王国说的,仇杀较少。
发生屠杀的主要是濒临印第安区域的蒙大拿州、怀俄明州、南北达科他州,百万印第安大军冲击这里,全都是落后的骑兵,手持一战时期的连发步枪或者冲锋枪,高速机动,打了就跑。目的就是冲着杀人,而不是攻城掠地。这种打法制造了大量伤亡和超级恐慌,到处都是难民。农业受到破坏,国际粮价暴涨。
美军大半兵力被用来围剿印第安军队,他们发现这些军队简直就是受过正规训练的民兵武装,下到十七八岁的少年骑兵,上到六七十岁的印第安老爷子,有些老爷子甚至参加过上一场跟美国人的战争。印第安大军吸引了至少两百万美军主力,给王国主力争取了歼灭落基山区美军驻军的机会。
这种打法国际影响极其恶劣,勾动了白人心中的种族神经。此时大汉帝国却一反常态,声称这都是美国人对印第安人的宗族灭绝引发的反击,印第安人需要谴责,美国人也要反思自己,他们至今不肯给亚洲人、南欧人、非洲人平等的权利,移民政策充满歧视。
此时刚刚经历了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也无力介入一场疯狂的上亿人规模的战争中,只能口头谴责,各国都有一些种族主义志愿者支援美国。
落基山以西开战三个月就被印第安王国闪电般拿下,但这彻底激怒了美国,美国人发怒是很可怕的,尤其是一个世界排名前三,技术上始终坚持自己是第一的工业国家。
美国政府发行了数以百亿美元计的‘卫国公债’,利率低到3.5%,却一再被抢空。发过战争财的金融家、工业家很有经验的快速转产军火,数以百万的美国年轻人走入军营。这一次有超越民族主义的国家和种族精神支持,美国人的凝聚力前所未有的高。
印第安王国也进行了总动员,第一年就动员出了五百万军队,攻陷落基山脉地区后,终于杀入了得克萨斯州,而之前墨西哥人在这里已经跟美国战斗了半年多,墨西哥军队节节败退,一度退回墨西哥国内。
侵略者初期的攻势总是很猛的,几百万印第安正规军杀入德克萨斯之后,国际油价也暴涨了,因为这里可是美国石油生产基地之一。
印第安王国敢这么干,是国王得到了他那个昏聩的老爷子的支持,挥舞着拳头的手亲口向他的使者表示:打,爸爸支持你。
早就筹备一统北美的二皇子刘开怎么可能错过这个机会。昏头的老爷子,这些年唱和平高调都烦死他了。和平,还怎么一统北美?和平,还怎么逐鹿中原(大平原)。
有一战欧洲人的经验,双方动员水平都很高,第二年双方兵力就高达千万。
一个是六千万人口的工农业强国,一个是九千万人口的资本强国,可谓棋逢对手。
第二年战争就进入白热化,攻陷德克萨斯之后,双方主战场进入了大平原地区。这一地区因为印第安骑兵的烧杀抢掠,已经人口调令,几千万人逃离,双方可以肆无忌惮的在这里厮杀。
都有强大的工业实力,一战后期的战争经验,大炮轰鸣之下,都采用了布鲁西洛夫攻势的打法,大开大合,互相突破。战果都相当辉煌,可就是太耗费兵力。前半年,印第安王国发动了三次大规模攻势,俘虏了300万美军,后半年,美军发动了四次更大规模的反击,俘虏了200万印军。
双方对待俘虏都算文明,可美军会甄别印第安人,凡是印第安血统的,直接枪毙,不留活口。
这让文明世界声讨,却让白人民众叫好。
印第安人则进行了更加惨烈的报复,这些年他们已经深信他们有复仇的权力,更加频繁的活跃在主战场之外。对平民实行焦土政策,所过之处,房屋焚毁,人员屠杀。
这场战争比欧洲战场更加消耗人命。
不过一些惨烈的方式双方都没有使用,比如毒气战,因为有国际公约,两个国家都需要看国际脸色。最重要的是,两国都有生产毒气的能力,相互投毒等于自杀。
战争第二年,印第安王国将战线推进到密西西比河,美军损失更惨重一些,印第安军伤亡400万,美军伤亡高达800万人。因为没有义务兵役制,为了省钱嘛。初期的80万常备军被歼灭后,美军就越打越拉垮,陷入恶性循环中。
双方都大量使用坦克、飞机等新式武器,机动能力都比上场战争强的多,闪电战的雏形已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