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风雨话东周 > 第七十八篇:割股充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卫国国君卫文公听到报告,就说:“寡人立国,没有得到过晋国的一点帮助。我们两个国家虽然说起来是一个祖先下来的,但是也不是同盟。重耳呢仅仅是个出逃的人,也不算有头脸的人。如果接他进城,一定免不了要请他吃饭,赠送金银等等一摊子事情,那多麻烦啊。干脆把他赶走算了。”他就吩咐将士们,不准重耳进城。

重耳一群人只好顺着城池的墙根,准备饶路过去。

魏犨、颠颉对重耳说:“这个卫侯,太没有礼节了。公子可以到城楼下去责备他。”

赵衰不同意,他说:“蛟龙失去了他的能力,也就相当于蚯蚓的作用。公子现在适合隐忍不发,没有必要去责备旁人。”

魏犨、颠颉说:“卫侯不尽地主之谊,我们没有物资,那就不要怪我们到时候劫掠他的村寨。”

重耳说:“劫掠村寨,那是盗贼的作为。我呢宁愿挨饿,也不会区搜刮老百姓的粮食。”

话说这天,重耳这一群人还没有早餐,忍饥挨饿在路上行走,捱到了中午,到了一个叫做五鹿的地方,就看见一些田夫在田坎上吃饭。重耳就叫狐偃去要一点吃的。

那些田夫就问:“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啊?”狐偃说:“我们是晋国人,坐在车上的是我们主人。我们走了这么远的地方,没有吃的了,所以来求各位要一点吃的。”

那些田夫听了,就笑话狐偃说:“看你们一个个都是男子汉大丈夫,穿的衣服也那么光鲜,连吃的都没有。我们要做庄稼,把东西给你们吃了,我们哪里还有力气做农活啊。”

狐偃就过来说:“没有吃的,能不能麻烦给我们一个碗,我们也好方便另外去找吃的。”那个田夫听了,就从地下抓了一块泥土,随意地把泥土揉了揉,然后就丢了过来,笑着说:“拿去,拿去,拿去吧。”

魏犨见了,他是个火爆脾气的人,受不了这个气,当时就怒了,大骂:“你这些村野匹夫,胆子不小,敢戏弄我们。”跑过去,一把就把那些田夫的饭碗打翻在地。重耳也跳下车,把鞭子挥动起来,准备教训教训这些人。

狐偃急忙制止说:“公子别急。得到吃的东西很容易,但是得到土地多难啊。土地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上天叫这些田夫把土地交给公子,这是得到国家的吉兆啊,没有必要发怒。公子可以安心接受。”

重耳听了,心里面也是高兴,就下车来,向那几个田夫行了拜受的礼节。田夫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这位公子是什么意思。他们心里面想,这些人难道饿疯了吧。

重耳一行人又继续前行。大家更饿了。走到一棵大树下,大家又困又饿,就靠在树边休息。大家去采集一些蕨根类的植物煮好了来吃,重耳吃得觉得太粗糙了,根本无法吞咽下去。

一会儿,突然就看见介子推捧了一碗肉汤过来,要重耳喝了。这个真是美味儿啊,重耳吃完,就问这么好的东西是从哪儿来的。介子推说:“公子啊,这是臣大腿上的肉。臣听说有孝心的可以杀身来报答父母亲人,有忠心的臣子当然也可以尽心竭力报答自己的主人。今天公子没有吃的,臣割点自己的肉给公子吃,又算得了什么呢。”

重耳听了,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下来了,他说:“逃难的人,连累到大家这个样子,今后我拿什么报答大家啊。”介子推说:“我们这些当臣子的,只希望公子早点归国,那样臣的忠义也得到伸张,哪里需要什么报答啊。”他说得恳切,重耳心里那个感动啊,跟随我的这些人真是忠心可嘉。

等了一会儿,赵衰从后面赶了上来,大家问他怎么现在才到。原来赵衰脚受伤了,一路上行动迟缓。他从竹筒中倒出剩余的一点粮食给重耳。重耳说:“你一路艰苦,怎么不自己把食物吃了,也好有力量回来。”赵衰说:“臣虽然又饥又饿,但是怎么敢背着主人,自个儿把粮食给吃了呢。”

听了这话,狐毛就打趣魏犨说:“要是这些东西背在你身上,现在估计都化在你肚子中了。”把魏犨说得挺不好意思的,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

重耳取出竹筒中的食物赏赐给赵衰,赵衰就装了些水,把食物调得稀了一点,分给大家食用。重耳感叹赵衰的无私,大家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都这么团结。一行人就这样半饥半饱的情况下到了齐国。

公子重耳的名气很大,齐桓公早就听说了,一接到重耳到齐国的消息,就派人到边境上迎接他,摆好了宴席款待一行人。大伙儿饿了那么久,一下子这么多美味,真是高兴啊,大家好好地饱餐了一顿。

喝酒吃肉的宴席中,齐桓公就问重耳的妻子这些跟到来没有,重耳说跑得匆忙就没有带。齐桓公就安排了几个绝色的美女给重耳,赠送马匹二十只,重耳身边的人都有份儿,然后送了很多金银。

在重耳居住齐国这段时间,每天保证了好吃好喝的物资供应,把重耳一行人就好好地安顿下来了,重耳自己也很感慨,人家说齐桓公是个贤君,看来是不假啊。

当下重耳就住在齐国不提。我们再说说齐国,齐国这当儿管仲已经死了,管仲死之前给齐桓公留下了任用人员的谏言,推荐了鲍叔牙等一些忠臣,也给齐桓公说了一些不能重用的官员,比如竖刁、雍巫、开方这三个人。齐桓公呢答应得很好,刚开始也按照管仲的意见做了。时间一久,就觉得这三个人没有什么不对啊,当君上当久了,耳朵里面听到的,眼睛里面看到的都是好东西。齐桓公慢慢地把管仲的话丢到了一边,加上三个人这段时间表现得也好,就决定重新启用竖刁、雍巫、开方三人。

鲍叔牙就向齐桓公谏言,要求不要用这三个人,齐桓公也不听。鲍叔牙忧愤交加,没有多久就把自个儿给气死了。齐国朝廷上再也没有人可以约束这三个人的了,加上齐桓公年龄也大了,齐国朝廷渐渐成了竖刁、雍巫、开方三人的天下,听他们话的就升官发财,不听话的要不是被迫害致死,就是被驱逐出去。

再说当时郑国有个名医,叫做秦缓的,因为年少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叫长桑君的高人传授医术,成了一代名医。因为他医术很高,老百姓就把他比做上古时候传说的名医扁鹊,一来二去的就直接叫秦缓为扁鹊了。

这个扁鹊呢确实很厉害,有次到了虢国,恰好遇见虢国太子突然死了,到了宫殿,说他可以医治。虢国的内侍就问:“太子都死了,怎么可以复活呢?”扁鹊说:“能不能复活,可以让我试试啊。”内侍把情况给虢公一说,虢公就听说太子可以复活,一下子激动得就在那里流泪,他把扁鹊给请了进来,扁鹊呢就用针灸等医术,给太子扎针,没有多久,太子就开始出气,慢慢醒了过来,然后又煨了汤药,两天后,太子又象以前一样,完全恢复了。

天下人听了,大家都认为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名气也越来越大。扁鹊呢就到列国,一边游历,一边治病救人。

这一天,扁鹊周游到了齐国的临淄。觐见了齐桓公,他一看见齐桓公就说:“哎呀,君上有病在肌肤里,不治的话就会加深。”齐桓公说:“寡人没有病呢。”

第五天,扁鹊又去见了齐桓公,又说:“君上有病在血脉里了,不能不管他啊。”齐桓公听了,这次直接不理扁鹊,寡人有没有病自个儿不知道吗?

又过了五天,扁鹊又去拜见齐桓公。说:“君上的病已经深入肠胃了,再不治就麻烦了。”齐桓公还是没有说话。

再过了五天,扁鹊再次求见齐桓公,看了齐桓公脸色,这次扁鹊没有说话,转身就走,齐桓公挺奇怪的,就叫人去问扁鹊。

扁鹊说:“君上现在的病已经在骨髓里面了。当疾病在肌肤内呢,可以敷一敷用一些手法就可以了。当疾病在血脉,可以针灸一下解决问题。当疾病在肠胃,也可以用汤药来附庸。疾病在骨髓里面,就没有办法了。所以臣也没有说的必要了。”

过了五天,齐桓公终于感受到身体出问题了,病了。他急忙叫人去找扁鹊,哪里知道扁鹊在五天以前就已经走了。

齐桓公听了,心里后悔极了。

毕竟不知齐桓公性命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