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风雨话东周 > 第七十七篇:庆郑身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晋惠公就准备治庆郑的罪。庆郑就说:“作臣子的我哪里有什么罪啊。君上一开始就听臣的建议,报答秦国对我们的帮助,就不会招来秦国的讨伐。第二回再听臣的意见,和秦国讲和,就不会有战争。第三次听臣的建议不要骑那匹叫小驷的马儿,就不会失败。臣这么忠心为君上出谋划策,有什么罪过呢?”

晋惠公说:“你都还不知道自己的罪过,真是糊涂。”庆郑心里面也憋屈,就辩解道:“是啊,臣有三大罪过。臣子的忠言得不到君上的听取,这是罪状一。占卦臣领兵是吉兆却得不到君上的采用,这是罪状二。君上失陷,为救君上通知人马来救,没有救出来,这是罪状三。这些罪状太大了,请赐臣一死。”

庆郑说这些话,都是气话,明眼人哪个看不出来啊。晋惠公听了,在那里也没有话可说,眼睁睁地看着庆郑。

但是晋惠公是摆明了要治庆郑的罪,就问梁繇靡怎么办。梁繇靡这个人,当时因为庆郑通知他们去救晋惠公,错过了捉拿秦穆公的机会,很不满意庆郑,他呢就代晋惠公去数落庆郑,说:“你这个庆郑,有三条死罪,你自己还不清楚吗?君上陷落在泥潭里面,呼叫你救助,你顾自己不去施救,这是死罪一。我们差点抓住了秦君,你以救君上的理由让我们错失了捉拿秦君的机会,这是死罪二。战斗中,大家都受伤了,只有你一个人完好无损地回国了,这是死罪三。”

庆郑听了,心里面也知道这些罪名都是强行安在自己的身上的,他也很有骨气,就说:“要杀我庆郑,有一个要求,就是让我坐着死,让三军将士看看我庆郑有没有骨气。”

蛾晳听了就向晋惠公劝谏说:“庆郑这个人,这么忠勇。可以看在他以前的那三次建言的份上,饶了他吧,让他戴罪立功。”

梁繇靡说:“秦晋交战,我们都失败了,还找一个本来就战败的人去报仇,那不是让天下人耻笑吗?”

大臣家仆徒这个时候站出来劝谏,说:“但是庆郑确实有三大建议,是没有错的。就凭这三大建议,可以免除他的死罪。与其杀了他,还不如饶恕他,这样也显示了君上的仁慈。”

梁繇靡说:“国家的强大,就是在于法治的推行。如果动不动就因为这样和那样,把国家的根本放在一边,后边的人又有什么可以畏惧的呢。不杀庆郑,君上以后还怎么用兵啊。”

听到这里,晋惠公就做了最后决定,杀掉庆郑。就这样,一代贤臣走完了他的人生。

杀庆郑这一天,天昏地惨,日月无光。好像上天都在为庆郑鸣不平。朝廷里的大夫们,也知道庆郑的冤屈,很多都在那里流泪。

再说晋惠公杀了庆郑之后,又想起自己在秦国被关押的那三个月,其实在那段时间,晋惠公最担心的还是重耳回国替代自己的位置。所以现在自己回国复位后,心里面还是忧虑重耳对自己的威胁,这个人确实名声太好了,保不准什么时候会伤害到自己的地位。

他就把郤芮找来,把自己的担忧说了一遍。郤芮说:“重耳在国外,始终是个忧患,要找时机除掉这个人,才能断绝后患。”晋惠公说:“这件事情哪个可以去做呢?做好了寡人有重赏。”郤芮说:“以前寺人勃鞮奉先君的命令到蒲地捉拿重耳,曾经用剑砍掉了重耳的一截衣袖。他一直担心重耳回国后要治他的罪。如果要除掉重耳,这个人是最好的选择。”

晋惠公就把勃鞮招来,把除掉重耳的想法给他说了。勃鞮说:“重耳在翟国已经有十二年了,听说早就接了夫人,也生了儿子,在翟国也没有想回国的愿望。如果率领军队去的话,翟国和他联手有了准备,一下子还不好办。臣觉得不如直接选一点勇敢的军士,和我悄悄潜到翟国,寻找机会把他除掉就可以了。”

晋惠公听了,觉得有道理,就要勃鞮去安排。勃鞮下来之后就开始准备。

话说世界上的事情没有不透风的墙壁,很快,准备的事情就被狐突知道了。朝廷的元老狐突是重耳的外公,他在晋国根基很深,听到晋惠公要除掉重耳的消息,这一下真的是着实吃了一惊。自己的两个儿子狐偃和狐毛还追随重耳呢。他呢就安排人去向重耳报告这个消息。

送书人把狐突的书信送给了狐偃和狐毛,两个人一直都和父亲没有什么联系,一下子听说有书信,心里面也犯了嘀咕,这个是国内一定有事情啊。就把书信打开一看,说的是:“主公谋划刺杀公子,已派勃鞮组织人马,三天内就要来了。你们两弟兄赶紧告诉公子,立刻动身跑路,不然的话就有杀生之祸啊。”

两个人这下可吓得不轻,急忙把情况向重耳报告。

重耳听了,叹息说:“我的妻子、儿子都在这里,这里就是我的家啊,我又可以跑到哪里去呢?”

狐偃说:“我们呆在这个地方,并不是要一直在这里,还是希望找机会回国。现在勃鞮来了,我们要先想法跑路,解决眼前的危机再说。”

重耳说:“那我们去哪个国家呢?”

狐偃说:“齐国桓公虽然有点老了,但是他呢还是重视人才,齐国眼下虽然管仲、隰朋才去世了,国家人才显得有点凋敝,公子去了齐国,齐侯一定会好好对待公子。公子在齐国安心等待,如果晋国国内有变,就可以借助齐国的力量复国。”

重耳听了,觉得这个意见不错。在家里就对妻子季槐说:“现在我的弟弟夷吾要谋害我,我呢只有逃跑出去,等待机会联合秦国、楚国复国。你呢在家里面好好的抚养儿子,等再过二十五年,我没有回来的话,你就嫁给其他人吧。”

季槐听了,眼泪水就流了下来,她说:“听说好男儿的志向在四方,妾身怎么敢阻扰啊。但是我呢现在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我已经五十岁了,那个时候我都老了,还嫁给谁啊。我呢在家好好地抚养孩子,夫君你呢放心就是了。”

听夫人这样说,重耳很感动,就和夫人告别,叫壶叔准备准备离开翟国。正在做准备工作的时候,忽然狐偃、狐毛匆匆忙忙地跑起来,说:“父亲写了书信就发现勃鞮第二天就出发了,就马上派跑得快的人来报信,公子赶紧走啊。”

重耳听说,这个惊吓不小,说:“勃鞮来得这么快啊。”来不及了,大家胡乱准备了一下,壶叔只备有一台牛车,和重耳一起坐了,狐偃、狐毛、赵衰、臼季这些人都来不及乘车,都一起步行出发。

因为跑得匆忙,出城了半天,翟国国君才知道消息,他本来想送点物资给重耳的,也都没有来得及。

再说勃鞮为了立功,所以出发得快,想要趁重耳不备,拿下重耳。哪里知道狐突两次送信,让重耳逃跑了。等勃鞮到了翟国,找不到重耳,也没有办法,只好很郁闷地回了晋国复命。

公子重耳一路奔向齐国,中途要经过卫国,到了关口,守关口的将士就问来的是谁,赵衰上前说:“我们公子是晋国的重耳,因为避难的原因要去齐国,需要借道卫国过去。”将士们听了,就马上向卫侯报告。

且不知道重耳这一路是否顺利过关,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