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几句之后,舅妈便转身去厨房忙着准备午餐,而舅舅则领着李斯年走向了书房。
书房内还是往常的布置,一张宽大的书桌上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和资料。
李斯年看着堆积如山的桌案,不禁好奇地问道:“舅舅,过年这段时间,您老也没闲着啊?
您应该趁这段时间多休息休息。
难道过年时溥仪也没给你们放假么?”
要是搁在以往,李斯年如此直呼那个人的名字,王国桢定会板起面孔,教训他几句“君君臣臣”的道理。
但是,随着前几年“丁巳复辟”的失败,以及当下北洋政府对“紫禁城”的步步紧逼,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将那位身在紫禁城中的“皇帝”当回事了。
许多清朝的遗老遗少和保守势力,在接连的打击下,已经逐渐丧失了复辟的信心,纷纷选择搬去天津,过上了寓公的生活。
面对外甥的直言不讳,王国桢也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懒得再去计较这些。
他叹了口气,说道:“哎,过年对我们来说,也就是个能稍微放缓点节奏的日子。手头的这些活儿,哪是说放就能放的?
我还在忙着整理大内的藏书,有空的时候也会研究研究你买的那几本《永乐大典》的残册。
这些工作十分繁琐复杂,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李斯年听了舅舅的话,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敬佩。
他问道:“听起来确实挺辛苦的。那您在这段时间里,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王国桢闻言,从一堆书本中抽出了一本,递给了李斯年。
李斯年接过一看,发现这正是他从白景琦那里获赠的众多《永乐大典》残册中的一本,编号为第卷,属于“子”字目。
王国桢翻开书页,指着其中的内容,说道:“你还真别说,这次我还真有个不小的发现,挺让人兴奋的。
这一卷里面辑录了《礼记》中的《文王世子》篇,下面的小字注文部分一共征引了历代《礼记》相关研究着作十三部。
你知道吗?其中有几部现在已经失传了,能找到这样的资料,实在是太难得了。”
《礼记·文王世子》这一篇,记录的是周文王作为世子时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儒家文化中的孝道、教育观,还深刻揭示了君臣父子之间的伦理关系。
它是《礼记》中十分重要的一篇,对于理解华国古代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此,历代经史大家都对这一篇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注释。
然而,李斯年并没有舅舅那么深厚的经学底蕴,他瞪大了双眼,仔细地看着书页上的文字,却怎么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他只好问道:“真的吗?那可是太了不起了!您都发现了些什么呢?快跟我说说。”
王国桢指着开篇处“教世子”下面的那双行朱笔小字,一字一句地向外甥介绍。
“斯年,你仔细看这里,有详细的标注,这部分文章分别摘录了汉代郑玄的注释、唐代孔颖达的疏解、宋代朱熹的《朱子语录》、魏了翁的《礼记要义》、卫湜的《礼记集说》、陈栎的《礼记详解》、宋末元初陈澔的《礼记集说》、黄震的《黄氏日抄》,以及元代彭廉夫的《纂图注义》等众多书籍的注文。
我为了弄清楚这些标注的出处,不仅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还特地找了几位对《礼记》颇有研究的老朋友一起探讨。
你知道吗?在这其中,元代的彭廉夫所着的《纂图注义》、陈栎的《礼记详解》,还有朱申的《礼记句解》等书籍,原本都已经失传了。
没想到,在这本《永乐大典》残册里面竟然还能找到它们的蛛丝马迹,这真的是太让人惊喜了。
另外,这里面还辑录了吕祖谦的《礼记音点旁注》、史駉孙的《经义》中的几条引文,这些都是之前我们所不知的佚书内容,很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说到这里,王国桢不禁感慨万分:“从古至今,无数的学者大儒们倾注了他们的心血和智慧,着书立说,用汉字书写记录下来的文献资料可谓是浩如烟海。
然而,能够一直流传至今的却寥寥无几。
在文献的流传过程中,‘失传’和‘散佚’的现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特别是在宋代以前,印刷术并不发达,书籍的‘散佚’情况尤为严重。
再加上战乱频仍、朝廷禁毁、学术淘汰以及自然因素等多种原因,历代以来‘散佚’的事件层出不穷。
即使那些有幸流传下来的古代文献,很多也是残缺不全的。”
他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像《青囊书》、《太公兵法》、《连山易》、《山海经》、《太平要术》、《黄帝外经》、《六国史书》、《鲁班书》等等,这些承载着古人智慧的珍贵文献,都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迷雾之中。
这实在是太可惜了,所以每一本古籍的失而复得都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华夏历史,源远流长,不乏文风鼎盛的盛世,但是同样的文化浩劫也是不断。
隋代的秘书监牛弘曾经将秦始皇焚书、王莽之乱、董卓移都、惠怀之乱、侯景之乱这五次造成书籍大量散佚的重大事件称作是‘五厄’。
到了明代,文献学家胡应麟又在此基础上添上了隋末动乱、安史之乱、黄巢起义、靖康之难、蒙元南下等五次事件,凑成了‘十厄’。
而建国后,浙江大学的祝文白教授又总结了元至民国期间的五次文化厄运,包括李自成起义、绛云楼失火、清高宗焚书、咸丰朝的内忧外患以及抗日战争等,这样一来,就变成了“十五厄”。
这些文化浩劫,无情地摧毁了无数凝聚着古人心血和智慧的典章文献,使得华夏文明的传承历经了无数的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