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民国大文豪 > 第261章 《黄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智摩见朱自清这么鼓励文学新人,也扮起了师叔的角色。

他微笑着附和道:“没错没错,师侄啊,有时间你也可以跟着我学学写诗。

你上次发表的那一首《黄昏》就写得挺不错的嘛,我看你很有写诗的潜力和天赋哦。”

李斯年不满的说道:“从文要是写诗,还用得着你教,我自己不会教么?”

朱自清听他们俩这么一说,顿时也来了兴趣。

他好奇地问道:“从文,你还创作过诗歌么?”

沈从文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道:“是的,我在老师任职的《京报》上面发表过一首诗歌。

在我们家乡那里,苗族男女在黄昏中分手时通常会对唱歌曲。

我选取了其中一首,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改和润色。”

朱自清闻言,更加好奇了,他问道:“哦,这么说来,你是苗族的么?”

沈从文解释道:“其实不完全是。我祖父是汉族的,但我祖母是苗族的,而我母亲则是土家族的。我们那里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很多苗族和土家族的城寨,所以少数民族文化氛围非常浓厚。”

徐智摩在一旁插话道:“佩弦兄,你有时间的话,真的可以读一读我这位师侄之前发表过的几篇散文。

他的作品里面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有着非常深厚的华国传统特色,相信你会喜欢的。”

朱自清说道:“嗯,有时间的话一定拜读一下。”

徐智摩又提议道:“从文,不如你就先把这首《黄昏》给你这位朱师叔朗读一下,让他感受一下你的诗歌才华。”

沈从文欣然同意,他清了清嗓子,说道:“那我就朗读一下,请朱师叔斧正。这首诗是这样的……”

随着沈从文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响起,车厢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他朗读道:

“我不问鸟巢河有多少长,

我不问萤火虫有多少光:

你要去你莫骑流星去,

你有热你永远是太阳。

你莫问我将向那儿飞,

天上的岩鹰鸦雀都各有巢归。

既是太阳到时候也应回山后,

你只问月亮“明后里你来不来?”

这首诗歌无疑是十分优秀的,朱自清听罢,竟然不自觉地鼓起了掌。

他由衷地赞叹道:“作为一个新手诗人,能写出这样的作品,真的很不错。

即使在我们《诗》月刊杂志上,也算得上是一篇精品了。

你这首诗将黄昏的景象写得非常有意境,充满了想象力,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美感。”

沈从文谦虚地笑道:“其实都是从家乡的民谣中汲取的灵感,没有那些传统的积淀,我也写不出这样的诗歌。”

朱自清点头表示赞同,他说道:“嗯,我们华夏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拥有璀璨夺目的文化底蕴。

这些散落在民间的艺术形式,确实值得我们去收集整理。

从文,继续用你的笔,去触碰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让文学之光照亮更多人的心灵。”

李斯年和徐智摩也都是点头赞同,于是几人又将话题转移到了民间艺术上,探讨其魅力和价值。

火车轰隆作响,穿越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车厢内,几人继续沉浸在文学创作的热烈讨论之中,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都与他们无关。

一行人抵达北京之后,朱自清一时之间也无法找到合适的住处,李斯年见状,便热心地邀请他到自己家中暂时安顿下来。

次日清晨,李斯年便带着母亲从沪上精心挑选的礼物,以及帮表哥王潜明捎带的礼品,前往舅舅家拜年。

一进家门,他就将手中的礼物一一递给了舅妈,又给家里的几个小孩子一人塞了一把糖果,小孩子欢快的吵嚷声顿时充满了整个屋子。

舅妈见只有李斯年孤身一人前来,心中不免有些诧异,眼神中流露出几分关切与疑惑。

她问道:“斯年啊,雅琳呢?她怎么没和你一起过来?”

李斯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回答道:“舅妈,我今天来就是特意跟您和舅舅报喜的。雅琳她怀孕了,而且还是双胞胎!

我妈担心她来回奔波劳累,所以就让她留在沪上,没让她跟我一起回来。”

舅妈听了这个消息,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她说道:“哦,这可是大喜事啊!双胞胎,真是难得!

什么时候检查出来的?你妈妈知道了也一定很高兴。

你们结婚大半年,终于要添丁进口了,而且还是一下子两个,真是可喜可贺,咱们家可是好久没这么热闹了。”

李斯年点头笑道:“我们回去这一路上都没注意,刚到沪上就检查出来了。

家里人都特别高兴,我妈还张罗着等孩子出生之后,就去静安寺还愿呢。

舅舅,舅妈,您二老过年这段时间都还好吧?

这次没能和你们一起回去过年,我妈还有潜明表哥都一直念叨着呢。”

舅舅插口道:“我们都挺好的,不用担心。潜明最近怎么样?他在上海的工作还顺利吗?”

表哥王潜明自幼便受到舅舅的偏爱和悉心培养,舅舅本想把他留在身边。

但表哥是个独立自主、不愿依赖父辈的人。

他考入海关之后,便被调到了沪上工作,父子二人也已经有一年多时间没见面了。

李斯年想了想,回答道:“潜明表哥一切都好,家里的两个小侄女也特别讨人喜欢。

他现在工作挺稳定的,过年时见面,他还提起过想进一步深造,打算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呢。”

舅舅听后,面露欣慰之色。

他说道:“潜明这孩子,向来有志气,肯上进。你们年轻人,就应该多读书,多学习,有了真本事,才能在这个乱世中立足。”

舅妈听到儿子的消息也十分高兴,但看到老伴这种一见面就“好为人师”的姿态,还是有些不满。

她打断道:“好了,斯年这孩子也很有出息,你不是说他都已经是北大评议会的评议员了吗?

比你可有出息多了。”

说完,舅妈又好奇地打听道:“听说你大哥家的孩子源盛过年前也结婚了,婚礼办得怎么样?”

李斯年说道:“婚礼办得挺隆重的,场面也很热闹,家乡的亲朋好友都来了,那一段时间大嫂忙得不可开交。

新娘子是雅琳的闺蜜,她父亲是上海的名医,有一个哥哥,还在米国留学,自己现在也办了一家服装公司,生意很好。

源盛还是通过雅琳才和她认识的呢。”

舅妈听后说道:“你大嫂慧君可是个有福之人啊,性格也好,有长嫂的担当。”

李斯年也感慨地说道:“嗯,我记得小时候大嫂就总是护着我,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