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武侠修真 > 青锋传 > 第463章 天下大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七月初四清晨,一只海东青自高空盘旋而下,落在了晋阳帅府前。

海东青带来了好消息,谢天攻打紫荆关受挫,暂时退去了。而且那两个易容的人也将信成功的送到了谢天手里,谢天也没有起疑心。

帅府大堂内,董昭拿着海东青带来的信,看了又看,看完之后,心中顿时起了波澜,眉宇间也泛起了一抹忧愁来。

“弟弟,这谢天怕是急不可耐了。”一旁的沈青来了一句。

“但是我们的那封假信也送到了他手里了,我想,他暂时会给我们一个月时间。”董昭说道。

“那你愁什么呢?”沈青眨了眨眼。

董昭放下那信,说道:“我要亲手打败谢天!但是以我现在的武功,还未入绝世境……”

“这……”沈青表情一凝,原来董昭愁的是这件事。

“只要谢天一死,朝廷便再无人可阻挡我们,到时候那京城,那朱桢,我们唾手可得!”董昭看向沈青,露出了坚毅的眼神。

“只要姐姐伤好了的话……”沈青来了一句,可看着董昭那眼神,她话没继续说下去了。

“我不会再让师姐动武了,她该好好休养身子,这一切,让我来了结!”董昭握了握拳头。

沈青看着这么执着的董昭,心中泛起了涟漪。

这时,林萍忽然扶着伊宁走了过来,伊宁虽然伤还没好彻底,但是已经能下地走路了。

“师弟。”伊宁喊了一声。

“师姐,你怎么下床了?好点了没?”董昭连忙凑到伊宁面前,自来熟的拉起她的手,给她号起了脉来。伊宁的脉象看上去平稳了许多,董昭放心了不少。

伊宁没有做出拒绝的样子,任由董昭把脉,她丹凤眼淡淡的看着董昭,问道:“你是不是在想怎么成为绝世高手的事?”

董昭点头:“是。”

伊宁笑了笑:“或许,你该闭关。”

“闭关?”董昭惊讶了一下,他可没想到这一茬。

“对,闭关。”伊宁认真说道。

“可是道长曾说,打坐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武学未必是打坐顿悟的,更多的是走在路上,看在眼里,体会在心中,感悟出来的。”董昭引用了当初张虚谷的话说道。

“那不一样,师弟。”伊宁认真的看着董昭,“到了你这个境界,更多的是需要悟!你走的路已经够长,经历的也够多,你现在,需要突破最后那一道关,那一道关便是悟!”

“悟吗?”董昭若有所思。

“对,世人忙碌一生,多半是临了才悟,我们习武之人也有很多是浪迹一生,临死才明了。若能提前悟出大道,那便是人中龙凤!张真人教你的是让你脚踏实地,但你的根基已经足够厚了,你现在要做的,便是如何手摘星辰!”

“手摘星辰?师姐,这是什么意思?”董昭不太明白。

“去闭关,自己去体会吧。”伊宁朝他笑了笑,然后就转过了身。

董昭挠了挠头,沈青见状,说道:“弟弟,帅府的事交给我吧,你有一个月时间,快去闭关吧!”

“可是找龙骁的事……”

“已经找到了,龙骁就在洛阳。”沈青浅浅一笑。

“那辛元甫那边……”

“已经有人盯着了。”

“那紫荆关……”

“哎哟,你快去闭关吧!这些事我都知道!”沈青笑着推着董昭走,董昭无奈,只好去闭关了。

沈青给董昭选了一个最安静的地方,那就是汾河之畔的一座青山之下,沈青命人在此搭了一个草庐,这个草庐便是董昭的闭关之所。而沈青同时也在这附近安排了最严密的保护,让他在此好好闭关……

为了最后的大战,也为了青锋门的未来!

时至七月,天下,已经开始乱了。此刻还在宫中避暑的皇帝,根本不知道他前阵子下达的圣旨,会引起多大的动乱……

朝廷在地方强征夏税,地方官吏更是横征暴敛,趁机搜刮百姓,许多地方已经民不聊生……

山东,去年已经经历了东华会之乱,今年山东一地朝廷勉强收了三十余万两税银。但是收税的队伍走了不到一个月,下一批加征税的朝廷官吏又来了……

“朝廷有令,山东必须再出五十万两税银,二十万石粮食上缴朝廷,十日内凑齐!”

七月初一,山东巡抚衙门内,一个宣旨的太监趾高气昂的对山东巡抚王圭说道。

王圭当即俯首下跪:“臣……臣遵旨……”

随后,一批批官兵自济州府出动,一批批衙役自州城出发,一队队胥吏自县城开始下乡……

随着征税的人下乡,山东,很快民怨四起!

七月初四夜,济州城内。

在一条乌黑的小巷子里,聚集了五六十个黑衣蒙面人,为首一人,个头不高,看起来像个矮冬瓜,他正是泰山派的掌门方回!

方回看了一眼这几十个黑衣蒙面人,眯了眯眼问道:“都准备好了吗?”

一个蒙面人拉下面巾,露出一张圆圆的麻子脸,他正是许敬宗!许敬宗回答道:“都准备好了,掌门!”

方回一把拔出剑,开口道:“都跟我走,杀入那山东巡抚的衙门,将朝廷狗官的狗头砍下来!咱们要为我们山东的百姓发声!”

“是!”那些人齐声答道。

方回带着这群人,很快趁夜杀入了山东巡抚府,当夜,就血洗了这个衙门!

翌日,当城中的百姓看见山东巡抚王圭的头高悬在济州城城头时,顿时纷纷大惊失色……

山东为之大乱!

河南,也好不到哪里去!

七月初三,洛阳城外,一批批装着粮食的推车正在一队官兵的护送下,缓缓朝城门走,那些粮食袋子上,甚至还有未干的血渍……这些粮食里,有麦子,有豆子,有小米,甚至还有豆橛子,南瓜……除了这些,最后几辆推车上,甚至绑着一堆的活鸡活鸭活鹅!

官府征粮,已经搜刮到了这般地步!

就在这帮官兵挥汗如雨的运送着粮食,想着进城后好好歇息一番的时候,一个高大的人影忽然一掠而来,挡在了这群官兵的面前!

“什么人?你要干什么?”官兵们见状,立马拔出了军刀来,死死的看着那个站在车顶上的人。

那人正是消失了许久的龙骁!

龙骁看着这些官兵,大怒道:“伊水边的四度村,死了一百多口人,是不是你们干的?”

“关你屁事!你谁啊?你要是耽误了朝廷征粮的大事,我让你死!”一个领头的将官朝龙骁大喊,顺势还拔出了佩刀来。

龙骁神色一变,一掠而去,一手扣在了那将官的头盔上,发力一摁!

“咔嚓!”

“唔啊!”

那将官脖子当场被摁断,惨叫一声,当场就见了阎王!

“朝廷横征暴敛,居然杀害百姓抢粮,你们吃着这些带血的粮食,难道不会良心痛吗?”龙骁指着这群官兵大骂起来。

那群官兵中的副将眼看主将被杀,当即朝龙骁大喊:“杀了他,杀了他!”

杀过人的官兵朝着龙骁一拥而上!龙骁丝毫不惧,夺过一把刀,就跟这些官兵肉搏了起来!他勇猛无比,杀得这些官兵七零八落!

可是官兵毕竟人多,还有军弩,那些士兵疯狂的冲上去跟龙骁搏命!龙骁虽然厉害,但如今他武功已大不如前,斗了一刻钟左右,便开始陷入了困境!

但是援军很快来了。

“杀了这些狗日的官兵!”

“杀了他们!”

忽然,一大队骑着马的青衣斗笠人冲来,加入了战团,形势很快就逆转了过来!

半个时辰后,一身是血的龙骁看着一地的官兵尸体,又看了看那些青衣人,心中升起一股感激之情。

“多谢诸位仗义相助!”龙骁拱手道,他已经知道这些人是什么人了。

为首的一个青衣人对龙骁一拱手:“龙大侠,我们董帅想请你去晋阳!”

龙骁听着这话,摇了摇头:“你们那高手极多,不差我一个。”

青衣人抬头,正色道:“龙大侠,我们那高手虽多,但每个人在我们董帅心中都是有份量的!董帅请您去晋阳,乃是想促成您与巫芳大当家的婚事。”

“婚事?”龙骁吃了一惊,没想到董昭还会干这个。

“不错,巫芳大当家已经在晋阳等着您了,还请您随我们去晋阳……”青锋门的青衣人说道。

龙骁想了想后,看着这些染血的粮食,皱起了眉:“那这些粮食怎么办?你们要运回晋阳吗?”

青衣人摇了摇头:“我们不会横征暴敛,更不会捡老百姓的便宜,这些粮食,自当还给百姓。”

龙骁听完,点了点头:“那就随我将粮食送回去归还百姓吧,做完这件事,龙某便随你们去晋阳!”

“如此甚好!”青衣人们很快就跟龙骁行动了起来……

龙骁与青锋门截杀官兵征粮队的消息传出后,河南的武林人士纷纷响应,在各处州府截杀官府征粮的人,甚至有的门派还攻入当地州府府衙,杀官夺城!

很快,河南各地都为之大乱!

这样的事情,在这个天下,仍然在不断发生着……

官兵征粮,甚至杀人抢粮!而江湖人士则带着百姓夺粮,与官兵交锋,自七月以来,已经发生了数十起!

七月初四,扬州。

当朝廷的诏书才到扬州城外时,便被一彪骑兵给拦截住了。

宣诏的队伍中,一个太监对着那队骑兵大喊:“尔等这是何意,咱家有圣旨在此,速速叫你们扬州城的官员前来接旨!”

那队骑兵却纹丝不动,也没有让路的意思。

那太监急了,将那黄澄澄的圣旨举过头顶,拉着尖锐的嗓音喊道:“尔等看好了,圣旨在此!”

“什么狗屁圣旨?”一个声音自扬州城内传出,随后,两个骑马的官员走到了队伍前方。

这两人,正是扬州知府华卿与漕军主帅曹豻。

“你是何人?竟敢诋毁圣旨?”那太监大怒。

华卿冷笑一声,手一抬:“来人,把这聒噪的阉狗宰了!”

旁边的骑兵闻言,当即拔出刀来,就朝着那宣旨队伍里的太监冲去!那太监手下只有二十多人,可华卿这边却少说有一百多号人!

太监一下就慌了!

“你要造反吗?”那太监颤抖着来了一句。

“对了,我们就是要造反!杀!”

华卿一挥手,那群军士如虎狼般冲上去,很快就将那宣旨的太监乱刀砍死了。

随后,华卿捡起那卷染血的圣旨,打开看了一眼,随即轻蔑一笑:“还他妈要钱要粮呢?想乱我扬州,门都没有!”

曹豻接过圣旨,看了一眼道:“朝廷已经完了啊……”

“是!很快就要完了。”华卿回了一句,随后将那圣旨随手一丢……

山东,河南,两淮,大乱已经开始,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结束……

而这些地方大乱,仅仅只是因为圣旨才到这些地方而已。

而有些地方,圣旨已经到不了了。

陕西,朝廷的宣诏队伍才到潼关,便被抓了起来,宣旨官看着眼前那身穿黑白条纹道袍的年轻人,顿时魂飞魄散。

“陕西,已经在我等的控制之下了!我等宣布,陕西以后只认伊帅与董帅的诏命,至于朝廷的人有多远滚多远!”谷明指着那个宣旨的太监说道。

“什么?不!”那太监惊恐无比。

“来人,将这个腌臜宰了,把他的人头跟这份圣旨送到京城去!”谷明大声道。

“是!”一旁的正一弟子立马就拔出了剑,剑光一闪,那太监便魂归西天了……

陕西,圣旨甚至都过不去潼关……

而关西这片广袤的土地,所有的税收都以三十税一的税率,上缴到了晋阳……春天才经历大战与雪灾的关西,董昭可绝不会允许朝廷再度在此乱来!

天下已经大乱,皇帝还能掌控几亩地呢?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动乱非但没有停息,反而愈演愈烈!

七月初六,身在宫中的皇帝,终于是得到了这些消息……

御书房内,皇帝坐在龙案之后,看着眼前一沓沓的奏折,只是翻开了一本,便暴跳如雷!

“真定府居然被逆贼攻破了?”皇帝看着那奏折,根本不敢相信。

龙案下,早已跪了一地的官员,兵部尚书李勤答道:“圣上,真定军调走的第三天,真定府便被江湖上的长平门,汇清帮联手攻破,府衙里知府被那些江湖人士吊死在了城头上……”

“不可能!这帮逆贼怎么敢攻打朕的州府的!”皇帝破口大骂。

下边的大臣一句话也不敢说了。

皇帝将那本奏折一丢,随后翻开了第二本!

第二本写的是,从河南征来的粮草,在河北清河一带被江湖人士劫走,官兵伤亡数百人,那批粮草又被送还给了百姓……

“朕不过是征点粮食,又不是要他们的命!他们至于杀官杀兵跟朕作对吗?”皇帝拿起那本折子狠狠一扔。

下边的官员齐齐一惊,民以食为天,这粮食当然就是黎民百姓的命了,皇帝居然这都不懂吗?

他还是曾经那个立志要当明君的朱桢吗?

皇帝浑身都在发抖,这些雪花般的折子,毫无例外都是坏消息!

每一份折子的字里行间,都是一条条人命……有朝廷的,有百姓的,有江湖人士的……

皇帝心惊肉跳,他不甘心的继续问道:“李勤,各路兵马可曾到来?”

李勤道:“回圣上,天雄军,阜平军,真定军,静海军,遵化军皆已到了京师外围,此刻这几路大军都驻扎在城外!”

“来了就好……”皇帝脸色看上去好了点。

好个屁啊好,李勤脸色难看至极,他继续道:“圣上,这几路边军足足五万多人马,人吃马喂,一天粮食耗费巨大,咱们京师的存粮已经养他们不起了啊!”

“养不起?”皇帝大怒,看向了贺勉,贺勉一抬头,一脸无辜。

“贺勉,你家不是两万多亩地吗?你家的粮食呢?拿来!”皇帝死死盯着贺勉,似乎想把他塞进嘴里吃一般。

贺勉当即匍匐在地:“圣上,臣家里哪有余粮啊……臣的俸禄都几个月没发了啊!”

“你还敢跟朕要俸禄?若不是朕开恩,你还能进这御书房?你还能穿着那锦衣官袍乌纱帽?”皇帝无理至极。

在场的大臣一脸惊愕,皇帝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来的!

“贺勉,无论如何,你得给朕拿出粮食来!”皇帝指着贺勉道。

贺勉连连磕头:“圣上,臣最多也就拿一千多石粮食出来了,可这一千多石,哪里养得起几万大军啊?”

“朕不管,你要是想不出办法,朕就抄了你的家!”皇帝发起了脾气来。

贺勉闻言,当场一倒,浑身抽搐,嘴里吐起了白沫来……

可皇帝仍然不想放过他,指着瘫痪在地的贺勉大声道:“你别给朕装,朕给你十日,拿不出钱粮来,朕就要你的命!”

贺勉口吐白沫,根本就回不了话了……

其他大臣谁也不敢去扶贺勉,也不敢说半句话,跪在那里身子都不约而同的开始发抖……

皇帝总算是将眼光从贺勉身上挪开了,他看向了黄怀良,黄怀良顿时感觉被刀子顶到了喉咙一样,呼吸都差点停止了。

“黄怀良,你也是贪官,朕知道!你之前贪污的账朕还没给跟你算呢!你说,你贪了多少?”皇帝又指着黄怀良道。

黄怀良顿时身子一颤,支支吾吾道:“圣上,臣早就交待了啊,银子也吐出来了啊!”

“放屁!你再给朕拿五十万两银子出来,拿不出来,朕要你的命!”皇帝恶狠狠道。

黄怀良当场晕厥了过去……

天下大乱,皇帝彻底急眼了,宛如一条发疯了的饿狼,甚至连同类都不放过……

京城的乱象并不比江湖上好多少,京城的米店里,粮食早已售罄,粮米面铺几乎都关紧了门。甚至各处的饭馆,客栈,酒楼都已经歇业了,无他,京城也陷入了粮荒之中!

京城,天下第一城,有着几十万百姓,近十万军队!此外,宫里的太监丫鬟,达官贵人家里的仆役管家加起来也有两三万人,这巨大的人口,每天都要消耗巨大的粮食!

而这些粮食,大多是漕运运进京师的,可随着江湖大乱,漕军叛变,运河里运粮的船频频被劫!就这样,不到五天,京城的粮价便翻了好几番!

京中缺粮,官府便盯上了京城附近的州县,先是用低价将百姓们手中的余粮买光,之后又强征夏税,逼迫百姓交出为数不多的口粮!然后,各处乡村里,便开始出现人命……

七月初六,京郊的百姓们不知在谁的带领之下,开始拖家带口的往西而行!他们听说,山西今年五谷丰登,北镇元帅董昭与山西总督李莨爱民如子,于是便纷纷往西而去……

京郊的百姓朝廷自然无法全部拦截,最惨的就是京城里的百姓了。存粮吃光,粮店无粮,只能在家里抓老鼠充饥……于是乎,京城的老鼠都开始遭殃了……

天下大乱,最先受苦的自然是百姓了。

七月初五,北镇帅府内,沈青看着各地呈上来的公文,头皮发麻。无他,难民太多了!

河北的,河南的,山东的,越来越多的难民或翻山越岭,或顺着大河,朝着山西而来。走得快的已经抵达了边境上的关城,走得慢的还在路上,走不动的,已经永远躺下了……

“李大人,这难民这么多,我们怎么处置啊?”沈青问向了进来商议大事的李莨。

李莨无奈道:“只能接受了。”

沈青挑眉:“咱们有那么多粮食吗?这可不是几千几万人,可是几十万人啊!”

李莨深深皱起了眉,他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原本都是想着养精蓄锐跟朝廷一决胜负,可没想到,朝廷居然横征暴敛,先让百姓遭了殃……

“再多也得救!”高询的声音传来,他迈步进大堂,大声说道。

沈青道:“我是在想,这些人里边,会不会有朝廷的奸细,是不是要甄别一下……”

高询摇头:“这种事,绝不是朝廷能预料到的,朱桢没那个头脑,放心接收吧!”

“可是,咱们把他们安置在哪呢?”沈青又问了出来。

这时,贾班与华锋同时走了进来,华锋开口道:“已经入了境的,就地安置。尚未入境的,咱们就得派出兵马与粮食前去安置。”

“对,华老头说得对,咱们应该跟苏老头当初那样,带着兵马粮食去赈灾!”贾班说道。

沈青点头:“好!只是现在还有哪里能买到粮食呢?”

高询道:“今年江北没有大灾,江北应该可以买到粮食的,咱们速速派人去采买就是了。”

沈青再次点头:“那此事能否麻烦几位伯伯去做?”

华锋当即站出来:“我来!”

“我也帮忙!”贾班大声道。

正在此时,一个声音从外传来:“这种事怎么能少了我老许呢?”

众人定睛一看,许右卿居然来了。只见许右卿满脸笑意:“老夫能否出力啊?”

高询白了许右卿一眼,在他看来,这个许右卿又想贪钱!

“许大人,你负责税收就行了,这种事,你就不用操心了。”沈青淡淡道。

许右卿还是一脸笑意:“灾民如此之多,老夫于心不忍呐!这不,前几日董昭不是还了我银子么,这次,老夫拿出两百万来帮忙赈灾如何?”

“两百万?等等,你是说拿出来,不是借给我们?”沈青当然要问个清楚了。

“对,我是拿出来,不是借!”许右卿很认真的说道,“董昭是个守信用的,我在这里也感觉过的舒坦,所以,这二百万两,就送你们了。”

高询当场差点石化,这个许大贪,真的就洗心革面了不成?

“此话当真?”贾班,华锋齐声问道。

许右卿昂头挺胸:“那是自然!老夫可是当世大儒,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好,许大人,那我就先替董昭给你记上一功了!”沈青欣慰不已。

许右卿随后也朝高询翻了个白眼,然后背着手,哼着曲就出去了……出力是可以出力的,但是跟高大炮和好是不可能的!

随后,沈青便跟几个老头开始谋划起如何赈济难民的事了。

比起朝廷来讲,现在的他们,手里宽裕的可谓不止一星半点!

朱桢横征暴敛,导致天下大乱,可这些他视为敌人的人,却不断的修补着这天下的漏洞……

胜负,其实早就已经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