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红笑着说:“娘,您放心吧,我们知道。您在家也别太累着,照顾好自己和孩子。”
三人沿着乡间小路,朝着自家的田地走去。
一路上,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路边的野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偶尔有几个早起的村民路过,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
“春红,这么早去田里啊”
“是啊,李婶,趁着凉快,多干点活儿。”
“你们可真勤快,这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借您吉言啦!”
几人有说有笑,不一会儿就来到了田间地头,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日头渐渐升高,春红、建平还有嫂子燕子在田里已经忙了好一阵子,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
田边的小路上,兰子哼着小曲儿,手里拿着一把野花,蹦蹦跳跳地走来。
走近一看,瞧见春红三人在田里劳作,便停下了脚步。
“春红,建平,燕子!你们可真早啊!”兰子笑着打招呼,声音清脆得像银铃,在田野间回荡。
春红直起腰,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回以灿烂的笑容:“兰子啊,你这是去哪儿溜达呢”
兰子晃了晃手中的野花,说道:“没啥事儿,就出来转转,看你们忙得热火朝天的,不打算休息会儿呀”
建平拄着锄头,笑着回应:“这活儿啊,不抓紧干可不行,等忙完这阵儿再歇。”
燕子也停下手中的动作,说道:“兰子,快过来坐会儿,这日头越来越毒了,别晒着。”
兰子走到田边,一屁股坐在田埂上,眼睛一转,突然说道:“我听说你们打算重新捡起酸枣仁生意,是真的吗”
春红微微一愣,随即笑道:“是啊,你消息还挺灵通。怎么,你也感兴趣”
兰子连忙点头,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我可太感兴趣了!我家也有不少酸枣树呢,之前都荒废着,我想着要是能做成生意,那可太好了,你们快给我讲讲呗。”
建平放下锄头,坐到兰子旁边,耐心地说:“这酸枣仁生意啊,关键就是得保证酸枣仁的质量,从采摘、晾晒到分拣,每一步都不能马虎。
春红接着补充道:“对,而且还得找靠谱的买家,不然价格上容易吃亏。”
兰子听得十分认真,时不时提出问题:“那采摘的时候有没有啥讲究啊还有,晾晒要晒多久合适呢”
嫂子燕子也加入进来,详细地解答着:“采摘的时候最好选晴天,熟透的酸枣才好。晾晒嘛,得晒到用手一捏,酸枣仁能轻松脱壳就行。”
兰子一边听一边点头,还不时拿出小本子记着,“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我都不知道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
春红笑着说:“都是乡里乡亲的,客气啥,要是你真打算做,以后有啥问题尽管来问。”
兰子站起身,兴奋地说:“行嘞,等我回去就和家里人商量商量,要是真干起来,还得多多仰仗你们。”
“没问题!”三人齐声应道。
兰子告别后,春红三人又重新投入到农活中,不过,这短暂的交流,让原本有些枯燥的劳作也多了几分乐趣。
兰子从春红家的田边离开后,一路小跑回到村里,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兴奋得不得了。
她逢人就说:“哎,你们知道不春红家打算重新做酸枣仁生意啦,听说可赚钱呢!”
这话就像一阵风,迅速在村里传开了。
不一会儿,村里的大树下就聚集了一群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这春红家可真有想法,咱们咋就没想到呢”张大伯一边抽着旱烟,一边感慨道。
“就是就是,咱村里漫山遍野都是酸枣树,以前咋就不知道利用起来呢”王婶附和着,脸上满是懊悔。
“那咱现在学,还来得及不”年轻的阿强挠挠头,一脸期待地问道。
这时,村里最有见识的李大爷清了清嗓子,说道:“咋来不及春红家能干,咱也能干!人家愿意把这赚钱的门道说出来,咱就好好学着。”
“可这酸枣仁生意,具体咋做啊”有人提出了疑问。
人群里一阵沉默,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答不上来。
“要不,咱去找春红家问问”阿强又提议道。
“对,对,去问问春红他们,他们肯定知道。”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于是,一群人浩浩荡荡地朝着春红家走去。
到了春红家门口,春红刚从田里回来,看到这么多人,有些惊讶:“哟,这是咋啦大伙都来我家,有啥事儿吗”
张大伯率先开口:“春红啊,听说你家要做酸枣仁生意,我们大伙都想跟着学学,你可得给我们讲讲。”
春红一听,笑着说:“这有啥,都是乡里乡亲的,大家一起赚钱多好,快进来坐吧。”
众人走进院子,纷纷围坐下来。
春红把采摘、晾晒、分拣的注意事项,还有找买家的经验,一五一十地讲给大家听。
建平也在一旁补充着,燕子则忙着给大家倒水。
“原来如此,这学问可真不少。”李大爷听完,恍然大悟地点点头。
“是啊,多亏了春红他们,不然咱还蒙在鼓里呢。”王婶感激地说。
阿强兴奋地说:“这下好了,等咱都学会了,一起做酸枣仁生意,肯定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
春红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从这一刻起,村子里的生活或许就要发生新的变化了。
自春红家分享了酸枣仁生意的门道后,村子里掀起了一阵“酸枣热”。
每天清晨,天还未大亮,村民们就扛着工具,哼着小曲儿上山采摘酸枣。
张大伯家的院子里,他和儿子正蹲在地上,对着刚采摘回来的酸枣挑挑拣拣。
“儿啊,春红可说了,咱得把那些坏的、小的都挑出去,这样卖相好,价格才高。”张大伯一边挑,一边念叨着。
儿子点头应道:“爹,我知道,咱可不能马虎。”
王婶家也不例外,她和儿媳正忙着把采摘的酸枣摊开晾晒。“闺女,这太阳大,咱得多翻翻,别晒得不均匀。”王婶一边翻动着酸枣,一边叮嘱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