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老爷子的圈子里,多半是和他差不多类型的人,而洪老爷子记下来的那些故事,很多也就是他的朋友们给他讲述的。
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洪老爷子在片头讲了这么一句话。说是有个李姓的进士曾告诉洪老爷子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然后第二句话洪老爷子说自己忘了这个李姓进士叫什么名字。
这在洪老爷子的笔下,是很少见的。想来这位李姓的进士,或者是洪老爷子的同僚,或者是有着其他什么关系,然后,洪老爷子为了避讳,所以在这个故事的开篇就补上了这么一句。
故事其实很简单,和洪老爷子记载的大多数故事一样,这位李进士亲身经历的入冥事也是从一个梦开始。
但在李进士做这个梦之前,他的妹夫死去了。在料理完妹夫的丧事之后,回到家里,李进士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梦里,李进士先是发现自己身处一片浓雾之中,前后左右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让人找不到方向也分不清自己身处何方。
但是,就在李进士纳闷自己身在哪里的时候,这片白色的浓雾很快就散开了。随着浓雾的散去,李进士发现自己站在一条宽阔平坦的官道上。
官道两边,全是些低矮的植被,见不到一棵大树,稍微远的地方,芦苇蹁跹起舞。官道的前方和后方,都如同没有尽头一般,一直延伸到看不见的地方。
更让李进士诧异的是,在这条官道上,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人。四下打量很久以后,李进士准备拔腿往前走走,查探一下这里到底是哪里。
这时,从他的身后,突然出来一阵喊声,“兀那汉子,站着,不要动。”
突如其来的喊声,给李进士吓了一大跳,顺声往身后望去,在自己的身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了两道身影,正气喘吁吁的向自己跑来。
随着那两道身影越来越近,李进士的心也开始有些紧张了。这两人莫名其妙的出现在自己身后,而这官道上又只有自己一人,难不成这两人,是冲着自己来的?
再定睛一看,那追上来的两人身上的衣着有点像衙门的小吏,但满脸戾气,似乎不是善类。
来不及多想,李进士拔腿就跑。见李进士往前跑,那两个小吏模样的身影也加快了速度,“别跑,给老子站住!”
听到身后的怒喊,李进士哪里站得住呢?反而更加慌不择路了。或许也是因为太过紧张吧,跑着跑着竟一个趔趄摔倒在了地上。
还不等李进士爬起来,后面两个小吏模样的人也跟了上来,一把就摁住了他。“你跑什么跑?大王要召见你。”
说完这句话以后,那两个小吏模样的人便拖着他往回走,不管李进士怎么惶恐的和他们问话,那两人都像又聋又哑一样,完全不搭理他。
等走到一开始李进士站定的地方以后,周遭又出现了厚厚的浓雾。但那两个小吏模样的人却丝毫不受这浓雾影响似的,拽着李进士径直走进了这厚厚的浓雾中。
也不知在这浓雾里走了多久,反正也不知道自己走到哪里了。这时,李进士反而慢慢平静了下来。
随着一阵微风拂过,浓雾慢慢散去,四周的景物开始放亮。李进士惊愕的发现,自己被这两个小吏带到了一座气势雄伟的城池下。
抬头望去,城池的门楼高耸入云。城门敞开着,门洞的上方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但是无法看清匾额上的字样。
门洞边也没有守卫的兵士,这时,那两个小吏模样的人松开了抓着李进士的手,夹着李进士径直进了城。
城内的街道宽阔笔直,街道两边的房屋错落有致。和李进士往日里见到的那些城池没有两样。但让李进士有些不安的是,进的城来,行人稀少且个个行色匆匆,给这雄伟的城池平添了几分诡异的气息。
穿过几条街道以后,两个小吏领着李进士来到了一处官厅前。这座官厅,建筑高大巍峨,规模和气势都远远超过了李进士往昔见到的任何一座衙门。
与先前经过城门洞时差不多,这官厅也没有看门的门子或者是把守的兵士。那两个小吏把李进士领进官厅的院子之后就转身离开了,整个官厅静悄悄的,就只剩下李进士一人。
看着这诡异的官厅,李进士愈发的纳闷。莫名其妙的被扭到这里,然后又把自己一个人丢在这里。思来想去,李进士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犹豫再三之后,李进士索性在院子里转了起来。官厅大堂的门敞开着,似乎是官员办公的地方。官厅两边厢房的门则紧闭着,不知道里面有些什么。
在院子里转了两圈之后,李进士迈步进了大堂。大堂的正上方有一个案桌,还有一张椅子。除了这案桌和椅子以外,整个大堂都空荡荡的。
这院子和大堂,看不出有什么名堂啊。四下里更是静的出奇,李进士是越来越不明白了,瞅着大堂上的椅子,李进士就忽然动了到椅子上坐一坐的心思。
谁知,等他才把屁股挨在椅子的边上,大堂外便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一个身材魁梧的小吏就从院子里进来了。
那小吏一进门,瞥见坐在堂上的李进士,脸色一下子就变了。一边撸着袖子朝李进士冲来,一边口子还大喝,“哪里来的新鬼,一点规矩都没有,竟然胆敢坐在大王的位置上。”
看着那小吏怒不可遏的样子,听着他呵斥的“哪里来的新鬼”,李进士害怕极了,一面起身避让着那小吏,一面心道,难道我已经死了?这是地府?
怀揣着满腹的疑问,李进士和那小吏两人绕着大堂上的案桌,来回追逐和躲避,期间,李进士还挨了好几下老拳。
好在后来瞅的时机,李进士蹿到了院子里,那小吏也跟了出来。借着宽敞的院子,两人着粗气相互虎视眈眈,互相防备着。
这时,大堂里突然传来一阵声音,“肃静,大王来了。”
听到这声音,那个追逐李进士的小吏顿时松懈下来,双手恭垂着,似乎在等候大堂里的召唤。
借着这个工夫,李进士也好奇的朝大堂里望去,想看看那大王是什么人。
顺着李进士的目光,一个身着紫色衮服头戴方冠的男子慢慢的走了出来,踱步到大堂的案桌前,端坐在椅子上。
男子身上的服饰和方冠,制作精良,更为男子存托了几分不怒自威的气势。
“把那人给我带上来!”
听到堂上衮服男子的话,先前追打李进士的那个小吏转过身来,毫不客气的扯住李进士的衣袖,“进去吧。”
被拖拽到大堂后,那小吏朝着李进士一大声喝,“见了王上,还不跪下!”
这时,堂上的衮服男子又开口了,“无妨,也是个有功名的,站着答话就可以了。”
不过,还没等李进士向自己作揖行礼,那衮服男子却是一声暴喝,“大胆贼子,竟然敢偷盗你妹夫的钱财,还不赶紧从实招来?!”
衮服男子的暴喝,顿时把李进士劈得晕头转向,半晌摸不着头脑。我一个堂堂读书人,怎么会偷自己妹夫的钱呢?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想到此处,李进士就叫起屈来,“大王,你这不是血口喷人吗?我走路都怕踩死蚂蚁,怎么会偷妹夫的钱呢?”
见李进士满头雾水不明所以。那衮服男子继续说道,“你让你妹夫卖掉的那匹马,本身只卖得二十七千钱,可你非要你妹夫给你三十千钱。这不是偷盗是什么?”
“莫非你认为你妹夫死去了,你多要的三千钱就没个理处了?”
这下,李进士似乎更加不明白了。妹夫死之前,自己是让他卖掉了一匹马,说是卖得了三十千钱给了自己,现在这堂上的衮服男子怎么说妹夫只卖得二十七千钱呢?
还说自己偷盗了妹夫的三千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过了好一阵子后,一名身着红袍的官员迈步走了进来。他一眼望见李进士满脸涨得通红,正与堂上那位身穿紫色衮服的男子激烈地争论着什么。
这位红袍官员赶忙走上前去,试着劝说堂上的衮服男子。
“大王啊,依下官之见,此人的寿命尚未走到尽头,实在不适宜被留置在此处。不过呢,如果能责令他将所多拿的钱财如数限期归还,这样处理岂不是更为妥当一些?”
眼见着红袍官员出面劝说,再加上瞧着李进士那副好像确实对此事一无所知的模样,紫色衮服男子沉思片刻后,终于松了口。
“想要本王听从你的劝告,这倒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只是,限令十五日之内,他务必要将这笔多出的钱款退还回来。倘若超过了规定的期限仍未归还,那就只能将他擒拿归案,并让他与其妹夫一同前来当堂对质了!”
然后,紫色衮服男子还着人将李进士给赶了出去。
等到李进士从梦里悠悠转醒之后,李进士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回想着这个梦,他不禁哑然失笑。只觉梦中之事太过离奇古怪,便也未将其放在心上。
过了十来天之后,一阵清脆的锣鼓声和喊叫声打破了李家宅邸的宁静。一位走街串巷的磨镜人看见李家门户气派,便在李府四周来回走动,似乎想在此招揽些生意。
听到外面有人吆喝磨镜。内院的女眷们就让家里的下人把他带进了家里。这磨镜人的倒也不错,女眷们递过来的铜镜都被磨镜人磨的光面逼人。
在女眷们继续翻寻镜子等待的功夫,闲着无事的磨镜人就在李家的后院为自己占卜。妇人们向来对这些事有着莫大的兴趣。于是,纷纷请求那磨镜人为自己算上一卦。
起初,李进士对此并未在意,依旧在书房中埋头处理事务。可没过多久,就见一名丫鬟急匆匆跑来禀报:“老爷,不好啦!那些女眷让那磨镜人占卜,没想到他说得竟是句句应验呢!”李
进士听后微微皱眉,心中暗忖道:“世上哪有如此神机妙算之人?莫不是个江湖骗子罢了。”
待得知家眷们因深信那磨镜人的占卜之术,竟慷慨地赠予了他许多财物时,李进士顿时怒不可遏。
他拍案而起,三步并作两步地冲向了后院。远远地,便瞧见那磨镜人与一群女眷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
李进士怒气冲冲地走到近前,指着磨镜人大喝道:“好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骗子,竟敢跑到我府上招摇撞骗!”
那磨镜人见状先是一愣,随即便回过神来,同样毫不示弱地回击道:“哼!你这忘恩负义之人,卖马偷钱之时怎不见你这般嚣张?大王早已给你限定了还钱的期限,如今眼看着就要到期了,你却连一文钱都未曾归还!”
“明天,王上就要追你,你还敢骂我?”
听到磨镜人话说的古怪,而且还正好是自己做的那个梦。李进士顿时大惊失色,立马向磨镜人负荆请罪,又问他是怎么知道这个事的。
那磨镜人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道:“在王上面前替你苦苦求情之人,乃是你的曾祖父大人呐。如今,眼看着你即将大祸临头,遭王上通缉追捕,你的曾祖父特地托我前来告知你一声。”
听完这番话,李进士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仿佛有无数只蜜蜂在耳边盘旋飞舞一般。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滚滚而下,瞬间便浸湿了他的衣衫。
他哆哆嗦嗦地开口问道:“可……可是我的妹夫早已不在人世了呀,这笔钱我又该如何归还给他呢?”
磨镜人见状,轻轻摆了摆手,安慰道:“莫急莫急,此事倒也不难解决。你只需将这些钱财慷慨地施舍给那些穷苦百姓、沿街乞讨的乞丐们,亦或是捐赠给寺庙即可。届时,你只管对外宣称这一切皆是你妹夫生前特意嘱托的,相信定能化解此劫。”
送走磨镜人以后,李进士赶紧按照他说的办法去布施。连续两天,赶在梦里那个衮服男说的第十五日时刚好布施了整整三千钱。
布施完之后,李进士说,自己再也没有做过类似的梦了。想来一啄一饮,都莫非前定。最后,李进士还活到高寿,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