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重度抑郁患者的活路 > 第101章 开科取士(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欧阳修有些诧异,再过一日便是科举之日。

当下可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官家深夜召见,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呢?

欧阳修暗自想着,还不等他想出答案,皇帝便开口了。

“《六国论》这篇文章你看过吗?”

听到《六国论》,欧阳修恍然大悟,明白了官家找他来的目的。

“臣不仅听过,最近还在日日拜读。”

“喔!还有这等事情,你对这篇文章有何看法?”

欧阳修抬头,仔细打量着皇帝的眼睛。

不过从他的眼睛中什么也没有看出来,他深吸一口气,大义凛然的说着:“微臣觉得这篇文章写得甚好。”

“喔!是这样吗?我当朝文坛领袖竟然觉得一个布衣之人所写文章甚好,是为什么呢?”

“臣斗胆谏言,文章中语言词藻确实犀利,不过也确实指出了我大宋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加之,此篇文章完全摒弃了太学体,行文之中完全没有太学体的一点影子。现如今,这篇文章在汴京城内外引起了轰轰烈烈的讨论。

可谓是帮助我们进行彻底的文风改革,说不定借此东风,废除太学体。”

欧阳修最后几个字说得很大声,他的声音回荡在文德殿内。

赵祯听完后,笑了笑。

“听你说来,这确实一篇好文章。不过这么好的文章,朕怎么就最后一个才知道呢?朕听说,连贩夫走卒都知道这篇文章。”

欧阳修想了一想,立即说道:“最近几日臣没有上朝,一直忙于科举之事。想必朝堂上的那帮人都不想官家看到这篇文章吧!”

“你的想法与朕不谋而合,不过竟然没有一人与朕提起这事。朕竟然是从一个小宫女那知道此事。”

赵祯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之意。

欧阳修弯下腰对他说着:“微臣没有第一时间告诉官家,其实不是因为公务繁忙,而是另有原因。”

皇帝听他这样说,不免有些好奇。

他站起身来,走到了欧阳修的身边。

对他说道:“你可说来听听。”

“其一,微臣看到这篇文章之时,便在第一时间见到了写文之人。

不过见面之后才得知,此人并无科考之意。一想到如此人才竟然不能为朝堂所用,便有些惋惜。

微臣想着再劝劝他,希望能够说服他参加科考,到时他要高中,再将这篇文章和他本人介绍给官家。”

欧阳修不卑不亢,娓娓道来。

皇帝覆手站在他的面前,丝毫没有给他一点压迫。

听完之后,赵祯缓缓点了点头,转过身去,用手摸了摸旁边的柱子。

接着问他:“那还有其二呢?”

“其二是因为微臣仔细想来,发信文章之中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基本都是我大宋所面临的问题,不过嘛……”

“不过什么?”

“不过写文章之人,并未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问题倒是提了一大堆,不过依旧没有解决之法。

就算有的问题提出了解决之法,不过实际操作起来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官家圣明,其实对于文章中提出的问题也能知晓八九分,难就难在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微臣最近也在思考解决之法。”

“不愧为我大宋文坛领袖,思考问题确实周全。那你可有想出办法。”

“微臣惭愧,确实没有想出很好的方法。年轻的时候微臣总觉得事在人为,只要足够努力便一定能成功。

可庆历新政失败之后,微臣这才明白改革的阻力何其大,旧势力盘根错节,想要推翻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当下,微臣和官家想法一样,至少先改革文风,改变朝堂选择贤人的标准,说不定真的能选出一些治国之才为我大宋效力啊!”

赵祯听完十分开心,用手将欧阳修扶起,他拍着欧阳修的肩膀说着:“选拔人才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欧阳修感受到了皇帝无与伦比的信任。

接着欧阳修重重的点了点头。

嘉佑二年,也就是公元1057年的秋天。

这个秋天注定是个不平凡的秋天,这个秋天诞生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人物。

他们将在这个秋天开启非凡的人生。

随着汴京贡举院的大门缓缓打开,门口挤满前来参加科考的学子们。

苏轼和苏辙眼神凝重,呼吸有些急促。

“父亲,您放心,我和弟弟一定会好好考的,绝不让父亲失望。”

苏辙也附和着点头。

陆子阳在人群中倒是显得无比轻松,他拍了拍苏轼和苏辙的肩膀。

“你们放轻松,结果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巢谷也说着:“就是,你们要是都不能高中,那就没有人能中啦!”

巢谷嗓门大,说话声音很快传到了别人耳朵里。

这些人中刚好有以刘几为首的一群太学生。

他们听到巢谷的话后,立即走上去。

“怎么又是他们?”刘几有些厌恶的说着。

“怎么了?你认识他们。”旁边的人问道。

“不认识,一群吃屎之人,我才不想认识。”

刘几说完,一众太学生开始大笑。

“他们竟然还口出狂言,以为贡举院是他们家开的不成。还一定能中,简直不掂量一下自己几斤几两。”

“就是,就是,不过这些人没有见识也正常。都是些粗鄙之人。”

……

太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攻击着非太学考生。

巢谷也懒得和他们计较,毕竟这可是一个大日子,不能因为一些垃圾人而影响了自己的心情。

不过苏辙有些不太明白,他问道:“我们和那些人素不相识,更是无冤无仇,他们为何说我们吃屎长大的?”

苏辙向来脾气最好,不过听着如此污蔑,实在有点接受不了。

苏轼给了巢谷一个白眼,“你问他啊?”

巢谷抓抓头,对着苏辙傻笑了几下。

接着将他推了进去,“别想这些了,快快进去科考吧!”

苏轼见弟弟进去了,自己也跟了上去。

进入贡举院之后,气氛开始变得严肃。

到处都是配着刀的士兵,穿着官服的人在其中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