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被那些平日里道貌岸然,实则心怀鬼胎的士族小人背叛,心中的怒火如熊熊烈焰般燃烧,不可遏制。他怒目圆睁,须发皆张,咆哮着下令牵连众多朝中官员。一时间,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官员们如惊弓之鸟,每日都活在恐惧之中。在蔡邕苦苦劝说之下,董卓才勉强放过众人。
此后,董卓又妄图拉拢士族,巩固自己的势力。他将目光投向了河间士族司马防,封其为司空;又任命河南尹王允为司徒。然而,董卓为了震慑朝臣,经常在朝堂之上残忍地杀害奴隶和俘虏。那血腥的场景,让皇帝刘协吓得脸色苍白,浑身颤抖,而满朝文武更是吓得噤若寒蝉,无人敢言语半句。
骁骑校尉曹操目睹这一切,心中悲痛万分,犹如刀绞。他望着朝堂上的乱象,暗自叹息,觉得自己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却什么也做不了,实在是对不起大汉历代先帝。
这一日,司徒王允以自己办寿之名,邀请群臣前来祝寿。王允高坐在司徒府大堂之上,两旁朝臣纷纷上前祝贺。只见王允突然眉头紧锁,悲从中来,放声痛哭起来。众人见状,皆大为不解,纷纷询问其故。王允哭道:“今日实非吾生日,只是想与众臣公相聚,又恐那董卓生疑,故而以过寿之名,才能与众人相聚。”众官员听闻,皆唉声叹气,脸上满是无奈与悲哀。
就在此时,府里家丁匆匆进来禀告道:“老爷,外面骁骑校尉曹操求见!”王允闻言,大惊失色,心中疑惑不已:“他来做什么?”一官员满脸愤怒,大声说道:“这曹操乃董卓心腹,莫不是董卓老贼派他来监视我们?”众官员顿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都认可这一说法。王允连忙摆手道:“众臣公稍安勿躁,我去看看他要做什么?”
于是,王允亲自来到府门接待曹操。曹操见王允亲自迎接,连忙拱手行礼,恭敬地说道:“骁骑校尉曹操拜见司徒大人!”王允脸上挂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说道:“孟德乃董公心腹,不知来我司徒府有何贵干?”曹操一脸疑惑,反问道:“今不是司徒大人的寿宴乎?我特来为司徒大人拜寿!”王允呵呵笑道:“难得董公提拔,让我坐上三公职位,今又让孟德前来为我祝寿,老夫真感激涕零。”曹操笑着解释道:“司徒大人误会了,今没有董公之命,是我曹操自己要来的!”王允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上下打量着曹操。曹操接着说道:“司徒大人难道不信我,司徒大人过寿,难道让我在门口站着说话,不怕被董卓之人发现?”王允无奈,只好连忙招待曹操进了门,又让家丁仔细观察周围,确认没有异常后,才关上了门。
王允领着曹操进了大堂,众官员看到曹操来了,都吓得不敢说话,生怕他向董卓告密。王允安顿曹操坐在末尾,自己回到主位,心中暗自打鼓。曹操环顾众人,见大家都沉默不语,于是站起身来,朗声道:“我知各位今日前来这里是为何,也知司徒大人心中所想,尔等无非是惧怕我向董卓老贼告密!”众人都惊讶地看着曹操,他们没想到曹操竟然如此大胆,敢说董卓是老贼。曹操又道:“今汉室虽微,皇帝年幼,董卓老贼欺君罔上,祸乱朝纲,尔等却在这里惧怕我曹操,尔等对得起大汉历代先帝吗,对得起汝等历代食汉禄的祖先吗?”众官员听了,羞愧难当,纷纷痛哭起来,王允更是悲恸大哭。
曹操看到他们如此,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众人看着曹操笑,都感到十分诧异。王允哭道:“曹孟德,你祖上也是食汉禄,而今董卓乱政,皇帝蒙尘,汝还能笑的出来。”众官员也纷纷指责曹操。曹操笑道:“我曹操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你们,你们夜哭到明,明哭到夜,又能把董卓哭死不成?尔等满朝文武,竟然无一人一计除去董卓,却在这里做妇人之态,真是可笑!”一名官员气得满脸通红,指着曹操道:“曹操,汝敢羞辱我们?”曹操不屑地看着他,没有理会。王允惊讶地看着曹操,问道:“孟德,汝又有何计除董卓?”曹操言之凿凿道:“某不才,明日愿将董卓首级悬之东门,以谢天下!”众人大惊,纷纷疑惑地看着曹操,而曹操昂首挺胸,站立挺拔,让众人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
王允立马站起,激动地拉着曹操道:“孟德,此言可真?”曹操坚定地说道:“我曹操在老贼身边待数月,深得老贼信任,我等待的就是这一天。”王允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曹操又道:“明日老贼招我入府,可惜我手中无利刃,听闻司徒大人家中有一宝,名为七星宝刀,不知司徒大人可舍得?”王允点点头,笑道:“只要能杀了董贼,老夫何惜一刀?孟德随我来。”于是,王允领着曹操来到后堂,打开暗室,里面有一箱子。王允打开箱子,只见里面放着一柄长一尺二寸的刀,刀身金色,刀鞘上镶着七颗七彩宝石,图案为北斗七星,璀璨夺目。王允拿起刀,递给曹操,曹操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宝刀,缓缓把出此刀,只见刀身寒光闪烁,锋利无比,刀身上也刻有北斗七星的图案。曹操笑道:“有此刀,董卓老贼必死无疑。”王允连忙给曹操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若孟德能除去老贼,必是我大汉救星,老夫替陛下和满朝文武谢孟德,日后老夫定推荐孟德为三公。”曹操呵呵笑了笑道:“我不求官位,只求能对得起祖先。”王允点点头,微笑着看着曹操。
次日,董卓招曹操前来。曹操来迟,董卓眉头微皱,问道:“孟德啊,今日为何来迟?”曹操长叹一声,说道:“相国有所不知,只因我坐骑已老,体力不济,故而来迟。”董卓纳闷道:“孟德乃老夫得意门生,岂能没有好马,老夫立刻让奉先替你选几匹良马。”曹操连忙拱手道谢:“多谢恩相,孟德有一匹足矣,岂敢贪图恩相多匹,恩相马匹乃军中宝物,价值千金,我可比不了。”董卓不以为然,摆了摆手道:“唉…孟德不必推让,汝乃我心腹,老夫非常看中汝才华,汝日后前途不可估量,必是我大汉脊柱,老夫有心培养你,汝可不能过谦啊,区区几匹马岂可比得你!”于是,董卓叫来吕布,说道:“奉先啊,汝去相几匹好马送于孟德!”吕布拱手领命,看了看曹操,转身离去。曹操看着吕布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惊喜。
董卓看着奏折,又长叹一声道:“哎…想我大汉千疮百孔,各地都有黄巾余孽做乱,再有旱灾,百姓苦不堪言,如今国库空虚,真是愁死老夫了。”曹操道:“相国日理万机,要多保重身体。”董卓叹气道:“老夫这些时日老是头脑昏沉,欲睡难醒,这一看这些奏折就感觉昏沉体乏,现在又有些困了,孟德请便,老夫先眯一会。”于是,董卓坐在床上准备躺下,曹操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扶着董卓躺下,又给董卓盖上被子。不一会,就听见董卓如雷的呼噜声。
曹操观察一番周围,见没人注意,又看看呼呼大睡的董卓,手不由自主地从怀中掏出七星宝刀。他的心里不由地有些犹豫,一方面想着董卓对他确实不错,自己这样杀了董卓,是不是忘恩负义;另一方面又想到董卓倒行逆施,废立皇帝,独断专行,权侵朝野,自己杀他是为报国,日后自己就能被满朝文武推崇备至,成为三公。曹操伸手摸了摸头上的汗珠,咬了咬牙,果断拔刀,小心翼翼地靠近董卓,准备要刺。
突然,刀光闪在董卓旁边的铜镜里,铜镜反光照射在董卓脸上。董卓大惊,猛地苏醒坐起,曹操吓得脸色苍白,连忙跪倒在地。董卓回头,怒目而视,大声问道:“孟德,汝意欲何为?”曹操连忙递上七星宝刀,说道:“相国大人,吾近日得一柄宝刀,闻恩相乃爱刀之人,特来献给恩相。”董卓疑惑地看着他,又看看他手中的刀,瞬间被此刀吸引。董卓本就是爱刀之人,看到此刀如此锋利,还有北斗七星图案,不禁拿起刀,赞叹道:“此刀果然是好刀啊,孟德何处能弄来此等宝物。”曹操强装镇定,笑道:“只是偶然所得,不值一提,我愿为恩相试刀。”于是,曹操从董卓手里接过七星宝刀,对着那铜镜一刀劈下,只见铜镜一分为二,刀身却没有一点痕迹。董卓哈哈大笑道:“果然是宝刀,孟德有功。”
这时,吕布走了进来,说道:“义父,马匹我已经选好了。”董卓嗯了一声道:“奉先,快来看,孟德所献此宝刀。”吕布疑惑地看看曹操,走到董卓跟前,接过刀看了看,说道:“是口好刀,只是太短,只能收藏不能杀敌。”曹操心慌意乱,说道:“恩相,既然吕将军选好马匹,我也想去试试马匹脚力!”董卓点点头道:“好,孟德自去,只是这西凉马性子烈,孟德还得小心。”曹操道谢恩相担忧。
曹操转身离去,慌乱中加快了脚步。突然,前方一人看到他,喊道:“孟德,何往?”曹操惊慌地抬头一看,原来是李儒,连忙拱手道:“相国大人赐我马匹,我去试试马匹,相国大人在,文忧兄可去。”李儒点点头,疑惑地看着曹操,曹操转身离去。出了相府,曹操从随从手中接过马匹,骑上直奔洛阳东门。
此时,吕布看着刀,董卓笑道:“奉先,此刀不错吧!”吕布道:“义父,此刀是好刀,可孩儿有些疑惑!”董卓问道:“奉先,有何疑惑?”吕布道:“我观曹操恐有行刺之嫌!”董卓大惊道:“奉先,我对孟德厚恩,他难道还忘恩负义。”吕布道:“义父忘了荀攸何隅武琼等辈。”董卓脸色一沉,陷入了思索。
这时,李儒进门,董卓道:“文忧,你来的正好,刚曹孟德献我宝刀,奉先说他有行刺嫌疑,汝怎么看。”李儒道:“我刚碰到孟德,他形色慌张,恐怕有嫌疑。”董卓一拍床板,愤怒地说道:“我对他不薄,他为何杀我。”李儒道:“不如叫人去招他前来对峙,如他敢前来,就说明他没有行刺,如他不敢来,就是行刺,立刻抓他而来。”董卓点头,立马派人去招曹操而来。
不一会,就听闻曹操没有回家,而是直奔东门而去,还说相国大人派他去公差。董卓听闻,大怒道:“老夫不曾愧对于他,他竟然刺杀老夫,立刻传下海捕文书,捉拿曹操,捉住曹操者赏万户侯。”吕布立马领命而去。而此时,曹操早已经逃出了洛阳。
司徒王允为代表的满朝文武,本满心欢喜地等待曹操刺杀董卓成功的消息,可没想到听闻董卓要抓曹操,王允不禁唉声叹气,他知道曹操失败了,汉室的希望又一次破灭了,朝堂之上又将陷入无尽的黑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