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农家女的科举日常 > 第294章 《新算术集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着秦博士这般震惊得言语,实话实说,诸葛云疏一点儿也不觉得哪里奇怪。

毕竟,这个时代历经这些年的战乱,很多古人文献都曾销毁。

就算被传下来的也都被那些世家所把控着。

而那些大夏藏书阁内,可供读书人阅读的古籍文献,也都是一些较为无私的大儒贡献出去,或者一些较为富裕的商人为了名声所捐赠的。

这般想着,诸葛云疏向着秦博士恭敬一礼:

“学生自知愚钝,之所以能够解出这样的算术难题,是因为曾有幸读过西汉时期出现的算学孤本《周髀算经》......

书内有一说法‘周三经一’,意思不言而喻,就是认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三倍......

不知秦博士可曾认同这样的观点?”

她试探地问。

一般对于如秦博士这样的算学大家来说,对于算术一道上基本会有无限的求知欲。

也正是如此,像《周髀算经》中‘周三经一’这样的说法,因当时条件有限而得出这一粗略的数值,只要一经演算,基本都会发现存在很大的问题。

而秦博士,对于诸葛云疏这一问,不答反问:

“哦,小友这般问,难道是对于这一说法存有异议?”

呸!

老狐狸。

吐槽归吐槽,诸葛云疏从随身带着的布袋中,其实是为国为民系统内拿出一本手抄版书籍,递到宋教谕手中。

“学生不仅有幸读过《周髀算经》这一孤本,还曾在夫子那有幸读过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徽的两本着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这两本算学孤本,其中就有一计算圆周率的方法叫做‘割圆术’......”

说着,她停顿了下,拿过几张白纸,又找来一支最细的毛笔,就这样在纸上画了五六个一般大小的圆。

得益于这段时日画地图所练就的好画工,众人只见诸葛云疏在纸上画的几个圆不仅大小相同,还特别的圆。

等做好这一步后,她又在第一个圆中画了一个正六边形。

王怡见此,眼睛一亮。

她知道此时诸葛云疏之所以这样做的用意了。

就是想借此机会,同她们这些人证明,圆的周长并不是直径的三倍这样精确的数值。

除此之外,她们这些人还能有幸见证圆周率的演算过程。

这般想着,王怡怎能不激动。

然而,同她一般想法的人还有崤山郡的孙文秀。

此时,他一脸震惊地看向诸葛云疏。

要知道,在他们大夏国,各大世家,为了家族的长远发展,甚至于为了家中子孙的名声,一般就算得到这样的孤本,也都是藏着掖着只传给家中嫡系一脉......

更何况,还是这种公开在这么多人的面前,为众人详细讲解。

“她到底图什么?”

孙文秀小声呢喃着。

秦博士此时的脸色也不好看。

他原本心里想着,等这次比试结束后,他要想办法把王夫子手中这两本算术孤本‘借来’一阅。

可是,谁能想到。

这黄口小儿,就这样大大咧咧地展示在众人眼前。

“太败家了!”

秦博士心一抽一抽地疼。

要是这孤本给他,他定然会物尽其用的。

心疼归心疼。

对于诸葛云疏所做的事,秦博士同样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

这时,诸葛云疏已经从在圆中画正六边形,一直画到了正二十四边形。

王怡和张皓两人,也很有眼力见地帮着她测出圆中正六边形的边长,正十二边形......并一一记录下来。

也是这时,王怡惊奇地发现,圆内正多边形边数越多,越接近圆形,不仅如此,它的周长越接近圆的周长。

虽说,算出这些正多边形的周长很是复杂,但是有备而来的诸葛云疏,教给了王怡和张皓两人较为有规律的算法。

然后,就这样,用圆的周长除以圆的直径,最终得到了越来越接近的数值——

圆周率在3.与3.之间。

当然了,为了得到这一结果,诸葛云疏在为国为民系统内反复演算了好几天。

至于今日,之所以这般快速得出结果,皆因为她早已熟悉了过程......

然而,对于演武场内众人的惊讶,诸葛云疏异常淡定地开口:

“这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刘徽运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的过程,至于最后得出的结果,则是后人在其方法的基础上得来的......

所以如若大家日后遇到之类的算学问题,只要记住这个数值,就会得到最接近正确答案的结果。”

说到这里,她不由看向快速用毛笔书写数值的众学子,提醒道:

“这也只是较为接近的数值,如若想要得到更为精准的答案,还需要诸位日后多加努力。”

毕竟,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就算借助现代科技超级计算机的超强计算能力,也是如此。

这般想着,诸葛云疏无奈地摇摇头。

她想这么复杂干嘛。

于是,当演武场内众人,特别是秦博士和孙文秀还在震惊于这一数值时,王夫子继续扔下一记响雷:

“宋兄手中这份手抄版书籍,就是云疏根据《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这三本算学孤本所整理出来的一本《新算术集注》......

里面不仅保留先人留下的原文注解,还有云疏的一些新见解,特别是对于解题过程上,比之原先更加的简单易懂......”

说到这里,他不经停顿一瞬。

“这本《新算术集注》及《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这三本算学孤本,将以云水镇镇学之名赠予临溪县县学,以一年时间作为试点,然后继续赠予平川郡下所有官学......

三年后,赠予大夏藏书阁内,供所有人观阅。”

他这话音一落,演武场内哗然一片。

特别是宋教谕本人,他就觉得,从天而降一块大饼正中他怀中。

这样的喜悦,无法用言语所表达。

他只得颤巍巍地朝着王夫子及诸葛云疏郑重一礼:

“得此算学着作,老夫无以为报,只得行此虚礼......多谢王兄和云疏小友慷慨之情。”

他这话一说完,演武场内,所有临溪县县学学子们,纷纷站起身来:

“多谢王夫子和云疏师妹慷慨之情。”

声音之震撼,让演武场四周看热闹的百姓纷纷鼓掌叫好。

而面对这一壮举,秦博士和崤山郡县学来的十二名学子,皆面色难堪地站在那里。

特别是秦博士,他就觉得这位云水镇镇学的王夫子绝对是故意的针对他们。

什么先赠予临溪县县学,然后在平川郡下所有官学,最后在大夏藏书阁,这样下来,已经五六年过去了。

意思不言而喻,就是想让他们崤山郡下所有官学最后才能读到。

想到这里,他都能猜测到日后崤山郡那群文人,怎么用笔杆子骂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