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年羹尧嚣张跋扈,又是武将,天生与文官对立,他虽然看似针对的是甄远道一人,但又何尝不是犯了文官集团的忌讳,只是碍于皇帝,不好大张旗鼓地拉起架势罢了,可私下里弹劾年家和敦亲王的奏折把皇帝的书案都堆满了。
至于皇上,面对满桌的奏折,他是有些头疼,可心里又未尝没有窃喜,不是都跟年羹尧一心才是好局面啊。要是所有人都听从年羹尧的吩咐,一致对付甄远道,皇帝才要睡不着了。
而且,皇帝对这件事情的处理,还极为微妙。他将弹劾年羹尧的奏折都搁置了,并且书信一封安抚年羹尧,表示自己对他的爱重。对无辜被针对的甄远道,皇帝也一碗水端平,召见了甄远道安抚一番,并且话里话外都是赞赏甄远道不跟年羹尧同流合污,十分有气节,顺便赏赐了一些东西,向外面表示自己的态度。
甄嬛自然听闻前朝的风波,她有些担心父亲,不过一封送进宫的家书安抚住了甄嬛焦急的心情。她放下书信,对同样担心的流朱说,“父亲来信,说家中一切都好,前朝风波不断,这一次不过是寻常。”
流朱担心的心才稳定下来,但终究是忍不住抱怨了一句,“真是无耻,对付不了小主,就针对老爷。”
虽然流朱碍于宫规并没有指名道姓,可谁不知道流朱话里说的是谁。
甄嬛确定家中安好,恢复了以往平稳的心态,“她一向喜欢用盘外招,这一次也不例外。不过,皇上英明,明辨是非,哪里是她能改变的。”
不过这件事情到底是甄家受了委屈,皇帝有心弥补,又带着敲打华妃的意味,眼见着秋风渐起,又到了回宫日子,皇帝吩咐内务府将延禧宫的修理再精细一倍,势必要让回宫以后的甄嬛大出风头。
景仁宫就在延禧宫旁边,内务府干活儿的动静哪里避得开沈眉庄,她早就知道延禧宫大修,却不想本来就要结束的工程又红火火地热闹起来。
“采月,内务府怎么又去延禧宫了?可是哪里做的不对?眼见着嬛儿就要回宫了,你去告诉姜忠敏,一定不能拖沓,让延禧宫必然是要给莞贵人住上的。”
采月立马去隔壁打听了一番,回来说,“娘娘,是好事!皇上让内务府将延禧宫内外再重新整理,奴婢瞧了,可比前几日还要漂亮,这一次下来,延禧宫怕是东西六宫最好的宫殿了。”
说着,采月不着痕迹地观察沈眉庄的脸色,虽然自家娘娘跟莞贵人的关系好,可皇上这么明晃晃的偏宠,娘娘会不会不高兴?
沈眉庄哪里会不高兴,她高兴得不行,但又觉得不对,“无缘无故的,皇上突然下了命令,未必是恩宠,也可能是补偿,难道圆明园又有什么事情?”
旁听的沈母政治敏感度远比沈眉庄高,她提醒道,“说不定是前些日子有人弹劾甄远道的事情。那个言官谁不知道早就在年家拜过了码头,罗列种种罪名,弹劾甄远道,最后都证明是伪造的证据。皇上虽然处置了这个言官,但总要安抚甄家,免得寒了朝臣的心,”
沈眉庄才恍然大悟,她向来守规矩,对皇帝最忌讳的东西更是分毫不敢触碰,所以对前朝的事情,总是迟钝些,“还是母亲见多识广,若是没有母亲在,女儿怕还是要一头雾水呢。”
看着沈眉庄受教的模样,沈母心中更是后悔,光想着皇宫里一字一句都不能出差错,却忘了皇宫是最讲规矩也是最不讲规矩的地方,她的女儿受限于规矩,险些把自己埋进了坑里。
“眉儿,以前母亲教你,皇宫里的规矩万万不能忘记,可如今你也在宫中生活了一载,还觉得母亲说的对吗?”
沈眉庄沉默地思考了一会儿,“这宫里的规矩,只要皇上不在乎,守规矩如何,不守规矩又如何?”
沈母点头,“既然如此,眉儿该多了解些前朝的动向,如今皇帝的新宠韵贵人,她父亲安比槐之事险些连累了韵贵人的前程,如今韵贵人得宠,安比槐肯定用不了多久就要更进一步了。以前,我和父亲,不想你有压力,不愿多与你说前朝后宫的联系,现在才觉得悔不当初,只是亡羊补牢犹时未晚,眉儿一定记住。”
沈眉庄也忍不住苦笑,“可不就是这样,只要年羹尧依旧在战场立功,华妃总会有起复的一天。”
沈母担心地看着女儿。
沈眉庄却很快收起了消极的情绪,对母亲一笑,“母亲不必担心,华妃起复消耗的是皇帝对年家的情谊,情谊总有小好玩的一天,到时候便是跟她算总账的日子了!”
沈母没想到女儿也学会了几分变脸的功夫,或许这就是皇宫吧。
“你父亲也密切关注着西北战场,他估计着,最迟明年开春,西边就要平定了。到时候皇上一定会封赏年羹尧,说不定华妃也要跟着沾光,你要有心理准备。”
沈眉庄没想到会这么快,但她相信父亲的判断,“自先帝时西北就战乱不断,如今终于到有个结果,真是大清之幸。”
沈母没想到沈眉庄会这么平静过,按理来说,沈眉庄听到华妃可能会有封赏,一定会气愤难忍才对。
沈眉庄看出了母亲的疑惑,带着笑意解释,“年羹尧是在战场上挣功劳的,战事一停,他的功劳簿就不会再有进账,以后只要年家出事就是在吃老本,女儿又为何要不高兴呢?”
不然。这边华妃刚被打的掉血,那边年羹尧就在战场上补了回来,谁受得了啊、
“再说了,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年羹尧和华妃不知收敛,早晚会触怒皇上的。”
当然这些都是推辞,毕竟皇帝又怎么会有错呢?必然是臣子不对,才让皇帝不得不含泪斩杀大臣。沈眉庄的真实想法是,就皇帝那刻薄寡恩的样子,怕是早就在心里记了无数对年家的意见,只等着爆发呢。
这话终究是敏感了,沈母提醒道,“娘娘心里有数就好,不可对外人说、”
沈眉庄顺从地点点头,很享受母亲的关怀,带着不舍说,“等皇上回宫,为了避嫌,母亲怕是陪不了我太久。”
沈母宽慰道,“算下来,我能陪伴娘娘三个月有余,已经是不胜荣幸,哪里敢再痴心妄想。”
可心中沈母同样万般不舍,下一次能陪伴女儿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若真的天不遂人愿,或许这可能是母女最后一次见面。
沈眉庄含泪说,“外人瞧着女儿是锦衣玉食,享不完的天家富贵,殊不知除了紫禁城的主人,谁又能一辈子得意。”
就连太后也因为与皇帝之间的隔阂,一句话都要反复斟酌才敢说出口,生怕引起皇帝的猜疑,更别说皇后,更是要处处看皇帝脸色。这宫里唯一自在的,也只有皇帝一人罢了。
沈母也在紫禁城生活了不少时日,皇帝不在的紫禁城尚且如此压抑,更别说皇帝回来之后。她叮嘱道,“咱们家跟太后也有些香火情,你若是有心,以后常去寿康宫,诚心尽孝,说不定日后也能助力你些。只是切记,太后她老人家什么没见过,你侍奉太后一定要真心实意,若是做不到,倒不如不做,反倒让太后生厌。”
沈眉庄点点头,她现在也不时去寿康宫请安,太后并不是个难相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