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萧盼盼的话,再次让李治和武媚娘生起了那种怪异的同盟情感,颇有些上课时同时被班主任点名的两个坏孩子,并且还被一起扔到教室后排罚站,那种同甘共苦的情谊一般人还真体会不来。

要是再加上个总是被点名的李隆基,三人凑在一起可以直接玩一出桃园三结义了。

“看来你我都达不到先帝的程度。”李治感叹道。

武媚娘真诚地点了点头,李世民这个男人,不仅是整个大唐的精神图腾,也是她武媚娘这辈子的一份求而不得。

而对于武曌来说,太宗皇帝是她渴望赶超的对象,如果没有光幕的存在,她或许真的会觉得自己有机会实现这项成就。但萧盼盼对历史的解读,让她彻底意识到了,千古一帝的门槛到底有多高。

更重要的是,她已经预见到了,萧盼盼接下来要讲述的内容,恐怕会彻底让她成为一个被历史声讨的对象。

“这位置,看来是坐不下去了。”武曌颇有些苦闷的感叹道。

“朝鲜半岛所处的地缘位置,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到了近代才有三韩为墟,琉台不守的定性。”

一众古人知道这是谁下的定性。

“但就古代实际的国力来说,想对这里进行直接统治还是太难了。所以,李治的战略收缩虽然是因为他失败的国防政策导致的,但只要保住了辽东,那这样的安排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没有辽东的加持,朝鲜半岛就只能天天吃泡菜而已。”

“天天吃泡菜的朝鲜半岛,也只能是乖乖听话的朝鲜半岛。”

看见光幕里的萧盼盼一副眉飞色舞的样子,各时空的底层百姓们纷纷感慨,要是自己能天天吃上泡菜,那也是神仙一样的日子了。毕竟里面有很多盐啊。

“所以,总的来说,东北方向的国防重心就是辽东,中原王朝只要能控制辽东,整个东北方向的国防压力就会减轻七成都不止。”

“而就唐朝来说,整个东北方向的国防糜烂,第一责任人,也是最大的责任人就是武女皇。”

萧盼盼做了个深呼吸,对于这段历史,她是尤为气愤的。因为这不关乎战略误判,不关乎军队战力,甚至不关乎李治的战略收缩和吐蕃的崛起,这就是武女皇作为皇帝犯下的最大错误,而这一错误也将皇帝这一职业的自私性质,再次展现的淋漓尽致。

唯一能帮武女皇分担这次错误影响的也只有大唐的民族政策而已,但即便如此,武女皇自己也要对这次错误负九成的责任。

听到这的武曌,有些无力的垂下了头,她虽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引来了萧盼盼这样的评价,但她明白,自己肯定在东北方向造成了严重的军事失败,而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是致命的。

“营州,东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自从慕容皝在柳城之北,龙山之西建都,并将这里称为龙城开始,这片地区的重要作用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大唐建立后,龙城一带被称为营州,大唐先在这里设置了都督府,后又设置了平卢节度使府,二者分别是当时东北一带的最高军政机构。”

平卢节度使这五个字的再次出现,让李隆基忍不住在心里感叹起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作为后来者,他自然清楚营州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不过他也十分好奇后世对营州这片地区的解读,这会有助于他之后对这片地域的管理。

“营州,地接六番。东有高丽,北有突厥,契丹,室韦,靺鞨 ,西有奚,霫。隋朝初年,奚和契丹开始内附,于柳城一带开始屯田,接着靺鞨也率部归附,同样被安置在了柳城。”

“到了大唐建国后,更是在营州一带设立了许多的羁縻州府。如为降服的东突厥置顺州和威州,为安置武德初年内附的粟末靺鞨置慎州,为室韦置师州,为奚置饶乐都督府,下置五州,为契丹置松漠都督府。”

“总之先后设置了十七个州。”

看着光幕里地图上展现出的星星点点聚集地,李隆基有些麻了。

“后来大唐又在营州置东夷都护府,兼统松漠,饶乐之地,并置东夷校尉,管辖东北诸族。作为羁縻州,松漠都督府、饶乐都督府和众多的州的都督跟刺史,自然均由各部族原首领兼任。”

“但与此同时,他们的这些官职也由大唐朝廷对其进行任命。对这些羁縻府州进行行政管理的工作,也就自然交到了营州都督府的手上。”

“都督府的工作主要是对羁縻州进行户口登记,赋税征收,督促纳贡,管理贸易。”萧盼盼顿了顿,“行政之外,军事上的作用当然就是卫戍镇守和剿灭反叛。同时,营州都督有权统领羁縻州的军队。”

“如营州都督张俭就曾奉朝命率奚、契丹、霫、靺鞨兵随太宗皇帝东征高丽。”

彻底理解了营州的重要性后,武曌算是明白了,未来的自己肯定在这如火药桶一样的地方闯了大祸。

“就社会发展进程来说,这种羁縻性质的府州设置,很好的适应了当时营州周边的民族现状,达到了“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目的,同时也密切了东北各少数民族与大唐朝廷的政治关系。起到了很强的示范作用。”

“一些小部落的酋长也因此纷纷率部内附,而营州就成为他们归附的主要地区。这也天然的让营州成为了东北少数民族和汉族进行融合的中心。”

“而事实上,在隋炀帝时期,奚人和契丹人已经大部分实现了汉化。特别是到了大唐时代,法律规定,凡内附后所生子,即同百姓,不得为蕃户,这就更是让大量的少数民族争相归附,并将自己的后代改为汉姓。”

萧盼盼停顿了片刻,好让古人消化一下营州在民族融合上的重要性。

毕竟,如果谈什么军事战略意义,古代的帝王将相肯定比她懂,但就民族归附和融合上,他们的眼界大部分是达不到未来的高度的。

“公元696年,武女皇万岁通天元年。这一年武女皇72岁。武卫大将军,松漠都督李尽忠和归诚州刺史孙万荣起兵反叛,攻陷营州。大唐对东北少数民族开始失去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