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 第239章 明朝第一王,徐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说到吐蕃,就不得不提唐太宗时期的‘文成公主入藏’。

文成公主入藏入藏和亲,

为唐朝带来了短暂的和平,缓解了两国的矛盾。

但这一切,都只是暂时的!

过了蜜月期后的吐蕃,开始变本加厉攻击唐朝。

文成公主带去的嫁妆,有医学、建筑以及工技等各个方面的书籍以及工具,使得吐蕃在各个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

尤其是在唐朝衰弱以后,他们就如同一只饿狼,恨不得将大唐撕碎吞噬。

唐太宗和亲换取和平的行为,不是不能理解。

但为吐蕃带去各种知识、问话、种子的‘穷大方’行为,让后世无数人为之痛恨。

这可是妥妥的资敌傻叉行为啊!”

李世民看到这儿,眉头已经拧在了一起,“朕竟会做出如此资敌的傻叉行为?”

朱元璋眼角一抽,忍不住吐槽道:“不只是吐蕃,倭寇也学了很多大唐的技术、文化。要不然老子现在也不用为倭寇如此头疼!”

老朱的吐槽,李世民是听不到了。

这种事情苏治既然已经提出来,李世民自然不会再去犯同样的错误。

苏治继续讲解道,

“郭子仪从回纥归来后,

他立马就指派朔方兵马使白元光,前去与回纥军队汇合。

尽管吐蕃军队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当夜就选择了撤退。

但回纥与白元光,又怎肯放过这唾手可得的战功?

他们一路紧追不舍,死死咬着吐蕃大军。

郭子仪随后带领主力军队赶到,最终在灵武台西原给予吐蕃重创,

斩首五万,俘虏上万,

并成功解救了四千多名被吐蕃劫持的妇女儿童。

此外,他们还缴获了大量的牛羊驼马,队伍绵延了长达三百余里。

风雨飘摇的大唐朝野,顿时信心、士气大振。”

“郭子仪一生征战沙场,立下无数战功。

但他却从不以此自满,始终保持着忠勇爱国的初心,且待人宽厚,因而在朝廷中积累了极高的声望。

吐蕃、回纥称他为神人,都尊他为神人,

甚至连安史之乱的叛将也对他满怀敬意,

可见郭子仪的人品之坚挺。

而且,在领军作战时,郭子仪从不损害百姓的利益。

大唐连年战争,农村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顿,筹集军粮确实不易。

为了尽量减轻民众的负担,

郭子仪不顾年事已高,身体力行地投入耕种。

他的表率作用激励了全体官兵。

在休战期间,官兵一边训练,一边积极参与农耕。

正因如此,即便在动荡的岁月里,

他的驻地依然能够见到庄稼茁壮成长,丰收在望的景象。”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郭子仪以八十五岁的高龄辞世。

唐德宗沉痛悲悼,废朝五日,命群臣吊唁,又亲临安福门送葬,并下诏书高度的评价和追颂他。

当时唐朝一品官员坟墓高一丈八尺,

德宗超越礼制给他加高十尺,以示尊崇。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郭子仪生前死后,哀荣始终。

这,就是为大唐续命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大唐军神,郭子仪!

【历史十大军神第十位: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唐末郭子仪,盘点完毕!】

看完郭子仪的视频后,观众无不感慨纷纷,

“郭令公实乃国士无双!”

“是啊!郭子仪不仅战功赫赫,还能如此宽厚待人,真是难得的好将军,好官员!”

“唐朝比汉朝幸运,郭子仪的人品比曹操高出太多!”

“老曹一开始其实也挺不错,只是后来慢慢变了!”

“希望未来的将领们都能以郭子仪为榜样,为国家、为百姓多作贡献!”

“……”

在万界各个朝代观众们的议论声中,

下一期被盘点者,很快登场!

视频画面逐渐亮起,背景音乐从舒缓变为低沉。

画面逐渐变得清晰,

观众可以从周围的破败景象可以看到,这又是一个硝烟四起的年代。

随着一阵阵战鼓声响起,

年轻时候的朱元璋,

身着铠甲,骑着高头大马,缓缓向前行走。

在他身后,则是同样身着战甲,手持长矛的大将。

他,就是本期视频的主角,

“徐达!!!”朱元璋开心的大喊出了声,但随即他又叹息了一声:“可惜才排第九……”

朱棣看到自己老丈人上榜,眼中闪过理所当然的神色。

只是,他跟朱元璋一样,同样叹息了一声:“可惜才排第九……”

随后,一句来自《明史》的评价,出现在了大将军徐达身旁,

【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明史】

【历史十大军神第九位:战必胜攻必取,开国六王之首,徐达!】

随着本期大标题的隐去,苏治开始解说道,

“兄弟十五载,君臣十八年。

洪武帝朱元璋血洗朝堂,

杀了几乎所有的功臣,

徐达却是为数不多,能得以善终的功臣。”

朱元璋看到前两句的时候,心中还非常担忧。

但后面看到苏治说,历史上自己没有杀害徐达,他心里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随后,老朱转头看向徐达,

徐达也正好抬头看来,

两人视线在空中相遇。

朱元璋微微点了点头,徐达却感动的眼眶微红。

“兄弟十五载,君臣十八年”,

随后最后可能朱元璋对徐达也有提防,

但总归还是念着兄弟情谊,没有痛下杀手。

“明初功臣里,五个档次爵位中功劳最大的,有一百五十位功臣。

其中最高爵位,魏国公徐达当仁不让!

有人说,

徐达对朱元璋而言,

犹如韩信对刘邦。

虽然在后世徐达的名声远不如韩信响亮,

但他的实力和对君主的重要性,却并不比韩信逊色多少。

接下来,就让咱们详细盘点盘点,

这位来自朱元璋手下第一统帅,明朝军神的详细生平。”

“《明史》记载:达言简虑精。在军,令出不二。诸将奉持凛凛,而帝前恭谨如不能言。

善拊循,与下同甘苦,士无不感恩效死,以故所向克捷。

尤严戢部伍,所平大都二,省会三,郡邑百数,闾井宴然,民不苦兵。

归朝之日,单车就舍,延礼儒生,谈议终日,雍雍如也。

帝尝称之曰:‘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

当然,这些历史记录是在永乐帝朱棣在位期间编纂完成的,而朱棣不仅是徐达的忠实崇拜者,更是其爱婿,因此对这位令人敬仰的岳父大人赞美有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单从《明史》的记载来看,

徐达堪称前无古人、全方位无懈可击的完美统帅。

当然,这些历史记录是在永乐帝朱棣在位期间编纂完成的.

而朱棣不仅是徐达的忠实崇拜者,更是徐达的女婿。

因此捧一捧自己的岳父大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朱棣看到这儿有些不乐意了,“什么叫捧?俺只是让人据实而录罢了!”

徐皇后掩嘴轻笑,道:“四哥,我就说你对父亲夸赞太过了吧,你还不信。”

“……”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