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 第238章 八十老将,雄风依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8章 八十老将,雄风依旧

“不久后,戎虏进犯分州,

郭子仪派遣其长子,朔方兵马使郭曜率领精锐部队急速驰援邻宁,与分宁节度使白孝德闭城拒守。

仆固怀恩的前锋来到奉天,在城外挑战。

诸将请用兵击之,

郭子仪却制止他们,说道:‘客军远来,深入我境,其利在速战,吾等不可轻出与之争锋。’

又言:‘此皆吾旧部,深知其情。

若缓之,其众必生异心而自离;若逼之过急,则反激其斗志。

一旦交战,胜负之数难以预料。

今有敢轻言战者,斩!’

郭子仪等人固守城墙以待之,贼军果然不战而退。

仆固怀恩第一次叛乱,就这样被粉碎了。”

“然而好景不长,

永泰元年(765年)八月,

仆固怀恩因不甘心之前的挫败,再次策划反叛。

他勾结吐蕃、回纥、吐谷浑以及山贼等,集结三十万大军浩荡南下。

他们先是出兵侵掠同州,

计划从华阴进攻蓝田,

意图直取长安,京师再次震恐。”

万界空间的观众们看到这儿,不由得议论起来,

“这种时不时的惊吓,心脏不好的人怕是承受不住啊!”

“真没想到,大唐竟是如此多灾多难。”

“若非有郭子仪一直守护着大唐,唐朝或许早已不复存在了。”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

“是啊!唐末启用了太多异族人,这是取乱之道啊!”

“……”

视频继续播放道,

“面对危情,

代宗急忙召郭子仪从河中归来,

命他屯兵于长安北面的泾阳城,以抵御逼近的敌军。

郭子仪率领的军队仅有一万余人,

被敌军重重包围在泾阳城内,形势严峻。

面对困境,

郭子仪命令部将四面坚守城池,

自己则亲率骑兵在城周游动,侦察敌军的动态。

就在这时候,仆固怀恩却在行军途中暴病而死。

失去首领的敌军如同一盘散沙,分营扎寨,各自为战,一盘散沙。

郭子仪得知消息后心中暗喜,

但敌众我寡,这仗依然还是不好打。

特别是回纥人,

他们的士兵骁勇善战,数量又是唐军的数倍。

不可一世的回纥王甚至曾经不要了的自夸道:

‘威风凛冽气昂昂,塞外称雄无人言;

鼓角声高催战马,诸蕃兵力我为强。’”

“双方兵力相差太过悬殊,

硬拼的话,恐怕会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怎么办?

一向足智多谋的郭子仪,自然不会干傻事,

他决定放弃力敌,选择智取。

郭子仪先是派自己的得力牙将李光瓒,前去回纥大营游说。

回纥王得知李光瓒是郭子仪派来的时,他疑惑地问道:

‘郭令公还健在吗?

仆固怀恩说天可汗已经抛弃四海,郭令公也已早已谢世,中原已经没有主人,

所以我们才跟随他来到这里。

如果郭令公还在世,我们希望能先见他一面。’

郭子仪深知,

只有争取到回纥与唐军联合,集中力量对抗吐蕃,

才能确保这场反侵略战争的最终胜利。

错过这个机会,战争的胜负将难以预料,京城的安危也会受到严重威胁。

因此,郭子仪当机立断,决定亲自前往回纥军营进行交涉。”

“郭子仪决定前去见一见回纥王。

诸将知晓后,纷纷劝阻道:‘戎狄狡诈多变,其心难测,此行万万不可啊!’

但郭子仪却说道:‘虏寇势众,若单以武力相较,我军实难匹敌。但我深信,至诚之心可感天地,更何况是这些虏寇。’

诸将依然忧虑重重,再劝:‘大帅若执意前往,至少也请带上五百精锐护卫。’

郭子仪却摇头,断然拒绝:‘此举反而会招致不必要的误会与冲突。’

言毕,郭子仪仅率数名亲信,准备启程。

其子闻讯赶来,情急之下紧抓马缰,含泪相劝:‘父亲,回纥凶悍如虎狼,您身负国家重任,怎能轻易涉此险境?’

郭子仪目光如炬,沉声说道:‘当此国家危难之际,我岂能坐视不理?

我将以最大诚意劝退回纥大军,只要国家得以安宁,我个人的安危又何足挂齿?’

郭子仪的儿子还是拦着不放,

郭子仪气愤之下扬起马鞭,照儿子的手上打去,随即纵马奔驰。”

看到白发苍苍的老郭,独自义无反顾的朝着敌军大营奔去,

无数人感动的同时,也纷纷感慨道,

“郭子仪对大唐才是真正的赤胆忠心啊!”

“他不会死在敌营吧?”

“怎么会?!老郭他可是活了八十几岁的人啊!”

“哦,那就好……”

“正是因为以郭子仪的忠诚,他才能功盖当世还能安度晚年吧!”

“我听说他八十岁的时候,还一口气娶了六个老婆!当真是羡煞旁人!”

“八十岁还娶那么多?!他还能动得了吗?”

“......”

苏治接着讲解道,

“郭子仪来到回纥大营。

他虽然是轻装赴会,但回纥首领药葛罗却依旧疑虑重重。

他怕郭子仪暗中使计,

于是紧急命令部下严阵以待,他自己也紧握弓箭,随时准备射击。

郭子仪在远处观察到这一紧张局势,

为了表示诚意,

他果断地脱下盔甲,扔掉手中的长枪,继续坦然地向回纥阵营走去。

回纥首领看清郭子仪的举动后,

疑虑逐渐消散,终于迎上前去与他会面。

想当年,

郭子仪两次从安史叛军手里收复两京时,都曾借助过回纥士兵的力量。

他们曾经并肩作战,共同抵御外敌,是有着美好战友之情的。

郭子仪几乎战无不胜,

加之又体恤士卒,爱惜百姓,

所以他在回纥人中积累了极高的声望,

回纥人称他为‘郭令公’,以此表示对他的尊敬。”

“所以,当郭子仪踏入回纥营寨时,

所有的回纥士兵,都自发的向他行跪拜之礼,

以表达他们对这位伟大统帅的崇敬之情。

郭子仪亲切地将他们扶起,并与他们欢聚一堂,举杯畅饮,共叙军旅情怀。

席间,他慷慨地赠送罗锦作为礼物,进一步加深了与回纥人的友谊。

整个营寨洋溢着欢声笑语,

宾主双方在这欢乐的氛围中尽情畅谈,尽享美好时光。”

“气氛烘托到位了,

郭子仪便开始转向正题,对回纥王说道:

“吐蕃,吾朝之甥舅国也。

朝廷未尝负彼,而彼乃背信弃义,侵扰吾大唐,诚为无耻之行。

今吐蕃于汝辈戒备不周,若吾辈联手,乘其无备而袭之,破之必矣!

且观吐蕃之牛羊遍野,绵亘数百里,岂非天赐之富乎?

破吐蕃后,吾两家仍为好兄弟,何乐而不为也?”

郭子仪的诚心和威望,

再加上吐蕃人牛羊、地盘那赤裸裸的诱惑,

回纥人最终欣然答应,与郭子仪再度联手。

至此,大唐和回纥再次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

而他们的目标,

就是伤被蒙在鼓里的——吐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