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间飞逝,一眨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九。

全市各地都在投票,每个投票的地方都吵的不可开交。

“这火车有什么好的?我们巴中又不是没大卡车!”

“卡车不用烧油啊!而且卡车不用人开啊!你们卡车司机每个月能挣多少钱,你们兜里有钱了,当然不想修铁路了!”

“铁路必须修,巴中修了铁路才能挣更多钱!”

“现在挣得钱也不少了啊!”

“我反正是双手双脚支持,不为别的,就因为李书记支持!”

“对,听李书记的,李书记能害咱们吗?李书记的决定都是正确的!”

“不就是要捐钱吗?捐了又能怎么样?李书记没来之前我们还不是只有这么多钱?我们现在没比以前多干多少活,但钱却是以前的十几倍,这些钱就算打水漂又能怎么样?”

“对啊,而且这不是为了巴中的建设吗?你们这些投反对票的蠢得跟猪一样!”

“哎,你说谁呢!你再骂一个试试!”

“骂就骂了,要我看,巴中发展不起来就是你们这些老顽固孬种害的!”

“去你妈的!”

“别打架别打架!”

………………

投票现场混乱嘈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一直从早上吵到了下午,大家吵的没劲了才完成投票。

其实不管结果怎么样,李丰都能平静对待了。

因为他已经做到了最好,剩下的就是看民意了。

老百姓支持他自然高兴,不支持他也不会心生不满。

巴中穷太久了,百姓都穷怕了,挣点钱就存起来舍不得花是正常的。

而且百姓受教育程度都比较低,眼界和认知不够先进全面很正常。

这是这个时代的普遍情况。

一封封投票信被汇聚到巴中市委,巴中叫的出名字的领导干部都紧张忐忑地守在统计组门外。

晚上五点,统计结果正式出炉。

统计人员满脸复杂和凝重。

“书记,同志们,结果出来了。”

“全市两百个公社,十个街道,共产生九千零一封投票信,其中支持信四千五百封,反对信四千五百零一封,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此次投票结果为反对。”

众人听到这票数心里像被重鼓狠狠锤了一下。

李丰心中一沉,只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千言万绪涌上心头。

只感觉这么多天的努力瞬间付之东流,仿佛天大的机缘从眼前溜走。

李丰自工作以来还没受过这么重的打击。

支持的干部们心情无比低沉,看到他们的表情,原本赞成的干部心里也不是滋味,全然没有胜利的欣喜。

他们也知道修铁路的好处,他们只是不赞成现在修铁路,或者说,他们害怕破坏现在的大好局面,或者是成为巴中的罪人。

所以,他们听到这个结果心情也很复杂。

阎军看到李丰状态不对,连忙上前抓住李丰手臂,低声安慰了一句。

“所长,同志们都在呢!”

李丰闻言心中一颤,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几秒钟后,李丰拉上笑脸拍了拍手。

“好了,结果都出来了,大家也不用再讨论了,以后就专心致志地搞发展吧!”

“好了,都回去吧,今天都提前下班,明天大年三十了,回家过个好年!”

干部们心情低落,有些低沉地回了一句。

“是,书记。”

李丰转过身,肩膀一下耷拉下来了,刚准备离开,就听到统计室的电话铃声响了。

“什么?统计错了?”

“玉井公社全投的支持?”

后面的话李丰再也没有听清楚了,现场的干部立马欢呼起来。

这一刻,大家心里的遗憾全都烟消云散,那些反对的干部脸上都带着一丝笑意。

李丰强压住心中的欢喜,挤到统计室门口,颤抖着声音高声问道。

“怎么回事?到底是多少票?”

统计人员被这么多人盯着心里直发虚。

“书记,是这样的,我们同事把玉井公社一封投票箱统计错了,当时他还好奇,您以前的秘书怎么可能不支持您,后面他又回想起来,回去确认了一遍,才发现统计错了一票。”

“刚刚我就打电话跟玉井公社梁书记确认过了,他们公社确实全投的赞成。”干部有些不安地汇报道。

李丰闻言长舒一口气,不过他还没有立刻庆祝,而是沉着脸看向统计人员。

“既然有一个错误,是不是还会有其他错误,所以,现在,立刻,马上,再去全部核查一遍!”

“我要一个绝对无误的数据!如果办不到,你现在就提出来!”李丰冷着脸怒声道。

这是他第一次对干部发火!

实在是太生气了,全市的未来就握在他们手里,李丰跟市委也多次强调,统计慢可以,明天出结果都可以,但是一定要准确。

结果就这样,还闹出这么大的失误!这怎能不让他生气?

统计组长深吸一口气,抬头挺胸。

“书记您放心,这次肯定绝对真实!再有错,不用您处分我,我自己辞职!”

组长说完转身走进统计室。

李丰等人再次怀着忐忑的心情在门外等待,就一票之差,结果到底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所以,怀着忐忑的心情等了五个小时,核查结果终于出炉。

“书记,投票结果,支持票四千五百零一票!我们巴中要修铁路了!”

听到这话,李丰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落下。

现在再次沸腾起来,李丰看着干部们的笑脸,心中豪气万丈。

有这些一心为民的干部和脚踏实地的老百姓,巴中什么事干不成?

齐永平笑着伸出手。

“书记,我们一起,把巴中的铁路修起来!”

李丰欣然一笑,伸手紧紧握住。

“好!”

咔嚓!宣传部的同志站在对面二楼,将这历史性的一幕记录下来。

欢呼雀跃的人群中,李丰和齐永平笑着握手,其他常委眉开眼笑,神态各异。

这张照片日后也成为巴中最经典的照片之一。

放在巴中铁路纪念馆的大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