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常马上就继续讲述下去:“然后我就照实说了啊!我女儿很倔的,很坚持她自己的,当时她就怼我啦,我倒是觉得也没啥,我跟她审美不同嘛,正常。但我其他家人就教育我,说我不该这么说孩子喜欢的东西丑……”
一边听一边斟酌措辞的李欣,又继续问:“所以现在,是孩子很热衷于表达自己的审美,但您和家人对孩子这些表达的态度不同,我理解对了吗?”
龚常:“对,我觉得审美不同很正常,也没啥高下标准,但也不能不许我表达吧?我觉得素色好看,那我就穿呗,但是我不会一定让孩子也和我穿一样的呀。
我觉得丑,这是我的事情。孩子觉得美,这也是孩子的自由。这是两件相对独立的事情,我们互不干涉就好了。可她们的意思好像是,我看不下去也不能说?那是该怎么办?”
李欣心里不禁浮上一句:“您要不要听听自己说的话?又说互不干涉?又觉得看不下去一定要说,还说得这么有攻击性?这是哪门子的不干涉啊?”
她又斟酌了一下,然后才说:“首先跟您确认一点,孩子现在是到了‘审美发展敏感期’了,这个敏感期常见于3到4岁的时候,除了热衷于审美表达,可能还会执着于追求完美。所以,家长积极跟孩子交流彼此的审美感受,是挺符合孩子现在的成长需求的。
但可能还有一点也要提醒您一下,审美是有高下之分的,并不是没有标准的,只能说,不同风格都有可能发展出高水平的审美标准,所以对不同风格的选择我们不必去做过多限定。而您说的这个‘花花绿绿’和‘没有图案’,其实只是风格差别,并没到达美丑对立的程度。”
“是吗?可我就是觉得花花绿绿很丑啊!我只是表达一下,也不要求孩子跟我一致,不向她推广我的审美标准呀,这样也不行吗?”
李欣缓缓地说:“我理解,您认为,只是照心里想的去表达了一下,并不要求对方跟您一致,所以就不算是在向孩子推广自己的审美标准。对吧?但是,家长的表达,本身就是一种推广,无论承认不承认,它的影响其实也依然在这里。”
龚常顿了一下,也缓缓地说:“这个我承认,的确是会有影响。”
心里暗暗舒了一口气的李欣,就继续讲下去:“其实我也支持您向孩子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的。家长和孩子之间是可以愉快地交流审美的,也可以去寻求审美共识。并且,这种审美共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如果孩子跟家长没有基本的审美共识,那其实很容易在她认知混乱的时候被别有用心的人误导。”
龚常:“那怎么能愉快交流、形成审美共识?像我上面那样表达自己的感受,孩子给的反应,那可很不愉快啊!”
李欣:“我先跟您交流一下我的定义,比如,美和丑,在我的定义里,更类似于‘健康’和‘不健康’的对立,而不是不同风格的差别。
如果换算到食物的话,在我看来,就不是好不好吃、也不是口味不同,而是“能消化的食物”和“不能消化的食物”之间的对立。就像,非有人说他体验到瘾君子的美了,那可能是他受益于其中了,为此扭曲了美与丑的界限;但我不可能受益于其中,所以我只会把它定义为丑。
所以,从我的角度看去,‘花花绿绿’和‘没有图案’,其实只是风格不同,就并不构成美与丑的对立。”
“啊……我没有这么想过……”
李欣:“嗯嗯,我个人的定义,供参考哈。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跟孩子交流,就没有说过孩子的什么东西‘丑’。
我说的都是‘这让我觉得色彩很丰富’、‘光影很好’、‘一看就让人很舒服’或者‘让我感觉不太舒服’这类句子,用这些比较多细节的描述去表达感受,孩子也这样如实跟我交流她感受到的细节。
也许,您看到花花绿绿的衣服不舒服的时候,可以试试表达为‘这对我来说太花了,看着不如素色舒服’。这样,就不会因为表达不同意见而充满攻击性,也就可以跟孩子愉快交流了;随着愉快的交流多起来了,亲子间对于美与丑的共识,就会自然形成了。”
龚常听完,没有马上说话,只是微不可见地点点头,最后又说,“我实在没想到,还可以有这样的思路去看我和孩子之间的审美分歧。”
接下来他又问了李欣一些跟孩子交流细节时的表达方法,李欣都通过设想“如果是我遇到孩子这样说,可能会怎么答”的方式,而给了对方自己的答案、供对方参考。最后时间到了,这单工作也圆满结束。李欣做完了收尾工作,又继续当天上午开始的育儿课文稿修改。
按照自己查资料、尝试分析看到的现状,和此前大家的讨论,李欣认为,还是可以追求“让家长在比较放松、休闲的状态下获取到实用育儿信息”这个目标的,但不强行嵌入搞笑的段子,而是先追求用尽量简短、准确、又好理解的语言来讲述内容。在简短、准确、好理解的基础上,有灵感讲出笑点了,再去添加笑点。
按照这样的思路,李欣修改了1到3岁的育儿要点短课文稿,并去尝试为第一课录屏。录屏过程中又想到可以更好理解、或更有笑料的表达了,就停下来再去修改文稿。在这一课中,李欣特意增加了一个话题,就是针对“家长容易疲劳、睡眠不好”的情况,给大家介绍自己总结的“睡眠改善思路”。
但这个话题却很容易越聊越多,于是这让李欣改了又改,很快就到下午5点了。
芝芝这时就跑来书房门口敲门了,“妈妈,我来提醒你准备晚饭啦,不然一会儿我们又会饿急啦!”李欣只好写完手头的一个段落,暂停工作,去跟孩子们一起研究每天此时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晚饭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