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我也是大夏公主
人群如潮水般迅速退开,露出倒在地上的年轻男子。
他面若土色,脸颊泛着异常的潮红,如同脱水的鱼儿一样浑身抽搐。
又脏又破的衣袖中露出一只干瘦的手,手背上一片片的红点。
人群中有人认出惊呼出声,“是瘟疫,别碰他,会传染!”
听到传染两个字,百姓们呼地一下四散逃跑,生怕跑完了被传上。
唐如玥皱眉,这疫病来得还真巧。
“李福,将在场的百姓围起来,让太医逐一排查。”
李福领命,朝傅杉走了过去,二人一同安排护卫事宜。
恐慌无声蔓延,害怕被传染,百姓们开始变得情绪激动,试图往外冲。
唐如玥稍加思索,起身欲上前安抚民众。
南烛担忧,声音急切了起来:“主子不可,疫症危险,主子身子本就虚弱,千万不能靠近。”
“太皇太后,”唐如瑾也上前劝阻,“臣身为首辅,由臣去安抚百姓最为合适,太皇太后保重身子,不可犯险。”
跪在一旁的宋思明,此时也顾不上其他,拦在她面前,“太皇太后信任臣,将赈灾一事交予臣,如今发生疫病,是臣失职,请太皇太后看在素来忠心的份上,给臣一个机会,将疫症交予臣,臣定不会辜负太后!”
唐如玥抬手制止他们的劝解,“哀家身为太皇太后,如今皇上不在,哀家就代表着皇家威严,若是此时哀家临阵脱逃,那让百姓如何看待朝廷,如何看待皇家,又如何看待哀家这个太皇太后!”
“可是……”唐如瑾还想劝说,却被唐如玥打断。
“没什么可是,哀家站在这儿,就是对百姓最好的安抚,没有什么比百姓的命更重要!”
南烛心疼地瞧着自家主子,太皇太后入宫这些年,付出得实在太多了。
先帝在时,沉迷女色,耽于玩乐,每日里送往御书房的奏折,十日倒有八九日,是自家主子在批阅。
主子兢兢业业,为天下百姓谋福祉,却还要被先帝疑心试探,整日如履薄冰。
好不容熬到先帝将自个作死了,太皇太后的亲生儿子坐上了皇位,本以为终于可以过上安稳清闲的日子,谁知道……
先皇不愧是先帝的好儿子,一脉相传的无能,加上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疑心重。
刚成年,他就迫不及待地从亲生母亲手中夺取权柄,削弱太皇太后在前朝后宫的控制。
看在亲生儿子的份上,太皇太后主动退让,还政于先皇。
可他干了什么?
喜欢上出身低微的平民女子不说,还是自己亲弟弟的王妃。
不顾人伦,不知廉耻,甚至为了强占臣妻试图害死自己的亲弟弟。
直到如今皇上登基,太皇太后总算得了几天清闲日子。
谁知道,偏偏赶上水患疫症双重打击。
她的主子,怎么总是这么辛苦!
唐如玥察觉到南烛眼眸泛红,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她们都是心疼她,不忍她只身犯险。
可如今这情形,只怕有人不愿意放过她。
在南烛的搀扶下,唐如玥走到高台边,俯视着越来越激动的百姓,她高声道:“哀家已经调集太医院的诸位太医,大家莫要恐慌,排好队逐一检查,若是没有症状,便可立刻离开,就算不幸感染疫情,也不用担心,太医院必定尽心尽力,给感染疫情的百姓最好的诊治!”
她看了李福一眼,得到太医已经赶到的确认后,继续说道:“现在太医已经抵达,大家赶紧排好队,让太医快点把脉,刚才倒下的病人,若是与他有过接触,说过话,或是碰到过他身上的衣物,都不要隐瞒,速速报告给你们身旁的禁卫,御医越早发现,就能及时诊治。”
人群安静了一瞬,听完她的话,再次窃窃私语起来。
唐如玥敏锐地发现,有人试图隐藏在人群中,躲避查验。
她沉声开口:“哀家以萧氏皇族的名义保证,所有太医定会尽全力医治,绝不敢怠慢延误!”
原本想要偷偷逃跑的人,听到她的话止住了脚步。
唐如玥视线扫过台下的百姓,连年水患,缺衣少食,他们一个个骨瘦如柴,凹陷的双眼中是死一般的绝望。
从没有人在乎过他们的死活。
无论是在权贵,还是世家,或者是随便一个官员眼中,这些人都如同蝼蚁一般,即使全都死了,也根本掀不起半点水花。
可唐如玥却不愿视而不见。
“来人,”唐如玥高声下令,“五城兵马司统领赵三标贪墨赈灾粮食,玩忽职守,隐瞒疫病,延误灾民救治,传哀家懿旨,革去赵三标统领一职。”
赵三标双目失神,瘫跪在地,连连向太皇太后求饶。
“太皇太后恕罪,末将知错了,恳求太皇太后饶恕!”
唐如玥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如此心无百姓,罔顾朝廷法度,辜负皇帝和哀家一片爱民之心的罪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傅杉接收到太皇太后的眼神示意,大步走到赵三标身后抽出佩刀。
一道寒光闪过,赤红的鲜血喷溅出来。
赵三标圆滚滚的脑袋落在地上,双眼不甘地瞪着天空。
“杀得好!太皇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台下的百姓短暂的沉寂后,爆发出热烈的欢呼。
“这种贪官,活该被砍了脑袋!”
“多亏太皇太后,咱们这些平头百姓总算有活路了。”
“太皇太后英明!”
赵三标的死,让唐如玥成功获得了百姓的支持。
接下来太医查验的过程中,百姓们纷纷听从禁卫指挥,极其配合。
那些跟病人接触过的百姓,也全都主动找到禁卫,安心隔离等待进一步检查。
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唐如玥不敢放松,坐在南烛搬来的椅子上,目光始终盯着下面的进展。
“孙女给皇祖母请安!”
萧妤禾不知何时赶来,见唐如玥一脸疲惫,主动上前小手按捏着她的肩膀。
“皇祖母要是累了,不如先回宫吧,这里有师父看着,必定不会出事。”
唐如玥摇头,拉过她的手仔细端详,“丫头,疫症凶险,你不该到这儿来。”
萧妤禾弯唇,笑意温柔明媚。
“皇祖母,我可是大夏公主,百姓有难,我怎么能坐视不管,孙女享受万民供奉,自然也该在他们受难时,为他们提供庇护。”
她眨了眨眼,“皇祖母教导我们,天下是百姓的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孙女永不会忘记自己的职责。”
唐如玥欣慰地看着她,唐敬宗教得很好,公主皇子们都很好。
萧妤禾贴在她肩膀上,手指着不远处,“皇祖母,您瞧,您教过的,孙女从未敢忘。”
一车车灰白的粉末运出城门,小太监们围着口鼻,手中提着木桶,绕着灾民聚集地仔细泼洒。
“这是……生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