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了便宜儿子白嫩嫩的小脚,再轮到自己,看着那厚厚的茧子,纪宁默了默。
什么水泡?
这么粗糙的脚压根什么都看不出来,不说走那么几里路,恐怕就是走回来也不会起水泡。
纪宁默默放下了脚,洗了洗手准备去做饭了。
小吃她会做,但饭菜她会的不多,所以为了不那么麻烦,她决定做馒头,方法简单又耐放。
只不过家里没有吃的了,所以纪宁让金恒泡完脚在家里好好待着,她则是去了村长家里。
没多久,再回来的时候,纪宁手中提着一捆大小不一的树枝,另一只手则是拿着两个小布袋,手中还拿着一把青菜。
金恒也不会做什么,知道纪宁爱干净,便又给她烧了锅水,见她回来忙上前,目光满是期待。
纪宁也没瞒他,将布袋打开:“这是娘刚才去村长家里用剩余的铜板换的,一袋杂面一袋白面,不过估计只够吃三天的,所以我们明天起就要开始赚钱了。”
“娘,恒儿会乖乖的。”
纪宁露出慈母笑,想要赚钱,乖乖的可不够。
揉面是个力气活,这身体倒是力气大,没一会儿就揉好了面,接下来就是等待发酵。
厨房里的柴火快没了,但还有不少杂七杂八的东西,比如有不少被砍伐下来晾干的竹子,都是原身丈夫留下来的,因为竹片可以代替厕纸亦或者用来做别的。
纪宁挑了跟竹子,选取最上边如手指粗细的竹子,将一头的竹节小心划下。
许是见纪宁在制作手工有趣,金恒索性搬了个凳子坐在一旁:“娘,你这是在做什么啊?”
“娘不是给你买了纸和书吗?但是毛笔太贵买不起,而你又在学字阶段,也不用太贵重的笔,所以娘打算亲手给你做一个。”
刚才从村长家里买面粉回来的时候,她可是顺带向村长媳妇要了几根鸡毛,打算用来做毛笔笔头的。
曾经身为设计师,手动制作能力是必修课程,制作毛笔其实没有多难,难的是要将毛笔所需的毛一根根码好封装,这是一项耗费耐心的事情。
好在纪宁别的没有,耐心还是够多的。
店里卖的什么狼毫笔兔毫笔,实际上就是用的狼毛和兔毛做的,鸡毛的话柔韧度不够,也不够锁水,但作为初学者来说还是够的。
纪宁大大方方的做着,也不忘提醒他:“毛笔不难做,只不过娘平常要整理家中事务,还得赚钱,以后如果毛笔坏了,你就得自己做了。”
一听到要自己做,金恒来了兴趣,仔细的盯着纪宁的动作。
然而纪宁才做了一半,他就觉得无聊了,但看着纪宁细心的样子,扭了扭身子便又耐下心在旁看着。
等到纪宁做好了毛笔,将它递给金恒,她则是拿杯子装了水,手指沾了水:“娘今天先教你写三个名字,金恒,这两个字是你的名字,你用毛笔沾了水在纸上练练。等你会写了,娘再教你写娘的名字和爹的名字。”
纪宁在一旁看着金恒写了两遍,帮他纠正了笔画,又教了他写金父和纪宁的名字,一张纸就已经湿透了。
“把这张纸放在窗口用石头压着一角,等干了还能继续用,娘先去做饭了,你好好练字。”
金恒照做,点了点头开始练字。
面发酵的差不多了,纪宁一连做了个十几个馒头,又炒了个酸辣土豆丝,晚饭便做好了。
馒头一入口,纪宁不由皱了皱眉头,她用的是杂面做的,就是高粱米和稻谷磨制掺和在一起的。
可能里面还有稻谷皮磨成的粉,总之是很多杂七杂八的粗粮配置成,吃起来又干又有些齁嗓子,只能小口小口的多嚼一嚼才行。
看来改善伙食也要提上日程了。
等到吃完,纪宁带着金恒将晒着的衣服给收了,这才洗洗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金恒还在睡梦中就被纪宁给叫醒了,不顾他还有些没睡醒,给他抹了把脸便催促着他换了衣服从家里跑到村口,再从村口跑回来。
安全问题是不用考虑的,这个时候村子里还是有不少人起来下田的下田,去镇上的去镇上,在原主的记忆里也没有过什么人贩子。
金恒清醒了,虽然还有点困,但还是照做。
他再回来的时候,纪宁做好了面,再加上几片青菜叶子点缀,虽然比不上昨天吃的素面丰富,但味道也差不到哪去。
吃完后纪宁便给金恒竹篮,她则是背着竹筐,手中还拿着一个以前装小鸡的笼子,背上竹篓。
纪宁没带着他上山,而是先去河岸边挖蚯蚓,金恒以为是陪他玩耍,挖起来很卖力,挖出了一大块土,却一无所获。
见此,纪宁不由一笑,指着图对边一连串小小的有形状的土堆:“你看这边,就是泥鳅挖土时候吐出来的,树的只要找到了这个,下面就会有蚯蚓。”
金恒若有所思,二人一会儿便挖了不少的蚯蚓。
纪宁用一根细细的草绳将蚯蚓串了起来绑在鸡笼最底下的竹篾上,寻了个水草多的地方放了下去,鸡笼的另一边系着绳子绑了起来,只要没人掀起这一块的草,很难注意到绳子。
放下笼子后,纪宁这才带着金恒上山找野菜,时不时地还捡些树枝当柴火。
快要下山的时候,路过一棵树,纪宁顿住了脚步,绕着那棵树转了转,抬头看了眼树的高度,想了想拿出随身带的小刀在上边刻了个小小的符号,这才带着金恒回家。
中午又是吃的馒头,不过好歹多了个蘑菇汤就着,总比忍饥挨饿的好。
下午纪宁睡了个午觉,起来让金恒继续练字,她则是在一旁从捡到的柴禾中挑选品相不错的捆成一扎,粗算下来除了那种细小的干枯树枝自用,还有两捆品相不错的可以卖钱。
绑好柴禾,纪宁将一捆柴禾给金恒背着,另一捆大些的自己背着,二人就这么去了离村子最近王员外家。
王员外算是镇上的一个小地主,为人乐善好施,在离村子不远处有个庄子,庄子上有不少的人,也收柴火和一些山货,不过也要看品相,和去镇上卖价格便宜一点,但却能省了路费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