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是中秋节。
早晨的时候,芸书还在睡梦里,就隐约听见外面已陆陆续续地热闹起来。半梦半醒的芸书,在忽远忽近的人声里,一时竟辨不清自己是在哪里。好像记忆断了片,空留下少数格外清晰的影像。
从这残留的影像中,她辨认出,自己应该不是在方家。以前方家有一位很会做点心的老师傅。过节的时候,他会给家里人做好多不同口味的月饼,枣泥、豆沙、山楂、蛋黄,还有叉烧和香肉……每到中秋节的早晨,她在房间里都能闻到后厨传来的浓郁而甜蜜的糖浆味。那香气轻而易举地将梦中的她紧紧包裹住,给了芸书一种朦胧的错觉,好像自己的呼吸都是甜蜜蜜的。其实她不太喜欢吃甜的。但那糖浆一熬,转瞬就化身轻盈的云雾,将所有的浓情蜜意化成了悠悠绕指柔。她在这样的气息里,怎么样都不会腻的。
不过,这也应该不是清吟阁。在清吟阁,除了个别几个在乡下还有家人的姑娘,大多数姑娘是不过中秋节的。这一天对于她们来说,不过是一个更忙碌空虚的日子。
中秋节的晚上,清吟阁比往常更热闹。但,这热闹从未走入人心,只是在脂粉气与酒气交杂着的盈盈笑语中,用最肤浅的方式流连于街头巷尾。不过,每到这一天,牡丹姐姐总会让海棠带芸书出去逛一逛,去城西买上好些香气腾腾的点心回来。晚上,牡丹姐姐忙着招待客人,她就和海棠爬上清吟阁的屋顶。两个人并肩坐在屋顶上,共同盖着同一条毛毯,分享着白天时买来的点心,看着浮在万家灯火之上的皎洁圆月。等到江城灯火渐息,她们才拍拍手掌上的点心渣,从屋顶上下来。
芸书不自觉地忆起了这些年的中秋,困惑在其中愈发鲜明。她在脑海中一片白茫茫的无措里怔了一瞬,才想起自己是在何家。
她有些意犹未尽地睁开眼来,坠入这张现实的清醒之网。她略微梳洗了下,便出门,到芸清的屋子里叫醒芸清,让她跟自己一起去前院帮忙。
铭均和铭诚已经去城西买东西了。郑太太和文秀在屋里做豆沙。芸书上前说要帮忙,文秀却让她带着妹妹回屋打扮打扮。郑太太也说,“知雅也在屋里捯饬呢。待会儿你们一起上街玩,今天街上热闹。”
芸书只好和芸清又回到了屋里。很快,知雅便过来找她们。三个人一起上了街。
街上门庭若市,人声鼎沸。三个人紧紧地牵着彼此的手,几乎要扯着嗓子才能让另外两个人听见自己的声音。不过,这丝毫不影响知雅和芸清的兴致。她们依旧兴致勃勃地聊着天,好似有说不完的话、用不完的精力。
突然,芸清欢快地抬起头来,“姐姐,你想要吃麻花吗?”说着,她的手从芸书的掌心里挣脱开来,往前方一指。芸书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前面有一个拥着许多人的麻花摊,芝麻的酥香萦绕四周,让不少过路的孩童欢欣雀跃。
芸书看向知雅,知雅也喜悦地点点头,“我们去买几个。”
说着,几个人往那麻花摊挤去。
“老板,来十根麻花。”芸清兴奋地凑到摊前,对老板说道。
“好嘞。”老板说着,利落地用纸袋子包了一把麻花,个数也不点,就递给芸清。芸清默默地在怀里一数,刚好十根,一根不差。她心满意足地付了钱,正要和芸书她们往回走,却见边上的芸书突然停住了脚步。
“云……云烟姑娘。”芸书面前的那个姑娘,惊讶地叫了一声。芸清认得她。她是赵家的大少奶奶。当初她去赵家,再次想要找少奶奶时,出来的就是她。她跟家丁说不是这个人,家丁却一口认定,家里就只有这个少奶奶。
“丽华姑娘。”芸书礼貌地点了一下头,正要绕过她继续往前走,丽华却又突然说道,“你过来买炸麻花吗?”
芸书点头。
丽华像是想起了什么,自顾自地笑了笑,摇了摇头,冒出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这街边的小吃啊,总是家里人越不让吃,自己越想吃。等到真吃到了,倒没有那么回事了。”
芸书听了这话,倒是轻轻一笑,“小时候我总是惦记着吃麻花呢。可是想着想着,就变味了。”
丽华没说话,笑容温和地看着她。芸书微微点了一下头。便和知雅芸清继续往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