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余生请笑纳 > 第21章 又来四家族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余生请笑纳

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021又来四家族人

等夏久时他们回到庄子,夏大江已经安排四家人住下来了。

四家26人,大半年走了三个老人,同去的另外一家子因为女儿在庆阳府找了婆家,也就勉强留了下来。

四家人住了四大间,另外用了一间做厨房,一间做洗漱间,虽然不方便,但也不用在外面飘着了。

这几家男人第二天就去庄子做工,一天25文还包中饭,灾年还有这样的好事。

杏子也一家送了两个老母鸡,一家给了一匹布,一百斤陈米,还让大爷爷给四家各分了一亩旱地,不过天气渐渐冷,没办法种什么了,只能等明年春了。

剩下的四间就准备留给马上要买的人住了。

“你们安心住着,我回头让管家给你们送些菜,你们有什么事就找我大伯,剩下的过了年再说吧。”

“哎,谢谢久时和杏子了。”四家人粮食还有点,但一路走来,所剩也不多,希望开春就能下雨吧。

但也只有夏久时杏子心里清楚,明年至少到五月才下雨,春种的时间已经过了,夏家族人回家起码得六月。

“久时,你歇去吧,我来安排他们,各家能做工的就去做工,东西是种不了什么了,天气越来越冷了。”做公的人除了一天20文,起码中饭管了。

夏久时回头又让管家给每家送来油盐,一些大白菜和干菜,至于其他,衣服被子破点就破点,已经给了布,各家也都有旧衣服。

他不是给不起,还是那句话,升米恩斗米仇,做为一个少年人,他做了这些对得起族人了。

剩下的事情夏大江父子一一安排了,包括庄里的规矩以及用水。

每家的男子也都安排去做工,两个庄子有的是事做,起房子,铺路,开荒,夏久时不缺银子,但不能白白的送给人家,勤快点的妇人也可以帮着许娘子她们做手工活,一人一天10文,也贴一餐中饭。

所以,新来的四家人隔天就全动了起来,不上工的孩子们也忙着上小山砍柴火,炕是现成的,但柴火得各家自己备。

夏久时喜欢这生机勃勃的环境,人得忙着,忙起来才没心思想七想八的。

“大少爷,舒家和王家都希望年前都给些货,这是这次的货款。”

夏久时接过160两银,想想还是递回去:“银子放公帐吧,遇到合适的买几家人,下个月都给一倍的货,还有两个月要过年了。”

今年吃的贵,他是不准备再买什么了,庄子上养了两头猪,虽然不大,加起来也有三百斤了,足够这200人过年吃的。

鸡蛋许娘子她们也存了不少起来,就是准备过年吃的,粮食蔬菜地窖里都有,如今灾年,不可能准备的太好,有肉有菜有粮食,这是外面千千万人想也想不了的。

庄户们也好,族人也好,大家伙心里都知道这些,所以从没有什么极品人家,夏久时别看人不大,脸沉起来大家还是都有点怵,再说是人家的庄子,实在不像话会被人赶出去的。

更何况先来的人,每家都存了二三十两银,家里的红薯蔬菜还多了不少,明年春即使不下雨,大家伙也不是很怕。

就是不能断了水,千万不能再逃荒了。

如此,所有的人都听大爷爷安排,尽量省着用水,多余的水都存起来,从老的到小的,没有一个不听话。

新庄子一个多月里,已经做了两大排房子,做了大餐厅,如今在做养鸡场。

这些房子里还得搭炕,基本的家具是从旧货市场用粮食换的,很是便宜。

夏久时觉得即使桃花庄是他们的大本营,主子们不会去新庄子住的,但其他设施两个庄子还是要差不多,这些也花不了多少钱。

庄子里花银子不多,能粮食换的就粮食换,高管家高文他们从来不问这些粮食从哪来的,大少爷有自己的路子,下人只有高兴的份,把主子吩咐的事情做好就行。

如今日子安稳,主子还答应等将来孙子出生,可以不让他们从奴籍,可以读书科考,只要将来孙子能中秀才,可以放了他全家人的奴籍,愿意继续跟他后面做事也行。

这让高家一家人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做事更是卖力,大启奴才被主子放籍不是没有,而是很少,特别是全家人。

高文翻年就是17岁,马上就能相看人家了,如此,孙子还不是快得很。

更何况大少爷还跟高管家透过,以后买下人尽量男女搭配,高管家觉得自己的眼睛毒辣,还是可以给自家找两个好媳妇的,儿子好还要媳妇不错,将来孙子才不会差。

他大儿子过年就是17岁了,二儿子也是15岁了,都可以想看了,如果没有找到好的,晚点也行,女儿还不大,如今也成了女主子的贴身丫头,将来也能一起放籍的。

于是,高管家往牙行跑的更勤快了。

“大少爷,我今天买了四家人,都是带些特长的,22个人,另外还买了十八个丫头小子,都是八到十六岁的,另外给他们一人买了两头现成的衣服鞋子,花了三百两银,其中200两给的是银子,剩下的是粮食换的。”

前几天夏久时出去又带回了6000斤陈米,还有一点大米面粉。

这样一来,上次给他的四百两就不多了,毕竟起房子买材料花了不少。

夏久时掏出月头的货款:“这是320两,每个月的工钱全部要结清,大库房缺的日用品你随时补上,银子不够跟我说。”这个月的货多发了一倍,下个月也是,过年货应两家人要求备足些。

银子空间里还存了一万四千两,粮食还有十六万多,暂时没打算再买庄子了,铺子也没打算买,之前租出去两个,听说那家生意不好做,他让高管家给那家人免了三个月的房租,另外一间暂时还是空着的。

“大少爷,公帐结清了公钱还有好几十两,加上这些,年前足够了。”

“你去安排这些人吧,衣服做不及就买现成的,新接了好几间房子,足够他们住了,被子什么的不够都买些,陈米换就行。”

“是的,明天我再去换些。”

不得不说,庄子里有高家一家人,许庄头夫妻,还有大伯他们,夏久时杏子基本不用管多少,动动嘴就行,再就是拿银子。

目前每个月的进帐就160两,但庄子里粮食蔬菜鸡蛋样样有,不过是付几十两工钱,这还是包括族人的工钱,光庄户的月银,一个月三十两足够,毕竟小点的一个月给100文就行了。

加上今天买的人,庄户们刚好109人,族人们包括后来来的四家,是126人,再加上自家六个,全庄人也有241人了。

一算起来实在是不少。

知人善用,夏久时是不愿意自己和杏子被这些小事绑了腿,他自己要读书学医,小姑娘则还要管几个弟弟的衣食住行,晚上两人还要打理空间,真正空闲也是没有的。

所以新买的四十人,他和杏子见面说了几句,就全权让高管家安排了,学医的,学手艺的,学针线的,这些人看起来都不错,他交待高管家注意男女搭配,毕竟年纪大了都得成家,而下人一般都得自家下人里找,不可能去别人家婚嫁。

所以买人时他让高娘子跟着去,另外庄上所以未婚的,按年纪男女做了统计,如此高家夫妻可以看着来。

夏久时希望自己的两个庄子成为桃花源,可不会让他家的下人一个个单身,那不人道。

这些半大的孩子们他都想好好培训,文能识字算术,武能出门不吃亏。

每天早上所有的半大小子丫头都得起来学武,由高武负责,每天下午则抽一个时辰由徐秀才教他们识字算数,用的全是沙盘,纸墨用不起,暂时也没必要。

十一月就这样过去了,这个月夏久时义诊了三次,也施了三次粥。

施粥的人多,但义诊的大夫少,特别是连药也免费给。

事情让知府大人也知道了,派人口头嘉奖了一番,银子没有,但送来了两个上好的医箱,还有两套还不错的银针。

跟着城里的回春堂,杏仁堂也开始义诊,三家时间上错开了,如此流民们再也不担心生病没人治没药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