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余生请笑纳 > 第20章 黄家庄子到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余生请笑纳

第二卷

第二十章

020黄家庄子到手

两天后,高文高武就去送了货,并给两家送了礼物,带回了2160两货款。

舒家人说这次的葡萄酒味道格外好,多送了不少东西,吃的用的都有,王姨则带来了两匹上好的冬布。

十月小阳春,今年格外的热。

夏久时不再管这些,一心一意跟徐秀才读起书来,前世读了小二十年书,这辈子也是四五岁就开蒙,静下心来,读书简直一日千里,让徐秀才惊为天人。

刘皓书读的很好,却不得不佩服大哥,甘拜下风。

于是也更加努力了。

夏茂夏丰则是无语了,他两人读书一般,胜在勤奋,但比不过刘皓,更不要说夏久时了。

日子很快到了十月底,这个月黄家的庄子到了手,1600两银,庄子很不错,离桃花庄也就十几里路,骡车不过两刻钟的时间。

庄里主院还不错,小二进的院子,家具还算齐全,可庄户房子实在太差了,刚好如今桃花庄做不了什么事,夏久时就让许庄头天天带着三骡车人天天去新庄子做房子。

今年起房子的材料还是很便宜的,族人也多,一天20文还贴中饭,大家伙都抢着做。

“高管家,这是四百两银票,你放在公帐,桃源庄好好修茸,跟桃花庄走,主院一般就行,我们会继续住这边,其他包括鸡舍什么的都要有。”

“再看看那边农具缺了什么,趁现在价格不高,多换些回来,就用陈米换,牙行那边多看看,有合适的可以买几家人,暂时都在桃花庄住着,高家花坊那你抽空去多定些果苗,三四月份就栽。”

“是,大少爷。”

大少爷回来时带了五千斤粮食,前些日子又拉回五千斤,庄上存粮现在差不多还有小两万斤,当然这包括一些红薯土豆。

庄上自家六十九人,主子六人,一个月差不多2000斤,也足够吃十个月了,换点东西还是可以的,银子能省还是省着。

“对了,高管家,布料棉花多屯点,还有被子,银子不够再来找我。”

“够了,大少爷,这些再多也用不了多少,我这就去城里。”

要银有银,要粮有粮,高管家脚步轻快,跑的飞起。

多了新庄子忙,所有的人都忙起来了,砖工木工,多是忙的飞起,半大的孩子则带着小点的,上山砍起柴火,冬日漫漫,没有柴火可不行。

淮南府冬天还是比较冷的,起码冷到三月,夏久时要求每个房里都是土坯炕,不用木床,古代一场风寒可是要人命的,当然他们庄例外,有大夫有药,但也是能不生病就不生病是不是?

高管家买来了大批的布料棉花和被子,这些都是陈米换来的,足够明年一年用的了。

庄上人一人一套夹衣一套棉衣,今年新买的人,一人两套棉衣,于是整个庄上的妇人都忙起来了。

这次换了这么多的布和棉花被子,夏久时除了给点给大奶奶一家,别的都没有再给,十三家族人,今年每家至少卖了15两红薯,每个月一家托高武他们卖菜也有一两的收入,更不要说各家的男人在庄上做工一个月也有六百文。

一年下来,只要不太懒的人家,基本都有小三十两的收入,刨去费用,最低也能存下25两。

如今后山又清了河道,一家定量一天两桶水喝,洗用的水可以在水塘,比外面好了太多,升米恩斗米仇的事夏久时还是知道的。

这天晚上,两人又在药田收药种药,空间四季如春,温度相宜,加上空间水的浇灌,药材长的又快又好,之前空间存的药差不多都用在边关军营,如今得一点点存起来了。

一般的药材长上二十天到一个月足够收一茬了,这些药材不比深山里的差,收下后放在竹匾里一日的功夫就自动晾好,再一筐筐放在货架上。

夏久时让大堂哥给他打了十几个货架,一些放在空间里,一些放在库房和地窖里,好在所有的人都不会管这些,一个个都忙的飞起,得了工钱管这些做什么。

“久时哥哥,药材长的快,如今价格也高,咱们不准备卖吗?”

“杏子,城门口的流民不少,虽然去京城江南的多,听高管家说许多富人已经在施粥,我想咱俩每十天去义诊一次,天气越来越冷了,再熬些风寒药给他们吃。”

因为上次去边城,府衙给他们发了大夫资格证,可以出门给人医治了。

“这样好,这样好,我们也能多救些人了, 我会多缝些小布袋,送点给特别穷的人。”杏子大眼睛熠熠生辉,亮的闪人。

小姑娘13岁,长的越来越好了,其实汪清也只是清秀,杏子眉眼更精致些,加上长年两人用空间水洗澡,皮肤嫩的像豆腐一样。

“杏子,后天是十一月初,咱们就去义诊,不过你要用遮颜霜,着男孩子衣服。”

“我知道,你也要用遮颜霜,可别给那些施粥的小姐看上了。”小姑娘越来越占有欲强。

夏久时嘴角轻扬,他也不知道何时起竟然真的对小媳妇起了真情,前世谈过恋爱,却是没过这样的入了心。

两天后,夏久时杏子带着高家一家人,还有徐娘子夏大山一起去了城门口义诊且施药。

徐娘子也就是杏子前世的师傅,已经二十又二,在杏子他们出去的这段时间和今年买的一个善种药材的看上了,几天前,杏子给他俩完了婚,并送了他们房子和成套的用品,连新衣服也一人给备了两套,算是全了前世的师徒之情。

而上辈子徐娘子是孤独终老的。

如今药材价格奇贵,哪怕是最普通的药材,也是不得了,一时间排了长长的队。

高娘子徐娘子熬了几口大锅,一锅是风寒常见药,一个是姜汤,庄子今年按夏久时要求的,种了许多姜,都存在地窖里。

另外两个大锅熬的是稀饭,夏久时想想,杏子给小布袋粮食还是不妥,人多眼杂,但熬些稀粥还是行的,不惹眼。

姜汤里按夏久时要求的,里面加了些红糖,不多但热气冒起来,空气里都有一股甜丝丝的味道,这个排队的人是可以一人给一小碗的,但碗得自己带。

淮南府也缺水,但到底喝的水勉强还是有的,所有流民也不少,府衙没法子,只能让他们在城门口搭起了一排排的窝棚,冬天也很冷,但起码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

淮南府临着淮北府,一到十一月,早晚已经挺冷的,流民们没有好的环境,又缺衣少食的,得风寒的不少,于是一上午高娘子她们熬了好几锅,附近的人还是源源不断的过来排队。

一个个也是累的不行,已经过了大半天,带来的东西差不多用完了,再有一会就准备回家了。

“村长啊,我可是找到你们了,呜呜呜。”一个大娘哇的大哭起来。

夏大山一看,却是夏老实他们在排队。

“大伯,你带她们去远处问问,注意点。”

“久时,我知道。”

不多时,夏大山就回来了,低声在夏久时耳边说,原来夏老实儿子丢了帐房活,好几家族人实在在庆阳府过不下去,这才辗转到淮南府试试找他们。

四家也有二十多人。

“久时,你看看……”

“大伯,你悄悄的带他们去庄子,不要让人注意到了,庄子里是一定不能收外人的。”

“我知道,我会注意的,对不起,久时,只能麻烦你了,这些人一个个黄皮骨瘦的,受了不少罪。”

“大伯,后做的房子给他们安排几间,但不能全用了,高管家在买新庄子要用的人。”

“我知道,够用就行,不会多占的,我先走了。”

一个时辰后,夏久时带着两辆骡车离开城门口,今天施了不少药,陈米也熬了两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