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 > 第463章 百姓贱如蝼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虾蟹这种比较昂贵的海产,产量也达到了将近40万吨左右;特别是在半岛北边,海参产量达到了0.5万吨,可食用海藻达到了100万吨。

以上的这些数据还都是经过几百年的捕捞之后形成的。还有各种捕捞工具的加持。古代那个工业匮乏的时期,这个数据估计要打个骨折!

正是因为如此丰富的海产资源,所以在物资匮乏的古朝鲜,海鲜和各种野生食材一起,构成了古朝鲜最原始的“食谱”。

可能有人会注意到,在上面只提到了荤类、素类和海鲜等食材,那么主食呢?在现代,无论是朝鲜还是韩国,他们的主食都跟我们一样,是白米饭。

但前面提到过朝鲜半岛主要以山地和丘陵为主,适合旱作物的生长,却并不适合水稻这种需要高温高湿环境才能生长的作物。那么,现在的水稻是从何而来的呢?

这就要从古朝鲜的“三国时代”开始说起。

大约在公元313年的时候,古朝鲜进入“三国时代”,即高句丽、百济国、新罗国三国争霸时期,在这三个国家之中,高句丽原本是三国最强,后来新罗后来者居上,三国僵持不下,都想吞并掉对方——直到新罗王朝开始与中原王朝交好。

早期的新罗王朝与华夏的关系比较疏远,在隋朝之前,仅有两次向中原进贡的记录;公元594年,隋文帝统一中原后,新罗王朝当时的国王金白净派遣使者前去进贡,之后文帝接受了新罗的示好,并封金白净为“新罗王”。

在进入公元7世纪以后,新罗受到了高句丽和百济的重创,新罗王意识到,仅仅凭借他们自己的力量不仅不能吞并其他两国,反而会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于是在公元621年,新罗王再派使者进贡,唐高祖对使者礼遇非常,并派遣唐使者回礼。

有了唐王朝在其中进行调停,新罗得以喘息的机会。

公元642年,新罗被百济侵占西边的土地,向高句丽求助不成后,新罗王将目光转移到了唐王朝身上。

彼时太宗已经登基,在再三考虑之后,于公元645年太宗亲征高句丽,与新罗军里应外合。

自那以后,新罗其实已经成了依附于唐朝而生存的存在。

到公元650年,新罗不仅改用唐朝“永徽”的年号,还向高宗献上《织锦太平颂》,至此新罗真正成了唐朝的诸侯国,成了唐朝的一部分。

新罗与中原王朝交好,所影响到的不仅是军事,还包括经济、政治、经济、文化、饮食等方面。

比如,在成为唐王朝的诸侯国后,新罗不仅改了自己的国号,还“复刻”了王朝的政治体制,在治理国家这方面将中原王朝那一段完美“复刻”。

除此之外,新罗还向唐王朝引进了不少东西,水稻便是其中的一种。

新罗将水稻以及中原王朝先进的种植技术引进新罗,克服了当地的地理和气候,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

另外,在饮食方面,人类的创造力总是能够让人眼前一亮,有了足够的稻米,古朝鲜人便开始了他们的“创新”。

比如将煮熟的大米捣碎,做成各式各样的糕点;又或者是将煮熟的大米与其他食物混合起来,平衡营养,比如紫菜包饭……

在新罗与唐朝交好之后,中原文化对新罗王朝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最终形成了现在的饮食文化习惯。这其中,汉文化的进入,大大的影响了朝鲜。所以一直到后世,朝鲜都自诩为小中华。

而朝鲜这个名字的由来,还和大明有着直接的关系!朝鲜名字的由来是:在1392年的时候,李成桂推翻了高丽王朝,并自立为王,创建了朝鲜王朝。为了争取明朝的支持,李成桂参考了李父就仕之地“和宁”以及高丽古名“朝鲜”,遣使请明太祖朱元璋来裁定国号。朱元璋认为“朝鲜”是一个古名,而且“朝日鲜明”出处较为文雅,因此裁定新国名为朝鲜 。

就这样朝鲜一名,一直沿用至今!

车队一直在缓缓前进,沿途都能看到不少的破败的村落。好多低矮的茅草屋,还被火烧过。估计是民乱引起的。这还是靠近官道的情况,在山里的那些百姓,可能还不如这些人过得好。

崇祯的车队前,一直有一队朝鲜兵卒带路,他们走的就是官道,可以直接到达朝鲜都城,汉城!

崇祯望着外面的一幅衰败的景象,暗自摇头:“这些百姓。也快活不下去了!怪不得会民乱四起。这就跟大明一个样啊!”

听到崇祯的话,王承恩笑着回道:“爷,这不是等着您来拯救他们吗!”

“呵呵呵,呵呵呵!”

崇祯连续几个冷笑,拯救他们?谁来拯救自己!说句不好听的,这个世界上,有那个国家的百姓能过得好了!不都是在温饱线上拼命的挣扎。

除了那些豪门贵族,官员王朝,百姓永远都是贱如蝼蚁!

再说了,大明活命的策略,肯定不会用在朝鲜身上的。有句老话说的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没有完全同化朝鲜之前,崇祯绝对不会扶持他们开展工业。甚至连粮食扶持都不会有!

那哪怕是以后彻底同化了,也要有所保留,只能让他们开展一点点的轻工业,代加工。就连参军,从政,商业他都要限制。

朝鲜三面环海,就是个天然的大港口,要是发展的好了,政策支持到位,那经济能力,可能后世两个广东都比不上。真要有这一天,华夏人都纷纷往朝鲜跑,那还同化个屁,这不是被反同化了吗!广东那个经济能力,就能吸引全国近三千万人口过去务工,要是经济再上一层楼,老百姓都会蜂拥而至!

“还是要将有限的工业基础,均匀的分布在华夏境内。特别是重工业,能藏个百年以上,那华夏的未来就立于不败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