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唐做战神 > 第649章 第一战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修筑城墙绝对算得上一项极为繁琐复杂的工程项目,即便是像房俊这样见多识广、经验丰富之人都会感到这件事困难重重!

尽管使用水泥和砖头能够一定程度上加快城墙的修建速度,但实际操作起来仍旧存在诸多难题。首先,砖头的运输就十分棘手;其次,水泥的烧制工艺也相当不易掌握。

原本房俊对自身能力以及蛮族的战斗意志都有所低估,导致他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形势。

结果呢?心比天高、力有不逮!好大喜功的房俊竟然将目标设定得如此之高——要修筑长达 50 里的巨大城池!

面对如此规模宏大的工程,眼下人力倒是充足有余,然而修筑所需的各类材料却严重匮乏。

不论是青砖还是水泥,其烧制难度都超乎想象。房俊若想进一步提高工程进度,恐怕是难如登天呐!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充足的人力资源也带来了一些优势。比如,可以分派一部分人员前去搜寻并采集石头。

毕竟天津城毗邻河流,河中的石块数量众多且质地坚硬,如果能将它们收集起来,并与沙子相互搭配使用,不失为一种优质的建筑材料选择。

房俊决定调整建筑模式,转为以浇筑为主。这种方法效率极高,一天能够浇筑出足足两米高的城墙!若不是担心此物难以凝结牢固,房俊甚至还想再浇高三米呢。

\"各位加油啊!只要把城池建好,蛮族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干瞪眼啦!\"

\"房驸马请放心,哪怕日夜不停、拼死拼活,我们也要尽快完成修筑任务!\"

此时此地,已有数万名工人汇聚在此。他们被分成数千个小组,每组千人负责一段城墙的修建工作。工程进展迅速无比。

城墙外部用砖头砌起一米宽的墙面,其余部分则采用浇筑法,源源不断地倾倒着石子、沙子和水泥。

这样的建城方式确实能大大提高速度,但唯一稍显不足的是水泥的消耗量实在惊人,其烧制进度有点跟不上需求。

老余此刻已离开城头,全身心投入到精心策划烧制水泥的流程当中去了。

想要让水泥的烧制变得神秘而诡异无比,并成功地误导所有人,这绝非易事。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便是确保水泥配方的保密性。因为只有这样,房家才能凭借着水泥在未来站稳脚跟。

\"表兄啊,咱们还剩下多少时间呢?\"卢震此刻已返回天津城,肩负起一段城墙的修筑重任。

卢震身为一介文人,且学识渊博,所负责的工程区域自然更宽广些,足有整整三十里之遥。如此漫长的距离,于他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参与修筑城池的工人皆为普通百姓,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难以理解官方语言。于是乎,卢震只能通过不断地比手画脚来与他们沟通交流。

幸运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沟通方式,卢震也渐渐适应了这种工作节奏。

最多还有不到十天的时间,蛮族作为游牧民族,其军队以骑兵为主力,他们具有出色的机动性和快速行军能力。

每天行进两百里对他们来说简直易如反掌,如果沿途没有遇到有效的阻击或障碍,他们的实际行军速度可能会更快。

面对如此紧迫的局势,卢震忧心忡忡地说道:\"这样一来,我们根本来不及修建更为坚固、雄伟的防御工事啊!到时候守城的压力将会大大增加。\"

显然,蛮族此次南侵的目的非常明确——觊觎城内宝贵的技艺资源。毫无疑问,他们必定会全力攻打城池。一旦城墙不够牢固坚实,抵御敌人攻击的难度将直线上升,城中百姓也极有可能遭受灭顶之灾。

然而,面对这一严峻局面,房俊却表现得镇定自若。

他宽慰众人道:\"大家不必过于担忧,请务必按照设计图纸专心修筑城墙即可,其他事情统统交由我来处理。\"

尽管蛮族大军压境,天津城尚未完工,但房俊绝非等闲之辈,他岂会轻易束手待毙?

实际上,房俊早已做好出征迎敌的充分准备。只是目前对于蛮族具体的行动轨迹和战略部署尚不明晰,所以暂时按兵不动。

他需要更多情报来准确判断形势,并制定出最合适的作战计划。

“你该不会是打算主动出击去阻击那帮蛮族吧?”卢震看着房俊脸上满满的自信,不禁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因为他知道,每当房俊露出这种表情时,就意味着这个家伙即将要豁出去拼老命了。

要知道,即便是强大如大唐的精锐军队,在面对蛮族时也必须小心翼翼,可唯独房俊却似乎毫无担忧之意,这实在太不正常了。

“你只要专心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行啦,赶紧加把劲修筑城墙!如果能赶在开战前让城墙高达三丈,那么这场仗我们就能打得更轻松些。”房俊并没有回应卢震的疑问,而是直接转身离开了城墙。

此时此刻,城墙的高度已经比之前有所增加,眼看着就要达到两丈了。两丈相当于六米高,对于防御来说已经足够应付很多情况了。

毕竟蛮族并不擅长攻城战,六米的高度应该也差不多够用了。然而,这一次蛮族的行动却透着几分古怪,这让房俊内心隐隐有些不安。

再增加一丈的高度,安全性可不仅仅是提升一星半点那么简单哦,那简直就是增长了几十倍啊!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确保城墙能够尽快完工才行。

\"都尉,有消息了!\" 包大海和程大旺等人匆匆赶回,脸上带着兴奋之色。此次行动,房俊派出了身边最得力的人手,目的只有一个——摸清蛮族的动向。

蛮族大军南侵,其战略部署对房俊来说如同迷雾一般。由于沿途没有百姓可供询问,获取情报的重任便完全落在了他自己肩上。

房俊回到落脚之处,随手揭开一块白布,底下隐藏着的物品展现在众人眼前。\"这是......\" 仅仅一刹那间,包大海等人全都瞠目结舌,难以置信地盯着眼前的东西。

那竟然是一幅微缩版的地势图!但若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它并非普通地图,而是将整个雍奴地区按比例缩小后放置于此。

每一座山峰、每一条河流、甚至每一处细微的地形变化都清晰可见。

\"都尉,您竟然连这种东西都能制作出来?简直不可思议!我仿佛已经能够透过它看到真实的山山水水了。\" 包大海惊叹不已,眼中满是钦佩与敬畏。

程大旺惊讶之余,迅速迈步向前,凝视着上方呈现出的山水景象,原本满满的自信心瞬间土崩瓦解。

他们这群人曾身为玄甲军一员,后来又因精于识图、绘图且具备卓越的侦察能力而被选拔进入百骑司。

然而,当目睹完房俊摆弄出的沙盘后,他内心的那份自傲荡然无存。眼前这个沙盘如此清晰明了,远非他们所绘制的图纸所能比拟。

\"其实不必如此沮丧,目前这个沙盘尚处于初步阶段,还需仰仗各位持续努力去完善它。\"房俊解释道。

毕竟,这个沙盘仅仅是依据地图制作而成,虽然形态初具,但与真实地形仍存在差距,难以完全展现实际地势情况。

\"都尉大人尽管放心,我们定会全力以赴加快进度,立即着手完善地形地貌,并准确标注出蛮族军队的确切位置。\"

话音未落,包大海以及程大旺等人已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他们一丝不苟地调整着地势样貌,同时将蛮族的行军路线及兵力分布一一标记清楚。

\"果不其然,蛮族此次起兵实属仓促之举,明显准备不周啊!\"众人观察着逐渐完善的沙盘,不禁发出感慨。

蛮族四万大军如同一群凶猛的野狼,竟然分散成数十支小队,每一支队伍都规模适中,维持在两千人左右。

这种独特的行军方式实在太过显眼,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策略安排。

面对这样的阵势,大唐普通的府兵毫无还手之力。即使只是遭遇其中一股敌军,也只能选择退缩防守,因为他们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要知道,大唐的府兵大多是步兵,而两千名骑兵组成的军队,其战斗力绝非区区步兵所能抵挡。

不仅如此,这两千名骑兵在行军时也不会过于分散,既能够保证自身具备强大的战斗实力,又不至于因马匹草料供应不足而陷入困境。

他们可以边行军、边寻找并补充马草资源。如此一来,当抵达敌方城池之下时,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损耗和疲惫感。

\"看来到头来还是我们大唐府兵被敌人研究透彻了啊!我方一般情况下,一个府的兵力也就相当于一营而已,哪怕是上府最多也只有两千人罢了。\"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蛮族的这两千人并非等闲之辈,他们可是精锐的骑兵部队。即便是面对两万名步兵,恐怕也难以抵挡住他们的冲锋攻击。当然,如果遇到了陌刀队,那情况可能就会有所不同了。

看着眼前这支陌刀队,即使放在整个大唐时期也是极为罕见的存在。因为他们乃是唐军之中精锐中的精锐,大多数被部署在关中地区,只有少部分驻守在并州一带。

至于幽州这边,则很少能见到如此强大的军队。毕竟此地的主要敌对势力是高句丽,而高句丽绝不会轻易向大唐发兵。

毕竟高句丽作为一个兼具农耕与游牧特点的番邦,若要发动战争必定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都尉大人,想必那些蛮族未曾料到咱们爱字营竟是重甲骑兵吧,自然也就不会加以重视咯!\" 包大海咧嘴一笑道。

重甲骑兵与轻骑兵有着天壤之别,其培养难度极高,否则大唐也不会仅有区区三千玄甲军罢了。

然而,房俊所率领的爱字营正是一支重甲骑兵队伍,且经过严格训练,对于骑兵战术的理解更是登峰造极。

\"说得好!这便是他们迈向覆灭之路的开端。全体爱字营听令,做好出征准备!\"

蛮族竟然送上如此绝佳良机,房俊岂会白白浪费?此役意义非凡,绝非仅关乎房俊个人颜面、程处默与尉迟宝琳之军功那么简单!

更为关键之处在于,此战牵涉到大唐之尊严、唐人之威望!房俊岂能掉以轻心?

尉迟宝琳已然精心筹备良久,房俊亦未有丝毫懈怠。其所率爱字营收拢之铁甲皆身披双重战甲:外层乃鱼鳞甲坚不可摧;内层则为锁甲严密无隙。

两层相加,铠甲重达八十斤有余,防御能力可谓登峰造极,堪称绝世神甲!即便是钢铁箭矢恐亦难以穿透。

蛮族人最为擅长者莫过于骑射之道,此技汉人实难望其项背。毕竟彼等生于马背之上,自幼精于此道。然今时今日,王宁已成功弥补我方最大劣势,开战之际胜算大增!

此时非后世可比,既无狙击枪亦无大口径枪械等犀利武器。于大唐而言,最强劲之远攻利器唯有弩车尔!

然而弩车这种武器,即使是在如今的大唐军队中,配备数量也并不多,更何况是蛮族人呢?显而易见,敌人同样没有这种装备。

可以说,此刻的爱字营堪称拥有最坚固防线的强军,再加上其本身又是机动性极高的骑兵部队,整体实力必定会更加强大。

\"三日后大军出征!\"房俊满脸期待地说道。

三天后,他将率领大军与蛮族展开激战。他计划在城外阻击蛮族大军,尽量在野外作战,从而为天津城的修建争取更多时间。

只要能够争取到足够的时间,那么雍奴便会像钢铁堡垒一般坚不可摧。

可惜房俊并不知晓,就在此时,薛延陀也派出了三万兵力,正朝着雍奴进军。

\"都尉不必担忧,我们的爱字营可是无比强大的!\" 蛮族竟敢分兵二十路南下,简直是狂妄至极,但这恰恰也是他们犯下的最大错误。

即便是分成十路兵马,房俊恐怕也难以应对,可他们居然如此愚蠢地分兵二十路,这无疑是自寻死路。

两千人一路前行,所遇大唐幽州的府兵皆未能构成威胁,但若遭遇房俊,则必定险象环生。

要知道,爱字营并非寻常骑兵,而是实力超群的重甲骑兵。此后数日,尉迟宝琳持续奔忙,已成功运送大量粮食。

随着战局逐步推进,房俊面上笑意渐浓。原本面对蛮族数万大军来势汹汹,他毫无胜算可言,未曾想这些蛮族竟然分作二十路南下,仅仅只为省下些许粮草。

不得不承认,此计甚是疯狂,亦极度自负。然而,傲慢往往预示着失败,正所谓骄兵必败。一个始终谦逊之人实难被击败,唯有自满者才会露出破绽。

此刻,契丹与溪族尚未察觉自己将要面对何种强敌,个个狂妄至极,误以为房俊定会蜷缩于天津城内,绝不敢轻易露面。

\"小三,一切已准备就绪,即使在外对敌作战三月有余,我们也绝无断粮之忧。\" 尉迟宝琳历经十余日精心谋划布局,终于稍显自信,圆满完成了此次粮食储备工作。

\"甚好!即刻启程!\" 当夜,夜幕深沉如墨,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万籁俱寂。房俊率领爱字营悄然出动。

全程未惊扰任何人,神不知鬼不觉地踏上征程。征战沙场便是如此,无人能确保自身周遭毫无二心之人,尤其在此类奇袭战事中更甚。

\"小三,预计五日后方能与敌军交锋。\" 在那个时代,战争绝非影视剧中那般转瞬即发,即便骑兵调遣亦需耗费时日。

而重甲骑兵,则更为艰难,其转移过程不仅耗时费力,还需消耗巨额粮草。然而,一旦成功实施,战果必将斐然。

重甲骑兵之所以鲜少有人能够成功打造上万之数,其中最为关键的难题就在于其培养难度极高。

要知道,培养一名重甲骑兵所需的资源,足以养活十位轻骑兵;而一名轻骑兵的战力又相当于十位步兵。战马价格昂贵,饲养起来更是困难重重。

\"给兄弟们五日时间去充分适应,这几天里每天都必须身着铁甲奔驰数次。\" 五日的时间已足够让肌肉逐渐适应,同时也能帮助马匹做好相应的准备。

对于一场战役来说,成败往往取决于细节,只有做好充足的战备工作,才能取得胜利。对于骑兵部队而言,所谓的准备就是要不断地去适应战争的节奏,而其中最重要的节奏便是冲锋陷阵。

此时虽非一年中最热之际,但对于重甲骑兵及其战马来说,依然是一段极为难熬且充满压力的时期。

房俊深知这一点,因此他提前安排战马与士兵相互配合,让他们慢慢适应这种状态。经过五天的训练,不仅士兵的肌肉已经逐渐适应,战马的状况也会得到改善。到那时再遭遇敌军主力,必将成为最佳战机。

“小三,契丹和溪族分兵二十路南下,虽然是自大的表现,但也是精心计算的,他们两路人马之间相距的不是很远。”

军队之间的距离对于一场大战来说至关重要,如果彼此靠得太近,则极易实现相互支援;但若相隔甚远,对方便能更轻松地发起攻势。

到底相距多远呢?有人推测道:“大概十里左右吧,这点距离对于骑兵来说并不算遥远。”毕竟连步兵都觉得十里并非遥不可及,更何况是机动性极强的骑兵呢。然而,这只是之前得到的情报罢了。

众人一路前行,并没有遇到什么危险,这让他们不禁产生了疑问:契丹人和溪族人难道就不会选择分散开来吗?人性往往如此,一旦察觉不到危机,就会本能地松懈下来。这时,有人提议道:“那么我们必须掌握宋牛和宋铁柱那边的情况。”

话音刚落,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彻耳畔。只见一名士兵快速奔来,停在了都尉大人面前,气喘吁吁地报告道:“都尉大人,最新消息已经得到进一步证实,契丹的那支大军确实正在逐渐分散开来,与其他蛮族大军的距离也明显拉大了一些。”

这个消息让大家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原本以为轻松的任务现在似乎变得复杂了许多。

很好,不过留给我们的机会并不多,他们分开行动的时间有限,五日之后必定会逐渐聚拢起来。

房俊对于这些人的想法心知肚明,无非就是先分散再聚集,最终在天津城下展开一场激战。他暗自思忖着:“那么,我们选定的攻击目标是哪一路呢?”

“是最西面的那一队人马。”程处默的声音带着几分期待,“据我推测,他们的目的地很可能还是雍奴县城。”

雍奴城,这座曾经无比繁荣、人声鼎沸的城市,如今却变得空荡荡的,仿佛被时间遗忘。然而,正是这个看似荒芜的地方,却成为了一个绝妙无比的战场。程处默深深明白其中隐藏的玄机和奥妙。

他深知重甲骑兵在平原上与轻骑兵交锋时所面临的困境。轻骑兵凭借其极高的机动性,可以轻易地避开重甲骑兵的冲击,并迅速转移位置。

如果不能一次性将轻骑兵全部消灭,那么重甲骑兵就很难追上他们。一般来说,这种战斗的目标更多是击溃敌人,而非完全剿灭。

但是,如果把战场设定在城池之内,整个战局将会发生戏剧性的逆转。城墙成为了我方坚实的屏障,提供了额外的保护和优势。

在城墙的掩护下,我们将有更高的几率实现对敌军的毁灭性打击。

想到这里,程处默的眼神中闪烁着激动人心的光芒。他暗自赞叹道:\"好啊!果然不愧为将门之后,真是有勇有谋啊!\"

对于这场即将到来的首战,他有着极高的期望。他决心打出一场高水平的战役,最好能够取得一场歼灭战的胜利。

毫无疑问,雍奴县城成为了最理想的战场选择。这里的地形条件有利于发挥我方的战术优势,给敌人以致命一击。

程处默心中充满了自信和期待,他相信自己和麾下的将士们一定能够在这场战斗中展现出卓越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