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并非在下自视清高、大义凛然,实在是这世上缺乏仁义之人太多,才反衬得我如此伟岸不凡啊。”

房俊目光冷冽地直视着卢长青,而对方却毫无半分局促不安之态,仿佛房俊所言与其毫不相干似的。

且不论其他,单就这份淡定自若的脸皮厚度而言,便足以彰显世家大族的深不可测之处。

众所周知,脸皮厚薄与成功之间并无必然联系,但拥有厚脸皮的确更容易走向成功之路。

“房驸马来此若无其他要事,那我便先行告退了。毕竟押送粮草前来着实耗费不少时日和精力呢。”

卢长青轻抿一口香茗后缓缓站起身来,表示要离去。

房俊嘴角微扬,面上并未流露出过多惊讶神色,毕竟此人乃世家出身,这般厚颜无耻倒也在意料之中罢了。

\"慢走不送!\"

待到卢长青的身影消失在房门之外,房俊毫不犹豫地转过身去,脚步匆匆地朝着长孙皇后所在之处赶去。

在雍奴度过的这漫长而又充实的一个月里,长孙皇后仿佛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她的容颜越发光彩照人,气色愈发红润娇美,甚至隐约可见一丝淡淡的血色涌上脸颊。

原本有些慵懒的神情也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充满朝气的精神风貌。

此刻的长孙皇后,正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那是属于女性特有的丰腴韵味,在她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雍奴此时的气候依旧带着丝丝凉意。毕竟,此时的南方已是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而北方却依然笼罩在严寒的冬日之中。

\"蛮族要南下?\" 当长孙皇后听闻这个消息时,她的身体不禁微微一颤。

事实上,长孙家族本就源自蛮族,并非纯正的汉族血脉,而是有着胡人的血统。正因如此,长孙皇后对于胡人的行事风格可谓了然于心。

\"没错!此次来袭的是契丹和溪族。他们受到薛延陀的逼迫,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得知我们雍奴繁荣富庶后,便打算前来劫掠一番。\" 房俊语气严肃地回答道。

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必须尽快向长孙皇后禀报,以便做好应对之策。

房俊并没有把内心的猜想表达出来,因为他深知那样做会对长孙皇后构成一种侮辱。

他沉默片刻后说道:“这两个部落离我们并不遥远,您是否已经想到了应对的策略呢?”

长孙皇后脸上流露出一丝忧虑,她深知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意味着什么。回想起当年在太原的时候,颉利的大军经常南侵掠夺,那时唐朝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面对这样的局势感到担忧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毕竟,蛮族之所以被称为蛮族,正是因为他们生性野蛮、狂放不羁且毫不讲理。

房俊看着长孙皇后,眼中闪烁着坚定而冷酷的光芒,他接着说道:“娘娘请放心,微臣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可以守住此地,但......”

说到这里,他故意停顿了一下,似乎在观察长孙皇后的反应。

果然,长孙皇后立刻察觉到了房俊话中的深意,追问道:“但是什么?莫非你还有其他打算?难不成你还想要主动出击吗?”她的目光犀利起来,仿佛能洞悉房俊内心深处的想法。

房俊微微点头,表示默认。

他知道自己瞒不过聪明伶俐的长孙皇后,于是干脆坦诚相告:“是的,娘娘,微臣认为一味地防守并非上策。若要彻底解决问题,或许需要采取一些更为激进的措施。”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股决然与果敢。

房俊点了点头:“娘娘,我们汉人从来都不比别人弱小,我房俊更不会像鸵鸟一样逃避。蛮族虽然强大,但我爱字营也绝非等闲之辈,请允许我率军出征吧!”

“出兵?”长孙皇后的脸色变得冷峻起来,她斩钉截铁地说道:“绝对不行!本宫绝不同意此事,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房俊皱起眉头问道:“为何不可?”

“没有理由!”长孙皇后的语气异常坚决“此刻你的任务便是守护本宫与大唐的公主们,而非上阵杀敌。”

面对长孙皇后如此强硬的态度,房俊心中暗自思忖,他觉得对方不过是口头上逞强罢了。

接着,房俊嘴角微扬,流露出一抹狡黠而又迷人的微笑:“能否请公公先行回避一下呢?本驸马来给娘娘诊治一番。”

长孙皇后见状,脸颊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但嘴上仍不服软:“房驸马,自从让你医治以来,本宫近日的气色的确好转不少,这全赖你医术高明啊。

老奴这便告退,还望驸马用心调理。”说罢,那名宦官便退出了房间,并顺手带上了房门。

无舌的确非常厉害,他曾经因为洞悉了李二(唐太宗李世民)的机密而遭其猜忌,但却能够机智地投靠到长孙皇后麾下,并成功获得信任和重用。

“无公公请放心,每次给娘娘推拿经络,妾身可都是尽心尽力啊!”

长孙皇后听后,面色微微一变,心中暗自气恼:好个房俊,果真是个不安分的主儿,又想出什么法子来折磨人了!

经过一番云雨缠绵,风暴终于平息下来。此刻的房俊显得颇为疲倦不堪,而长孙皇后则面若桃花、娇羞满面。

“你当真非去不可吗?”良久,长孙皇后轻轻问道。

房俊叹了口气,语气中透着一丝无奈:“蛮夷犯境,身为当朝驸马爷,如果我按兵不动,这声誉岂不是毁于一旦?”

长孙皇后秀眉紧蹙,嗔怪道:“难道声名比性命还重要么?”

长孙皇后微微起身,用手撑住下巴,露出半截玉臂。

“程处默和尉迟宝琳等人都需要军功。”

“那就让他们去好了,你何必范险?”长孙皇后媚眼如丝,显然是极为不同意的。

房俊深深地叹息一声:“我们曾经约定过生死与共,身为兄弟怎能不讲义气呢?此事亦乃吾心之所向,为何我汉族要退缩避让?”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透露出无比的自信。

“吾汉族并不逊色于任何民族,即便面对蛮族又何妨?以我房俊之能,必能将其击溃!”房俊的目光炯炯有神,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作为一名穿越者,房俊心中怀有远大的抱负——改变这个世界。

尽管这个目标如此宏大,想要达成实属不易,但既然已穿越至此,房俊绝不甘愿庸庸碌碌、无所事事地度过一生。

他渴望赚取无尽的财富,饱览大唐的万千风情;他立志击败天下诸夷,名垂青史。谁能预料到未来的自己是否仍被称为房俊,亦或再度成为众人的笑柄?

因此,他决心要让“房俊”这个名字成为一种潮流,成为一个伟大的象征。

“然而,即便如此,你也不必亲身犯险啊!”长孙皇后忧心忡忡地道。“放心吧,我可是武王,有万夫不挡之勇。”房俊安慰道。

“也罢,但你仍需谨慎行事,毕竟爱字营仅有七百余人而已。”长孙皇后嘱咐道。

长孙皇后提醒了一句,蛮族南下动辄就有数万人。

“放心,蛮族数量多,但战斗力不足,老弱居多。”

房俊并未有太多的惊骇,反而露出了笑容。

契丹,这个即将崛起并建立起强大辽国的民族,如果能够将其消灭,也许就不会有宋朝长达四百多年被欺凌压迫的屈辱历史了。

那段时光,是汉人心头永远不愿触及的伤痛回忆。

自长孙皇后之处辞别后,房俊并未直接返回别墅,而是寻得了程处默等一干人等。

甫一见面,房俊便开门见山地道:\"此次情报已然确凿无疑,蛮族正筹备南侵,此乃爱字营之良机也。\"

他言简意赅,寥寥数语已清晰表明自身立场——主动出击,正面迎战蛮族!

\"小三,咱们果真要如此行事?蛮族岂是易与之辈啊!\"程处默率先发声。

未待房俊回应,一旁的尉迟宝琳却冷哼一声道:\"谁说怕了?不过此战非同小可,岂可轻率莽撞行事。\"

房俊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尉迟宝琳所言。毕竟历史上的尉迟宝琳所担任职务向来颇为神秘,但房俊心知肚明,此人位高权重,极有可能成为大唐下一代不良人首领,亦或是百骑司之长官。

“老大所言极是,尽管我爱字营实力强劲,配备了最精良的兵器与战甲,但蛮族亦非等闲之辈,此番出征并非旨在歼敌,而是立威。” 房俊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我们需借此战向蛮族昭示,汉人绝非可随意欺凌之辈。”房俊语气坚定地说道。

“哎,小弟乃唐人,唐人……”尉迟宝琳心中暗自嘀咕,对房俊老是将“汉人”挂在嘴边感到有些不悦。

诚然,称自己为汉人并无大碍,但若被皇族之人听到,恐怕会心生不快。

一旁的程处默听得目瞪口呆,忍不住插话道:“这些都是细节罢了?那究竟何事才不算细节呢?”

房俊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墙上的地图上,沉声道:“据我推测,蛮族南侵大约还需二十日左右。眼下,我们有一桩至关重要的事情亟待处理。”

他用手指着地图,继续说道:“卢家已然退缩不前,连拯救百姓之事都显得颇为勉强。这恰好给了我们一个绝佳的契机。爱字营听令,立即行动起来,开始聚拢百姓。”

“小三啊,粮食方面……”尉迟宝琳惊愕不已,万万没想到房俊竟打算趁着蛮族南下之际,收拢民众。

他瞪大眼睛看着房俊,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应。

这个计划听起来相当出色,但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眼下雍奴地区即将陷入一场激烈的战斗,农耕之事已无从谈起。

随着人口增多,粮食供应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不过幸好,我已从卢家购入了多达二十万石的粮食,短期内应该不成问题。而且武家姐妹也行动起来了,她们通过运河运输物资北上,十分便利。\"

\"既然三郎你已经深思熟虑过这些事情,那我也就无话可说了。\" 房俊紧接着开始部署工作,充分发挥河流的优势,将百姓集中到安全地带。

至于雍奴的县城,则被房俊果断舍弃。毕竟那里的城墙过于低矮,若在此处设防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三郎,天津城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呢!现在城墙已有一丈之高,如果蛮族真敢来袭,恐怕他们会欲哭无泪吧。\"

\"是啊!只要再给我们二十天时间,便足以筑起两丈高的城墙,那时蛮族人只能望墙兴叹了。\" 程处默兴奋地附和道,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你们小看了百姓,蛮族南下的消息传出,估计百姓们会日夜不休的修葺城池,三丈都是低估了。”房俊是知道华夏人的建造速度的。

那是建设狂魔的化身,遇上威胁的时候,华夏百姓就会爆发,爆发出来的力量是非常恐怖的。

三丈?若是真能修筑起三丈高的城墙,那些蛮族怕是连哭都来不及,只会扭头逃离此地吧!

“对此,你们无需质疑。当前你们需着手完成两项任务:其一,收容那些被卢家弃之不顾的百姓。一旦他们入城,应立即予以登记造册,从今往后,这些人便是大唐子民。”尽管房俊并无太多治理经验,但通过日常所见所闻,亦稍有所得。

“其二,则是迅速兴建各类库房,务必确保粮食得到妥善存储。”房俊深知民以食为天的道理,粮食乃是国家稳定之根本。

这时有人提出疑问:“那是否还要操练军队呢?”

房俊答道:“此时此刻,集中精力练兵并非当务之急。况且咱们还有‘九曲通幽大萝卜’在手,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军事训练。”

提及此处,房俊内心充满了对系统的感激之情。若非有此神奇助力,面对此次危机,恐怕当真会陷入困境。即便他能够想出火药配方,要想成功配制火药恐非易事。

硝石只有在川蜀一带的溶洞比较常见,在幽州地界也有不少,不过需要提炼,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即便房俊对这项技艺有所涉猎,想要轻松驾驭并取得成功亦非易事。

毕竟,它需要借助温度计方能达成目的。然而,此时此刻的大唐虽有温度计存在,却仅用于测量人体温度而已。

\"小三,立刻将此消息散布出去,我坚信听闻后的百姓定会纷沓而至。\"

\"没错!\"程处默也是一脸的小激动。

老余紧接着说道:\"公子尽管放心,属下定会严加监守,绝不会让城墙的建造出现任何纰漏。我深知此次任务至关重要,容不得半点闪失,否则付出的代价可能就是宝贵的生命。\"

尽管水泥功效显着,房俊心中仍难免忐忑不安。

\"公子无需担忧,若有丝毫差池,属下愿以死谢罪。\"老余态度坚决果断。

这次行动乃是房家首次涉足江湖,初次与蛮族正面交锋,更是房家崭露头角、大显身手之绝佳时机。

房俊一声令下,爱字营迅速出击。消息不胫而走,传入百姓耳中。起初,众人惶恐不安,但转瞬之间,情绪便被激昂所取代。

他们竟然可以进入天津居住,天津城雄伟的消息早就传遍了雍奴的。

更何况登记入册,更多人都激动起来。

虽然做世家的佃户也不错,可终归只是给别人打工,丰收只能果腹,欠收的时候只能挨饿了。

现在的房俊让他们登记入册,他们就不是奴籍,而是百姓户籍,这可是大恩啊!

“房驸马高义啊!没想到我竟然会有这样一天。”

无数的佃户都发出了欢快的笑声,做佃户看似有不错,其中的酸楚虽能知道。

好好的人谁不想挺直腰板做人呢?然而现实却是残酷无情的,他们不得不沦为卑微的奴隶,这种生活简直苦不堪言!

“真该好好感激一下房驸马啊,如果没有他,咱们可就惨喽!卢家那帮家伙已经彻底抛弃我们啦,把城堡给封锁得严严实实的。”

“可不是嘛,这些世家大族一贯如此,碰到蛮族来袭就只知道紧闭城门,只顾着自己保命。”众多佃户们纷纷怒发冲冠,显而易见,他们对于世家早已心存怨念许久。

若不是因为皇室同样属于势力最为庞大的世家之一,再加上世家行事尚有分寸,并没有过于极端,否则恐怕老百姓们早就揭竿而起、奋起反抗了吧。

“房驸马来这儿不过短短两个月时间,但他却明确表示一定会守护好我们大家的安全。”

“而且还有个更让人惊喜的消息呢,我听人说只要我们乐意,甚至可以选择留在城中生活!”

此消息一经传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般引起轩然大波,在场众人无一不惊愕得瞠目结舌,半晌都说不出一句话来。能够留在天津城内定居,这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啊!

天津城气势恢宏、雄伟壮观,其城墙高大坚固,犹如铜墙铁壁一般坚不可摧。

许多人都坚信,即使是强大的蛮族军队也无法攻破这座坚如磐石的城池。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如果能够居住在如此安全可靠的城中,那么他们渴望已久的安宁生活便近在咫尺。

老百姓所追求的其实并不多,无外乎就是人身安全以及生活环境的稳定罢了。而天津城恰好满足了他们所有的期望,宛如一片世外桃源,成为了众人心目中的神圣之地、人间仙境。

\"这要是真的,我们岂不是……!我可听说了,只要有人参与到天津城的修建工程之中,待到城池竣工之日,便是他们乔迁新居之时。\"

\"真有此事?为何我反倒觉得其中略有蹊跷呢?\"

此时另外一人站了出来\"绝无半点虚言!据闻此次天津城所建房屋与以往传统样式大相径庭,竟然可以高达六层之巨!且每层均设有三套居所,原本仅有一处院落的空间,如今摇身一变,足足扩展成了十八处庭院呐!\"

人群之中,嘈杂之声此起彼伏,时而还夹杂着某些人大肆鼓吹的言辞。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些人显然是房俊蓄意安排于此地的。

想要从根本上改变民众根深蒂固的观念绝非易事,但若要实现既定目标,既需精准拿捏合适的契机,又得持续不断地向他们灌输新奇的思想理念。

而今,房俊正在以身作则,全力以赴地践行这一原则。恰逢蛮族举兵南下,四处焚掠屠杀之时,他巧妙地铺陈开自己悉心谋划的棋局。

值此非常时期,百姓对新事物的接纳度相对较高,如果计划得以顺利实施,那么一座更具现代气息的都市或将应运而生。

这样一来,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城池现存的诸多弊病;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其带来的经济利益诱惑,百姓逐渐迁居入城亦将成为大势所趋。

既然无法逆转这一潮流,那不妨尽力去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与服务。

“一处庭院拓展至十八处院落,如此看来似乎确有几分可信度了。”有人低语道。

百姓们对于能否在城池中过上安稳的生活并没有太多信心,毕竟城池里的土地价格昂贵得惊人,普通老百姓根本无力承担高昂的房租。

然而,当原本的一处院子扩展成 18 处时,他们心中不禁多了几分底气。

这意味着居住空间一下子扩大了 18 倍,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入住。

\"大家动作快点儿!早点抵达天津城,就能尽早成为天津城的居民啦!\"

\"是啊是啊!赶快行动起来吧,房驸马来者不拒,这么好的机会实属难得,万万不可错过呀!\"

与此同时,还有许多人心存忧虑,尤其担心进入城池后的生计问题。这些人除了务农之外一无所知,如果失去了耕地,他们将束手无策。

这时,人群中一名年约五旬、面容沧桑的男子大声问道:\"住进城里以后,我们该靠什么维持生计呢?\"他身上透露出一种深深的疲惫感,仿佛背负着整个世界的重担。

“这一点不用担心,房驸马已经准备开设工坊了,据说有羊毛工坊,还有砖窑,不用担心没有赚钱的机会。”

“是吗?房驸马果然是好人啊!”

雍奴或者说整个幽州都震动了,无数人都在奔走相告。

一时间气氛变得有些怪异,原本恐惧的气氛消失了,都变得火热起来。

而此时长安也得到了消息,显然卢家还是做了一点事情的。

卢长青亲自来告诉房俊,另一边快马传信给李二。

“蛮族要南下?目标是雍奴?”李二得到消息一脸呆滞“房二在雍奴做了什么?”

“陛下,恐怕是房驸马修筑城池,触动了蛮族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