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申刚刚在主持和韩,宋,鲁,卫在大野泽的会盟。
虽然四国看见魏国现在占优势,但是孙膑却挡住了魏军的攻势,所以对于出兵表示能拖就拖。魏申耐着性子和他们磨了三天,今天决定不忍了要让他们看看什么是王的愤怒。
恰巧这个时候,魏军拿下阿城的消息被襄庇第一时间报告过来,为什么不是庞涓,因为拿下阿城后,庞涓马上被围了。捷报是襄庇私自先发的。
肥义看着捷报,直接让士兵一路大喊进入会盟营帐。
“捷报~我军大胜拿下阿城!”
“捷报!”
所有人齐刷刷的向外面看去,一个士兵跑进来噗通跪下,说道“大王,我军拿下阿城,齐军溃败,武成伯仍在追击孙膑。”
魏申第一反应大笑起来“哈哈哈。。。彩,彩,彩。。。”
宋君剔成,鲁公叔,卫君嗣,韩相公仲移仅仅比魏申晚了一秒,立刻举杯向魏申表示祝贺“贺喜魏王!旗开得胜!”
。。。
魏申听完,脸色却从刚刚到喜悦变成了阴沉。
韩相公仲移急忙说道“我们多日讨论已经有结果。不如请魏王趁着大胜为联军主持出征。”
魏申只是冷冷的看着他们表演,现在换他们应该着急了。
宋君剔成也出来说道“正应如此,魏王,宋国为大军准备粮草已经押运到成阳,随时可以调用。”
。。。
看着所有人都在诚恳的请求出兵,魏申才说道“好吧,既然各位都如此热情,那就今日出兵!”
“魏王英明!”
魏申转而对龙贾说道“龙贾,忌旗出征!”
龙贾大声回应“诺!”
接下来事情就不需要魏申操心了,各国联军六万人由龙贾带领,宋鲁两国负责粮草供应,目标是齐国泰山以南地区。宋鲁出兵又出粮当然是有条件的,魏国把刚刚到手的齐国成阳割让给宋国,把阙邑割让给鲁国。
魏申回到营帐,立刻叫来肥义询问情况“我军真的大胜吗?”
肥义当即回答道“恐怕不是,前线传回消息庞涓中孙膑诱敌之计,在阿泽陷入齐军包围。目前我军救援部队分散在阿城,薛陵,范邑,一时间无法赶到。”
魏申惊讶道“怎么会如此,我军不断在胜利,齐军明明是节节败。。。退。。。”
魏申说到这里停顿下来,孙膑最擅长的就是诱敌深入,魏军前期不断的胜利不就是诱敌吗?
越担心的事情越会发生~墨菲定律!
看着魏申担心的神情,肥义急忙宽慰“大王,我就还有一半主力在救援路上,局面还未糜烂。”
魏申听完来回走动,想了想说道“马上再探阿泽情况。同时,下令平陆的耿武做好防守准备,如果阿泽败了,阿城一定保不住。只有在平陆拖住齐军,寡人才有时间从新征调兵马。”
“诺!”肥义回答道。
魏申又继续说道“明日返回大梁!”
一整个晚上,魏申都在焦急的想着对策。想了一个晚上,魏申决定先稳住会盟的四国。
天刚刚亮,魏申的王驾就准备出发了,其余三国国君和韩相公仲移也急急忙忙过来送行。双方也是客套一下,魏申此时担心的是如果魏军失利消息传开了,刚刚出发的军队估计要散了。这个时候,魏申安排的演员就上场了。
肥义急急忙忙的跑到魏申前跪下,一旁送行的几人也惊讶的看着。肥义急急忙忙的说道“大王,前进捷报,庞涓大军已经在阿泽追上齐军,我军其余部队正在向阿泽合围过去,不日即可全歼齐军!”
“彩!”魏申拍手称快。
一旁的人立刻又变身马屁精“恭喜魏王!”
。。。
虽然耽误了时间,但是魏国在阿泽消息已经被当成胜利的消息迅速传开了。
坐在马车上的魏申问肥义道“龙贾是否已经收到寡人旨意?”
“大王放心,龙贾将军已经下令加急行军,三日后会进攻齐国港城。”
魏申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阿泽方向怎么样?”
肥义此时也没有收到信息,一切都是天眼传递。两地相隔五百里,消息没有那么快传递。
一直到了晚上,魏申才收到捷报,但是还有一份魏错单独给魏申的密报。魏军的损失和战果没有统计过来,但是已经确定告知损失惨重,更重要的是庞涓重伤。
魏申把信件看完后,决定改北上前往阿城看望庞涓以及抚慰军队。
一旁随行的大臣,肥义,田需,徐然纷纷反对。
“大王,前方战事还没有完全明朗,如果齐军反扑,大王安危难以保障!”御史大夫田需说道。
肥义和徐然也附议道。
魏申摇摇头“大魏将士出生入死,此时寡人更应该可以亲临前线激励士气。稳定军心。”魏申更担心的是庞涓如果有事情,军队会乱,自己以魏王身份前去镇场面,绝对比其他人更有效。那里可是魏国的全部精锐,一旦乱了,估计魏王都得换人。
其他人还要再劝,魏申直接大手一挥“不用再说,寡人已经决定了。”
“诺!”所有人只能回答道。
魏齐大战已经尾声了,秦楚大战也迎来转机,韩国出兵了。
韩国以大司马韩朋为主将领兵五万攻打楚国南阳。第一站襄城由于楚军始料未及被韩军轻易拿下,随后韩朋立刻马不停蹄直奔方城以北的鲁阳。
楚军左司马景舍还在准备调兵往析邑,这个时候却收到鲁阳告急文书,立刻陷入两难。秦国来势汹汹,如果任由秦军南下析邑,昭阳的二十万大军就被切断后路。现在南阳只有几万人马,如果调往析邑就无法阻挡韩国,南阳丢失,景氏一族就完了,并且楚国北出云梦泽的道路就完全切断了。
景舍权衡后,下令派五千士兵加固鲁关,也就是南阳屏障的方城切口关隘。然后自己领两万人出南阳,驻扎丹水下游,威胁秦军后路。
最重要的是派人分别把消息告诉楚王和昭阳。要求楚王发援兵和劝昭阳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