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海带着闫阜贵来到了派出所,找到了派出所的张所长。
张大海自认为是跟张所长有点交情的。
上次吴铁柱跟贾东旭闹起来了,被抓进了派出所。
张大海前前后后上下打点没少跟张所长打交道。
所以他认为他在张所长这里还是有点面子的。
“张所长,忙着呢!”张大海赔着笑,打了声招呼。
张所长此时也没啥事儿要忙,只不过见到有人拜访,就随便拿了份儿卷宗看了起来。
听到张大海打招呼,张所长放下卷宗,抬起了头:“哦,是张师傅呀,你怎么来了,是你们四合院又有什么事儿了吗?”
张大海看了闫阜贵一眼,点了点头:“老闫,还是你自己跟张所长说吧!”
闫阜贵磕磕巴巴的把今天跟贾东旭发生的事情跟张所长说了一遍。
这次他倒是没有隐瞒,也没有用他所谓的春秋笔法。
张所长皱着眉头听完之后冷哼一声:
“这事儿明摆着你不占理,你老老实实的把人家的东西还回去,再给那个贾东旭一点补偿不就行了?
你们来找我是什么意思?
想让我去给贾东旭施压,好让你心安理得的吞下人家贾东旭的白面和鸡?
你们把我看成什么人了?老张,你也这样跟着瞎胡闹?”
张大海赶紧解释:“张所长,老闫他不是这个意思。
我们在院子里的时候都已经商量好了。
该赔给贾东旭的东西他全都会赔偿的。
只是今天中午他们发生了冲突,老闫害怕贾东旭会报复他。
所以才来找您帮着说句话,好让贾东旭收敛一点。”
张所长笑了:“你们邻居之间相处这么多年了,哪家哪户没有矛盾?
怎么突然就害怕贾东旭报复了,他有什么值得你们怕的?”
闫阜贵赶紧说道:“张所长你有所不知呀。
贾东旭这人在外面认识了不少狐朋狗友。
我家的人都是老实本分的,我实在是害怕哪天被贾东旭找人在路上敲了闷棍呀。”
闫阜贵也是个聪明人,他不敢说贾东旭认识一个叫赵四的混子。
他害怕一旦这次派出所搞不死赵四,他将迎来无穷无尽的报复。
所以他就避重就轻的说贾东旭认识不少狐朋狗友。
张所长听完之后点了点头:“行了,这事儿也不算什么大事儿。
等我们下班了我让治安队的小李去你们院子跑一趟。
到时候你当面把赔偿给到贾东旭,我让小李再警告贾东旭一下,他应该不敢再找事儿。
说实话,人家都没有动手危害你的安全,我们去警告贾东旭也是名不正言不顺,有点违规了。
也就是看在老张的面子上,我再最后帮你们一次,下不为例啊!”
张大海和闫阜贵赶紧点头感谢。
出了派出所的大门,张大海面带苦涩:“唉,老闫,这回你欠了我一个大人情呀!”
闫阜贵疑惑不解:“老张,这话怎么说?”
张大海苦笑着:“你还没听出来吗?
张所长的意思是这次帮了你,我跟他那点人情也就全部两清了。
以后再去找他那可就要公事公办了。
我俩以后也就是见面打招呼的交情了!”
闫阜贵听完这话也感觉这次欠了张大海大人情了,赶紧表态:
“老张,你放心,这次你帮了我,我以后在四合院里全听你的。
你让怎么办就怎么办,我绝无二话。”
张大海笑着点了点头:“行了,咱都老兄弟了,不讲这些,有啥事儿商量着来就行了。”
公安来到四合院的时候傻柱刚出门去接周琳,就没有碰面。
贾东旭也已经从东直门那边回来了。
李公安把闫家几人和贾家两口子叫到了一块儿,还把张大海和刘海中这两个管事大爷请来作见证。
闫阜贵还了贾东旭二十四斤白面,鸡已经杀了炖汤了,就补给贾东旭三块钱。
算起来贾东旭还是吃亏的,毕竟那六斤白面他也就吃了一张薄饼。
那只鸡他买的时候五块钱呢,结果闫阜贵就按照菜市场的价钱赔给他两块,那几斤白面也按照粮站的价钱折了一块钱。
里外里贾东旭算了一下,赔了五块钱,还白挨一顿打。
李公安处理事情颇有手段,他虽然得到的命令是来警告一下贾东旭,让他事后不要再找事儿。
可是李公安不仅警告了贾东旭,还连带着闫阜贵一起警告了。
这样处理虽然在邻居们看来很合理,大家也都能接受。
可是这样一来就偏离了张大海他们预定的轨道。
本来张大海和闫阜贵去找张所长是为了让张所长出面把这事儿解决了,然后再单方面的警告一下贾东旭。
好让贾东旭认为闫阜贵在派出所有关系,派出所是偏帮闫阜贵的。
就算是张所长不管这事儿,张大海和闫阜贵也会把谣言传出去,让贾东旭认为派出所给闫阜贵主持公道。
可偏偏张所长认为张大海麻烦事儿太多,急于跟张大海了断人情,所以就派了小李过来处理。
小李是个好同志,他也过度理解了张所长的指示,想要把事情办的更加完美。
所以两边都给警告了,这样各打一板公平公正,双方总不会再闹事儿吧。
可这样一搞就给了贾东旭一种错觉,派出所是站在他这边的,没看人家都帮他要回来损失了吗?
所以贾东旭暗自下决心,这事儿虽然就这么算了,但是他跟闫阜贵的仇还没完呢。
等他耍钱赚了大钱,他就花钱找一帮兄弟,好好的收拾收拾闫阜贵。
张大海和闫阜贵都没想这么远,他们看不上贾东旭,所以就低估他了。
这事儿表面看起来皆大欢喜,贾东旭该去赌钱还去赌钱,闫阜贵该去占便宜照样继续占便宜。
傻柱回来之后听说了这事儿不禁嗤笑一声。
这三个狗屁管事大爷也真够双标的,别人的事儿他们拦着死活不让报公安。
他们自个儿的事儿却不跟大家商量,说报案就报案。
吵吵闹闹中生活还在继续。
农场的事情少了,傻柱就把工作重点放在了食堂上面。
每天去查账,理账,检查各个食堂的卫生,检查饭菜质量,抽空还得培训挑出来的那些年轻苗子。
各个食堂的风气为之一振,食堂饭菜质量也上升了不少,轧钢厂的工友们都对食堂很是满意。
四九城的其他工厂,除了几个有重点项目的厂子得到了上面的支持,物资还算充沛,其他的各个工厂基本上都停了一大半的生产。
没办法,实在是没食材,吃不饱饭,工人们没有力气干活。
强行生产的话又事故频发,产量和质量都保证不了。
相较之下轧钢厂算是一枝独秀了。
不仅没有向上面要支援,还能进行正常生产,产量质量也没有太多的下降。
于是轧钢厂很快就得到了上面的注意。
这天上午,傻柱正在食堂巡视检查。
厂办的一个办事员气喘吁吁的跑过来。
“何主任,你赶紧去一趟机关办公室。
杨厂长和李副厂长有事儿找你。”
傻柱赶紧收拾了一下就往办公室赶去。
傻柱刚到厂办,一个办事员就迎了上来:
“何主任,你跟我来吧,杨厂长和李副厂长都在厂长办公室呢。”
傻柱走进办公室发现不光杨厂长和李怀德在,王书记还有几个副厂长都在。
这些领导不少都是老烟枪了,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柱子来了,赶紧过来坐。”
傻柱心里有些忐忑,丫的一屋子大佬,就他一个小虾米,该不会是要对他进行三堂会审吧。
“柱子,刚接到通知,明天上午冶金部,二机部还有首钢的领导要到我们轧钢厂考察。
重点就是考察我们厂农场,你作为农场的具体负责人,明天要做一个报告。
还有,明天中午你亲自下厨,安排四桌小灶,记住,以素菜为主,每桌两个荤菜。
明天来的可都是大领导,一定要重视起来,无论是报告还是小灶都要做好,千万不能出岔子。
我已经安排了咱们厂办的笔杆子小王来协助你写报告,你今天加加班,一定要把报告写好。
到时候先交到我这里,没问题了你再拿回去。
老李,老王,你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没有?”
杨厂长把情况介绍了一下,又给傻柱布置了任务之后就随口问了李怀德和王书记。
王书记想了想就说道:“柱子,你今晚一定要把报告熟读下来,最好是能背下来。
有不认识的字你提前问王干事,这事儿你一定得重视起来。
咱们轧钢厂除了新厂区建成开工的时候就没来过这么多领导。”
傻柱赶紧点了点头:“请领导放心,我晚上不睡觉也得把报告背下来。”
王主任点了点头:“别的没什么事儿了,老李,你还有什么要交代的没有?”
李怀德笑着说道:“柱子,你也不用太紧张,这是好事儿,你明天要是表现好了,那可是在大领导那里挂上号了。
等下你回去先把菜单给定下来,我让后勤那边抓紧时间准备食材。”
傻柱点了点头:“放心吧领导,做小灶可是我的拿手绝活,肯定让领导们吃得满意。”
杨厂长见到大家都没有要补充的了,就对傻柱说道:
“柱子,你先下去准备吧,一定要重视起来,这对你来说也是个机会。”
傻柱应和了一声就离开了,这么重的任务,他估计今晚得忙到大半夜了。
他先去厂办找到了王干事,王干事也早就在等着他了。
王干事是厂办的笔杆子,平常杨厂长的报告大部分都是王干事操刀写的。
别的领导有紧急任务的时候也会第一时间想到他。
别看他现在只是一个办事员,但是级别可不低,比傻柱还要高一级。
也就是现在厂办没有合适的位置,领导们又爱惜人才不愿意把他下放到车间。
要不然王干事现在高低得是个科长了。
估计再熬几年等厂办主任退休了,王干事会火速顶上去,就算起风了都不会影响他。
这种人才难得就算是李怀德都眼馋得紧。
“何主任,我等你多时了,来赶紧坐,我给你倒杯水。”
“王干事,别客气了,我自己来,我自己来。”
傻柱抢过王干事手里的暖水瓶,先给王干事倒了一杯,然后才给自己倒。
“王干事,这次的报告可是得辛苦你了。
你也知道,我文化水平不高,这次报告太重要了,你可得帮忙多费点儿心。”
王干事笑着说道:“何主任,看你说的,都是为了工作,咱俩也就是擅长的东西不一样。
要是让我去负责农场,我肯定没你干得好!”
傻柱听到这话心里也很舒服:“王干事,还是你们这些有文化的说话好听,咱厂里还有不少人背地里喊我村长呢。
咱今天得加班干,晚上我去食堂给你开个小灶,保证你吃得满意。”
“那可太好了,自从这两年粮食紧缺之后,咱厂的小灶就停了,我可是想吃你做的小灶都想得睡不着觉呢。”
傻柱也没敢耽误时间,他让办公室的一个办事员去把负责农场的几个干事都叫过来。
王干事写报告需要素材,也就是农场的具体运营经过,投入产出数据,取得哪些成果以及一些经验教训等。
这些傻柱虽然也都知道,但是一人智短,三人智长,让他们过来多提供一些信息总是好的。
傻柱自己则是去找了纸和笔,稍微考虑了一下厂里的食材储备以及现在的采购情况,按照一桌八个菜,两荤六素,再来个汤,加上主食菜团子,勉强凑够十个盘子。
写完菜单,傻柱又把每个菜需要什么材料,用量多少详细写了一下,方便后勤的人准备。
等他弄完这些之后,负责农场的几个干事已经在跟王干事聊农场的事儿了。
王干事干活很认真,他先是把得到的信息提炼一下,在纸上写了下来,然后按照顺序给编上号。
最后再给串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信息骨架,也就是报告的雏形。
剩下的傻柱他们就帮不上忙了,王干事用他的文采把报告写的生动形象,绘声绘色,既言之有物,又不会让人听着乏味。
王干事写完之后,先让傻柱看了一下,里面的几个生僻字王干事也特意在旁边注上了简单的通假字。
傻柱读完之后对王干事佩服得五体投地。
同样都是那点东西,王干事愣生生得给写出了花来。
傻柱和王干事一起去找了杨厂长。
杨厂长看完之后也是赞不绝口,随便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修改了一下之后就算是定了稿。
傻柱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现在已经是傍晚了,天都已经黑了,轧钢厂得工人们除了几个不能停的车间,其他的都下班了。
傻柱招呼了王干事还有农场的几个干事一起去食堂。
第三食堂距离厂机关大楼最近,也是傻柱的大本营,所以他们直接去了第三食堂。
傻柱早就让人准备好了菜,他来了直接炒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