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胆!竟敢对王妃和三爷不敬,还不速速退开!”领队骑督郑阳羽凛声喝斥。

围攻的人群迅速做出反应,背对背调整队形,应对这腹背受敌的突发状况,等待秦宏义的指令。

秦宏义心中大惊,这处埋伏之地是他精挑细选的,按理说援军绝不可能这么快赶到。

一种脱离掌控的感觉在脑海拉爆,背后瞬间冷汗涔涔。

但要他就这么束手就擒,却万万不可能。

作为身经百战的将领,他面不改色回道:“郑将军,我在肃清家族内部的流毒,你来做什么?”

“要论流毒,你当为其首!先祖将你纳入秦氏家族,可不是让你与他的子孙后代争权夺势、恩将仇报!你扪心自问,对的起先祖对你的养育和栽培之恩吗?”郑阳羽连声质问。

提及先祖,秦宏义脸色猛地一沉。

他对先祖的忠诚之心,绝不掺一丝一毫的水分,也正因为此,先祖作古前,将他和另外两人一起写入秦氏族谱,成为秦氏家族的成员。

然而,和“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一样,先王爷有自己得用的亲信,也收了一大批义子。

他们这些先祖的义子,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被调离原位,战时充当先锋,执行最艰苦的任务,闲时则备受监视,唯恐他们造反。

即便他成为秦氏族人,有了先祖给的护身符,也只是徒有虚名,实际处境和其他人没什么区别。

面对此等困境,有个和他一样被先祖认为义子且一起长大的好兄弟明哲保身,想要解甲归田,却被先王爷驳回请愿,还在之后的战役中落得马革裹尸而归的下场。

就算此事非先王爷有意暗害,也与他的调令和刁难脱离不了干系。

长期积累的不甘和怨气就此发生质变,成为一股强烈的恨意在心胸燃烧。

秦宏义要能力有能力,要胆识有胆识,可谓智勇双全。

他好不容易从先祖的众多义子中脱颖而出,又经历无数生死危机,立下赫赫战功,赢得先祖临终前为他安排,纳入家族成为旁支,绝不甘心再回到原点,做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迟早步他那兄弟的后尘。

在力量悬殊之下,秦宏义明面上不动声色,暗中却像一只潜伏在草丛里的猛兽,伺机而动,力求一击致命。

然而,先王爷活着的时候,他没能找到合适的机会。先王爷死后,秦君屹临危受命,征战入侵的北狄军。

他以为时机到了,可还没显露端倪,秦君屹就察觉到暗波汹涌,任命秦沐为家族掌罚,并管理调度军需,坐镇大后方。

秦沐以族规为武器,严厉打压族中家眷,又牢牢掌控军需调度,令他完全没有获胜的机会。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秦君屹,更是打败北狄,声望滔天。

后来,新帝发难,秦氏家族被贬为庶民,流放幽州。

他没有更好的去处,只能一同前往。

秦君屹与他父亲不同,非但没想着将他们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族人利用致死,还给予应有的地位和尊重。

更为难得的是,秦君屹还重用他们的儿子,让他们得以建功立业,实现抱负。

秦宏义心里很清楚,秦君屹绝不是心慈手软之辈,此举定有深意。

他能隐约感觉到秦君屹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却看不清棋盘上具体的落子位置。

经过多日绞尽脑汁苦思冥想,秦宏义最终归咎于秦君屹在暗中利用他们的儿子。

以子之矛,攻父之盾。

看着秦家一天天崛起,成为坐镇东北三州的庞然大物,秦宏义越来越坐不住了。

等有朝一日秦君屹登基称帝,他就再无翻身机会。

眼下秦君屹远征北狄,他的大儿子恰好被秦沐临时任命分管军需调运,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只要大儿子暗中操纵,使军需物资输送不到前线,那么孤军深入北狄王国的秦君屹缺了后方的粮草供应,定会遭受到北狄大军的全力围剿。

若是秦君屹全军覆没,早已暗中联合其他旁支和旧部的他,随时可以发动兵变,自立为王逐鹿中原。

而若秦君屹率领残兵败将归来,他也可以牢牢把持大后方,成为秦君屹的掣肘。

前些天宴会上发生意外,秦宏义命妻女对谣言推波助澜,并去信给秦二叔和秦君献,唆使他们怀疑秦沐和苏云宛,坐收渔翁之利。

可那对叔侄俩却坚如磐石,毫不为动,还让秦沐去调查谣言背后的深意。

一旦失了先机,胜算就没了。

秦宏义父子俩、其余两个旁支的当家人以及旧部统领等一共七人趁着夜色的掩护聚在一起商讨对策。

最终,众人意见达成一致:在清明节这天,以包庇王妃之嫌,朝秦沐发难。

眼下已经走到图穷匕现这一步,秦宏义再怎么感念先祖,也不可能就此收手。

面对来势汹汹的骑兵,秦宏义毫不退缩。

他并不回应秦宏义的诘问,直接发出一枚响剑,让己方支援现身。

然而,本该回应的信号却迟迟未出现。

秦宏义:!!!

他的瞳孔剧颤,心知大势已去,做出最后的挣扎:“秦沐,征伐北狄的大军物资,你还想不想顺利送达王爷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