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对官位,对金钱多么的无视啊!
只是结婚这几年来,袁梅不但没有意见,还更爱他的夫婿了。
因为在当地,夫婿的医术声名远播,他们弟兄两个无论哪一个出手,都是患者的福分。
钱财自然唾手可得,而且小叔子酿酒获得的大笔财富,完全是兴趣使然。
说一句骄傲自满的话,就他们父子三个拿出来的丹青之术,就能换得大批银钱。
可是夫君执笔的时候,大多是跟自己情意绵绵之时,才将妻女或家人展现在笔端,其中有亲情,也有爱情。
每一幅画袁梅都想珍藏起来,不想与人分享,更加舍不得拿出去卖钱了,何况他们家里真的不缺银钱这样东西。
她之前回娘家的时候,娘亲跟她说过,一定要好好的经营小日子。
沈家所有的少爷小姐当中,只有她的姻缘是最值当,最富贵的。
而这些所有的一切,几乎都是出自大姑姐苗悠悠之手。
夫妻两个住在城堡里,白天的时候被带往街上,看看这个挑选那个,悠悠尽量带他们去吃异域的食物。
虽然有的时候口味不同,不尽如人意,但是悠悠还是尽量的劝着。
“弟妹,多尝一些,要知道回家就尝不到了,大米饭好吃,回家再吃呀,城堡里面有的是,出来玩玩就尝一些新鲜的。”
小兰花学着桂花姐姐的样子,拿着刀叉在盘子里划拉着,戳到一块了,就送到嘴边,还洋洋得意的叫娘看。
袁梅拿着手绢给她擦拭嘴角。
苗悠悠走过来拎起她面前的白色餐巾,“用这个垫在下巴,也可以拿这个擦拭。”
袁梅好笑,“哎哟,吃个饭也这么麻烦的,比我们那里讲究的规矩还多哈。”
悠悠:“不是的,他们这里只有贵族才这样子,寻常人家也没有这么讲究。”
他们可不知道,进的这个餐厅在西洋也是贵族人的餐厅,价格可高了。
麦克大叔跟琼一起陪同着,不断的为他们张罗食品。
每次苗悠悠他们上街,他们家里都会派出一个人跟随的,生怕再像第一次一样受了别人的欺负与跟踪。
这一家子可是他们的财神爷呀,可不能在这里有丝毫的闪失,否则沈夫人家里会拔出这里的生意,去往另外两家的。
等到这一次回庄园的时候,袁梅对这个大姑姐才有了最真实的改观。
以前就认为她是一个极会做生意的人,有一些武功,男人又是一位将军。
现在近距离的接触,才知道自己狭隘了。
这个大姑姐是无所不能的,就凭着能够跟西洋的人相处得当,那一口流利的西洋话,就是别人适应不了的。
而这一切听说都是无师自通,当初刚来的时候还被别人围攻过。
然后一点点的通过人家的肢体语言,慢慢学习的。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沈家的崛起,有大姑姐一半的功劳。
她绝对不是依附于男人,才得以生存的菟丝花!
这一次无论苗悠悠去哪一个地方发货,都带着苗修他们,一路观光,一路游玩。
正巧其他两个地方的庄园,也已经修缮完毕,正到了可以验收的时候。
东哥,玉春,玉昆,还有蔡忠义,胡玉明他们,全部被安排了下来。
跟随而来的仆人,还有能力出众的水匪,全部开始挑大梁,照着沈岁平那边的庄园布置。
岁安带着一批兵士,乔装之后全部跟上了岸,帮助他们快速将庄园打理好。
苗修他们看着长姐,往每一个地方发货,与人家交易,东哥还在一旁介绍。
这一次因为有三艘船,货源较以往充足,所得的利润自然也就比较丰厚。
这样来来回回的交易,所挣的钱财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啊。
袁梅之前还听东哥说,这个大姑姐初来的时候 ,也受异族欺负,歧视。
可是现在来来回回的,别人都用看财神爷一样的目光看着他们。
这真的是打下来的江山。
夫妻两个能力超群啊!这样互相配合简直犹如神助,难怪皇上要抓牢在手心了。
之前大姑姐送到苗府去的西洋玩意,袁梅他们都稀罕的不得了,可现在出来见识了一趟,这里遍地都是啊!
在这里流连了两个月后,苗悠悠就将这三个庄园全部安排的妥妥贴贴。
终于在震惊中打道回府了。
再一次回转时,六王爷老远就看到了一个年轻男人的潇洒风姿。
眼睛紧盯着苗修,问了一下旁边的侍卫,然后忽然想起了这人是谁。
因为这家伙在京城里露脸了两次,可是掀起了一股俊男的风潮。
如今一看更有男人味道了。
看着已经下船的沈将军两口子,带着众人依律行礼,六王爷老神在在的打招呼,“生份了哈,不介绍一下吗?”
苗悠悠转头一看,“哦,这是我大弟弟苗修,还有他们一家子。
如今我这个做长姐的尽不到自己的责任,难得有空带他们出来重温一下亲情,顺便再见识一下。”
苗修带着妻儿赶紧上前再次行礼。
六王爷笑着点头,然后好奇宝宝一样发问,“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吗?你说的我心里都痒痒的了。”
沈岁安立马接口,“如果六王爷殿下也想远洋,下一次咱们当然要带你去看一看大洋彼岸的。”
六王爷,“我开玩笑的哈。”
异国的王子怎么能干这样冒险的事情呢。
要是在外面发生了什么,那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
之前还听父皇说过,他们夫妻两个第一次去的时候,差一点点就回不来了。
现在他们去挣人家的钱,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被人家打了主意。
苗悠悠:“咱们去了那边都住在生意伙伴的屋子里,除了人家陪同不敢随意外出,语言也不通,但是出去一次总算长了不少见识。”
苗修一脸不舍的模样,“长姐和姐夫真不容易啊,在外面吃了许多的苦。”
六王爷点点头,“我父皇也时常对他们夸赞不断,朝廷上没有人像他们两口子这样,舍得入虎穴,为边关改善环境,改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