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闲适生活在古代 > 第125章 吴县令大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吴夫人很是支持,“好,我儿用心县务,明日官媒上门后我们就要开始为婚事准备忙碌起来了,这些母亲会亲自操办的。”

第二日吴夫人与苏家开始了婚礼前准备,三媒六聘一通礼节走了下来也是很顺利的,毕竟腊梅是孤女,县主府就是她的娘家。

娘家人不准备为难吴家,自然万事顺遂,八字合的也是上吉,吴夫人不要太满意,请期之后定了三个月后成婚。

苏青本还担心腊梅来不及绣嫁衣,本想着不行就去绣庄定制,没想到腊梅早就给自己准备好了嫁衣,正红色,绣着花枝鸳鸯,很是精美。

苏青笑着打趣“既然腊梅自己准备了,那我就省下一笔喽,腊梅这绣的真是精致呢。”

腊梅笑笑“我娘是妾,但她不是自己愿意的,因为长得好看,在村里本有了意中人,但是被官家的嫡子看中,强娶入府的。

我娘这一辈子最恨的就是做了妾,哪怕受宠,但是也不曾交付真心,后来那个官员因为结党营私被罢黜,嫡出子女多少都获了罪,

但我是小妾生的,又是女儿,那时候年纪也小并未上族谱,我和我娘本应按照家仆的状况给处理发卖了的。

可是我娘不想我入奴籍,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从官吏那里买下了自由身,落户到了这里,我的一身本事都是她教的。

可惜,生活不易,她到底没撑到我成年,就积劳成疾故去了,但我永远记得我娘临终前的嘱咐,宁为市井妻,不为官家妾。

县主,我从不敢想会有这样的一个未来,您的大恩大德我将铭记于心。”

苏青笑道“作为县令的妻子,你要为他打理好衣食住行,管好后宅,侍候婆母,很不轻松的,你只要做到辅助夫君管理好县政,就是报答我最好的方式了。”

腊梅点头“小姐,谢谢你,我一定会珍惜所有的一切的。”

腊梅的嫁衣既然已经完成了,但是日后要管理后宅庶务,之前也并未学习过,临时抱佛脚吧,府中的三个账房和一个管家临时充当先生进行教导,

腊梅虽然能写会算,但真的学起管家的事来还是从头开始的,三个月时间真的是太短了,只能囫囵个的教教,学些皮毛罢了,

但是会些终归比不会要强太多,苏青看着腊梅快被薅秃了的头发,到底是不太忍心,便道“能学多少学多少吧,嫁人后先跟你婆母学习,

后续自己掌家了,遇到不懂的,再过来问就好,你现在能有个大致的印象和思路就够了,三个月要想全都学会,那是神人,放宽心啊!”

腊梅终归是在苏青的安抚下静了下来,不再急躁,反倒是还真学到了不少,至少管家很是满意,说是在一般的人家,腊梅是足够上手了的。

三个月眨眼时间就过去了,选的日子也是非常地好,正巧秋收结束,大家都在休养生息。虽然吴县令也没什么亲戚朋友,但是同僚部属还是很多的,

县主府这边只要不当值的,也都去给捧人气去了,所以这场婚礼还是盛大热闹的,吴县令开开心心的来迎亲,腊梅羞涩的嫁了人,

吴县令和腊梅三日后回门时,腊梅羞涩幸福的神情掩饰不住,惹得昔日的小姐妹打趣她,腊梅也不是好惹的性子,大大方方任由她们去,自己倒是淡定自若。

幽州这边近几年日子过得还是不错,风调雨顺,但是临近初冬,往年的初雪都应该下过了一两场了,今年只有干冷却一点雪花也不曾飘过。

段大郎感觉节气不太对,过来找苏青说这件事,苏青对这些是真的不懂啊,打发了段大郎就去空间找参宝。

“参宝,今年天气有些反常,到现在已经进冬月了还不曾下雪,段大哥说怕是明年会旱,你作为药草精灵可会看天气?”苏青问。

参宝道“我们出去吧,我去看看外面的环境才能判断。”

苏青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起了床,穿戴好后独自离开了县主府,府兵本想派几个人跟着,但被苏青制止了。

大家也知道苏青足以自保,也就没有执意跟着,苏青找到一片旱地的位置,借着星光余晖看看四周无人,将参宝从空间里放了出来。

参宝将自己的灵识外放,好一会儿才皱着眉头道“主人,感觉不太好,空气中的水分不足,看样子短时间内也不可能降雪,

这样看来,明年干旱应该是确切的了,而且也不知道会波及多久,若是明年春耕出了问题,后年的光景也不一定能好,

至少要做好三年储备的准备了,主人接下来想如何做?”

苏青想了想,“明日我去找吴大人商量此事,不管如何,需要先上书给陛下,提醒朝廷提前做准备,若真是发生天灾,平抑粮价才是重中之重。

参宝你帮我看看空间里普通的稻子、麦子、杂粮都有多少,这几天也要统计下家中的库存粮食,至少我们要保证幽州百姓能平安度过,

国库这些年应该也存了不少粮,熬个两三年应该是不成问题,若是到后面实在撑不住,我们有剩下的,再捐给朝廷吧,希望不用走到我们捐粮的地步。”

参宝没有再说什么,空间的粮食若是都拿出来,不说辰国全国供应三年,至少能供应两年,但是这些粮食来源如何解释?

苏青想的对,县主府每个院子都有地窖,以往除了粮仓地窖也会存储一些粮食物品,她可以趁着现在局势不显,先把府中地窖储满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若不是到万不得已,空间里剩下的粮食能不动还是不要动,万一被有心之人追查粮食来源,容易出事,但人命关天,尽量提前筹谋吧。

第二日苏青一早起来就把家中主事的全都叫了过来,说了段大郎的担忧,道“不管明年是否有灾,我们早做打算终归是不会有错。

管家统计幽州庄子上这几年的存粮有多少,今年的粮食不要卖了,都留着,县主府地窖中的、粮仓的粮食也都要统计出来,留出府中所有人三年的口粮用量,

剩余的做个单子出来,万一真的出了事,我们需要出面平抑粮价,不能造成百姓的恐慌,等下我会去县衙找下吴县令,

给陛下上书报信还需要他出面,县衙粮仓那边也要统计存粮,爹,也麻烦您去一趟幽州府衙找下杜知府,告诉他我们的担忧,看看他的意思。”

苏伯源点头“青青放心,爹一会就去,我们提前半年多看是准备,应该不会来不及布置,毕竟是天灾,我们只能尽人事罢了。”

苏建章忧心道“自古以来天灾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伴随天灾到来的人祸,希望我们能够安然度过。”

饭后大家都各自去准备,郑夫人也是忧心忡忡,叶秋云见此宽慰她道“放心,不管将来怎样,咱们家粮食是足够的。”

郑夫人道“我不是担心我们自己,毕竟青青一直以来就有攒粮食的习惯,以前我还不理解,现在才知道家有余粮心中不慌的感觉,

我是担心青青要担负起整个幽州的粮价抑制,若真的灾难爆发,得有多少粮食才能够压得住那些粮商的牟利之心啊!”

叶秋云道“商人逐利,但是也是辰国百姓,就看杜知府和吴县令他们的本事了,若是他们能够压得住,那一切就不会太糟糕。”

苏青让郑水月先去学堂授课,不管怎样学业不可以耽误,苏青自己去了县衙。

县衙里吴县令也正跟幕僚在讨论天气的反常,师爷是觉得天气异常会影响到春耕,但其他人并没有太过重视,

幽州这边虽然地处偏僻,但是多年以来旱灾涝灾一般是波及不到这里的,时日久了,居安思危的想法早就淡忘了。

苏青的到来给吴县令的担心又加重了一层,吴县令决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早做打算,万一无事是最好,万一有事不至于措手不及。

吴县令没有上奏折的权利,但是苏青有,商量结果是由吴县令提供一份昌平县存粮统计,包括县内百姓人数,存粮可供县内百姓支撑多久的确切数据,

只要昌平县可以自给自足,就不用给朝廷增加负担,苏青这边也要把县主府能调配余粮的数据统计出来上报。

这样便于皇上和户部进行估算,也算是他们尽一份心力吧。

苏伯源晚间回来,说了今日去幽州府衙的事,杜知府也察觉到了今年天气的反常,也在做防灾准备,他那边也会上奏折提醒陛下关注各地状况。

用了三天各项数据统计完成后进行汇总,苏青就将这份资料通过皇家专用的情报专线送了出去。

皇上收到苏青的信件时还不知发生了何事需要动用到情报传递专线,但看到了信件内容后不由得重视起来。

收到信件第二日,在早朝上皇帝看众位大臣已上奏完国事,却无任何人提到天气异常,不由得出声询问。

“各位爱卿,今年入冬之后京都的雨水是否正常?可有人知晓?”

大臣们面面相觑,他们每天忙着自己的工作,还真没人注意过天气雨水,往年这时候下雨特别招人厌,但今年好像晴好居多,他们本还挺高兴呢。

皇上看没人应声,心中忍不住一沉,臣子不关注民生,这可不是好现象,便又问向中书省“司农寺可有上报天气异常?”

中书省首官摇头“未曾接到提报。”

皇帝道“司天监监正呢?把他叫过来!”

司天监监正接到陛下传唤,急急忙忙过来上朝,还不知所为何事,当听到陛下问及天气是否有异时,心中发苦。

司天监一般都是年后开春的时候会占卜换算,再报与朝廷今年是风调雨顺还是干旱水涝,虽然不一定准,但大致还差不多,

但从未在年前估算过,所以,答不上来,只能怯懦道“雨水四季我们是有记载的,下官,下官最近没有查……”

皇帝气不打一处来,正巧太子协助处理一些不重要的公文里有杜知府的奏折,便道

“儿臣昨日收到幽州加急公文,幽州知府上报幽州今年自入冬到目前为止一场雪都未下,当地有经验的老农说是有干旱之象,上奏告知陛下,希望陛下早做打算。”

皇上真的没忍住“全国各地只有幽州有干旱之象?若是真的如此,若是发生旱灾影响粮食产出,各地自行解决,若是出现百姓受灾,就让当地的官员自行掏腰包救灾,

百姓若是因为天灾有折损,就把这笔账算到所有官员头上,有一个算一个,看看你们乃至你们全家族有多少脑袋够砍?”

下方的官员全部跪地“陛下息怒!”

皇帝愤声道“息怒?你们不把民生放在心里还让我息怒?都在这干什么?还不下去查?各地的气候可有异常,让各地官员都报上来,

若是有那些打着偷奸耍滑,中饱私囊心思的官员,让他们自己掂量掂量自己的脖子够不够硬,退朝!”

皇帝气愤的离开后,朝臣们擦擦额头上的汗水,三三两两离开了议事殿,在殿外大家都围上了司天监监正。

“监正大人,明年真的会有灾吗?除了幽州其他各地并无消息啊,一般这种要人命的消息不都是春耕后才能知道吗?

怎么幽州这么早就知道了,不会是危言耸听吧?”

司农寺的首官没忍住,道“经年的老农是能看出第二年的年景的,虽然不一定准确,但灾年的预估还是准的,不过朝廷官员都不太懂这些,看不出来是正常的。”

南辰王在后面听着,道“陛下也没指望着你们知道怎么预估天灾,生气主要是气各地官员不作为,若真是有心,常去田间查看,

是否年景好,那些老农有能看出来的不会不提醒当地的父母官,既然各地都无人上报,要不就是父母官只会坐在官衙之中,不去劝课农桑,

要不就是有百姓上报提醒,官员不够重视不往心里去,这些就是你们对下级属官监管不力了,难怪陛下生气。”

大家看看南辰王,立马都散开了,各自去通知自己派系的官员去详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