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末:边军不退 > 第1076章 战争的本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西进?东出?什么意思?”

马文晟等人到底是不懂还是装作不懂,朱威心中也是了然的。

现在可不是汉唐了,自宋以来数百年的思想禁锢,让所有人都对对外作战有一层心理阴影。

尤其是大明土木堡之变之后,几乎所有君臣对于对外作战,都是绝口不提的,当然了,其中也有例外,一个正德皇帝,一个万历皇帝。

可是下场呢?

正德死的蹊跷,万历与大臣的关系降到了历史冰点。

为何会如此?因为对外战争,需要花钱,钱倒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没人会有把握百分之百赢,而只要输了,就要有人担责任,谁愿意去担这个责任?

没有人的。

以在座人的智商,当然理解朱威这话的意思。

只不过,这种事儿,谁都不想也不能开口,因为这属于他们这个团体的战略规划,而能做出这般规划的人,只有朱威。

“很简单,西进…就是一路向西,打通并占领西域,以西域为核心再往奥斯曼帝国进发。”

朱威话音刚落,马文晟就皱眉打断道:“奥斯曼的实力并不弱,老夫看过与奥斯曼帝国的第三军团作战记录,我们并未占据太大优势,另外…西域各国现在大都在奥斯曼帝国的附属之下,咱们就算是占据了,也可能会被背刺偷袭,加上你刚刚说的大灾之年,所以老夫觉得…此时西进,并非好的时机。”

朱威点头:“你说的没错,可是我有不得不西进的理由?”

“是什么理由?”

朱威深吸一口气,沉声问道:“马大人,你是兵部尚书,你觉得战争的本质是什么?还有宋应星张之极,你们也说说,你们心中以为的战争本质是什么?”

本质?

这两个字,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华夏历史上发生了无数的战争,每一场战争,都有记载原因,可是这些原因都是骗人的,比如永乐大帝为了给汉高祖刘邦报白登之围的仇,发兵北伐,这都是哪跟哪啊?

可是事实就是这样,理由也是这样,只要能够说的过去,那就是师出有名这是大义,谁都要遵守的规则。

那么战争的本质呢?

不说宋应星和徐光临,最起码马文晟与张之极这般身份的人,都是知道一些的,只不过这种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见没人说话,朱威轻笑一声:“你们知道的,可就是不说…那我来说,战争的本质,其实就是两个,第一是消化,第二就是掠夺。”

这两个词语一出来,张之极与马文晟都是抖了抖,他们知道这两个词语所代表的意思。

反观宋应星与徐光临,则是没有什么反应,因为他们没有做过国家层面的基本统筹,不知道这两个普通的词语,背后代表的是什么。

朱威猛灌一口酒:“先说消化,消化什么?粮食?粮食越多越好,怎么会想着消化粮食?那消化铁铜精钢?这可都是值钱玩意儿,没人会犯傻消化这些东西,那么还剩什么?”

朱威眼睛犯红,马文晟好似不想让朱威说出来,连忙打断道:“好啦好啦…朱威,你醉了,先回去休息吧。”

朱威轻笑一声:“马大人…你在怕什么?”

“老夫行得正坐的端,能怕什么?”

朱威深吸一口气,压下酒嗝:“既然不怕,那就别说话…能消化的只有一样,那就是人口!打仗是要死人的啊!”

所有人都被朱威这话惊的说不出话来,尤其是马文晟,脸色极为难看。

朱威却是不管不顾,借着说道:“当然了,我大明倒是没有这种情况,因为蒙元的暴虐统治,我华夏的人口可不多啊,元末战乱不断,人口又是急剧下降,人口就是最宝贵的财富,所以整体来说,不会出现那种为了消灭人口而发动的战争,只有一个地方除外…那就是云贵川的土司,为何他们在我大明二百多年中动不动就造反?到底是他们想要造反,还是被人鼓动,又或者是被逼的?”

“每一次战斗都是我大明胜而他们败,直接间接的导致他们的人口下降,对朝廷的威胁也下降了,马大人,这一点…我没有说错吧?”

马文晟黑着脸点头,算是承认了,朱威轻笑一声:“这都没什么,我们今日坐在这里就是要坦诚相待,我会说出我的想法,你们也可以说出你们的想法,我希望我们之间没有猜忌,没有阴谋诡计。”

没人说话,都在消化朱威说的事情,对于宋应星徐光临来说,这事儿…太过于冲击他们的三观了。

马文晟是清楚的,甚至有几次小的土司叛乱就是他的手笔,而张之极则是应证的心中所想。

朱威等了一刻钟,让他们消化了这些情绪之后,接着说道:“第二,就是掠夺,掠夺什么?掠夺人口,掠夺土地,掠夺资源,当然了,人口土地,也是资源的一种。”

朱威手指在桌面上轻敲:“战争的本质其实就是掠夺,打下来的人口,可以发卖为奴,土地可以种粮食迁移人口,矿产资源可以变成钱,变成钢刀铁甲,让自身更加强大!”

“所以…为什么发动战争?都是因为利益,若是自身人口过剩,自己国家无法养活这些人,那就发动战争,消化一部分人口的同时,还能获取利益。”

“这事情其实不复杂的。各位应该都听说过村民之间经常为了争夺一小块滩地而打的头破血流,有时甚至丢掉性命的事情吧?”

“你们可能觉得他们野蛮,好斗,不开化,为了这么一点东西,丢掉性命值得吗?就不能发挥一下孔融让梨子的精神?

而其实呢,不是他们野蛮好斗,更不是他们无知愚昧,而是他们比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活的残酷和不易。

一方小小的滩涂沙地,狭窄贫瘠,一年辛苦到头可能只多收获半筐地瓜,还得祈盼没有天灾。多了这方小小的滩地,就多了一口粮食,他们就可能可以多养活一个孩子。

他们争的不是地,是命。

村与村之间是这样,国与国之间,也是这样。”

朱威站起身来:“大明大灾之年就要到来,到时候会有无数百姓死于非命,就算不死于天灾,没了粮食也会有无数人饿死,大明既然已经如此,那还能怎么救?只能朝着西方,占领更大的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占领更多的资源,由东海出海,寻找更大的陆地,天灾最少的地盘,占领它,消灭它上面的土着,掠夺所有的资源!”

“只能如此,才能救人!所以…西进,东出,同时进行,西进以新军为核心,东出以海军为核心,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掠夺一切可以掠夺的资源,消灭一切非我族类的蛮夷。”

“这样说,你们还有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