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嘛……”陈珏笑嘻嘻的说道:“结果嘛,还是很喜人的。”
陈珏像是得到了心爱玩具的孩子似的,笑得那叫一个没心没肺。
陈琦也被陈珏的笑容给感染了,脸上挂上了一抹浅笑。
陈珏接着说道:“六十一个州府,土豆平均亩产都超过两千斤;其中有四十个州,平均亩产超过了两千三百斤;二十五个州,平均亩产超过了两千五百斤;有七个州,平均亩产超过了两千八百斤。”
“其中,西秦州的流渊郡的试验田中,最高亩产超过了三千斤。”
“天哪……”陈珏惊叹的说道:“据说,秋收挖土豆的时候,那些帮忙种田的百姓们,都是哭着挖的;一个个的口中喊着‘天降祥瑞,陛下万岁’。”
陈珏看着陈琦,那双丹凤眼中都快往外飘小星星了。
“三哥,你简直太厉害了。”
“你是怎么找到那么土豆这种粮食的啊?”
陈琦揉了揉陈珏的脑袋,并没有回答陈珏的问题。
没办法,他总不能和陈珏说,你三哥我是穿越过来的吧。
他就算是愿意说,谁又会信呢?
索性,陈琦就直接岔开话题了。
“好了,再说说红薯的产量吧。”
陈珏并没有纠结陈琦是怎么找到土豆的问题,听到陈琦的提问,直接就说起了他收到的消息。
“红薯那边,情况和土豆差不多,产量都是极高的。”
“六十一个州府,红薯平均亩产都超过一千斤;其中有四十个州,平均亩产超过了一千五百斤;二十五个州,平均亩产超过了一千八百斤;有七个州,平均亩产超过了两千斤。”
“其中,北塬州的玄垣郡的试验田中,红薯的最高亩产超过了两千五百斤。”
“而且,因为兰园农科区研究出了用红薯根茎种子繁衍的技术,所以红薯的种植面积其实是要比土豆大很多的。”
“虽说红薯的单亩地产量比不上土豆,但是因为其更简单的种植方法,可以快速扩大种植面积,红薯的总产量其实要比土豆多的。”
“而且,所谓的红薯单亩地产量低,也是建立在和土豆这种产量极高的粮食做对比的。”
“相比于那些州府此前种植的五谷等粮食,红薯的产量那是极其可观的。”
陈琦听到陈珏的话,认真的点了点头。
说实话,土豆和红薯的亩产,并没有陈琦预想中的那么高;或者说是陈琦前世见到过了超高产的土豆和红薯,所以陈珏口中的高产红薯和高产土豆,在他眼里着实是有些小家子气了。
不过,陈琦很快就明白了两者之间的产量差是怎么回事儿了。
陈琦前世见到过的超高产红薯和超高产土豆,包括玉米和杂交水稻;那都是多少科学家经历了数代人的改良和研发,花费了百余年的时间,才研究出来的。
陈琦依稀还记得,他前世曾经看过一个国外的考古文献,讲的是王国考古学家开发奥尔梅克文化遗址的实况记录。
其中有一章,就有介绍,玉米的原产地是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区。
而在墨西哥高原的奥尔梅克文化遗址中,考古学家们找到了已经炭化了的玉米棒子,经过碳十四的分析,那些玉米产于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
只是,奥尔梅克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米,一个棒子上的玉米粒只有几十粒,甚至更少。
按照农业专家的推算,奥尔梅克文化遗址中的玉米,亩产最多也就是两百斤左右,甚至更少。
这其中不乏有古代人们普遍采用手工播种、耕作和收割的方式,导致产量相对较低?的原因。
良种优化,农业工具的使用,以及灌溉系统的缺失,也是玉米产量低下的原因之一。
一直到了公元1000年左右,印第安人开始掌握更加高级的农业技术,才使得玉米的产量每亩可以提升到三百斤到四百斤左右。
这其中,无意识的优化良种和灌溉系统的引入以及农业工具的使用,为玉米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等到陈琦穿越之前,因为科学化优种和化肥的使用,使得玉米的亩产得到了质的飞跃。
陈琦的亲舅舅,种植了五十亩玉米,收获大概是在七万斤左右。
具体数字陈琦记不太清楚了,但是至少也是在亩产一千斤左右的。
由此也可以见得,农业科技的发展对于农作物的产量是有多么大的帮助了。
而回到土豆和红薯的产量问题上来。
皇家粮行分部在六十一个州的试验田,种植的土豆和红薯,虽然说已经是兰园农科区改良过的品种了。
但是相比于前世那种超高亩产的土豆和红薯,差距还是很大的。
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前世那些农业科学家们可是历经了数百年才将土豆和红薯研究出来高产品种,其中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消耗,那都是难以数计的。
特别是在科学仪器方面的投入和大量的数据汇总,都是兰园农科区很难与之相比的。
说实话,能有现在这样的收成,陈琦已经很满意了。
想明白这些后,陈琦的脸上也终于挂上了一抹会心的微笑。
有了土豆和红薯等农作物的种植,中元帝国或许真的可以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老百姓们不会挨饿的帝国皇朝吧。
陈珏目不转睛地盯着陈琦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只见他起初眉头微皱,似乎对眼前之事略有不满,但随着时间推移,那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仿佛心头压着的巨石终于落了地,整个人呈现出一种如释重负之感。
紧接着,一抹淡淡的笑容在陈琦嘴角悄然绽放,最后化作一个会心的微笑。
陈珏暗自思忖,自己这位三哥啊,平素里总是给人一种对万事万物皆漠不关心的印象。
然而,一旦涉及到正经事务,尤其是那些关乎国家兴衰、黎民苍生福祉的大事,他便会瞬间一改往日的淡漠姿态,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
而这,也是陈珏来到南境之后,跟随在陈琦身边,时间长了以后,发现的;无论何时何地,陈琦始终将老百姓的事置于首位。
特别是在农事和农时等方面,这些直接关系到百姓日常生活和生存大计的问题,更是得到了他超乎寻常的关注与重视。
直到亲身来到南境,陈珏方才知晓,原来陈琦封地上征收的农税比例竟是如此之低,甚至还不及中元帝国法定税率的一半,与某些州府相比,更是连其十分之一都达不到。
曾经有一次,陈珏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询问陈琦为何要把农税定得这般低。
面对弟弟的疑问,陈琦只是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吐出了四个字——“藏富于民”。
陈珏最初接触到“藏富于民”这个概念时,他的脑海里一片茫然,完全无法领会这短短四个字背后所蕴含的深意。
不过,随着陈琦深入浅出的给陈珏讲解了经济的运行规律和财富增长的自然规律后;陈珏宛若拨开迷雾了般,很快就洞悉到了‘藏富于民’的精妙之处。
那一刻,仿佛一道灵光划过他的心头,让他对商道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浓厚兴趣。
也是从那一刻起,陈珏对于经商产生出了浓厚的兴趣,也对学习经商有了一份近乎于偏执的执着和热情。
而正是这份近乎于偏执的执着和热情,最终促使陈珏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
他打破数千年来皇室嫡系血脉从不涉足商业活动的潜规则,毅然决然地投身于中元皇家粮行的经营之中,并且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坐上了主事人的位置。
否则,以陈琦唯才是举,任人唯贤的用人准则,陈珏要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废物,他也断然不会将中元皇家粮行交给陈珏去管理。
与此同时,正是因为陈琦将百姓的事情永远都放在第一位上,所以百姓们也对陈琦心怀感恩与敬意,将他视为堪比神明般崇高的存在。
这一点,可是连中元帝国皇帝陈伽罗都比不上的。
陈珏就曾亲眼目睹过,在南境十八州大地上,众多百姓人家的屋内都供奉着陈琦的牌位。
这些百姓当中,既有普通的农户,也有市井商贩,他们以这种方式表达着对陈琦的敬仰之情。
不仅如此,还有数不胜数的村庄特意为陈琦设立生祠,而且那些生祠的香火极为旺盛,其火热程度丝毫不亚于大户人家和宗族的祖先祠堂。
由此也可以见得,陈琦在南境百姓心目中拥有何等尊崇的地位。
这也算是一种别样的双向奔赴了吧。
陈珏曾经不止一次的在心中感慨过:这或许就是陈琦这位曾经的昭阳王,如今的楚王,原本封地只是四府一驿;却能得到南境十八州百姓们爱戴的原因吧。
陈珏看着陈琦,脸上满是崇拜之色。
越是和陈琦在一起生活的时间长了,陈珏就越觉得自己这个三哥就是他毕生想要追逐的榜样。
陈琦伸手,揉了揉陈珏的脑袋道:“傻小子,在想什么呢。”
陈珏收回发散的思绪,笑盈盈的看着自己三哥道:“三哥,咱们接下来,是不是就可以开始推广土豆和红薯的种植了。”
“只要把土豆和红薯的种植推广开,那我们中元帝国的百姓,就将再也不用担心挨饿的问题了。”
让陈珏感觉到意外的是,陈琦这一次并没有痛快的答应他推广土豆和红薯的计划。
而是默默地摇了摇头,缓缓开口道:“暂时不着急。”
陈琦看着陈珏讶异的表情,笑着伸手揉了揉陈珏的脑袋。
“傻小子,你觉得,中元帝国缺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