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金树灵泉 > 第124章 过河借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战马发出一声嘶鸣,奔跑的速度不升反降。

“大哥,你慢点。”嘎商驱马追了上来,见到嘎东铁青的脸,怒火中烧的眼眸。

“他们人呢?”嘎东回头,发现嘎商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军队,于是沉声问道。

“他们都不愿意出兵。” 嘎商回道,“大哥,我们回去商量一下。”

从镇北侯府出来后,嘎东带领着本部的将士离开武凤关,嘎商知道大哥一向心高气傲,最受不了别人的嘲笑和挖苦。便自告奋勇的去联络南方草原部落的首领,请求他们一起出兵。

嘎东勒住战马,皱眉问道:“他们为什么不来?”其实他隐约知道其中的原因,不过他还是想确认一下他的猜测。

“他们都说要等收到九王子承诺的铠甲兵器,才好出兵。”

果然如此。用虎门的铠甲和兵器将他们南方部落联盟拆散,这不是阴谋,而是无法破解的阳谋,坚固的铠甲和锋利的兵器能更好的保护部落中的勇士,试问哪位部落首领会对此不动心,日元烈真是好手段。不过这一切,嘎南早就想到了,也劝过自己。可我…,嘎东暗叹一声。“嘎商,你为什么要跟着我?”嘎东问道,记得当时在图栗部落王帐中,只有嘎商站在他这一边。

“阿妈让我跟着你,她说不管你走的路对不对,你都是她的儿子,让我要好好协助你。”

“我走的路难道有错吗?”嘎东气急败坏的反问道。他浮现嘎南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的场景,‘那是一条死路。你要带着我们走向灭亡吗?’ 由此,他们兄弟彻底反目。

“大哥,这条路不能错。”嘎商忙不迭地往他的马前挪了挪,低声提醒。

嘎商的眼神和语气,让嘎东猛然惊醒。是啊,我不能错,图栗部落的族长怎么能错呢,南方部落联盟的盟主怎么可以错。他的思绪霍然开朗,他发现阿爸在这件事上没有做错,一方面对嘎南收留星叶部落残部不闻不问,默许嘎南站在虎门一边,另一方面又容忍自己带兵跟随日元烈南下。如此两头下注,只赚不赔。至于将来由谁来坐他的位置,那就看最后草原和虎门谁能胜出了。而从目前来看,自己已稳操胜券,难怪嘎南当时会如此失态。想通了这些,嘎东脸色缓和下来:“小弟,这次我们就算拼了命也要帮九王子拿下污凌关。”他的马鞭再次扬起。

※ ※ ※ ※ ※

藏军谷外。

银面望着城墙上飘扬的虎字大旗,回头狠狠的瞪了韩布屈一眼:“说说情况吧。”

这段时间的焦虑让韩布屈的鬓角又多了几缕白发。“族长,藏军谷在两座高山之间修建城墙,山体上也修有箭墙,我们偷袭过一次,没有成功。如果强攻,我们的伤亡会很重。”

“所以,你只围不攻。”银面的语气平静。

“是。”韩布屈点头,真正的原因,他不能告诉银面。韩颉硲更是听说银面来了,躲得远远的,不敢露面。

“你确定虎家兄弟在里面?”

“在。”

“知道他们有多少守军吗?”

“不下六万。”

“明日攻城。”

“遵命。”

藏军谷城墙上。虎御风刚从南门赶来。虎狂风咧嘴笑道:“敌人的援军到了。”响亮的鼓号声,余晖中飘扬的军旗以及一只黑压压的军队蜂拥而至。兄弟俩都知道明天将是一场大战、一场恶战。

虎狂风收回目光,眺望南方,不无担忧道:“不知道,母亲那边是什么情况?”

此刻的污凌关城头又传来一长两短三声猎号,长公主抬头听了听,分辨出又有一只不到百人的队伍赶到了。自从她的召集令发出后,赤北平原和北飒山中的老兵们纷纷应召而来,虎门大战中败退下来的将士也陆陆续续聚集到了这里。

还不够,远远不够。她知道,敌人的援军已经到达武凤关。一道闪电映入房内,滚滚雷声由远及近,暴雨将至,黑压压的云层笼罩在城头,就像长公主此刻的心情。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青龙帝国的援军始终没有消息。思绪到此,她不由的皱了皱眉头,将桌上的绫丝方巾一个一个塞进小小的竹筒中,这已是她第三次向镇旭都城发出求援信了。

外面发生了什么事。长公主停下手中的动作。望向窗外,屋外传来阵阵愤怒的吼声。她打开房门,大胖子龙翔琪一手拽着龙自策,高声喝骂的走进院子。

“进来说。”长公主转身入房。黑虎司打探出来的情报加上败退下来将领们的说辞,作乱的叛军都指向龙自策所率领的戍边禁军。

会是他吗?长公主一直都在问自己,如果真是他,那更要问清楚为什么?

四周的灯光将昏暗的房内照的通亮,龙自策谦恭地低着头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他能感觉到书桌前两人的目光在他的身上不停的游弋。

“龙自策,武凤关是怎么丢的?霍帅是怎么死的?”长公主首先问道。

“大姑,我真不知道。”他早就想好该如何回答这样的问题,“当时,霍帅部署整个战役,我跟随他离开武凤关,计划重新夺回三重谷地。我率领部队,走在最前头,没想到,在伊塞山谷遭受到敌人的伏击,我们被敌人截成了几段,等我拼命杀出重围,才听说武凤关失守,霍帅阵亡。”

“霍帅中的箭是谁射的?”长公主突然问道。

“箭,什么箭?”龙自策一脸茫然,“霍帅是中箭而亡的吗?我当时不在场,不清楚。”

“武凤关失守后,你去了哪里?为什么现在才赶过来?”旁边的北霄王龙翔琪问道。

“七叔,武凤关失守后,我带着虎门将士躲进了附近的山谷中,我想着找个机会将武凤关再夺回来。不成想,不但没有夺回来,还平白牺牲了许多虎门将士。”说到这,龙自策掉下了眼泪,哽咽道,“都怪我平时太散漫,没有帮霍帅守住武凤关,大姑,七叔,你们惩罚我吧,我对不起死去的霍帅,对不起阵亡的将士们。”

此时,龙自邦闻讯赶了过来。站在门外倾听里面的对话。

“叛军都来自禁军,这你怎么解释?”长公主问道。

“戍边将士可都是熙野侯指定的。” 龙自策将眼泪擦去,“跟我有什么关系。这要是算在我的头上,那我也太冤了。”

“你要不是他们的首领,为什么你会没事,而霍帅却被暗算?” 龙翔琪的眼珠翻了翻,不客气的问道。

龙自策听言,面露惊讶神情,随后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一下子跳了起来,反问道:“七叔,我没有被人暗算,我就是叛军首领,这是哪里的道理?”

长公主瞄了一眼龙翔琪,摆手让龙自策坐下,继续问道,“依你所见,谁是这只叛军的首领?”

“谁是叛军首领?” 龙自策沉思片刻,抬头回道,“大姑,我认为根本就没有叛军,至少我没有遇到过。虎门三座城池一夜失守,我当时在武凤关。事后丢失关隘的将军们一口咬定有叛军,这直接引起军中袍泽之间的猜忌,正是这种不信任才导致伊塞山谷的大败。”

“你的意思,将军们怕担丢失关隘的责任,所以凭空编造出叛军来?”

“我就是这个意思。”

长公主和北霄王对望了一眼,长公主说道:“你先住在王府中,哪里都不要去。”

“遵命。”龙自策暗喜,这一关他算是通过了。

龙自邦等龙自策走后。才迈步走了进来,开口道:“我不相信他。”

“所有迹象都表明他的嫌疑最大。可从理由来看,他是最不应该的。他出卖青龙帝国,理由是什么呢?”长公主眼中的疑虑没有减少半分。

龙自邦也无言已对,嘟囔道:“我就是觉得是他。”

“小子,任何事都是要讲证据的。只是怀疑没有办法服众,更何况他有皇族的身份。” 北霄王龙翔琪回道。

“自邦,派人盯着他。”长公主道,并将桌子上的竹筒递给他,“将这个传出去。”

龙自邦领命而去。

“老三,我们目前有多少将士?”长公主轻轻揉着太阳穴,问道。

“你带来了三万,最近又召集到三万人。加上我的军队。也就刚刚好八万。”

“青龙帝国的援军还没有消息吗?”长公主突然觉得她不该问这个问题,因为她从龙翔琪的眼中看到了忧虑。

“没有,我想应该快了。” 龙翔琪面带苦涩,他不是一个会隐藏情绪的人。

“有什么坏消息传来吗?”

“刚传来军情,敌人大军开始南下了,初步估计在五十万人。”龙翔琪回道。

“河对岸有多少军队?” 长公主站起身来问。

龙翔琪疑惑不解,但还是回答道:“跟这边一样,常驻两万人。”

“我去一趟河对岸。这边你多盯着点。”

“你想去夺龙翔雷的兵权。” 龙翔琪反应过来,急急的问道。

“不错,多两万人,我就多一分把握。” 长公主说道。

“可这样不合帝国的规矩,会让母后和二哥难做的。” 龙翔琪劝道。

“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 长公主转身离开。如果父王还在的话,绝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她很想发泄心中的怒火,但发泄的对象不应该是老三龙翔琪,他已经做的很好了,反倒是我,只会怯懦的等待,一次次的祈求。难道没有了父王的庇护和夫君的支持,我就怕了吗?不,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纵马穿过城门,河岸桥头处聚集了数千的百姓,她不得不勒住了战马。河风湿润了她的脸,河对岸燃烧所产生的浓烟,将原本阴霾的天空染的更加灰暗。

正在桥上维持秩序的王部曲得到消息,匆匆赶来,匀称的身形摇摇晃晃,步履踉跄,河水打湿了他的战靴,踩在起伏不定的桥面上发出噗呲噗呲的声响:“大帅,有何吩咐。”一个利落而标准的军礼。

“对面在烧什么呢?”长公主问。乌黑的烟柱从上游几个火堆中盘旋升起,隔着赤水河,都能闻到烟尘的味道。正说着恰好一片还带有余温的灰渣落在她的手背上。

“上游连夜的暴雨,将一些树根等杂物冲下来。对岸的高将军担心会影响商船的安全,派人打捞上岸集中焚烧。”一头乌黑的头发束起,没带头盔,微黑的面庞,一双明亮而微红的眼眸,嘴唇上长了一层淡褐色的绒毛,这位只有十九岁的青年将领继续大声禀报,“高老将军说,等码头上的商船都离开了,他们会将浮桥断开。”

长公主点头赞许这个决策。她早已注意到对岸码头上的混乱,商家指挥着各自的水手和伙计们将一些存放在仓库中的货物搬上船,有些船已经起锚,相互推搡着离开各自的码头,顺着湍急的河水飘向下游。

相比对岸的慌乱,污凌关更像一位沉默的百战老兵,矗立在靠河的山崖之上,灰黑色的尖石绝壁与城墙、箭楼浑然一体,历经恶浪怒涛的日夜侵袭,那副冷峻而坚毅的面孔一如三十年前。当年,雄才大略的武王力排众议,在此处筑起污凌关,成为赤北平原上的最后一道防线。现在,她要利用这座关隘将敌人阻挡在赤水河以北。收回目光,跳下战马,踏上浮桥。

王部曲上前一步,压低声音,禀报道:“大帅,上游的浮桥被毁,高老将军派兵守在上面的河段,打捞从上游冲下来的残船和将士的尸骸,就地焚烧。”

长公主不得不承认,老将终究是老将,懂得战时稳定住军心民心是何等的重要。

“没有外人在场,还是叫我姨妈吧。” 长公主挥手让她的护卫们离远一点。

“姨妈。”他小声哀求道,“别让我守南门。”

“为什么?”长公主明知故问,她的脚步没有丝毫停顿。对王部曲的安排,龙翔琪特意跟她商量过,让王部曲驻守南门是他们姐弟俩共同决定的。他们不忍心让已经失去丈夫的妹妹再经受失去儿子的痛苦。

“让我去驻守北门吧。”王部曲紧跟在身后,“我想上阵杀敌。”

“污凌关由你二舅负责,你找他去。”

王部曲眼睛不由一亮,问道:“姨妈,你是不是要出城作战?能不能带上我?”他早就向往能跟大表哥虎狂风那样,纵马奔驰在战场,冲杀在千军万马之中。

“谁告诉你,我要出城作战。”这小子挺机灵,懂得闻声知雅意,“现在给你一个任务。”一抹浅笑拂过长公主的嘴唇。

“请大帅下令。”王部曲连忙拱手。

“陪我过河。” 长公主轻笑。而王部曲满脸委屈。

老将高飞很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可他没有选择权。他在靠城门的一处军帐中,见到了长公主和王部曲。“长公主,我知道你的难处,可我也有难处。你看能不能让兵行司给我发个调兵令呢。” 恪尽职守的老将当然明白私自调兵可不是小罪过,他已年过六十了,白霜爬满他的双鬓,刮得干净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和风霜的印迹。解甲归田的年纪还在军中日夜奔波操劳,他感觉越来越力不从心。只是他的主帅龙翔雷从不过问军事,成天在特纳卫城中饮酒作乐,歌女舞女都不知养了多少。好在龙翔雷也知道,如果让龙翔琪发现赤水河对岸的防区武备松弛,一定会告到太后哪,这份肥差有可能就要丢了。所以,他将手下最能带兵打仗的老将高飞放在赤水河畔。

“高老将军,敌人近五十万人,而我只有八万,平原上的军堡万万是守不住的。我不能坐着看他们一个一个被攻破,守军和里面的百姓惨死在敌人的刀下吧。”长公主耐着性子劝说,“有你和将士们帮着坚守城池,我才能安心率领我的铁骑去解救他们。”

“让我的主帅给我下一个军令也行。” 他在做最后的挣扎。

“太远了,时间上来不及。”长公主摇头,她的手握上剑柄,今天她势在必得,希望高飞不要逼她亮出圣君配剑。

高飞望了一眼她手中的圣君配剑,不由的心寒,这是武王圣君的佩剑,当年武王圣君将这把剑交给长公主的时候,曾留下圣谕:长公主手持此剑,如有不听从调遣者,可用此剑诛杀。现在这把剑就在长公主的手里,他的回答一旦不能让长公主满意,今天就有可能血溅当场。想到这里,他暗自咬牙,回道:“长公主,容我跟我的将校们商量一下。”

长公主点头同意,同时松开剑柄,暗自松了一口气。像高飞这样曾经跟随过父亲的将军已经不多了。

将军府大堂上,高飞坐在将军椅上,看着下方吵吵闹闹的将官们。用手在身前的桌面上敲了敲,制止了众人的吵闹,问道:“众位将军,长公主来调兵,大家有什么看法,一个一个来说,不要乱。”他用手指着刚才吵的最凶的驻军副将徐仲石,问道:“徐将军,你的意见呢?”

四十岁左右的年纪,身材高瘦,肩宽腰细,面容严峻,眼神锐利,两鬓已显露花白,听到高飞点自己的名,沉声说道:“高将军,既然长公主持有武王圣君的佩剑来调兵,我们只能接受她的命令。”

“徐将军,你让长公主将我们的士兵都带走,如果敌人攻过来,我们用什么去抵挡?”一个公鸭嗓子在旁边插话。这是另一位驻军副将冯景。

“冯将军,污凌关被敌人占领,你觉得靠我们的两万人,能守得住防线吗?” 徐仲石反问道,“以其如此,还不如将我们的士兵安排在污凌关,与长公主共同抵御敌人的进攻,这样守住的机会更大一些。”

“哼,徐将军,凭什么她的封地需要我们的将士帮她驻守。” 冯景气急败坏,口无遮掩。

“因为那里也是青龙帝国的土地,”长公主径自走进将军府大堂,盯着脸色煞白的冯景,“你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 冯景忙点头,他望向长公主腰间的佩剑,再不敢提出异议。

“长公主,赤水河南岸也不能弃守,能不能给我留下两千军士。”高飞知道他别无选择。

长公主点头,转身走出将军府大堂。

很快,徐仲石带着近两万军士跟随着长公主过了河,随后大批的百姓拖儿带女赶往赤水河南岸躲避即将到来的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