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两人走到门口时,杜老看懂苏云云有些紧张,才开口说道,“不用紧张,平常心面对就行。”

苏云云面上浮出一丝苦笑,“干爹,我一开始觉得以我现在的资历和经验做老师带学生没什么问题,但是我今天在回来的路上,突然意识到作为老师的重任,尤其是医学老师,如果学生们在学的过程中因为我的原因,知识点掌握错误,那么在以后给病人看诊中会造成一些医疗事故的。”

“云云,你这样想说明你已经认识到老师的责任了,”杜老很欣慰,“确实如你所说,咱们医学类的老师肩膀上的责任更重,因为咱们面对的是人,是千奇百怪的人,那这些人生病的病症更是千奇百怪,不能用固有的方式治疗看诊,得学会变通,所以你接下来给学生讲课的时候要强调这些,引起他们的重视。”

杜老边走边说,“做到这些,还要经常检核,确保他们的知识点掌握的熟悉程度,日常教学中也要一丝不苟,不允许任何摸鱼放水的事情发生,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确保学生们知识掌握牢固,对以后给病人看诊才能有更大更多的保障。”

苏云云闻言连连重重点头,她知道这是杜老在点拨她,传授他的经验,让她以后少走弯路。

杜老想了想,决定把他这么多年的心得先拣一些非常重要的和苏云云说一说,毕竟接下来的沟通有可能会用到,以备不时之需也是很不错的。

苏云云意识到了这一点,便非常用心的记着杜老说的注意的,并快速消化转换为自己可以理解的要点,深深的记在脑海里。

随后两人便一同来到了京城医药大学,杜老领着她到了一个会议室,里面坐着五个人,校长、刘教授、王老师苏云云都认识,但是另外的两个人她就不认得了。

杜老帮苏云云介绍,“这位是副校长,那位是熊教授。

苏云云随即便依次向他们问好,众人也对着她微笑点头示意。

随后校长出声让苏云云坐下来,直奔主题,“小苏,作为咱们学校的优秀毕业生,现在在中医院做的也非常出色,为什么想着从中医院脱这种受人推崇的业务岗位脱身出来,转而投向我们这种平凡的教书匠呢?”

苏云云很平静,“校长,我从来不认为学校的老师是别人口中的教书匠,他们更不平凡。”

“因为我在中医院给病人看诊时,都是依托学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的时候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还会请干爹到医院现场解惑支援,所以我这一路走来,都是因为有老师们在后面做我最坚强的后盾。”

“更何况,如果不是学校的老师在日常中的教导,我也不可能在中医院那种人才辈出的环境里脱颖而出,并受到病人的认可。”

“而老师们日常教导的对象并不止我一个,像我这样出去工作给病人解决病痛的学生不知凡几,所以老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而非你刚刚口中平凡的教书匠。”

“我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也想踏入这一行列,加入你们,为医学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众人听到苏云云的回答纷纷点头,面上露出微笑,外界再多的夸赞,也比不上自己教出的学生这种质朴赞可的回答让他们高兴了。

但是他们依然问道,“虽然你现在认为老师不平凡,教书育人传业受道解惑,能带出更多的学生为病人解除病痛,但是你做医生会给你带来名和利,属于名利双收,而做老师最多也就是只有名,没有利,一些老师有的时候还自掏腰包帮学生度过困难,日子过得很清贫,这和做医生对比起来,夸张地说,有着天壤之别,这点你怎么看?”

“做医生如果认真钻研,一定会名利双收,这点我非常清楚的知晓,”苏云云莞尔一笑,“而做老师如果只是因为少了物质生活中的利,就对老师这个职业望而却步,我觉得是认知上的问题,因为做老师精神上的富足不会比做医生少,应该会更多才对。”

“况且有你们这些前辈在前面已经打好样了,告诉我做老师一样能追逐梦想,也能把生活过得非常精彩,所以我觉得这一点不是一个能让我放弃转行做老师的阻碍。”

“你想的非常透彻,我们虽然在物质上看的比较淡,但是在这里能让我们的精神世界非常富足。”校长听了再次点头。

“既然你愿意转行做老师,那你有没有想过做老师和做医生的工作重点不同?”副校长开口问着苏云云。

“做医生每次看诊时只要单独面对一个病人,然后再到下一个病人,虽然病症不同,但是只要所学知识掌握的基础扎实,并会灵活运用,抽丝剥茧,就能集中精力帮病人解除病痛,“苏云云停顿了一瞬,便快速开口,“但是做老师不一样,面对的是一个群体,是一个有着不同习性、不同习惯、不同理解能力的年轻向上,有着自己想法的群体,那么日常教学中怎么能兼顾到这么多人,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汲取知识,且能熟练的掌握,才是工作的重点。”

杜老微不可查的露出微笑,刘教授他们原就与苏云云相熟,对苏云云能有这样的理解也十分高兴。

“那么你会因材施教吗?”熊教授紧接着问道。

“因材施教如果环境条件允许,我会采用,”苏云云话锋一转,“但是我们医学基础知识如果都不能熟练掌握,那么因材施教也是浮于面上,因为根基打的不牢,怎么施教都会面临坍塌的危险,所以在我看来,采用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学生们已经打好了根基,再根据学生的理解掌握程度划分群体,针对各个群体做不同方式的检核带教,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们提高医学掌握程度,而不是针对每个学生做不同的因材施教,在我看来,这是对是对很多学生的不公平,也是对医学资源的浪费。”

”你是以有限的资源去创造最大程度的贡献。”熊教授也认可苏云云的说法。

因为在他这么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一开始也满心热血的去辅导每一个学生,但最终却发现时间严重浪费,教学进度拖慢,而且很多学生不理解他的做法,认为他没有抓住多数人的需求,反而把精力分散在一些枝梢末节中。

用其中一个学生的话来说,就是学习进度慢的学生,如果不从自身找原因,一味寻求外援,那就永远得不到成长。

随后刘教授、王老师也问了几个问题,苏云云都游刃有余的回答出来,这让在场众人十分满意,“年后来学校报道,有没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