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夏贵也不是傻子,他已经提前在沙芜口布防,并且沿途设置了许多哨位,时刻关注着元军的动向。
为了让计划顺利进行,伯颜故意放出风声,佯称要从汉阳渡江,并且调动大军朝汉阳方向聚集。
夏贵闻讯后,急忙派出斥候前去探查,但却未能识破元军的计谋,于是便信以为真,抽调各处要隘的兵马集结于汉阳进行防守,而伯颜则趁此机会率军攻占了汉口与沙芜口北岸两地,而后又派兵在汉口北侧凿开了汉水大堤,将战舰引入沦河,经沙芜口进入长江,开始进攻阳逻堡。
夏贵见状顿时大惊失色,他深知阳逻堡所处的位置乃是长江防线最重要的节点,绝对不能丢,于是急忙率领水军全力增援阳逻堡,伯颜则命麾下的水军进行拦截,在交战过程中,夏贵之子夏松战死;到了晚上,夏贵又率军偷袭元军水师大营,想要毁掉元军的战船,却再一次被元军击退,夏贵遂率兵马暂时停止攻击,与元军进行对峙。
此时,元军之中有人向伯颜建议,不如乘胜追击,夺取沙芜口南岸的宋军战船,但伯颜认为此计若成仅是小胜,对整体战局无大益,还是应当尽快渡过长江,毕其功于一役。
为了尽快占领阳逻堡,伯颜先是派人招降阳逻堡的守军,但却遭到了严词拒绝,于是伯颜便以数千艘战船发起了进攻,但猛攻三日依旧不能破城。
见此情形,伯颜急忙传令停止进攻,而后急召阿术与阿里海牙入帐商讨,阿术建议道:“攻城,下策也,若分军船之半循岸西上,泊青山矶下,伺隙而动,可以如志。”
于是伯颜便命阿里海牙率一支偏师继续攻城,牵制住正面战场的宋军;然后以阿术亲率骑兵三千,乘船溯江而上四十里,至宋军防守薄弱的青山矶对岸停泊,准备从这里突破长江防线。
矶,在汉语中的意思是‘水边突出的岩石或江河当中的石滩’,青山矶,意思就是青山脚下的石滩。
如果去过武汉的人可能会知道,武汉市有一个区就叫青山区,便是因为青山矶而得名,因为海拔只有62米,且地面为石滩,是长江中段比较少见的可供兵马登陆之地,所以在东晋及南北朝时期,都曾于此处发生过大战。
在抵达青山矶北岸后,阿术并没有立即发动进攻,而是仔细观察了一下对岸的情况,并将所部的三千骑兵分为前中后三军,次日清晨下令前军先行渡江,为后续部队开辟登陆场。
但在前军行至江中心时,被驻守于此的宋军发现,于是急忙进行拦截,蒙古骑兵本就不擅水战,不备之下死伤惨重。
阿术此时正在北岸密切关注着青山矶的情况,当他发现宋军出击的时候心下顿时一惊,但随着双方开始厮杀,他却敏锐地发现,大部分的宋军却依然守在营地里查看情况,在江中央进行拦截的只是一小部分。
于是他决定强行渡江,为了鼓舞士气,他亲自率领剩余的所有骑兵,乘船朝着青山矶强渡而去。
进行拦截的宋军一看元军的战船开到,还以为身边被拦住的这支兵马是对方故意派出的诱饵,目的就是为了截杀宋军水师,于是急忙撤回了青山矶。
殊不知,此举却正中阿术的下怀,他趁宋军水师退却之际,不费吹灰之力便渡过了长江天险,顺利地从青山矶登陆。
驻守青山矶的宋军守将乃是鄂州都统制程鹏飞,见状大呼不妙,急忙趁对方立足未稳之际主动发起了进攻,但在冷兵器世代,蒙古骑兵就代表着武力值的巅峰,仅仅一个冲锋便将宋军击垮,程鹏飞见大势已去,竟率军投降,并献上战船千余艘。
这还不算,为了在新主子面前展现一下自己的能力,就在投降了几个时辰之后,他便调动麾下的军兵及民夫,开始架设浮桥,为元军南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不得不说,程鹏飞在转变身份这一点上,属实有些能力,前一秒还能拿着刀枪以命相搏,后一秒就能卑躬屈膝,摇尾乞怜。
当青山矶失守的消息传到元军大营时,伯颜大喜,再次下达了进攻阳逻堡的命令,并亲往前线督战。
而与之相反的是,夏贵在收到元军已经渡过长江的消息后,顿时大惊失色,急忙率三百余艘战船逃往庐州,将整座长江防线弃之不顾;在失去他的统一调度后,阳逻堡也很快被元军攻下,守将王达与大部分士兵战死,少部分被俘或投江。
至此,自孟珙开始,苦心经营了三十八年的长江防线,彻底被蒙古人突破,长江南岸,顿时陷入了滔天的火光与战乱之中。
在突破了长江天险后,伯颜下令大军进攻荆湖战区的核心要地——鄂州,并切断了汉阳与鄂州两城之间的联系。
俗话说的好,人一过万,无边无沿。
整整二十几万人马兵临城下,那种扑面而来的压迫感让这两座城市的守军感到窒息。仅仅过了四天,汉阳守将王仪、权知鄂州张晏然二人便双双献城投降。(权知,意思是代掌谋官职,基本都是临时任命)
伯颜见状大喜,下令阿里海牙率军四万驻守鄂州,并让其自行谋划占领荆湖地区,自己则与阿术率其余兵马沿长江水陆并进,朝南宋都城临安进发。
至元十二年(1275年)正月初,元军进至黄州(今湖北黄冈),沿江制置副使兼知黄州陈奕降。
正月十一日,蕲州(今湖北蕲春)守将管景模降。
正月十四日,兵部尚书吕师夔,江西安抚使兼知江州钱真孙、南康军首领叶阊降。
二月初一,伯颜亲率大军至安庆府(今安徽安庆),殿前都指挥使兼知安庆府范文虎降。
二月初六,池州(今安徽贵池)都统制张林降。
这些降将都来源于一个共同的利益组织——吕氏军事集团。
若是吕文德还活着,不知道他会不会后悔将这些软骨头都提拔到如今的位置上,可怜他一世英名,尽皆毁于后人之手。
就在元军以势如破竹之势杀向临安的同时,宋廷内部却再次陷入混乱。
随着长江防线失守的消息传到后方,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黎民百姓都彻底坐不住了,毕竟蒙古人的马刀可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只要看你不顺眼,迎头就是一刀,若是让他们长驱直入,势必会影响现今的安定生活。
于是在一部分朝臣的暗中撺掇下,太学中的学生们发起了联名上书,请求贾似道率军亲征,御敌于都城之外。
贾似道虽然在朝堂中一手遮天,但垂帘听政的谢道清却终究是个妇道人家,眼见着群情激愤,背负着极大压力的她便下令,让贾似道总督精兵十三万,战舰2500艘,西进迎击元军。
公元1275年二月初,贾似道率军进抵芜湖,却没有布置防御工事,反而将之前抓获的元军俘虏遣返,并派人带着重礼前往元军大营,企图贿赂伯颜,并许诺可以割地赔款,只希望元军能够退兵,但伯颜对此不屑一顾,拒绝议和。
见和谈失败,贾似道自知不打一仗是不行了,于是命令步兵指挥使孙虎臣率精兵七万列阵于丁家洲(今安徽铜陵),夏贵率2500艘战舰横亘于江面之上,自己则带领后军驻扎在鲁港(今安徽芜湖西南),准备与元军硬碰硬。
二月十六日,元军的先头部队抵达丁家洲,与宋军相距数里扎营,伯颜亲自前往前线查看情况,发现宋军衣甲鲜明,阵势严密,若是强攻纵然杀敌一千,也要自损八百,于是决定用计破之。
次日天明,元军便开始行动起来,他们制作了数十个巨大的木筏,在上面布置了许多的稻草,并主动放出消息,说要将这些稻草引燃,然后乘木筏沿江而下,以火攻之计焚烧宋军的战船。
宋军闻讯果然中计,将警惕级别提到最高,密切注视元军的动向,但却因此而疲惫不堪。
二月二十一日,元军水陆并进发起进攻,并架设回回炮轰炸孙虎臣军,孙虎臣命令前锋大将姜才率军迎敌,自己却弃阵而逃,姜才苦战许久未见援军,只好率军后撤,却发现步兵阵地已经乱成一团,被突入阵内的元军肆意砍杀,只好退往后军驻地鲁港。
而眼见着步兵阵地已经溃散,元军的追兵杀向了鲁港,驻守于江面上的夏贵却担心贾似道万一击败了元军,到时候恐怕会追究自己丢失鄂州之责,竟在阿术率领元军水师发起进攻之时,同样选择了不战而逃。
与陆战相比,水战对于指挥的依赖性要更强,而在失去了指挥之后,宋军水师彻底崩溃,战舰沉没大半,战死、溺死者的尸体铺蔽整片江面。
贾似道闻之,惊慌失措,竟命大军继续坚守鲁港,自己则乘坐小船撤往扬州。
在他的愚蠢指挥下,南宋的最后一支精锐,尽皆命丧于此!
伯颜则乘胜东下,兵锋直指南宋都城临安,沿途各州府因为守城的常备军基本都被抽调去了前线,在面对元军过境之时,或开城投降,或弃城而逃。
和州、建康、镇江、江阴、常州等要塞纷纷落入元军手中。
而在荆湖一带,驻守江陵的荆湖制置使朱襈孙、湖北制置使高达也开城投降,在他们的影响下,峡州、归州、澧州等地也相继归降,南宋的半壁江山,彻底宣告易主。
在从扬州短暂的休整之后,贾似道再次回到了临安。
若是寻常的官员,此刻恐怕已经担心的要死了,毕竟临战脱逃论罪当诛,可贾似道仿佛跟个没事人一样,面对着朝中所有人的凌厉眼神视而不见,该跟谁打招呼就跟谁打招呼,瞧谁不顺眼,依然轻蔑地俯视着他们,因为他知道,无论这些人如何愤怒,甚至想要置自己于死地,都无所谓,真正能掌握他生死的人只有一个,便是那坐在龙椅上的四岁小娃娃,和他背后的太皇太后谢道清。
但贾似道却不知道,他的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了谢道清的强烈不满,虽然二人算是统一战线的战友,但谢道清很清楚,贾似道所葬送的十三万万精兵,乃是南宋朝廷最后的依仗了,而今却毁于他一人之手,若是不处置他,不足以平民愤,更会使天下人寒心。
但面对着朝臣们请求诛杀贾似道的建议,谢道清还是心软了,为他开口辩解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能因为一次战斗的失利就怪罪于他。”
说完之后,她又将目光投向了站在下面的陈宜中,希望他这个贾似道的铁杆追随者可以站出来响应一下她的话。
但令她没想到的是,身为贾似道团伙中最积极的狗腿子,陈宜中此刻却并没有站出来接她的话茬为贾似道开罪,反而沉默不语。
陈宜中也不傻,贾似道这次犯下的事实在是太大了,搞不好南宋王朝都就此完蛋了,若是日后元军入城,此刻站在朝堂中的这些官员,恐怕大半都要在元廷继续做官,因为一个已经失势的贾似道得罪他们,实在不是明智之举,所以他决定当一个缩头乌龟,绝对不为贾似道出头。
而陈宜中的接茬,也让谢道清意识到,如果她再继续维护贾似道,这些站在下面的朝臣说不定会做出什么事来。
在巨大的压力下,谢道清只好以太皇太后的身份下达懿旨,将贾似道贬为岭南团练副使,并查抄家宅,同时传诏全国各州府,号召天下入京勤王。
虽然没能直接将贾似道弄死,但是能够将其调离权力中枢,众多朝臣也算勉强达到了心理预期,于是便领旨谢恩。
但政治斗争往往是你死我活,虽然谢道清顶着压力保住贾似道一命,但她才在朝堂之中呆几天?
对于这些老政客们的手段还是了解的太少了。
由于贾似道被贬往岭南,沿途需要有人来护送他,所以朝臣们决定在这个上面做一下文章。